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最憋屈的皇帝,苦熬25年终于结束太子身份,登基仅三月就成太上皇?

唐代最憋屈的皇帝,苦熬25年终于结束太子身份,登基仅三月就成太上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840 更新时间:2023/12/30 6:07:34

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乱”的暴发,将唐朝历史划归两截,上半部分政治清明、国富民强,下半一部分藩镇割据、生灵涂炭。在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成为唐朝最大的顽疾,各个藩镇与中央朝廷貌合神离,强则附之,虚则弃之。藩镇与朝廷矛盾激化最为严重的时期,则是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不过翻阅《旧唐书》和《新唐书》等相关史料却会发现,关于唐德宗与唐宪宗的记载多如牛毛,然而对于唐顺宗李诵,史书记载则寥寥可数。

这其实与唐顺宗的特殊经历有关。唐顺宗李诵仅仅做了三个多月皇帝后就退位,因此存在感非常之低。要知道,唐德宗李适在位二十六年,唐宪宗李纯在位也有十五年,祖孙三代这样一比较,唐顺宗的存在感自然就显得非常微弱。然而很多人却想不到,这个在位三个多月就禅位的唐顺宗,居然做了二十五年的皇储。经历漫长等待才熬出头的皇储,为何只做了三个多月皇帝后就禅位,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秘呢?

按照官方说法,唐顺宗在位三个多月就禅让皇位,并非是唐顺宗李诵不想继续当皇帝,而是他的身体状况出了问题,已经无法支撑他继续为唐王朝殚精竭虑了。唐德宗李适驾崩之前,李诵的身体健康就已经不甚理想,一度到口不能言的地步。以至于唐德宗临终之前,太子李诵卧病在床,都无法亲自前去看望。《旧唐书》记载:“德宗弥留,思见太子,涕咽久之。”由此可见,李诵的身体状况相对于年迈的唐德宗来说,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不然也不会连皇父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要知道中国以孝为大,即使是皇帝也不敢不孝,只要他身体能够行动,就一定会去看望唐德宗。因此,未来的“永贞内禅”,其实在这时已经因李诵的健康状况而埋下伏笔。

当然,史书之中给出的官方理由并非绝对准确,也绝非唯一。在子渊看来,唐顺宗的身体原因只是表面原因,“永贞内禅”的背后还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唐德宗李适在位之时,唐朝内部的矛盾已经愈演愈烈,藩镇、宦官擅权和内政不稳等问题层出不穷。李诵为皇储之时,就对这些问题倍感焦虑,于是他联合一些致力于改变中晚唐困局的官员,形成了一股左右唐王朝政治变革的力量。这股改革的政治力量中,就有后世所熟知的柳宗元刘禹锡

或许是因为对这些隐患忍耐了太久,唐顺宗在继位之后似乎一刻也等不及,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进行改革。他们和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形成了以“二王刘柳”为核心的革新派势力集团。他们维护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并积极推行革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这是中晚唐时期最为激进的一场改革。然而治大国如烹小鲜,轻举妄动是不可取的,更何况是对中晚唐时期最为纷杂的藩镇割据困局。

当然,这或许也从侧面证明唐顺宗李诵当时的身体状况可能真的不行了。正因为如此,他怕自己活不了多久,所以毫无顾忌,坚持推动激进改革,这样即使不能见到成效,但是凭着快刀斩乱麻,也能除掉一些唐朝内部的顽疾,太子继位之后就更容易改革了。不过,唐顺宗终究还是小觑了那些利益集团的力量,唐朝的既得利益群体马上掀起了激烈的反弹。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三月,宦官俱文珍等人一手操办,将唐顺宗长子广陵王李淳立为太子,更名为李纯。七月,俱文珍等以唐顺宗的名义下诏,由皇太子主持军国政事。八月,宦官拥立李纯即皇帝位,即唐宪宗,顺宗退位称太上皇,史称“永贞内禅”。“永贞革新”至此宣告失败。

唐顺宗的改革,同时得罪了藩镇、宦官、朝臣这三个最大最强的群体,皇位显然不可能长久。于是各路势力纠结到一起,以唐顺宗身体孱弱为由逼迫唐顺宗禅位。就这样,仅仅做了三个多月皇位的唐顺宗,在各方势力的威逼下,只得无奈宣布禅位,五个月后便郁郁而终。纵观唐顺宗的一生,虽然相对于其他中晚唐皇帝来说,他的名气并不大,当他却以自己孱弱的身躯为唐朝国祚争了一番,倒也值得敬佩。

标签: 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元末明初将领李思齐简介 他生平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李思齐,历史解密

    李思齐(1323年-1374年),字世贤,罗山人,元末明初将领。李思齐最初与察罕帖木儿(又名李察罕)组织武装,镇压红巾军,后拥兵陕西长安,元将王保保(扩廓帖木儿)进攻数次,都不得以攻破。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思齐降明。后朱元璋派李思齐招降王保保,王保保礼遇有加,并派骑兵送归。后快抵塞内时,骑兵说

  • 八府巡按是什么意思?是什么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八府巡按,宋朝,历史解密

    周星驰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位演员,在他的从影经历中,拍摄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九品芝麻官》就是其中之一,在周星驰的所有作品中,《九品芝麻官》无疑是最秀的作品之一。电影中讲述了一个小人物逆袭成大官为民伸冤除害的故事。电影已经是过去多年了,可是人们对电影中的内容仍然是记忆犹新的。由于电影实在是太经典了,人们

  • 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小邾国的历史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小邾国,春秋,历史解密

    小邾(郳)国是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地处齐、鲁、宋、楚等大国之间的一个诸侯国,小邾(倪)国鼎盛时期的疆域大体范围为现在的山亭区全部,东达苍山县西部,北达平邑县、费县南缘,西达滕州市中部,南达峄城区,南北长约55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约2475平方公里。。明代万历二十四年《兖州府志》载有地图、文字

  • 原宪有着怎样的理论思想?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原宪,孔子,历史解密

    现在讲《宪问第十四》篇。这一篇是上论《里仁》篇的发挥与引申。首先,在这个题目里,就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原宪这个人,是孔子学生中,所谓“七十二贤”里很有名的人物。在上论中谈到过,他曾替孔子管过总务方面的事情,用现代观念随便来比,可能在孔子当司寇的时候,他担任过总务长一类的职务,但究竟合于什么官阶,无

  • 朱元璋为何要停止科举十余年?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是平民出身,他在征讨元朝的过程中就已经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不过,在征伐期间和大明初建之时,不具备举行全国大规模统一考试的条件,因此,荐举和征求成为选拔人才的的重要手段。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汗马功劳者中,有多位是通过荐举选拔上来的。如儒士范祖幹、叶仪、许元、叶瓒玉、胡翰等人,号称“浙东四贤

  • 揭秘:古代“君子六艺”指的是哪六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说起古代的文人才子,想必大家脑海中都会想起“琴棋书画”这个词。“琴棋书画”最早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古代传说中,伏羲发明了琴瑟,尧舜发明了围棋,书画的起源更早,最初人类记事就是通过壁画或者甲骨文。“琴棋书画”也被称为“雅人四好”,这四种技能起源虽早,但并不是古代儒家文人的最初标准。古代儒家文人的最初标

  • 金国实力弱小,他是怎么反推辽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金国,辽国,宋朝,历史解密

    历史到了十二世纪的时候,曾占据中原以北广袤疆域的辽帝国,走到了属于自己的末路。因为,在十二世纪最初的几年时间里,生女真部落的首领完颜阿骨打,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灭辽之战。历史上的金灭辽之战起于公元1114年,结束于公元1125年。也就是说这个曾经盘踞在东北亚地区的庞大帝国,面对生女真部落联盟的攻势,仅仅

  • 打败仗为什么叫“败北”?而不是其它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败北,历史解密

    “败北”在古代常常被人们作为打败仗的代称,在现代汉语中,还被用来泛指在各种竞争、竞赛(如体育比赛、竞标、竞选等)中失败。那么,“败北”一词究竟何义?是战败后往北逃跑吗?为什么不能称为“败东”“败西”“败南”呢?古代称战败为“败北”,是因为“北”是“背”的古文。“北”在古代汉语中的本义为“背”或“相背

  • 李夫人为什么会进宫入妃 进宫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李延年,历史解密

    李延年是西汉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擅长编曲和作曲,代表作品之一《佳人曲》就是李延年的作品。歌词内容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不仅有作词编曲上的才艺,他还有一副好歌喉,虽然是男性,但是李延年的歌声婉转动听。汉初年间,深受汉武帝的喜爱。

  • 张润娥悲剧的一生,成全了丈夫的锦绣前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润娥,民国,历史解密

    中国著名外交家顾维钧一生结过四次婚,第一次婚姻是包办婚姻,他与妻子离婚后,妻子就出家当尼姑了。说起来,这位妻子真是不幸,她父亲为她指定了有大贵之相的顾维钧当丈夫,并资助顾维钧留学,可是她却被顾维钧抛弃,白白当了人家的楼梯。顾维钧的父亲顾晴川曾经是上海道尹袁观澜的师爷。当时袁观澜幕府还有个师爷名叫张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