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法战争中为何最终中国不败而败

中法战争中为何最终中国不败而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617 更新时间:2024/1/24 11:09:56

纸桥战役简介

公元1883年(清光绪九年;越南嗣德三十六年)5月19日,在今越南河内市郊外的纸桥(今纸桥郡 越南语:Quận Cầu Giấ)一带,中国黑旗军将士同法国侵略军进行了一次重要交锋,这就是近代历史上著名的纸桥战役。


纸桥战役过程

公元1882年,法国海军上校维业(越南语:Laurent Rivière )率军侵占越南河内,扬言要沿着红河北进犯中国,妄想建立一个包括越南中国西南地区在内的所谓“东方帝国”。

当时,正值刘永福统率中国黑旗军驻守在中越边境。黑旗军原是19世纪50年代广西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因为以七星黑旗为战旗,故叫黑旗军。

起义失败后,转移到中越边镜。面对法国军队的侵犯,黑旗军将士义愤填膺,应越南政府的要求,他们和越南人民并肩作战,同法国侵略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李维业率军进攻纸桥的黑旗军阵地。由于法军的火力很强,因此若要从正面迎战是绝不可能获胜的。加上黑旗军这边也只有旧式的铁炮而已,因此这场战役采取的战术就是一开始即躲躲藏藏,然后引法军上钩。

将法军从平野逐渐引到山地,再以埋伏的军队一口气蜂拥而上,立刻就进入近距离战斗中。刘永福深知黑旗军长于野战,短于攻坚,便想引诱法军出战。

纸桥本是一座木桥,桥下是一条干涸的河。1883年5月19日,刘永福派先锋著恩驻守桥旁关帝庙,准备迎战。面对侵略军炮火的猛烈轰击,杨著恩沉着应战,鼓励战士要拼死坚守关帝庙。

当敌人的子弹打伤他的双腿,士兵们劝他退出阵地时,他誓死不离开,还说:“打鬼子岂能退却?你们不要管我!快去消灭鬼子!”他忍痛坐在地上指挥战斗,一次又一次向敌人射击。右手受伤就用左手持枪,继续射击,最后壮烈牺牲。

就在法军向纸桥蜂拥而上的紧要时刻,黑旗军的援军赶到,同法军展开了英勇的斗争,法军猝不及防。法军上校李维业被黑旗军战士击毙。法军残部龟缩河内,有如惊弓之鸟。

纸桥战斗消灭法军230多人,这是中国人民在抗法战争中获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打乱了法军的北侵计划。刘永福被越南嗣德帝晋升为三宣提督,加封一等义勇男(爵)。


纸桥战役结果

法国侵略军不甘心失败,继续扩大侵略战争,但中国人民的抗法斗争,也风起云涌,给法国侵略者以更大的打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有利形势。

就在前线胜利进军声中,卖国的清政府和法国政府加紧谈判,最后竟在1885年6月9日签订了屈辱的投降条约,造成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局面。前线官兵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就这样被轻易地葬送掉了。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纸桥战役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战争历史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及世界战争专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的盛京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清朝有在盛京定都过,那么盛京在哪里呢?盛京又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盛京简介盛京是清朝(后金)在1625至1644年的首都,1644年-1912年的陪都。即今辽宁省沈阳市。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中卫,并在沈阳着手修建皇宫。沈阳迎来了历史性转折,从一

  • 历史上应天府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历史名词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个地名叫应天府,那么应天府究竟是指古代的什么地方?应天府又是现在的哪座城市呢?我们来一探究竟。应天府是指哪里?应天府,或称京师,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后永乐时期迁都顺天府,应天府作为留都。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元至正

  • 三元里抗英事件回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元里抗英事件三元里抗英事件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三元里是广州城北附近的一个小村庄,1841年5月,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财物、强暴妇女,当地人民奋起反抗,打死数名英军。随后,三元里附近103个乡的群众包围了四方炮台,并诱敌至三元

  • 咒水之难—南明的崖山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咒水之难简介咒水之难是指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捎来口信,让他明日过河,同饮咒水盟誓,以结友好。朱由榔及一些大臣皆看出其中有诈,但寄人篱下,又不敢不去,只好命大学士马吉翔、大臣沐天波等部分文武官员前去赴约。次日上午,马吉翔等人来到缅军

  • 光绪帝定国是诏内容及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定国是诏简介《定国是诏》是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为百日维新颁布的改革纲领,是皇帝诏书。“国是”则指国家大计,国家的指导方针、理论基础、方针政策。定国是诏内容根据《清实录》记载,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已日,即公元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原文如下: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数年以

  • 庚子国变:垂死帝国的最后反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庚子国变指什么清朝末期,由于列强欺凌过甚,激起中国百姓普遍的愤恨,造成义和团的兴起,以“扶清灭洋”为号召,拔电杆、毁铁路、烧教堂、杀洋人和教民。清政府听信义和团能够刀枪不入,杀光洋人,便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二十五日对八国宣战。为扑灭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英、美、法、俄、德、

  • 克林德事件与克林德牌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克林德事件简介1900年1月,慈禧不顾西方外交人员的抗议,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清廷先剿后抚的义和团运动在华北漫延,四处烧教会、杀教士洋人、杀教民、并到处毁坏铁路及电线杆等洋物。北京的东交民巷使馆区于是人心惶惶,本来按国际惯例,清廷应负责使馆区的保安工作,但很显然此工作已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各国使馆纷

  • 鲜为人知的胜利: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简介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是1859年(清咸丰九年)6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抗击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天津大沽口的作战。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凭借其优势的海上力量,接连攻陷中国沿海重镇,1858年6月(咸丰八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等国签订了《天津

  • 清朝为何要推行剃发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剃发令简介剃发令,指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清政府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其统治下的全国各民族,主要是汉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发型的政策。清朝军队攻下南京、苏州、杭州后,清政府认为大局已定,便重申剃发令,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剃发令”或以“薙发令”代称。由于这项政策

  • 清朝不同时期发型有什么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发型是什么样的清朝初期,统治者颁布剃头令:头顶只留发一钱大,大于一钱要处死。清初的满人皆是此风俗:头顶只有金钱大小一片头发,蓄做手指粗细的小辫子,须得能穿过清铜钱的方孔才算合格。满人称之为金钱鼠尾。后来经过了200年,才逐渐演化成清末时期的剃半光头。清兵攻陷广州时,清颁布剃发易服令说:“金钱鼠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