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琼有哪些经历?赵匡胤是如何对待他的?

张琼有哪些经历?赵匡胤是如何对待他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059 更新时间:2024/1/18 5:27:42

众所周知,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皇位来得并不那么光彩,他原本只是周国的一个大将,深受周世宗柴荣的信任和重用,在柴荣死后,他却欺负他的孤儿寡母,联合手底的将领们来了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就这么踩着老柴家上了位。

正是因为底子太黑,赵匡胤这个皇帝当得十分心虚,看手底下的将领哪个都有造反的苗头,生怕他们学自己,再来个黄袍加身,所以他搞了出史上赫赫有名的杯酒释兵权,直接把大宋朝的武官们压到了尘埃里。

不过杯酒释兵权中的将领们还算是幸运的,他们虽然失去了兵权,却保全了一生的荣华富贵。

与之相比,北宋开国之初的虎将张琼的命运就要悲惨得多了,他曾经多次救赵匡胤于水火之中,可他被诬陷造反的时候,赵匡胤就淡淡说了两个字。

舍身救主

张琼出身将门,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周国的大将,受他们的影响,他自小就树立了要从军出征为国争光的信念,长大之后,他迫不及待的投入到军中,凭借着自己的武艺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小将。

当时的周国大将赵匡胤对他十分欣赏,特地将他调到自己麾下听用。不久之后,周国的皇帝郭威去世,他的养子柴荣继承了皇位。

柴荣正直壮年,意气风发,又有着一腔的雄心壮志,他在登基之后立刻就开始了军事改革,将军队中的精锐抽调出来,组成一支兵强马壮的禁军保卫皇宫。

因为表现出色,张琼得到了柴荣的青眼,被封为殿前都侯,也就是所谓的御前侍卫,这在古代可是一个美差,不仅工作清闲薪资极高,还能和皇帝日日碰面,很容易就能受到重用,张琼对此相当欣喜,兢兢业业的上岗干活。与此同时,张琼的老上司赵匡胤也得到了柴荣的看重,柴荣认为赵匡胤武艺高强,颇有智谋,将来一定能够立一番大事业。

这话倒也没有说错,但可惜的是,当时的柴荣并没有看出赵匡胤的狼子野心,以至于自己留下的万年基业直接换了主。选定了大小将领之后,柴荣就将禁军派了出去,攻打隔壁南唐的水军。南唐地处江南,水军势力强盛一是各国的心头之患,这次赵匡胤率领的禁军却是周国的精兵,又经过了系统的训练,所以战斗力丝毫不弱于南唐水军,他们一路势如破竹,打的南唐水军丢盔弃甲。

战功赫赫

在这场攻打南唐之战中,张琼可谓是战功赫赫,远胜于同时期的其他将领。在攻打十八滩的之后,赵匡胤所率领的军队被南唐的水军战舰包围,形势十分危急,可张琼临危不乱,弯弓搭箭就将对面的一员大将射到。敌军见没了将领,立刻就乱成了一团,周国军队趁机冲杀,大获全胜,张琼更是一马当先,斩获了无数敌首,立下了赫赫功劳,赵匡胤对此十分满意,特地将他叫到身边,亲手斟酒为他表功。

张琼感念赵匡胤的礼遇,在之后的战争中表现得越发勇猛,在攻打江苏的时候,张琼受赵匡胤的嘱托作为冲杀先锋,率领着不到两千人的军队对南唐的大军展开了攻击,并以少胜多,斩获了将近五千敌军,威慑了整个南唐军队。江苏之战战败后,南唐军队颓势尽显,赵匡胤乘胜追击,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攻打寿州,张琼作为崭露头角战功赫赫的小将,自然也跟随在他身边。

可没想到的是,周国的军队刚到寿州不久,就受到了南唐军队的埋伏,驻守寿州的南唐大将调来了南唐最优秀的一批神箭手,向周国的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万箭齐发之下,猝不及防的周国军队连连败退,连赵匡胤都狼狈不堪。

赵匡胤身为主将,位置处于军队的最前端,在弓箭发射的时候,他的情况最为危急,眼看他就要被射成筛子,张琼纵马从后面冲了出来,直接扑倒了赵匡胤,用身体为他挡住了弓箭,自己却被射的满身是伤。看着满身是伤奄奄一息的张琼,赵匡胤感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他下令将张琼带回军队,请名医为其医治。

好在张琼虽然受了重伤,却没有伤到要害之处,再加上他年轻力壮,身体素质十分强悍,所以不久之后他就恢复了健康,继续跟随赵匡胤南征北战。经过这一次救命之恩之后,张琼就成了赵匡胤的心腹,在后续的陈桥兵变中,正是他受了赵匡胤的吩咐,暗中联系了一众将领推举赵匡胤为帝,以宋代周。

受诬而亡

有这么多功劳打底,赵匡胤一统天下之后,张琼自然也鸡犬升天,他接替了赵匡胤的职位,被封为典禁军,掌管北宋最强盛的禁军,他上位之后,原来的都虞侯职位就空了出来,赵匡胤就把一母同胞的亲弟弟赵光义提了上去。虽然得到了赵匡胤的重用,但是张琼在朝中却并没有什么人缘,他心直口快,没什么心机,又居功自傲,自恃是赵匡胤的救命恩人兼心腹,对朝中其他的大臣十分看不起,经常言语刻薄他们,结果就这么招致了大奸臣史珪、石汉卿的敌视。

史珪和石汉卿可不是什么无名之辈,赵匡胤因为自己底子太黑,害怕武将造反,所以派这两个人密切监视朝中的武将。他们深恨张琼对他们不敬,所以就在赵匡胤面前诬陷他造反,并罗列出了三大罪状:一是他在家中养了上百名身强体壮的侍卫,二是他在军中作威作福,弄得禁军畏惧,三就是他诬陷皇弟赵光义收买人心。这三条中的每一条都是踩在赵匡胤的底线上来回蹦迪,赵匡胤立刻就怒了,他大手一挥,让人把张琼捉拿到自己面前。张琼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只是一味喊冤,言辞还十分激烈,赵匡胤见状越发恼怒,让史珪、石汉卿亲自动手把张琼打得头破血流,奄奄一息。

稍后,有人来问赵匡胤对张琼的处置,赵匡胤只是冷冷说了两个字:“赐死!”就这样,一代名将张琼死于小人的诬陷,他死之后,赵匡胤派人抄家,结果发现他家中十分朴素,并没有多余的钱财,连下人也只有三个。

事到此处,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桩冤案了,赵匡胤责问史珪:“你说他家养了上百个侍卫,那些侍卫呢?”史珪见事情败露,只好厚颜道:“臣是说他家的侍卫各个以一敌百。”赵匡胤怫然不悦,下令优待张琼的家人。

张琼之死看似是小人诬陷,却是他偏激骄傲的性格招来了皇帝的猜忌,他死之后谁都知道这是一桩冤案,赵匡胤却并没有处死诬陷他的史珪、石汉卿。相反,这两个人都得以善终,所以说张琼的死还是赵匡胤的手笔,这两个人只不过是揣测上意,背锅罢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时期的十部乐指的是哪些?音乐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唐国公李渊趁势在晋阳起兵,于618年称帝,建立唐朝,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唐朝的唐玄宗在位时,西域进贡给唐宫一位琵琶高手,玄宗置酒设宴,请西域乐人演奏。西域乐人弹奏完毕,玄宗对他说:“此曲我宫人也能。”于是取过一个大琵琶,令人送到一帷幕后,开始演奏。只

  • 为什么历史上孙权要拼死争合肥,六次北伐曹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历史上孙权要拼死争合肥,六次北伐曹魏?甚至在第二次合肥之战中,拥兵十万的孙权,更是惨败于仅有七千兵力的张辽,被后人戏谑为“孙十万”,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为各位详解其中原因。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曹操去世后,合肥的战略地位开始下降。先是曹丕改变了曹操南征“必越巢湖”的策略,选择从东线中渎水路线

  • 廖永忠拥有赫赫战功,为什么是第一批被朱元璋弄死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明朝开国名将廖永忠的故事。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廖永忠行了僭越之事,违规使用龙凤等只有皇室才可以用的东西,这是正史所给出来的最为官方和最为直接的一个原因。“八年三月坐僣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

  • 明朝推翻元朝之后 明朝为何没有继承元朝大片土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元朝版图辽阔,后被明朝推翻,为何不把元朝所有疆域都收复回来?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引言:我国拥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其中数元朝占领的疆域面积最为庞大,《元史》当中赞美元朝领土疆域面积的典故数不胜数,更是拿盛唐作为比较。时至今日,蒙古铁骑的威名仍

  • 明朝皇帝知道太子被刺杀的幕后主使 皇帝为何还要假装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对明朝太子被刺杀,皇帝明明知道幕后主使是谁,为什么假装不知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万历四十三(1615)年五月初四,夜幕刚刚降临,一名陌生男子手持凶器潜入太子朱长洛居住的慈庆宫内,片刻时分,已有多名士兵和太监受伤,惨叫声、求救声连成一片,惊动了的宫内侍卫纷

  • 刘备伐吴失败后,吴蜀两国是如何重新交好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三国时代,孙权和刘备之间的联盟完美的证实了这一论断。在赤壁之战前,由于面临曹操的极大压力,孙权不得不放下和荆州的矛盾,结盟刘备。双方之间,戮力同心,打败了曹操。后来,孙权又借给刘备地盘,还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联盟进入蜜月期。直至刘备逐渐坐大,孙权感受到了威胁,联盟

  • 和珅会被抄家真是因为乾隆皇帝的过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那肯定是非清乾隆时期的和珅莫属了,他是乾隆皇帝晚期最宠爱的臣子,依仗着乾隆皇帝的权势贪婪无度,十几年就贪了朝廷几十年的税收。在乾隆皇帝死后,和珅就失去了靠山,继位的嘉庆皇帝对他这种贪官污吏十分不满,一上位就派人搜寻他的罪状,最后依律下旨抄家,这一抄家就抄出了无数金银财宝。民

  • 明朝的武器更加先进,为何会被落后的清军打败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火器和西方火器差不多同时间发展,但是在此之前中国有火药,所以当时中国拥有一些火炮,但是几乎在同时(13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发明了手持火器,也就是手铳。在此之后,在元朝末期的农民起义中,朱元璋的起义部队拥有大量火炮,用于攻城战和海战,并立下汗马功劳。在同时期西方,1451年的君士坦丁堡战斗中,奥斯曼

  • 为了防止舞弊,唐宋两朝都想出了哪些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常说,中国古代的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多个层面是在唐宋时期到达顶峰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科举制是我国历史上关于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项制度,它的影响力从隋朝创立这个制度开始,就延续至今。科举制从创立时起,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是用来取代隋朝以前由贵族之间互相举荐官员惯例的一

  • 清朝为什么不采用嫡长子继承制?详解其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满清入关以前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并且清朝刚入关那会儿,不懂中原文化,虽说继承了不少明朝的制度,但是没有采用中原一直传承的嫡长子继承制,那么清朝为什么不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呢?康熙时期,倒是把这事儿给恢复了,因为康熙所立的太子,恰好就是自己的嫡长子胤礽。本来按部就班地这么搞下去,似乎也就跟明朝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