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洛宁史话》㉕五胡乱华——龙虎争斗二百年

《洛宁史话》㉕五胡乱华——龙虎争斗二百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064 更新时间:2024/1/16 10:10:08

且说中原大乱是从西晋时期就埋下了祸根。首先是西晋内部祸起萧墙,“八王之乱”整整乱了20年。在此期间,北方和西域各少数民族趁机入侵中原。西晋灭亡后,东晋虽然统治了百余年,但其统治区域主要在南方,而北方则成了“五胡十六国”的龙争虎斗之地。

由于这些胡人进入中原后,大肆屠虐汉民,视汉人不如猪狗,于是,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汉人南迁”。据史书记载,北地苍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可见当时大多有点身份的“衣冠士族”都跟随晋朝王室迁到南方去了,而留下来的黎民百姓也很难逃脱瘟疫肆虐和北胡屠杀的命运。

五胡乱华

“五胡”指北方的匈奴、鲜卑、羯、羌、氐等五个少数民族,统称为“胡人”。从西晋灭亡到北魏建国,这些少数民族利用各种势力纷纷进入华北及中原地区,相互蚕食,先后建国,史称“五胡十六国”。实际上,与洛宁有关的主要是先后盘踞在中原和陕西的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秦等六个国家。

第一个闯进中原的是匈奴人刘渊。早在西晋建武元年(304年),刘渊首先打进山西,称帝于平阳(晋南),国号为汉。西晋永嘉三年(309年),刘渊派刘聪进攻晋都洛阳。当他们来到宜阳安营扎寨时,被晋弘农太守夜间偷营,大败而归。翌年,刘渊又派刘聪、刘曜将兵南下,进攻洛阳,结果遭到了西晋名将北宫纯的顽强抵抗,汉军连攻数日不开,再次无功而返。

永嘉四年(310年)十月,汉军和后赵石勒联合再次发动对洛阳的进攻。他们首先在崤渑一带和晋军交战,进而占领洛河川内的洛河以南地区,形成了对西晋洛阳的外围控制。直到次年五月,才发动了对洛阳的全面进攻。这场战役打得十分惨烈,双方先后交战12次,晋军连遭失败,将士阵亡3万余人。不久洛阳被攻陷,晋怀帝被擒,晋愍帝继立于长安。五年后,刘曜又攻破长安,杀怀、慰二帝。西晋政权宣告终结。从此,中原沦陷,成为胡骑驰驱之地。刘曜继刘聪称帝,建都长安,史称前赵。

西晋灭亡后,司马睿跑到南方又建立了一个偏安一隅的东晋政权,使得晋朝的血脉又勉强维持了102年。而此时的北方却乱成了一锅粥,成了十六国的天下。

“五胡乱华”的序幕拉开以后,先是前赵刘曜在长安称霸,雄踞关中之地;接着石勒又在邺地建国,(史称“后赵”),掩有中原腹地,驰骋大河南北。为了争权,刘曜和石勒在弘农、洛阳、河东(山西)之间展开了长久而又激烈的拉锯战,以致中原之地“闾阎邱墟,百姓饱受涂炭”,史称“刘石之祸”,而洛宁就在这场拉锯战的最前沿。

东晋大兴三年(320年),由于前赵将领尹安背叛,投降后赵,接着又向东晋投降,导致东晋大将李炬和后赵大将石生大战于洛阳,结果李炬把石生赶跑,东晋趁机收复了洛阳。

东晋太宁三年(325年)五月,后赵大将石生再次率军卷土重来,欲与东晋在河洛地区决一死战。东晋守军多次失利,粮食匮乏,出于无奈便派遣使者请求和前赵联军,前赵立即派出两路大军前往接应。于是,这场大战最后演化成前后赵之间的战争。先是后赵大将石生被前赵中山王刘岳围困在金墉城(在今洛阳西北隅),后赵石虎前来救援。石虎和刘岳大战于洛水之西。刘岳身中流矢,败退石梁城。前赵刘曜闻讯亲自统兵前来救援。刘曜和石虎又在石梁城下展开了一场鏖战。结果石虎攻克石梁,擒获刘岳及其参将80余人,俘虏兵士3000余人。

东晋咸和三年(328年),石勒击杀刘曜,正式称帝。建平年间,石勒为防止东晋人侵,在洛宁高门关西建城防卫,此城被后人称为“石勒城”。

提起石勒其人,这里有必要做简单介绍:石勒,本属匈奴羯人。本来,从中亚进入中国的羯族是个十分野蛮残暴的民族,他们有吃人和用人头祭祀的习惯,人称“吃人族”。石勒本人也素以杀人如麻著称。他到中原以后大开杀伐,被人称为“杀人魔王”。在后赵统治期间,中原汉人从西晋时的1200余万一下子锐减到400万。

石勒不仅凶狠好斗,还怂恿士兵大肆劫掠,公然推行民族歧视政策,规定胡人劫掠汉族士人免罚,同时又禁止汉人把游牧民族称作胡人,而要尊称“人”,违者必斩。残留的汉人,为了免于屠杀,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当时的北方壁堡(亦称坞壁)每隔百里就有一个。直到公元320年前后,这些壁堡都被石勒攻破。

石勒死后,其侄石虎更加残暴,毒如蛇蝎。他脑子里整天只有三件事:一是淫欲,二是杀戮,三是享乐。石虎已有多处宫殿,还不满足,又驱汉丁40余万营造洛阳、长安二宫、造成尸积原野,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数以万计的反抗将士的尸体被弃于荒野。石虎记将邯郸以南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为其狩猎围场,规定汉人不得向野兽投一块石子,违者即视为“犯兽”,被处以死刑。

太子石邃比他爹石虎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石虎是残暴荒淫的话,这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只能以变态来形容。他在自己府上闲着无聊的时候,就带着乱窜,碰到自己的侍女就把她的头砍下来,擦洗干净放到盘子里做成工艺品供部下观赏。

石氏羯人对汉民的野蛮统治和疯狂屠杀,激起了汉人的强烈不满。后赵永宁元年(350年)正月,名为羯人、实为汉人的后赵大将军冉闵终于点燃了复仇烈火,一举杀死后赵皇帝石鉴和他的38个子孙,至此后赵帝国宣告灭亡,冉闵登基称帝,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洛宁前为后赵,后归冉魏。

然而,好景不长,只隔了两年,鲜卑人慕容恪率10万骑兵进攻中原。起初冉闵出击,十战十胜,后来陷入鲜卑骑兵重围,冉闵突围东走20余里,坐骑朱龙突失前蹄,顷刻毙命,冉闵被赶上的前燕兵所俘。前燕大军随即攻陷邺城,冉魏灭亡。冉闵被送到蓟城(今天津市蓟县),前燕国王慕容檇乘机嘲笑冉闵道:“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大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耶!”慕容檇恼羞成怒,令人鞭之三百,将冉闵斩于遏陉山。据说,冉闵死得非常惨烈。他死后,该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五月不雨。

前燕元玺元年(352年),鲜卑入主中原,洛宁地属前燕。燕王慕容檇以慕容评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兖、徐、秦、雍等十州诸军事,镇守于洛水一带。

永和十年(354年),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出师北伐,三年后再次收复洛阳,恢复帝都。洛宁也随之复归东晋。

前燕建熙八年(365年),燕大将慕容恪趁洛阳守将兵弱势孤,又率大军南下,攻取洛阳,进而掠地至崤底。东晋守将陈佑顽强抵抗三个月后,终被打败。燕王乘胜西进,一直打到渑池、崤底一带(均在洛宁境内)。洛宁再次划归前燕。

前秦建元五年(369年),秦王苻坚命辅国将军王猛等率三万大军兵出函谷,攻打前燕。前燕守将慕容筑眼看兵临城下竟毫无防备,仓促之间遂举城投降,洛阳陷落,洛宁又归前秦。在此期间,秦王苻坚在洛宁凤翼山下建永固城,即今洛宁县城的前身。

东晋太元九年(384年),前秦贵族姚苌在渭北反叛,擒杀苻坚,自称“万年秦王”,国都长安,史称后秦。

后秦建初七年(393年),姚苌卒,子姚兴继位,攻杀前秦苻登,扫除前秦残部。弘始元年(399年)乘东晋内乱,攻陷洛阳,国土面积扩展到淮汉以北的中原大部,洛宁复归后秦。

后秦弘始十八年(416年),姚兴卒,子姚泓继位。同年八月,东晋太尉刘裕带领龙骧将军王镇恶、大将毛德祖等兵分五路挥师北伐,克许昌,陷洛阳,剑指长安。

刘裕此次北伐,主要靠水军。他们从建康(今南京)出发,由江入淮,由淮入汴,由汴入河,由河入洛,中有不通者使人开凿。本来,他们打算沿洛河西上,就先派参将戴延之和府舍人虞道元“即舟溯流,穷览洛川”,只可惜船到檀山(今洛宁长水龙头山)已不能前行,只得折返,令大军借道魏境沿黄河西进。

且说龙骧将军王镇恶为东晋名将,也是本次北伐的开路先锋。他是前秦丞相王猛之孙,河东太守王休之子。年少时因前秦败亡,关中扰乱,随叔父王曜南投东晋,客居荆州。据说因其出生在五月五日,俗忌五月为“恶月”,其父王休以为不祥之兆,想把他送给人家,爷爷王猛连忙出来阻拦道:“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于是,就给孙儿取名“镇恶”。没想到时势造英雄,几年后,王镇恶后来真的成为一员大将,光宗耀祖,声名显赫。

在本次北伐途中,开路先锋王镇恶不听刘裕劝阻,孤军深入,大军攻下洛阳后,他从洛河川沿陆路急进,试图一举拿下潼关。当他进入洛宁境(当时为渑池)后,忽然想到一件事,就临时在景阳川口安营扎寨(后人称此地为龙骧城),一方面派大将毛德祖前去捉拿弘农太守尹雅,一方面抽时间来到蠡城拜访自己的一个大恩人。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个大恩人又是何人?此事还要从头说起。那是在王镇恶13岁那年,因东晋和前秦连年争战,镇恶流寓在外,曾寄食于黾池蠡城(今洛宁境内)李方家,李方对他像亲孩子一般百般呵护,王镇恶很是感激,便对李方说:“如有一日能遇圣君而得万户侯,必将厚报。”李方笑答:“您是丞相之孙,德才这么出众,何愁不会富贵?到时候不说别的,我只要能做个县令就心满意足了。”

这正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也算是善有善报。此次王镇恶偏偏路过此地,就趁机专程前去拜访恩人李方,并满足他的心愿让他出任黾池令。李方没想到当年随便一句话竟然好梦成真,自然感激不尽。

王镇恶擒住弘农太守后长驱直人,果然拿下潼关。刘裕率大军在此会师。西秦眼看东大门已开,再加上内乱四起,哪里还有还手之力,没有几天就被东晋大军攻破长安,秦主姚泓被解送入都,戮于市曹,年方30岁。

宋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为宋,洛宁属宋。至此,两晋时代终于走到尽头,完成了苟延残喘的历史使命。

在东晋统治的120余年间,洛宁像走马灯似的换了七个朝代。连年征战,可怜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汪伦只是一个县令,却靠打赏李白留名千古,他到底有多大手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诗人李白名扬天下,就连诗圣杜甫都是他的迷弟。唐朝小小县令汪伦有幸结识了李白,还靠打赏李白而留名千古。这也让人不禁好奇,汪伦究竟是给了李白多少钱呀?李白出宫,寻找自由李白的才情世间罕有,就连唐玄宗都是他的粉丝,这位位高权重的“粉丝”还让李白进了翰林院当差。当然,李白也没让唐玄宗失望,为了讨得帝王欢心,

  • 靖难之役的坦克军团:朵颜三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永保江山,在建国以后实行了分封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朱元璋的盘算是只有自己的亲人才会保卫自己的国家,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他后台是否能够镇得住这些藩王,果然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建文

  • 穿越者真的不是传说?河南发现一明代石碑,刻着:扯淡,再不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62年,有一个神话故事。相传刘陈、阮清等人曾到此山采药。因为家里有病人,他们不小心掉进了山沟里。,我在深山迷了路,整整一个月才迷路。就在他们以为自己快要死的时候,突然发现一条小溪,有美女在水中嬉戏。美女见了他们也不慌,就好像知道他们来了一样,娶了他们,住了半年。刘辰和阮清虽然舍不得告别美人,但还

  • 如果宋江联合方腊一起对抗大宋朝廷能有胜算吗?胜算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在水浒传中对大宋构成威胁最大的两股势力分别是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和方腊领导的起义军,如果宋江和方腊联手对抗大宋朝廷两者有胜算吗?答案是肯定的,宋江和方腊联手根本就不是大宋的对手,所以他们就毫无胜算。首先,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和方腊领导的起义军大多数都是被逼无奈才落草为寇,队伍良莠不齐,虽然有的武功高强骁

  • 本可迁都从头再来的崇祯,为何还是放弃,选择自缢煤山结束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明末崇祯年间,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各地区相继爆发了叛乱,其中以李自成和张献忠叛军势力最为庞大。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了大顺。几天之后,李自成带领义军浩浩荡荡的渡过黄河,直逼北京,大明王朝危在旦夕。面对虎视眈眈的义军,紫禁城里已经炸开了锅。崇祯心急如焚,将群臣召集在一起,商议平叛

  • 他是太平天国死的最窝囊的名将,被自己人欺骗并被残忍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清朝后期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中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全盛时期的太平天国占据了中华的半壁江山,达到了与清王朝分庭抗礼的地步。永安封王是他们权势的顶点,同时也是太平天国覆灭的开始。被“富贵”冲昏头脑的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开始了奢侈腐化的享乐生涯。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

  • 康熙平定三藩后的大清算,碟杀耿精忠,逼死王辅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康熙皇帝平定三藩用八年时间,最终因为吴三桂病逝而翻盘取得最后的胜利,其后他也对三藩和从叛人员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算,其中三家祸首都结局凄惨,吴三桂死后他的长孙吴世藩继承了帝位,在昆明城破之时,十六岁的吴世藩自尽,而他的兄弟和父亲吴应熊等人则在吴三桂起兵之初就已经在北京被斩首示众,吴三桂家族从此被斩草除根

  • 曾国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曾国藩是湖南双峰县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一个穷山僻谷的耕读人家。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读书的机会,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一、主敬:整

  • 中国是清朝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吗?来看看明朝时期的欧洲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在清朝时期开始落后于西方是一个常见的观点,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也存在争论。事实上,在明朝时期,欧洲各国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探险、扩张和科学发现,在许多方面领先于中国。在16世纪中期,欧洲开始了史上最伟大的探险时代之一——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家的航海家们开始以永不停歇的渴望寻找海外贸

  • 崇政殿上的图穷匕见-多尔衮、代善、豪格三股势力博弈风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顺治,全名爱新觉罗·福临,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庙号为“祖”的三位皇帝之一——清世祖。顺治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六岁登基,十三岁亲政,二十四岁去世,信奉道教(自号臆庵道人)、佛教(按照佛教仪式进行火化)。而且,顺治登位的过程也颇为传奇。三股势力实力分析福临跟大多数帝王一样,他降生的时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