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是如何加工粮食的?他们都有哪些工具呢?

古人是如何加工粮食的?他们都有哪些工具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509 更新时间:2023/12/23 0:13:56

现代社会,随机械自动化的普及,人们对于粮食的加工可以说基本脱离了人力畜力,可以靠着各种机器就能完成对各种粮食的一系列加工流程,不仅效率高,而且更加安全卫生,加工的品质也更加稳定。但是古代科技落后,人们是如加工粮食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编一起往下看。

说起来加工粮食,很多农村的小伙伴应该会不由自的想起磨盘。大的磨盘能够碾碎粮食,小一些的也能磨碎其他的谷物,然而你知道吗?石磨的历史可比想象中的还有久。早在七千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先民们已经学会用石块制造成石棒和石磨。考古专家在各种遗迹中的发现了数种大小组合的石棒和石磨。

这些石磨虽然形状不一,整体为方形,长度一般都在四十厘米左右,石棒为圆柱形,和擀面杖类似,长度一般在三十多厘米。在加工粮食的时候,只需要将谷物在磨铺开,然后用石棒来回用力的碾压,不仅可以去除外壳,还可以将粮食磨成面粉。

不过这种方式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弊端也更加明显,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加工水平也过于粗糙。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更加高效的加工手段。于是人们发明了杵和臼。考古专家在距今五千多年的河南屈家岭化遗址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石杵和石臼。因此可以得知,古人就是用这种更快捷的方式,对粮食进行处理和加工。后来杵和臼除了用来加工粮食,还能捣药,甚至是加工其他任何需要磨成粉的东西都可以用这套物品。

除了上面说的几种加工工具外,古人还有一类工具名为“擂钵”,也叫刻槽盆。基本构造就是在内壁上刻有各种不同凹槽的容器。擂钵种类繁多,起源也很早。人们将粮食放在擂钵内,并用杵杆反复的捣和磨,最后达到去皮或磨粉的最终目的。而盆内凹槽不仅能增加摩擦力,还能提高研磨的效率,还能在淘洗和澄清的时候有利于物质的过滤和沉淀。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和优势,直到现在我国西南和西北的一些地区,擂钵几乎是家家必备的生活器具。

不管石棒和石磨,还是杵臼和擂钵,虽然在现代看起来都是很原始的工具,但其实里面却蕴含了先民们的勤劳和智慧,而人类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也是在这种一点一滴的进步和积累中,最终形成现在的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咸丰皇帝死后,为何迟迟没有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1861年的时候咸丰突然去世在避暑山庄,关于咸丰的死因也是诸多谜团,但他死后尸身却耽搁了很久才下葬,那时候难道不会腐烂吗?咸丰一生悲崔,10岁丧母,小时候骑马把腿摔折,成了瘸子,得过天花,满脸麻子。道光晚年立储之时,在四子奕詝和六子奕䜣之间摇摆不定,后奕詝老师杜受田面授“藏拙示仁”、“藏拙示孝”二个

  • 古人口中所说的"甘露"到底是什么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各种古装影视剧中,一旦提及各种稀有药材,我们常听到什么天泉雪莲、凝脂甘露之类,其中“甘露”更是堪称神物,那么甘露到底是什么东西,只是露水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甘露这个名字,字面意思像是甘甜的露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露水,古代也的确有用露水来泡茶。如果搜索甘露,现代的

  • 刘备过世后,为何诸葛亮经常打败仗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诸侯,一个帝王,如果一生之中没有经历过大仗、没有经历过风波,那么他的一生是不完整的,犹如婴儿一般,天下局势稍有风吹草动,那么这个诸侯或者是帝王,就有可能把持不住局面。从而使局势动荡,天下飘摇。就拿三国时期的草根创业者,刘备来说。他的一生,经历过无数次的艰险与战事。其中,较为重大的战事有:长阪坡之

  • 李承乾作为长子又是太子 李承乾为什么还要选择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作为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已经当上大唐太子,为何还要谋反?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太宗历来为史学家们奉为圣明之君,他励精图治,文韬武略,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然而他的儿子们似乎没有遗传到他的良好基因,诸子多有不善,尤其是其长子李承乾。他年少聪敏

  • 进士写诗讽刺皇帝,为何却没遭到处罚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建的时代,皇帝可以说没有人惹的,就是要说皇帝的名字,也有可能遭到杀头的罪。直说说骂皇帝,那就更是不敢让人想象了,但是在宋朝可是有特殊的例子,比较正经的大官每个朝代都是有的,但是能够公事公办的人,在其他时候不多,唯独就是在宋朝最多,就比如说开封的包拯,还有当时大宋的宋慈等人,大家当然都知道自己清高

  • 金忠有哪些优点?为什么朱棣会和他无话不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朱棣敏感多疑,而金忠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大臣,那么他有哪些优点?为什么朱棣会和他无话不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金忠出生在宁波,从小就喜欢读书,博览史籍,熟读兵法,各种自学成材。到了33岁的时候,前往通州去探望在那里当兵的二哥,后来进入北平燕王府当卫兵,不久之

  • 宋濂身为文臣之首,为何他的儿孙会被处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文人一生平平稳稳游离在文艺和政界的人,其实不多的。可能因为文人一方面要处理文艺里那些有点“空中楼阁”比较虚无缥缈的东西,一方面也要留一点精力放在官场案牍上,所以精力可能有限,而往往在文艺方面更有兴趣也更能胜任,这就导致在做官方面,跟以前官之道趋利避害的老油条们眼里,两种力量其实是存在差距的。所以

  • 赵匡胤都能够杯酒释兵权 朱元璋为何没有效仿前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宋太祖成功的杯酒释兵权,而朱元璋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每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那些和他们一起南征北战,最后拥他上皇位的大功臣。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既不伤害那些功臣,又能将权力收回,然而明

  • 老三胤祉文武双全,为什么康熙不传位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时代,老三胤祉文武双全,身体素质比雍正还好,年龄又比雍正大,为什么康熙不传位给他?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胤祉自己的问题,雍正继位之后曾给胤祉亲笔写过一封书信,在书信中雍正一句话就点透了胤祉在康熙晚年诸子争位中的手段。与世无争,专心于著书立作的胤祉胤祉的生母是康熙的荣妃马佳氏,是康熙早期后宫四大妃之一,

  • 商鞅变法的时候,为何要鼓励分家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商鞅变法,相信大家都比较耳熟了,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它直接影响了战国时期的格局,让一直偏居在西部的秦国开始崛起了,促进了秦国灭掉六国最终统一。虽说商鞅本人最后落得个车裂的结局,但是他的变法对于秦国来说确实功不可没,是秦国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一个大事记。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使秦国在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