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薛刚反唐》:唐朝大变局中的兄弟之争

《薛刚反唐》:唐朝大变局中的兄弟之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460 更新时间:2024/1/10 17:31:06

薛刚闹花灯,踢死皇子,惊死唐高宗,让大唐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继位的唐中宗不愿意听从老妈武则天的话,被赶下皇位废为庐陵王。

登上皇位的武则天,挥起屠刀屠戮薛家满门。秦英、罗章等大唐功勋世家不满武则天篡唐,也没灭门,他们的子女要不被杀,要不流落在外。

薛刚带兵反武复唐,秦家、罗家、徐家等幸存后代,在保李显还是保李旦产生分歧,分别站在不同阵营里,这是大唐开国以后,贵族勋贵最大的一次分裂。

皇室家族:李显和李旦

庐陵王李显是武则天的儿子,被老妈赶下台后到了房州,赦免薛刚的罪,并封薛刚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推翻了武则天,李显复位后宠幸贵妃,薛刚被充军发配。李显又被国丈绑架。

李旦是王皇后的儿子,王皇后被武则天害死,刚刚出生的李旦流落民间。经历苦难,李旦汉阳起兵,与武则天停战协定,建立一方势力。李显被国丈绑架后获救,李旦带兵争位。各带一帮人,斗得不亦乐乎。

薛家:薛刚和薛强

薛刚是李显的兵马大元帅,一直是灭武兴唐的主力。

薛强是薛刚的四弟,一直对三哥薛刚不满,认为薛刚惹祸就应该自己承担,怎么让薛家灭门呢?薛强带着妻子和孩子从大宛国回中原,直接投在李旦军中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儿子宝刀手薛平也被李旦收为义儿干天下。

兄弟两人各为其主,气死亲姑姑薛金莲,气走老妈樊梨花

徐家:徐美祖和徐德祖

徐茂公孙子薛美祖和徐德祖,一个是李显的军师,一个是李丹的军师。

秦家:秦文和秦方

秦英骂殿被武则天在油锅里烹杀,他的儿子秦文被武三思收养,明白身世后投降里薛刚保李显。流落在外的秦方保了李旦。

罗家:罗英和罗昌

因为反对武则天,罗昌碰殿而死。儿子罗昌怨恨薛刚害他们家破人亡,不愿意保李显,曾帮薛刚破连环马后保李旦。他弟弟罗英保李显。

马家:马登和马周

一个是李显阵营的重臣,一个是李旦阵营第一任大元帅。

这些兄弟的矛盾主要集中到底拥护武则天的儿子,还是拥护王皇后的儿子李旦。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唐朝之后,陆续更替了五个朝代,其中一开国皇帝喊契丹人“爸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是中华历史上最鼎盛的一个王朝,但是再兴盛的王朝,也难逃历史的宿命;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自唐高祖李渊开始,至唐景宗李柷而亡,李柷在位3年后被废,次年被鸩杀,葬于温陵,终年17岁。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为梁,建都开封;后梁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南、山东两省,陕西、湖北的大部以及河北

  • 明朝灭亡后,有300残兵逃到了南海建一国家,如今富得流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1644年4月25日的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看着眼前燃烧的江山,回想高祖皇帝建立大明时的意气风发,不禁黯然回头,步履蹒跚地走到一棵老槐树下写下血书,自缢而亡,276岁的大明王朝也在李自成的一把漫天大火中融化消亡。明亡之后,宗室成员朱由菘在南京称帝建立南明政权,延续着明朝国祚,此外民间和军队中也有不少反

  • 为什么一个和尚对朱棣说了8个字,朱棣便下定决心起兵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明朝初年有一位和尚很是奇怪,他不在寺庙里安心念经,却偏偏喜欢参与朝政,参与朝政倒还罢了,按理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应该劝谏藩王好好的效忠中央,来维护中央王权,可他偏偏相反,不仅不劝藩王效忠中央,反而还一个劲儿的撺掇自己辅佐的藩王去推翻中央,怎成想地方藩王在他的鼓动下居然真的去做了,那么有趣的问题就来了

  • 一个被人误会了1000多年的北宋名将,我们一直把他当成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潘仁美这个名字,看过杨家将的朋友一定不陌生,潘仁美作为里面的大反派,不仅害死杨老令公,还专门和杨家为敌,杨三郎和杨七郎的死也和他拖不了关系。然而历史上潘仁美的原型潘美却是一个大忠臣,北宋的名将。潘美是北宋初年的名将,和宋太祖赵匡胤一起东征西讨,而且和太祖赵匡胤的关系非常好,北宋征灭南汉,讨伐南唐等战

  • 胡适先生的十大经典语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胡适(1891—1962),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其一生兴趣广泛,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伦理学、红学等方面都有不错的成就,一生共获取了35个博士学位。被蒋介石誉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其为人温和儒雅、满腹经纶

  • 鲁迅:人生三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现代作家鲁迅在他短暂的56岁人生旅途中,文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思想上始终高举着反封建的大旗,可有谁知道,在他个人情感上,却没有挣脱掉封建思想的束缚,在寻找人生伴侣上经历了深刻的思想斗争和不平凡的磨难。阿琴:一厢情愿阿琴是鲁迅母亲自家小兄弟的长女,聪慧,识字,能看懂医书。1899年,19岁的鲁迅辗转

  • 二战时期日本占领北京为什么没有破坏故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北京这座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从近千年前开始北京就成为了中国北方最重要的一座城市。从宋朝开始,即便是处于分裂时期,北京也是全国或者是北方的政治中心。在元朝建立之后,北京成为了都城,为了实行汉化,忽必烈就在北京修筑了宫殿,不过也是因为汉化的失败导致了元朝的灭亡。在明朝成立之后,北京都城的地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半分”纸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是日军侵华的经济工具之一。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军侵占了华北大部分地区,并扶植汉奸王克敏、王揖唐等在北平组织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了达到以战养战,以华治华的战略目的,更为了能全盘掌控华北金融,日本侵略军筹备中国联合准备银行。1938年2月11日,中国联合准备

  • 徐悲鸿《七喜图》背后的爱情 自嘲三角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艺术界,徐悲鸿是个“超人”,他的画作,后人难以超越。他作于重庆的《巴人汲水》,在北京举行近现代书画专场拍卖中,以1.71亿元成交,刷新中国绘画拍卖成交世界纪录。作为重庆人,谈到这位大师格外亲切、自豪,因为徐悲鸿的创作巅峰期在重庆。后人解读悲鸿“三只喜鹊”抗战时期,徐悲鸿在江北盘溪生活8年,成就

  • 鲁迅:酷爱吃螃蟹 常买大闸蟹送给朋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民国时代,说起吃蟹,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鲁迅。很多文豪,同时也是“吃货”,鲁迅就是其中之一。而在鲁迅的日记中,更是屡屡提到吃蟹。秋风渐起之时,便是鲁迅最爱的食蟹之期。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6年10月05日A07版,作者:肖郭,原题:《民国蟹事》蟹,让鲁迅的生活增色不少。鲁迅对于螃蟹,有两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