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元任得知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写下96字奇文,全文一个读音

赵元任得知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写下96字奇文,全文一个读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63 更新时间:2024/1/8 7:21:56

人们在提到中国的时候,都会想到中国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如此长的时间里,有些东西因为时代的局限性等原因,已经失传或面临失传的危险,而有些东西却历久弥新,至今都是国人的骄傲。

比方说汉字,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字之一,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诸多变迁。

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其实在一百多年前,汉字险些被直接取代。当时以瞿秋白为首的学者提议将汉字拉丁化,那为什么最后汉字还是拉丁化呢?

汉字演变

这里我们不妨先来简单了解一下汉字在历史上的多次演变。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古人通过象形性图画造出了象形字。

象形字诞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汉字虽然演变了多次,但至今仍然没有完全定型。如今有很多书法爱好者还是会去写篆书、草书等,不过对比而言,更多的人主要使用楷书就是了。

汉字革命

封建帝制成为历史,人们进入崭新的民国时代后,文学界倡导文学改良运动的先们,提出了两大改良内容:其一为“白话文运动”;其二为“国语运动”。

这两项改革说到底,都是围绕着汉字展开的,当时文学界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国内整体思想很落后,而文字作为思想的载体,如果不将这个“罪魁祸首”革去,中国如强大起来?

相比于“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在现在看来,无疑显得更为强硬,毕竟“白话文运动”仅仅是让人们放弃文言文,而“国语运动”则是要人们直接放弃使用汉字,转而使用拉丁字母。

而支持汉字拉丁化,并为此东奔西走的著名学者中,瞿秋白在当时颇有影响力,因为他的站台,汉字拉丁化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甚至连钱玄同,也很支持汉字拉丁化。

而瞿秋白会提出汉字拉丁化,也是因为当时国内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语言文字因为晦涩难懂,劝退了很多人学习。

而瞿秋白早年前往苏联的时候,见证了苏联通过制订拉丁化新文字来扫盲的过程。瞿秋白认为中国也完全可以采用这样的办法,让更多的人学到知识。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瞿秋白提出:“中国要改用拼音字母,就应当采用拉丁文的字母(罗马字母)。”

为了证明自己想法的正确性,瞿秋白还创造性地编排了新中国文字的声母以及韵母表。他主将名词的“子”写作“z”,“的”写作“d”,“儿”写作“r”……

除此以外,瞿秋白还设计了一套为字母标调的办法。从现在来看,瞿秋白无疑为近代的汉字注音做出了突出贡献,甚至到了今天,瞿秋白的一些造词思路我们仍然在使用。

这样的大胆尝试如果自己使用,还能说是“无伤大雅”,但瞿秋白的疯狂在于,他要彻底废除“方块字”。

奇文反击

对于瞿秋白的这一主张,赵元任非不满,此人瞿秋白一样在当时也颇有影响力,他本人对于“汉字拉丁化”很不看好。

在赵元任看来,汉字本身可以在中国流传几千年,而不是像其他文明的文字湮没在历史中,就说明了它具有不可替代性。

眼看“汉字拉丁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赵元任写下了一篇奇文——《施氏食狮史》,用来反驳瞿秋白。这篇文章奇就奇在通篇虽然只有96个字,但这些字都是一个读音——shi。

文章全文为: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失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而除了这篇文章以外,赵元任还撰写了《季姬击鸡记》、《易姨医胰》等文章,证明“汉字拉丁化”存在不容轻忽的局限性。

不过后来赵元任自己也提出,自己用这些文章反驳汉字拼音化其实有些极端,毕竟现实中估计没有人会这样说话。

对比瞿秋白的疯狂和执拗而言,赵元任无疑是理智而包容的,这大概也是他后来能成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的一大原因。

赵元任用一篇篇奇文,让“汉字拉丁化”的拥趸们开始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才是“国语改良”的正确道路,等到1938年时,我国出现了一本叫《中文拉丁化课本》的书籍。

此书投入到市场上之后,人们最先注意到的就是封面上红字书就的“给初学北方话用的”,翻开封面来到扉页,硕大的“知识分子初学用的”再次映入眼帘。

可见这本书的作者对于汉字保留和汉字拉丁化,态度是相对中立的。

等到1951年,主席指出:

“汉字的拼音化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在实现拼音化以前,必须先简化汉字;同时积极进行拼音化的各项准备工作。”

7年后周总理也表示:

“它(简体字)并不是用来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

这才彻底让“汉字拉丁化”的声音从国内消失。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一代暴君不听忠言,引发史上第一次平民暴动,最终丧失王权,病死在荒蛮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周厉王(前878~前841年在位)是中国古代一个有名的暴君。据记载,公元前858年,周厉王为了垄断天下的财货,上台不久即颁布法令,严禁老百姓进山采集山材,下河捕捉鱼蟹,否则,必须交纳高额税金。而老百姓为了谋取生计,又不得不进山下河,此公则伙同其下属乘机敲诈勒索,大发横财,老百姓被盘剥得苦不堪言。这时

  • 胡宗南吹延安大捷:抓了1旅长!蒋大喜:采访!胡:快找人装俘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1947年,蒋常凯申全面进攻解放区的战略破产,他不甘失败又推出针对山东、陕北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方案、其中针对陕北革命圣地延安的进攻更是重中之重!他安排自己的得意门生胡宗南带领二十余万大军,兵分三路对延安发起猛烈进攻,胡宗南直接叫嚣三天占领延安。当时延安所有正规部队加起来不到三万,而且弹药、武器都非

  • “蛊”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历朝律法对养蛊行为的处罚都很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鸩鸟毛,蛊毒水。毒不伤人,何妨服饵。”——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由于中国古代并没有足够发达的医疗技术,这就导致很多百姓希望通过鬼神巫术来治愈疾病。而在众多巫术中,“蛊术”应当是最备受关注的一种,但奇怪的是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历朝律法对养蛊行为的处罚都非常严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蛊所谓“蛊”,其实

  • 用生命祭奠梦中的爱——远东第一女谍吴先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937年11月一天下午,一位苏联大校情报官,敲开了莫斯科郊外马拉霍夫卡招待所307号房门。开门的是一位端庄、美丽的中国女性,她就是被誉为远东第一女谍的中共党员吴先清。大校情报官面无表情头也不回地对几个打开房门出来观望的中国人说:回屋去,关上门。又对吴先清说:“我们首长要找你谈话”。也许是吴先清的美

  • 李弘茂:南唐元宗李璟第二子,容貌秀澈,精骑射击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人物生平李弘茂幼聪颖,容貌秀澈,有成人风。十四岁时,为侍卫诸军都虞候,封乐安公(一作安乐公,误)。精骑射击刺,然不善戎事。南唐元宗保大九年(951)卒。追封为庆王。弘茂善诗,与宾客朝士宴游,以赋诗为乐。诗格调清古。《病中》诗中“半窗月在犹煎药,几夜灯闲不照书”之句,尤为人称诵。《全唐诗》存其断句二联

  • 他的死让朱元璋肝肠寸断,终于下定决心,杀尽开国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鸟尽弓藏,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便是刘邦和朱元璋,刘邦杀的功臣,主要就是韩信、彭越和英布,但朱元璋不一样,只要开国功臣,只要位高权重,一个都不放过,朱元璋为何要如此赶尽杀绝?这个人的死,才是真正的原因!其实早在大明初建之时,朱元璋便开始防范功臣,只是当时天下不稳,还得依靠这帮老兄弟

  • 河南发现朱元璋真人画像,原来朱元璋并不丑,现自愿上交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充满了奇迹与传奇。从草根起家,最后成为了一代皇帝,朱元璋的故事引人入胜。朱元璋的形象,是一个多面的人物。他既是英明的君主,又是残酷的暴君。他既能笼络人心,又能嗜杀成性。他的复杂性格和对人的矛盾感情,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对于朱元璋的容貌,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英勇

  • 张勋只是个复辟军阀?这几件事说明你真的低估他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提到张勋,你会想到什么?复辟。除了这个呢?……对不少人来说,估计也想不到其它了。这很正常,很多人对历史的认知主要来自高中历史课本——没办法要计入高考分数,上大学后基本就不会再去关注。所以,多数人的历史认知来自高中,而张勋的名字出现在历史课本,就是1917年复辟,在很多人眼里留下的印象是4个字——守旧

  • 明朝的士大夫到清朝却“变乖”了,这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受诸多影视作品的影响,人们只要聊到明末清初之际的交换,往往会对这一时期的士大夫集团怨气冲天。原因无他,因为史书中和影视作品中表现的明朝士大夫个个都无耻至极。其中有著名的“水太凉,不敢自杀”的钱谦益,有急急忙忙带头剃发留狗尾巴,并且号召全体国民剃发留辫子的孙之獬,当然还有著名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

  • 活了81岁,却遗臭万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在下令杀害岳飞,解除大将张俊、韩世忠等人兵权后,宋高宗赵构,内心反而越来越惶恐。为此,他经常在身上藏着一把匕首。从他的祖先、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宋朝的皇帝普遍对武将心怀猜忌,宋高宗也不例外,但与此同时,他内心更忌惮的,反而是一个文臣:秦桧。为此,他藏匕首藏了十几年——从1142年岳飞遇害,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