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教仁到底是谁刺杀的?

宋教仁到底是谁刺杀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227 更新时间:2024/1/29 4:53:13

1913年3月20日晚十点,上海火车站(老北站)进站口。

枪声响起!准备从上海去往北京的宋教仁痛苦倒地。

送行的好友黄兴、于右任等人大惊失色,赶紧将宋教仁送往医院。宋教仁是背后中枪,子弹斜穿到腰部,肾脏、大肠均被击中,更可怕的是,这颗子弹上竟然有毒!

暗杀!毫无疑问,这是一桩精心策划的政治暗杀,目的就是要置宋教仁于死地。

宋教仁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便强忍疼痛呻吟,对陪护左右的好友黄兴、于右任口授遗嘱,说有几件事情还需同志们相助。

第一件事情,克强,你给袁大总统发一封电报,算是我的政治遗嘱吧。电报里就说我不行了,我让人用枪打了,但是不要以我为念,希望以后袁大总统继续沿着议会选举、阳光参政、公平竞争的宪政民主道路循序渐进。

第二件事情,把我所有的书都捐给南京图书馆。我没什么钱,家里也穷,而老母亲尚在,请克强你们这些朋友帮我照顾母亲。

第三件事情,诸位同志要继续奋斗救国,勿以我为念而放弃责任。

一个将死之人,在忍受巨大痛苦折磨的同时,没有去想是谁杀了自己,没有去请同志们为自己复仇,他想的只是他忠诚的国家、热爱的人民和挚爱却有亏欠的老母亲。

虽为国尽忠、为母尽孝二者不可兼顾,可他仍对自己宪政救国的理想矢志不渝,这是怎样的胸怀和境界!

说实话,可能在这之前,宋教仁给人的印象还只是一个才情横溢、热血满怀的爱国青年,隐隐有些毛躁,不够扎实,性情外露而缺乏城府。总而言之,他更像一个学生会干部,更适合的工作是组织大家参加社团活动、上街撒个传单什么的,绝对不被人看好是一个内阁总理的合适人选。

可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却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坚韧、宽容和赤心奉国。

这样的人,即便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我们都应该给他一个赞。因为我们中国向来不缺精明的政治家,不缺任劳任怨的实干家,唯缺纯粹的爱国者!

他在最灿烂的时候陨落,他在达到巅峰的时刻落地,他的一生就像划过夜空的流星,虽然短暂,却迸发出夺目的光华。

生命有终点,岁月无尽头。

3月22日下午,32岁的宋教仁伤重不治,与世长辞,死时双目直视不瞑,双拳紧握不张,眼眶中尚有泪珠,足见他对这个美好的世界是何等的眷恋和不舍。

宋教仁死了,天下震动!

虽说人类历史的进步总是需要殉道者以鲜血和生命去推动,政治人物被暗杀并不少见,但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个人的死能造成宋教仁那样巨大的影响。

他的死,直接导致“二次革命”的发生,阻断了新生的民主共和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接下来国家分裂为南北两个政府,孙中山、黄兴分道扬镳,军阀混战,难以计数的各种名目的“革命”蜂起,国家战乱几十年不休。

直到1928年,蒋介石北伐成功,张学良东北易帜,国家才算勉强统一。

他的死,使得本可脱胎换骨的古老中国,失去了一次千载难逢的转型为民主政体和法治国家的机会。

因此,对于“刺宋案”这一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和无数人命运的历史事件(也是史称“民国第一案”的重大事件),我们有必要花费相当的笔墨去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背后的真相。

让人觉得安慰的是,宋教仁被刺杀一案的侦破工作效率很高,破案速度很快。

在袁大总统与江苏都督程德全的协调与重赏下,这一次,从未破获过政治暗杀案的上海租界巡捕房,仅仅花了三天,就轻松破获了这起民国第一惊天大案。

简单解释下,为什么如此重要的案子要由租界巡捕来查。

因为嫌疑人应桂馨家住租界(上海徐家汇路20号)。在中国,租界是不平等条约的产物,外国人在租界内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中国人不得干涉,所以只能由租界巡捕房来断案。

话题回到破案上。

根据巡捕房的呈堂证供以及研究宋教仁一案的学者张耀杰考据:此案有人报案,报案人是以陆惠生、张秀泉、邓文斌为首的国民党人。他们向巡捕房举报:应桂馨是主谋,武士英是杀手,古董商阿发可以作证。这些人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甚至把王阿发给“请”了过来。

王阿发说他是一个古董字画商,然后慢慢讲述了事情发生的过程。

一个星期前,他去老主顾应桂馨家中兜售字画时,应桂馨说愿出一千银元请他杀一个人。犯法的事他可不会干,因此没有答应。应桂馨改口说,要不你帮我找一个杀手也行,随即把一张照片给他看,说就杀照片上的那个人。王阿发考虑了一会儿,原则性很强的他还是拒绝了这单违法生意。

“刺宋案”发生后,他发现各报刊所登宋教仁的照片正是应桂馨之前给他看的照片上的那个人,所以赶紧前来报案。

巡捕房的人听他说得言之凿凿,也觉得比较可信。既然有了人证,那就行动吧!

于是,抓捕队伍在国民党人的带领下,先在应桂馨先生常常深入基层移动办公的某妓女家将其擒获,随后在应桂馨家中查获了一把枪后来证实为刺杀宋教仁的凶器,以及一批秘密文件主要是应桂馨、洪述祖、赵秉钧三者之间的密电。

与此同时,在陆惠生的指认下,抓捕队伍在应桂馨家大门外拘捕了一名气喘吁吁的衰男,这个衰仔正是武士英。武士英如此解释为何自投罗网有神秘人士通知他向应桂馨家里人报讯。

武士英被捕后,没有说什么“阿sir,我冤枉啊”之类的鬼话,当场就供认不讳,承认宋教仁就是应桂馨指使他杀的。然而他一周后当庭翻供说,此案和应桂馨毫无关系,是自己出于为中央政府除害的目的行刺,把疑点引向袁世凯政府。

接下来,武士英在狱中莫名其妙地突然死亡。他的被捕是个谜,他的供词是个谜,而他的死更是一个谜。

后来,应桂馨越狱逃跑,最后被袁世凯派人乱刀砍死。

应桂馨死后一个月,嫌疑人赵秉钧也死了。

虽然所有的线索就此全部中断,但这并未影响上海租界巡捕房结案。为方便大家理解,特将租界巡捕房的结案陈词简而言之:

袁老大指使小弟赵秉钧去杀宋教仁,小弟赵秉钧又找了小弟洪述祖的小弟应桂馨去杀宋教仁,小弟应桂馨又随便找了个路人甲王阿发去杀宋教仁,结果王阿发不干,小弟应桂馨又只好找路人乙武士英去杀宋教仁,结果武士英一干成,那个王阿发就大义凛然地跳出来做了“污点证人”。

可信吗?杀宋教仁如此重要的一个人物,居然会有这般荒谬如同儿戏的筹划和安排,也太鄙视中国警察的祖宗袁世凯、赵秉钧了吧!

受此结案陈词的影响,在一百年后的今天,不管是正史还是教科书,甚至小说,都异口同声地断定背后的主谋是袁世凯。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二次革命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3年3月21日,正在日本长崎考察铁路的孙中山,收到了一封来自国内的电报:宋教仁于上海火车站被暗杀。残酷的事实最能教育人,孙中山终于从铁路之梦中惊醒过来,立即订了返回上海的船票,并在四天后赶到上海。当晚,国民党高层便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孙中山愤愤地先发言:“这肯定是袁世凯干的!&r

  • 《二十一条》的前因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三年结束的时候,袁世凯终于把权力都集中在了自己手中,好在他没有继续征服地球的欲望,就此罢手。这对黎民百姓来讲,是一个好消息。已过去的民国三年以及接下来的民国四年,虽局部未靖,但大局已定。所以稳定压倒一切,和谐成为主流,老百姓终于过上了有点小幸福的日子。袁大总统也很幸福。一来因为政府有钱了政局平稳

  • 袁世凯为什么要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日本人出于占便宜的目的不让中国和“一战”有关系,但一群吃饱了没事干的知识分子把中国和“一战”扯上了关系,他们说:“在战争中有厉害表现的国家,如英国、日本、德国,哪个不是君主立宪制?再看看咱们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惨不忍睹!”于是,

  • 护国运动是谁领导的?护国运动的性质和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通告各界:“盛情难却,我准备做皇帝了,计划明年1月1日登基。”次日,流亡日本的孙中山发表通电,号召国民进行“三次革命”,把袁世凯这个独裁者打回原形!1915年12月25日,圣诞节。袁世凯宣布建立“中华帝国&rd

  • 北洋军阀三大派系是哪三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袁世凯去世后,在民国未来十二年中主宰中原的有三大力量,他们都与北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巧合的是,他们像商量好了似的,都是四年一换上台执政,其顺序排列如下:段祺瑞的皖系主政,19161920;冯国璋的直系政权,19201924;张作霖和张学良的奉系父子配,19241928。一、皖系虽然段祺瑞围棋水平不怎

  • 张勋复辟为什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段祺瑞离开北京后,北京局势似乎更加动荡不安。各国使节纷纷表示忧虑,黎总统如坐针毡,无奈之下,急调张勋入京。或许是被欺负了太久,黎总统终于失去了一名成熟政客的稳重,冲动地向张勋求救,拿对方当救命的稻草,以至于没有好好思考清楚:人家张勋为什么要支持你?张勋是坚定的保皇派,对共和是一百个看不上,觉得只要有

  • 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5月2日,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在既没有通报上级组织更没有获得中央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在北京《晨报》上发表文章《外交警报敬告国人》,公布了巴黎和会的情况。北京的同学们震惊了,震惊过后是愤怒,同学们觉得政府实在是太软弱、太无能,胜了都捍卫不了国家利益!1919年5月4日,以北大为首的十余所高校的三千余名

  • 直奉战争到底改变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直奉战争指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在中国北方进行的两次战争。第一次直系获胜。第二次奉系获胜,直系惨败,从此直系势力一蹶不振。北洋政府落入奉系军阀手中。一、第一次直奉战争1922年4月10日,张作霖亲自挂帅,张学良为将,挥师十二万入关。直系这边也不含糊。曹锟为帅,在后方管理后勤。悍将吴佩孚

  • 张学良为什么选择东北易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28年6月4日凌晨五点半,张作霖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会处的三孔桥时,突遭日本人预先埋好的炸弹袭击,这位末代北洋枭雄身受重伤。专列被炸四小时后,一代枭雄自此谢幕,享年53岁。张学良坐上了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的椅子,成为名副其实的“少帅”。在张学良掌权后没多久,

  • 中统和军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常在电视剧或历史书上看到中统、军统两个词,但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两个词具体指的是什么,本篇文章便为大家介绍一下中统和军统。一、中统是什么?蒋介石在“四·一二”武力清党,被汪精卫和李宗仁给清下了台后,一直跟随蒋介石打江山的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四处奔走,联络人马,为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