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方腊起义的介绍

方腊起义的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12 更新时间:2024/2/7 4:53:53

宋徽宗时,宋徽宗、蔡京童贯一伙贪得无厌地压榨人民,赋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

睦州青溪人方腊,原本是漆园主。相传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

宣和二年,宋徽宗下令停运花石纲,又以童贯为江浙宣抚使﹐谭稹任两浙路制置使。

宣和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方腊贼军在青溪县息坑(今浙江淳安西)全歼两浙路常驻官军五千人,兵马都监察颜坦被杀,继续攻陷青溪,俘获县尉翁开,十二月初﹐克睦州,又下歙州,直趋当时花石纲指挥中心的杭州。处州霍成富、陈箍桶等人皆加入战局,衢州摩尼教的组织亦起兵响应。

方腊军在极盛之时建立了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县在内的政权,在当时对宋朝威胁极大。

宣和二年(1120)十月初九,方腊假托"得天符牒",率领农民,杀死方有常一家,以帮源峒为据点,聚集贫苦农民,号召起义。

在誓师时,他悲愤交集地控诉:"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吾侪所赖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无锱铢遗。""且声色、狗马、土木、祷祠、甲兵、花石靡费之外,岁赂西、北二虏银绢以百万计,皆吾东南赤子膏血也!""独吾民终岁勤动,妻子冻馁,求一日饱食不可得,诸君以为何如?"他估计当时形势,指出:"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近岁花石之扰,尤所弗堪。诸君若能仗义而起,四方必闻风响应,旬日之间,万众可集。""我但划江而守,轻徭薄赋","十年之间,终当混一矣!"在方腊的号召下,青溪远近的农民闻风响应,很快发展到上万人。

十一月初,义军尊称方腊为"圣公",改元"永乐",置将帅分为六等,头扎红巾等各色头巾作为标志,建立农民政权。二十二日,起义军在青溪县息坑(今浙江淳安西)全歼两浙路常驻宋军五千人,击杀该路兵马都监蔡遵、颜坦。随后,乘胜进取青溪县,俘获县尉翁开。

十二月初,攻克睦州,占据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不久,向西攻下歙州,全歼宋东南第三将"病关索"郭师中部,东进攻克富阳、新城,直趋杭州,以"杀朱"相号召。杭州是两浙路的首府,又是造作局所在地,花石纲指挥中心之一,聚集着大批官吏和富商、地主。

折叠同年正月,方腊派遣方七佛领兵北伐,一举攻下崇德县,进围杭州东北的秀州(今浙江嘉兴),并分兵进入湖州(今浙江吴兴)境内。正值王禀率领东路宋军从北而来,方七佛义军迎战,不胜,退守杭州。同时,方腊率领主力南征,相继攻下婺(今浙江金华)、衢(今属浙江)两州。

义军别部北上攻克宣州宁国县(今安徽宁国西南),进围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史称义军先后攻下六州五十多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

义军秀州之战失利,杭州失去屏障。二月,宋军包围杭州,义军经过苦战,因粮尽援绝,被迫退出杭州。杭州失守,革命形势急转直下。三月初,义军再次进军杭州,不胜。宋军杨可世、刘镇部攻陷歙州,王禀部攻陷睦州。

四月初二,衢州失守,义军将领郑魔王被俘。十七日,婺州失陷。十九日,王禀部攻陷青溪县。方腊带领义军退守帮源峒。王禀、刘镇等各路宋军会合,层层包围帮源。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义军腹背受敌,奋起抵抗,七万多人壮烈牺牲。方腊及其妻邵氏、子方亳(二太子)、丞相方肥等三十多人力竭被俘,解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英勇就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海上之盟:北宋灭亡的前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海上之盟是北宋、金国联合攻打辽国的盟约 。因为双方使节都由海上往返谈判,故名。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随后屡败辽兵。宋徽宗等认为辽有必亡之势,决定联金攻辽,乘机收复燕云。自北宋立国于中原以后,强大的辽国一直位于宋的北方,且时有南侵攻宋的野心,形成宋辽南北敌意对峙的局面。

  • 熙宁变法: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变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

  • 元丰改制是宋朝哪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初以来的职官制度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机构重叠,既无定员、无专职,又有许多徒有其名而无所事事的冗闲机构和官员;二是莅其官而不任其职,官职名实之间悖离、混乱。熙宁(1068~1077)变法期间,王安石主张,只要各个机构能恢复职能和作用,就算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如司农寺、都水监等已对革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

  •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北宋末年张择端的神品名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上一副极其珍贵的绘画艺术瑰宝。关于张择端的身世缺乏史料记载,仅从故宫博物馆收藏的《清明上河图》上金人张著写于1186年的一段跋文中得知:“翰林张择端,自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面,尤嗜于舟车示桥郭径

  • “烛影斧声”赵匡胤不明不白的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社会自夏禹传位于子启,即开始了帝王子承父业、世代为君的先河。从此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社稷永存,福绵子孙”成为历代封建帝王恪守的信条,很少发生既有子嗣而拱手将皇位传于他人的事件。但是宋朝开国之君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宋开宝九年(公

  • 宋江燕青宋徽宗都爱的李师师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末年的名妓李师师,本姓王,4岁时亡父,因而落人娼籍李家,改名李师师。由于她与亡国之君宋徽宗有密切的关系,又加上《水浒传》中说她与水泊梁山的宋江也有关系,于是便成了宣和年间一个人人皆知的风流人物。虽然正史不屑于提到她的名字,但在笔记小说、野史传闻及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聊中,却是津津乐道的话题,她的故亊

  • 宋徽宗喜爱石头 曾建设世界之最园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人喜欢花,有人喜欢草,也有人喜欢树和白云,这大概是人类对自然的一个最简单的致敬。在这些致敬里,宋徽宗毫无保留地喜欢上了石头。徽宗皇帝喜欢的石头跟我们今天在路上踢到的小石头可完全不一样,他喜欢的是大块大块奇形怪状的堆在一起的石头。早在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这位无才多艺的皇帝就想建立一个园林

  • 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为何都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的兴起,绝对是马上民族的骄傲。到了中国南宋末年,蒙古的开创者成吉思汗已建立起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帝国,并在公元1259年迫使继新罗之后统治朝鲜半岛的高丽投降,蒙古势力遂与日本隔海相望。 蒙古帝国的野心,当然不可能让一个小日本在海那边空悬着。况且,当时的日本并没有和蒙古帝国建有外交关系,这当然让

  • 乌台诗案:谗言陷害好友苏东坡 致其入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沈括字存中,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一个官僚家庭。他自幼勤奋好读,在母亲的指导下,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24岁开始踏上仕途,三年后,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他开始研究天文历算。晚年他在梦溪园认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科学活动,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

  • 元朝与蒙古四大汗国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时期,除了住在大都也就是现在北京的皇帝,还有“四大汗国”,分别是: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也叫金帐汗国)、伊利汗国。这四大汗国,都是成吉思可汗铁木真子孙们的封地,在血统上均出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彼此血脉相连,有一定的自治权。他们与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