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表的一位部下,后来跟随刘备,却被诸葛亮罢免官职!

刘表的一位部下,后来跟随刘备,却被诸葛亮罢免官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266 更新时间:2024/1/18 1:01:41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一带)人。东汉末年宗室、名士、诸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刘表是一位和曹操、袁绍、袁术、吕布、孙权相提并论的诸侯。彼时,刘表能够割据荆州,和众多诸侯相抗衡,麾下自然少不了众多人才。其中,就笔者所要说的向朗,也曾是刘表的部下。当然,在刘表麾下的时候,向朗并没有什么名气。

公元208年,刘表病逝后,向朗选择跟随刘备,并受到了重用。不过,向朗后来却被诸葛亮罢免官职,这是为什么呢?

具体来说,向朗,字巨达,籍贯襄阳郡宜城县(今湖北省襄阳市宜昌市一带)。向朗幼年丧父,由兄长抚养。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向朗少年时师事司马徽,与徐庶韩嵩、庞统甚有交情。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向朗不仅拥有司马徽(水镜先生)这样的名士当老师,还和徐庶、庞统等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结交,这促使他引起了荆州牧刘表的注意。在此基础上,刘表让向朗来管理临沮县。值得注意的是,公元220年,关羽后来败走麦城,最终就是在临沮这个地方被东吴将士斩杀。

建安十三年(208年),荆州牧刘表病逝,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对于向朗来说,没有选择投奔强大的曹操,而是跟随了相对弱小的刘备。同年,刘备联手孙权打赢了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公元209年,趁着曹操元气大伤的机会,刘备率领大军夺取了荆州南部的四个郡。在地盘得到扩大的背景下,刘备派遣向朗督领秭归、夷道、巫山、夷陵这四个县的事务。因此,相对于刘表,刘备可谓重用了向朗。

公元211年,在刘璋的邀请下,刘备率领大军进入益州。一年后,刘备和刘璋决裂,正式爆发了益州之战。经过激烈的较量,刘备在公元214年击败了刘璋,夺取了益州之地。在此基础上,刘备任命向朗为巴西郡太守,不久转任牂牁郡太守。

公元217年,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后,刘备发动了汉中之战。公元219年,刘备击败了曹操,夺取了汉中之地。同年,刘备又派遣孟达刘封夺取了上庸、西城、房陵这三个郡。对此,刘备又任命向朗为房陵郡的太守。

公元220年,因为不救援关羽等原因,镇守上庸郡的孟达背叛了蜀汉,归降了曹魏。并且,孟达还联合曹魏大军攻占了东三郡。在此背景下,向朗所在的房陵郡,自然也被曹魏夺取了,于是他回到了成都。

公元223年,刘备在永安白帝城病逝后,后主刘禅即位,将向朗册封为步兵校尉。同年,丞相长史王连病逝后,向朗接替了前者的官职。对此,在笔者看来,向朗和诸葛亮都来自荆州之地,二者还有徐庶、庞统等共同的朋友,这促使两人的关系应该也是比较亲近的。

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率军大军平定南中,让向朗留守成都,处理后方的事务。建兴五年(227年),向朗跟随诸葛亮驻军汉中。一年后,向朗跟随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在这场战役,因马谡街亭之败,使得北伐失利。马谡逃亡,向朗之前就非常推崇马良、马谡兄弟,因此与马谡关系很好,于是这次他知情不报,诸葛亮十分忿怒,罢免了向朗的官职并让他回到成都。

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罢免向朗的官职,自然体现出自己公正无私的一面。虽然向朗之前受到了刘备的重用,并且和自己也有交情,但是,诸葛亮必须要严肃处理向朗,不然蜀汉也会出现法度松弛的问题。因此,自公元228年开始,到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向朗一直赋闲在家。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向朗转任左将军,追论旧功,被封为显明亭侯。延熙元年(238年)正月,刘禅立张氏为皇后(张皇后),命令向朗以左将军职务代理丞相持节授予其皇后玺绶。同月,刘禅又命向朗代理丞相持节册封刘璿为太子。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向朗后来恢复了官职。可是,向朗没有机会参加蜀汉前线的作战等事务,也即被诸葛亮罢免官职,促使向朗不会再被重用了。

最后,向朗年少时虽然涉猎文学,然而没有深入的研究。不过,在失去官职的数年时间中,向朗更加潜心的研究典籍,孜孜不倦。年过八十,仍然自己动手校勘书籍,指出谬误之处,他所积藏的书籍,是当时最多的。向朗开门接待宾客,指导益州本地的青年,只谈论古书文义,以此在当时颇为著名。

到了延熙十年(247年),向朗去世,他的儿子向条袭其爵位。向朗的著作非常少见,仅有一篇《遗言戒子》被载入《襄阳记》(又作《襄阳耆旧记》)一书中,《全三国文》亦有收录。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刘璋坐拥蜀地十万兵马,为什么要引狼入室,招刘备入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东汉末年的天下可以用精彩纷呈来形容,诸侯们在同一舞台上明争暗斗,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也导致古今中外无数人对那段历史喜爱有加。在汉末诸侯中,割据益州的刘焉、刘璋父子十分特殊。他们早在天下大乱前就在益州扎下根基,随后几乎是与世隔绝,安心在自己的天地发展,直到中原局势大体明朗,他们才姗姗来迟。赤壁之战后,刘

  • 曹操抓住了吕布之后,先把他勒死再砍他的头,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说起三国时期的人才,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足以担当重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才,才有了三国的精彩演绎。抛开文官不说,在众多武将当中,吕布排行首位,而且他的这个排名可是众望所归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多次做出不太道德的叛主行为,却没有受到多大的伤害。不过他在后来与整个朝廷为敌,直接怼上曹操,曹操花了三个多月

  • 诸葛亮说刘备占人和,能战胜曹操天时和孙权地利,为何蜀汉先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是继春秋战国是又一个亮点,英雄辈出,人才济济。但三国鼎立却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给刘备点的一条路。《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古代对三者关系的概括,而诸葛亮也在《隆中对》中进行了阐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

  • 如果秦始皇再活十年,项羽和刘邦还有灭秦机会吗,是正义还是篡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读史以明志,还可知兴衰。我们都知道,秦朝的灭亡是怎么一回事,二世祖胡亥在秦始皇死后被人扶上皇位,但阿斗终究是阿斗,怎么扶都是那个鬼样子。于是阿斗花天酒地游戏人生,朝政大权被他人掌控不说,自己还没有一点话语权,搞得天下大乱,秦始皇的棺材盖都盖不住了。这时,就该有人来“匡扶正义”了。秦始皇在位时期举国上

  • 唐代最狂扫把星:抱谁大腿谁倒楣,下场超悽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唐代官员郑愔一生抱过许多大腿,但每个当他靠山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在职场上除了硬实力,软实力也很重要,但如果“抱错大腿”,很可能升官不成,还因此受到牵连。唐代官员郑愔踏入官场后,就不断在寻找强而有力的“大腿”当靠山,然而他本身自带衰运,跟了谁谁就会倒楣,最后甚至自己丢了性命,还拉着全家族的人一起陪葬。

  • 《薛刚反唐》:唐朝大变局中的兄弟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薛刚闹花灯,踢死皇子,惊死唐高宗,让大唐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继位的唐中宗不愿意听从老妈武则天的话,被赶下皇位废为庐陵王。登上皇位的武则天,挥起屠刀屠戮薛家满门。秦英、罗章等大唐功勋世家不满武则天篡唐,也没灭门,他们的子女要不被杀,要不流落在外。薛刚带兵反武复唐,秦家、罗家、徐家等幸存后代,在保李显还

  • 唐朝之后,陆续更替了五个朝代,其中一开国皇帝喊契丹人“爸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是中华历史上最鼎盛的一个王朝,但是再兴盛的王朝,也难逃历史的宿命;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自唐高祖李渊开始,至唐景宗李柷而亡,李柷在位3年后被废,次年被鸩杀,葬于温陵,终年17岁。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为梁,建都开封;后梁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南、山东两省,陕西、湖北的大部以及河北

  • 明朝灭亡后,有300残兵逃到了南海建一国家,如今富得流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1644年4月25日的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看着眼前燃烧的江山,回想高祖皇帝建立大明时的意气风发,不禁黯然回头,步履蹒跚地走到一棵老槐树下写下血书,自缢而亡,276岁的大明王朝也在李自成的一把漫天大火中融化消亡。明亡之后,宗室成员朱由菘在南京称帝建立南明政权,延续着明朝国祚,此外民间和军队中也有不少反

  • 为什么一个和尚对朱棣说了8个字,朱棣便下定决心起兵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初年有一位和尚很是奇怪,他不在寺庙里安心念经,却偏偏喜欢参与朝政,参与朝政倒还罢了,按理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应该劝谏藩王好好的效忠中央,来维护中央王权,可他偏偏相反,不仅不劝藩王效忠中央,反而还一个劲儿的撺掇自己辅佐的藩王去推翻中央,怎成想地方藩王在他的鼓动下居然真的去做了,那么有趣的问题就来了

  • 一个被人误会了1000多年的北宋名将,我们一直把他当成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潘仁美这个名字,看过杨家将的朋友一定不陌生,潘仁美作为里面的大反派,不仅害死杨老令公,还专门和杨家为敌,杨三郎和杨七郎的死也和他拖不了关系。然而历史上潘仁美的原型潘美却是一个大忠臣,北宋的名将。潘美是北宋初年的名将,和宋太祖赵匡胤一起东征西讨,而且和太祖赵匡胤的关系非常好,北宋征灭南汉,讨伐南唐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