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中国人”在印度东北部建立“东辉国”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中国人”在印度东北部建立“东辉国”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42 更新时间:2024/1/17 20:02:44

今天,人们可以这样理解:“东辉”就是东方辉煌的意思,“东辉国”就是古代中国黄种人在印度东北部建立的一个辉煌的国家。事实也是这样的:印度宗教经典《吠陀经》称黄种人为基拉塔人。基拉塔人,属于中国民族之一,黄色人种,即中国历史上的西戎。

公元前10世纪,黄种人穿越过东部的山口来到这片土地,逐渐在印度东北部定居繁衍。4世纪左右,建立东辉国(东方光芒之地)。至中世纪,东辉国被叫成迦摩缕波国,公元7世纪左右达到最鼎盛的时期,统治着喜马拉雅山脉南鹿至孟加拉湾的广大土地。

东辉国约存于公元350-1140年间。领土面积,根据七世纪玄奘和十世纪《卡莉往世书》的记载,东辉国的西部边界是卡洛多瓦河(KaratoyaRiver);东部边界是今阿萨姆邦萨地亚县(Sadiya)的东端;南部边界在现今孟加拉国的达卡和迈门辛之间;北至不丹,该国的中心地带是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地区。玄奘说:“迦摩缕波国周万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经考证,该国都城故址,位于现今印度西部的高哈蒂(Gawahati)市,该市也是阿萨姆邦坎如普县(Kamrup,译名似以古代译法“迦摩缕波”县更为妥当)的行政首府。

相传,东辉国是由基拉塔国王迦摩缕波建立的。基拉塔就是黄种人,迦摩缕波是国王的名字。神话史诗中称,东辉国所统治的土地从印度北方的喜马拉雅山脉的脚下一直延伸到南方的孟加拉湾。根据《毗湿奴往世书》的记载,当时这片土地被称作迦摩路巴。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还中记载了其国王的继承者福授王的故事。公元7世纪左右东辉国是其最鼎盛的时期。

因为黄种人,因为“迦摩路巴”和“迦摩缕波”,所以,东辉国才被叫成了“迦摩缕波国”。“迦摩缕波”旧译“伽没路”,后名迦摩缕波,13世纪阿豪马人/阿洪王国(Ahoms)占领后始改今名。但也有人说,迦摩缕波是梵语Kamarupa的音译,意为“美丽的”,中国古籍还译做:缕迦摩波国、个(箇)没卢国。

迦摩缕波与中国很早就有经济化交流,对唐朝玄奘与王玄策非常友好。在玄奘访问印度时,迦摩缕波国并没有被玄奘的保护人、北印霸主戒日王吞并,但承认戒日王的最高地位。当时,其国王拘摩罗曾邀请玄奘去该国访问。拘摩罗(全名为拘摩罗·跋湿迦罗跋摩)是跋摩王朝的最后一个成员,在他死后王位转入一个被称为“蔑戾车”的土著家族手中。蔑戾车王朝将都城从今古瓦哈蒂迁至今提斯浦尔。

蔑戾车王朝结束后,一个叫婆罗贺摩波罗(梵护王)的人被选举为国王,建立了波罗王朝。该王朝又将首都迁回高哈蒂。在12世纪至13世纪,迦摩缕波先后受到孟加拉的波罗王朝和穆斯林入侵者的袭击,最终瓦解为许多小部落和小国。

《大唐西域记》卷十记载了玄奘在该国的见闻,其中所述“此国东,山阜连接,无大国都,境接西南夷,故其人类蛮獠矣。详闻土俗,可二月行,入蜀西南之境。”玄奘的文字记录了南丝绸之路的存在,现今的高哈蒂市就是这个通道上的重要中转站。按照玄奘的行进路线,自此南行至三摩呾吒国,再向西行到古代恒河入海口的耽摩栗底港(东晋时,法显高僧从印度回国时的登船地),与海上丝绸之路贯通,因此这是研究古代国际贸易和交通史的宝贵的资料。

玄奘的文字也是研究印度东北部民族来源的重要依据,历史上东辉国所在的今印度阿萨姆邦早在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类居住,但他们是棕色人种,被称为原始澳大利亚人种或前达罗毗荼人。黄种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带的人口结构和民族成分,乃至今印度东北部七邦仍是以黄种人为主的地区,其主体来源于汉族、藏族、傣族、缅族等,被统称为东喜马拉雅民族。

在这种民族构成里,人们不难看到,古代黄种人的迁徙分明存在着一种地“转山运动”,即由中国西南通过缅甸等地国至印度东北部,或者由中国新疆经中国西藏、中亚等地印度东北部,并由此构成循环。这中间相互的影响不可避免,如东辉国或迦摩缕波国信仰印度教,属湿婆派。今人尊崇湿婆的化身克里希纳神和其配偶卡莉女神,部分人信伊斯兰教,种姓制度温和等。即便如此,人们也不难看到,有着“基拉塔人”基金的印度东北部人,在一些时候与印度这个国家显得格格不入。也就是说,有着不同来路和文化的群体,即使被“捆绑”成了一个国家,也多少显得有些松散,是被组装的样子。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我们的姓氏,原来这么有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很多人对《百家姓》都很熟悉。但今天,我们不聊百家姓,聊点关于姓氏文化少为人知的趣味知识。“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一向喜欢寻根问祖,追根溯源。而姓氏,千百年来,一直深受重视。一.“姓”和“氏”最初有别“姓”产出于母系氏族社会,是同一个女性祖

  • 慕容皝农耕化的推动为后期军事的扩张奠定物质基础,是军力的保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慕容皝在保留胡族部落作为常备骑兵的同时,将牧地、牧牛等畜牧业资源用来支持农业,长期下来畜牧业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畜牧业为骑兵提供马匹,随着畜牧业的相对萎缩,前燕的军队兵种也在悄然改变,在东北时已有一定数量的步兵充入军队。进入环境更加宜农的中原地区后,畜牧业占比自然更小,前燕政权不得不通过向北方其他游

  • 张作霖竟有如此风趣的一面,你吓我一跳,以牙还牙,差点杀了小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日本侵华,第一站便是东北,此地是日本宁愿放弃本土,在中国都要占领的地方。当时的中国,虽然有一些军队,但都不成气候,唯有东北张作霖的东北军,是日本最为忌惮的。东北军实力雄厚,想要打开东北大门,日本人还得跟张作霖合作,但遇上了张作霖,是一个软硬不吃的主。表面上只守着自己的一方土地,不争不抢,不干涉其他争

  • 最死硬国军战俘黄维,改造27年才释放,最后究竟有没有认错悔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49年国民党军全面战败,黄维是国军高级战俘中思想最顽固的,也创造了关押改造时间最长的纪录:从被俘到释放,前后跨越了27年,除了极个别顽固分子外,其他战俘都是1975年之前便被特赦,而国民党主要被俘将领中关押时间最长的就是12兵团中将司令官黄维。那么这个最“死硬”的兵团司令,最后获释的时候究竟有没有认

  • 盘点那些不爱江山也不爱美女的君王!最早的同性恋皇帝名列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中华上下五千年,共诞生了400多位封建帝王,皇帝既是九五至尊又是真龙天子,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既有万里江山,又有六宫粉黛,享尽世间富贵。但历史上总有一些特别的皇帝,竟然既不爱如画江山,也不爱绝色佳人,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下面就让小编和大家一块来盘点一下这些奇葩帝王!皇帝爱出家的皇帝——梁武帝萧

  • 孙耀庭:14岁净身入宫,大清亡了,伺候皇后洗澡1年,被赶出皇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1916年,14岁的孙耀庭被净身入宫。但此时,溥仪已经签署了退位诏书。而孙耀庭,后来被派到皇后婉容身边,专门伺候她洗澡。孙耀庭是中国最后一个太监。他活到了1996年,享年94岁,被誉为“历史活化石”。孙耀庭的出身并不低,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他还读了4年私塾。当然,他并非什么富贵出身,否则也不至于净身入

  • 曾是最强大帝国,被从地图上抹去,有一种东西至今大国仍崇拜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提起普鲁士,很多人并不陌生,但军国主义这个词是由普鲁士最先提出的,这个知道的人并不多。就像二战后,德国下跪认错让人们赞叹,但德国为侵略付出的惨重代价并不止于此,还有对内心深处民族情怀的放弃,那就是“普鲁士精神”。现在的普鲁士仅存在于历史典籍里,是一个名称,一个符号。曾经的普鲁士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在德

  • 三皇五帝真的存在吗?民国盛行的疑古风为何要否定古史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代,不论是汉、唐,还是宋、明,你若问时人中国古史起源从何而起,恐怕得到的答案中十有八九都是“三皇五帝”。诚然,将三皇五帝作为中华文明史的发端,似乎始终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华人视伏羲为人文初祖,以炎黄子孙自居,也是毋庸置疑的认知。然而到了清朝,开始有学者对古史材料的真实性进行了质疑

  • 1969年李宗仁追悼会,原定由傅作义主持,周总理沉思后,换成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1969年李宗仁追悼会,原定由傅作义主持,周总理沉思后,换成自己1969年1月31日下午,秘书将周恩来亲自修改后的李宗仁治丧委员会名单放到毛主席案头,主席看后说:“改得好,我同意。”主席为何对治丧委员会的名单如此重视?周总理到底做了什么改动?1965年7月20日,新华社发出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前国

  • 胡雪岩临终前:催促九姨太剪掉自己寿衣一角,家人得以逃过大难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说起红顶商人胡雪岩,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殊不知,在临终前,这个商界大佬曾催促九姨太把自己寿衣的一角剪掉,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家人还因此逃过的一个大难!这具体指的是什么呢?作为富可敌国的商人,胡雪岩的一生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堪称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在早年,他依靠官商结合的方式精心打造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