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时期的十部乐指的是哪些?音乐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唐朝时期的十部乐指的是哪些?音乐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381 更新时间:2024/1/16 9:18:52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唐国公李渊趁势在晋阳起兵,于618年称帝,建立唐朝,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唐朝的唐玄宗在位时,西域进贡给唐宫一位琵琶高手,玄宗置酒设宴,请西域乐人演奏。

西域乐人弹奏完毕,玄宗对他说:“此曲我宫人也能。”于是取过一个大琵琶,令人送到一帷幕后,开始演奏。

只听曲声悠扬,和刚刚西域艺人演奏的一音不差。

西域艺人大惊,问是宫女吗?自惭无法胜过唐人,告辞西去。

唐朝无所不能的消息于是不胜而走,收遐迩传闻,西域数十国于是臣服于唐。

帷幕后的乐人是谁?是受过阉刑纳入后宫的伶人罗黑黑,他在西域乐人演奏时,躲在幕后细听,只一遍便记住了全部乐曲。

九部乐中的康国乐,歌曲有《戢殿农和正》,舞曲有《贺兰钵鼻始》《未奚波地》《农惠钵鼻始》《前拔地惠地》。

疏勒乐歌曲有《亢利死让乐》,舞曲有《远服》,解曲有《盐曲》。

文康乐又名礼毕乐,是从晋代沿袭下来的。晋太尉庾亮死后,庾家的歌舞伎追思庾亮,编制歌舞,用假面具扮成庾亮,执翳而舞。文康是庾亮的谥号,固名文康乐。

而九部乐中,文康乐位于最后,故又名礼毕乐。其乐行曲有《单交路》,舞曲有《散花》。

唐武德初年,九部乐为:燕乐、清商、西凉、龟兹、疏勒、康国、安国、扶南、高丽九伎。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玄宗增高昌一部,为十部乐。十部乐中,以中原乐舞为主,也兼及边地民族乐舞和外来乐舞。

唐代的教坊乐舞有健舞、软舞之分,大多数来自民间,而后来便用于后宫宴享。

健舞舞姿矫健活泼,刚劲有力,主要有《胡旋舞》《胡腾舞》《阿辽舞》《杨枝舞》《棱大舞》《拂林舞》《黄獐舞》《阿连舞》《剑器舞》《大渭州》《达摩支》等。

软舞舞姿轻盈,柔情婉转,主要包括《借席》《凉州》《绿腰》《甘州》《垂手罗》《回波乐》《兰陵王》《春莺啭》《半社渠》《乌夜啼》《苏合香》《屈柘枝》《团圆旋》等。

隋唐的音乐舞蹈艺术如果没有帝王们的热心参与,在中国历史上便不会如此的繁荣兴盛,尤其是唐代。

唐代的乐舞昂扬振奋,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和泱泱大国的气度,这种大展宏图、驾驭四海的帝王之气毕竟和亡国之君的靡靡之音有所不同。

闻名于世的《秦王破阵乐》奏响了唐代宫廷乐舞的序曲,这支乐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杰作。

李世民作秦王时,战胜刘武周,回师途中,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士兵们也在秦王的率领下耍着剑戟,擂着大鼓欢舞。

后来,这种场面经过唐太宗加工发展,而成为大型的宫廷乐舞,又名七德舞,兼为雅乐舞,举凡宴会必定演奏。

《秦王破阵乐》舞队形为左圆右方,先偏后伍,交错屈伸,以像鱼丽鹅鹳。舞姿健美,动作刚劲有力,队容整肃,观众无不为之振奋。

太常卿萧瑀奏请太宗,在舞中加入擒获敌将的段落,太宗没有同意。

破阵乐是汉族清乐和西域龟兹乐的结合,所用的大部分乐器是西域乐器,用大鼓壮威,胡乐齐鸣,声传百里,震荡山谷。

李靖看过这支乐舞以后评述说:“我看陛下所作的这破阵乐舞,前有四表后有八阵,左右旋折趋走,配以金鼓,这就是八阵图和四头八尾的说法。”

太宗李世民点头说:“兵法可以意授,不能言传,我作的这破阵乐,只有你有些明白。”

太宗豁达而亲和,心胸开阔,高兴时喜欢即兴起舞。其第九子李治(唐高宗)立太子不久,生下长子李忠。太子在东宫设宴,太宗也赶来助兴。

太宗对席上的臣僚说:“我有了孙子,想和大家同乐。”

于是君臣开怀畅饮,酒酣耳热,太宗起身舞蹈,又邀在座的诸臣一同欢舞,君臣一起跳了起来,场面热烈而欢快。

舞蹈在唐代是大臣们的分内工夫,其好坏与否还影响着大臣的仕途。

唐代大臣舞风盛行,所谓臣妾人人学圜转,这应该说是与帝王的倡导有关。

由于皇帝喜欢,大臣们在赐宴的酒席上即兴舞蹈,表达心情的愉悦,也带有向皇上献媚取乐的用意。

当然这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那完全取决于自己。

玄宗时工部尚书张锡表演的《谈容娘》就很成功,舞得内行,大得玄宗的夸奖。

将作大匠宗晋卿长于浑脱舞,左卫将军张诒善于舞《黄獐》,都颇得皇上的青睐。

然而,中宗时的博士祝钦明却因表演舞蹈出尽了洋相。宴饮时,想出风头的祝钦明自我推荐,说能舞《八风舞》。

中宗让他舞一个看看,可实际上,祝钦明根本不会跳舞,又没有这方面的条件和天赋。

他的身体肥胖笨重,根本就旋不起来,只能站在原地,不停地摇头晃脑,把个眼睛睁得溜溜圆,左顾右盼,丑态百出。

中宗禁不住大笑,在场的吏部侍郎卢藏用嘲讽他说:“这一下五经扫地。”

诗人王维较为豁达,但因跳了禁舞被免了官。

唐代规定不是皇帝谁也不能舞《黄狮子》,王维做了大乐丞,被人怂恿,舞了一回《黄狮子》,结果被人告发,免了大乐丞一职。

从此以后,大臣们便加倍小心,再也不敢乱舞。

唐代不少的帝王与音乐、舞蹈有缘。

高宗也是通晓音律。一天,高宗闲坐,不知从何处传来莺的婉转啼鸣。

高宗即兴,作《春莺啭》,命乐工白明达记述了下来。

高宗创作的舞蹈有《上元舞》,舞者180人,穿五色云衣,象征元气。

武则天创作了《万岁乐舞》,宫中养的鹦鹉善模仿人言,口中万岁不已,武则天高兴,就创作了这支乐舞:舞者三人,红袍大袖,头戴鸟冠,状如鹦鹉,欢跃起舞。

这如同游戏的乐舞当然不能同玄宗的杰作媲美。

唐德宗的代表作是《八卦舞》,舞姿优雅。

德宗阐明说:我以仲春首纪为气节,裁政的余暇,韵以歌诗,作中和舞曲。用舞述陈哲理,承载乾坤之道,舞蹈便既庄严又神秘,意义也显得沉甸甸的。

唐文宗受制于家奴,却以读圣贤书为务,并好听雅乐,且乐此不疲。

可惜文宗心明大义却不能有所作为,唐室气数几尽却音乐天才不绝,真正命数气运系之。

唐宣宗是晚唐皇帝中最突出的一位音乐爱好者,而且很有天赋。

他经常创作美妙动人的新曲,传授给宫女,他自己则长于吹奏芦管。每次赐宴前数日,宣宗总要教官女们排练他的新作。

设宴之日,数百宫女盛妆而出,分行列队,连袂而歌。歌声清扬悠怨,浑不像是人间之作。

其主要作品有《播皇猷》《葱岭西》《倾杯乐》《泰边陲》。

据说《倾杯乐》制成以后,宣宗捻管演奏,命乐工辛骨骰打拍。

吹奏时宣宗发现辛骨骰的拍子没打在点子上,便瞠目而视,辛骨骰肝胆俱裂,回去后竟一日便死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历史上孙权要拼死争合肥,六次北伐曹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历史上孙权要拼死争合肥,六次北伐曹魏?甚至在第二次合肥之战中,拥兵十万的孙权,更是惨败于仅有七千兵力的张辽,被后人戏谑为“孙十万”,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为各位详解其中原因。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曹操去世后,合肥的战略地位开始下降。先是曹丕改变了曹操南征“必越巢湖”的策略,选择从东线中渎水路线

  • 廖永忠拥有赫赫战功,为什么是第一批被朱元璋弄死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明朝开国名将廖永忠的故事。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廖永忠行了僭越之事,违规使用龙凤等只有皇室才可以用的东西,这是正史所给出来的最为官方和最为直接的一个原因。“八年三月坐僣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

  • 明朝推翻元朝之后 明朝为何没有继承元朝大片土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元朝版图辽阔,后被明朝推翻,为何不把元朝所有疆域都收复回来?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引言:我国拥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其中数元朝占领的疆域面积最为庞大,《元史》当中赞美元朝领土疆域面积的典故数不胜数,更是拿盛唐作为比较。时至今日,蒙古铁骑的威名仍

  • 明朝皇帝知道太子被刺杀的幕后主使 皇帝为何还要假装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对明朝太子被刺杀,皇帝明明知道幕后主使是谁,为什么假装不知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万历四十三(1615)年五月初四,夜幕刚刚降临,一名陌生男子手持凶器潜入太子朱长洛居住的慈庆宫内,片刻时分,已有多名士兵和太监受伤,惨叫声、求救声连成一片,惊动了的宫内侍卫纷

  • 刘备伐吴失败后,吴蜀两国是如何重新交好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三国时代,孙权和刘备之间的联盟完美的证实了这一论断。在赤壁之战前,由于面临曹操的极大压力,孙权不得不放下和荆州的矛盾,结盟刘备。双方之间,戮力同心,打败了曹操。后来,孙权又借给刘备地盘,还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联盟进入蜜月期。直至刘备逐渐坐大,孙权感受到了威胁,联盟

  • 和珅会被抄家真是因为乾隆皇帝的过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那肯定是非清乾隆时期的和珅莫属了,他是乾隆皇帝晚期最宠爱的臣子,依仗着乾隆皇帝的权势贪婪无度,十几年就贪了朝廷几十年的税收。在乾隆皇帝死后,和珅就失去了靠山,继位的嘉庆皇帝对他这种贪官污吏十分不满,一上位就派人搜寻他的罪状,最后依律下旨抄家,这一抄家就抄出了无数金银财宝。民

  • 明朝的武器更加先进,为何会被落后的清军打败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火器和西方火器差不多同时间发展,但是在此之前中国有火药,所以当时中国拥有一些火炮,但是几乎在同时(13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发明了手持火器,也就是手铳。在此之后,在元朝末期的农民起义中,朱元璋的起义部队拥有大量火炮,用于攻城战和海战,并立下汗马功劳。在同时期西方,1451年的君士坦丁堡战斗中,奥斯曼

  • 为了防止舞弊,唐宋两朝都想出了哪些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常说,中国古代的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多个层面是在唐宋时期到达顶峰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科举制是我国历史上关于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项制度,它的影响力从隋朝创立这个制度开始,就延续至今。科举制从创立时起,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是用来取代隋朝以前由贵族之间互相举荐官员惯例的一

  • 清朝为什么不采用嫡长子继承制?详解其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满清入关以前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并且清朝刚入关那会儿,不懂中原文化,虽说继承了不少明朝的制度,但是没有采用中原一直传承的嫡长子继承制,那么清朝为什么不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呢?康熙时期,倒是把这事儿给恢复了,因为康熙所立的太子,恰好就是自己的嫡长子胤礽。本来按部就班地这么搞下去,似乎也就跟明朝没什么

  • 古代皇帝赏赐千金,真的是黄金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电视剧乃至演义小说中,皇帝或者带兵统帅经常发出悬赏令:“擒杀某某人,赏千金封万户侯!”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所谓千金,不过就是一堆黄铜,拿回家只能做脸盆铸烛台,私铸铜钱还要抄家灭门,甚至邻居都要要连坐,为这一堆黄铜玩儿命,不值得,万户侯倒是还有些吸引力。这其实是不了解古代金银铜的区别,只是看了几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