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永元之隆在社会上生活如何 后世是怎么评价这个盛世的

永元之隆在社会上生活如何 后世是怎么评价这个盛世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041 更新时间:2023/12/23 0:19:51

社会

注重德化

汉章帝时,居巢侯刘般逝世,按规定应由长子刘恺袭爵,但为满足父亲的遗愿,他坚持让弟弟刘宪袭封,自己则逃往外地。执政官上奏请示收回刘恺封国,章帝嘉其义,特许等待他。而刘恺始终没有回来,十多年后,执政官又提起此事。对此,侍中贾逵上书说:“孔子曾说‘能以礼让,治理国家有什么难的呢?’有司没有推究刘恺此举的乐善之心,而是以平常之法加以处理,这样做恐怕不能助长礼让的风气,成就宽弘的教化啊!刘肇”深以为然,下诏说:“王法崇善,成人之美。”于是不仅同意刘宪袭爵,并还征刘恺为郎。

爱民为本

刘肇十分体恤民众疾苦,多次诏令理冤狱,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告诫上下官吏认真思考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而他也常常以此自责,如永元八年(96年)京城洛阳地区发生蝗灾,他下诏首先说:“蝗虫之异,殆不虚生,万方有罪,在予一人。”忧民之心,殷殷可见。

岭南(今广东地区)出产生龙眼、荔枝,为了满足朝廷需要,往往“十里一置,五里一候,昼夜传送”,经风历险,劳民伤财。唐羌上书,请求停止,刘肇批示:“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敕太官勿复受献!”爱民之意,发自肺腑。

外交

永元九年(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甘英率领使团一行从龟兹(今新疆库车)出发,经条支(今伊拉克)、安息(即波斯安息王朝)诸国,到达了安息西界的西海(今波斯湾)沿岸。这次出使虽未到达大秦,但增进了中国人当时对中亚各国的了解。

评价

范晔《后汉书》:“自中兴以后,逮于永元,虽颇有弛张,而俱存不扰,是以齐民岁增,辟土世广。偏师出塞,则漠北地空;都护西指,则通译四万。岂其道远三代,术长前世?将服叛去来,自有数也?”;“孝和沈烈,率由前则。王赫自中,赐命强慝。抑没祥符,登显时德。”

《帝王世纪》:“孝和之嗣世,正身履道,以奉大业,宾礼耆艾,动式旧典,宫无嫔嫱郑卫之燕,囿无般乐游畋之豫,躬履至德,虚静自损,是以屡获丰年,远近承风。”

李尤:“卓矣煌煌,永元之隆。含弘该要,周建大中。蓄纯和之优渥兮,化盛溢而兹丰。”

黄香:“惟永元之盛代,圣皇德之茂纯,躬烝烝之至孝,崇敬顺以奉天。以三载之孟春,建寅月之上旬,皇帝时加玄冕,简甲子之元辰。皇舆幸夫金根,六玄虬之连蜷,建螭龙以为旗,鸣节路之和銮。既臻庙以成礼,乃回轸而反宫,正朝服以享燕,撞太蔟之庭钟。祚蕃屏与鼎辅,暨夷蛮之君王,咸进爵於金罍,献万寿之玉觞。”

崔瑗:“玄景寝曜,云物见徵,冯相考妖,遂当帝躬,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如丧考妣,擗踊号吟,大遂既,乃徂玄宫,永背神器,升遐皇穹,长夜冥冥,曷云其穷。”

李贤:“凡瑞应,自和帝以上,政事多美,近于有实,故书见于某处。自安帝以下,王道衰缺,容或虚饰,故书某处上言也。”

杜佑:“明章之后,天下无事,务在养民。至于孝和,人户滋殖。”

叶适:“东汉至孝和八十年间,上无败政,天下乂安。”

标签: 汉朝汉章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鲁考公真的整天忙于政务无暇顾及后宫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鲁考公,春秋,历史解密

    国进入到第二代君主,是伯禽的长子姬酋,就是史书中说的鲁考公。在整个鲁国国君史上,有非常多的君主都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就是在任时间短,而且没有做出过什么引人瞩目的成就。在一般人看来,人们奋斗数十年后就要退休,就要把位置让给年轻人。在国君这个岗位上,显然从古至今都不是这样的,反而越是那些功成名就的君主,

  • 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儿子朱常洵:享乐一生,命丧油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常洵,明朝,历史解密

    万历皇帝的三儿子朱常洵是一个重达360斤的大胖子。历史上关于他的死法众说纷纭,但是说他被煮成福禄宴是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他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儿子,过着衣食无忧,羡煞旁人的生活。堂堂一个福王死得如此之惨,何人如此胆大妄为呢?历史的迷人之处不但在于它具有稀奇有趣的故事,更在于能给后世带来深刻反思和感悟。

  • 隋炀帝的天子死法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何杀他的人竟然不同意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朝,隋炀帝,历史解密

    隋炀帝杨广在四面楚歌之际,申请一个体面的“天子死法”。他的“天子死法”是什么,为什么杀他的人竟然不同意呢?(隋炀帝剧照)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虽然他有美资仪,且文武双全,但按封建王朝的“嫡长子传位制”,他是没有资格做皇帝的。不过,杨广并不甘于做做富贵王爷,所以他处心积虑争夺太子之位。太子杨勇

  • 蔺相如反对赵括为将,为什么赵孝成王还坚持要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蔺相如,战国,历史解密

    长平一战,白起将赵国主力坑杀殆尽,赵国再也无法与秦国抗衡,只能靠联合其他的诸侯国续命,可以说这一战其实已经决定了赵国的未来。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性人物,那就是赵括,如果不是他的策略问题,那么赵国不会输得这么彻底,其实早在长平之战之前,就有很多人反对赵括为将,可惜赵孝成王一意孤行,铁了心的用赵括换廉颇,才

  • 康熙扳倒鳌拜为什么要用小青年,而不是用各种大内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扳倒权臣,实现上位的例子,并不是很多。就算是真正实现了这个目的的,往往也杀得血流成河。而血流成河带来的恶果,是让戾气横生,在朝廷中出现冤冤相报的更大的悲剧。康熙皇帝扳倒权臣鳌拜,则可称得上历史最成功的政变之一。不流血,不张扬,轻轻松松就把手握重兵的鳌拜拿下了。而完成这项任务的,

  • 他七岁称王却苟且偷生16年,推让5次后才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恒,汉朝,历史解密

    公元前180年,高祖的臣子们对后宫势力发动了军事政变,政变相当顺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诸吕被屠杀殆尽,大臣们纷纷要求当时的傀儡皇帝下台,另立新君,然而立谁则成了问题。当时的人选有淮阳王、恒山王,齐王。淮阳王和恒山王的母亲被吕后用计杀了,它们被养在后宫充当了惠帝的儿子,大臣们一致认为如果将他们其中一人

  • 唐代的退休制度生孩子怎样的?也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汉朝,历史解密

    一、中国古代退休制度概述在中国古代,官员到了一定的年龄无力继续任职,就可以辞去职务,颐养天年。几千年来,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退休制度。古代将退休叫“致仕”,《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中说:“退而致仕。”同时,也可以称为“致事”、“致政”、“告老”等。中国的退休制度,在周朝时就有了。周朝官员退休后,

  • 曹魏皇帝到底也没有斗过司马氏?晋朝如此混乱的原因是曹魏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晋朝,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烽火不断,政治动荡,能人频出,权臣跋扈,国与国之间攻伐不断,君臣之间的斗争也异常激烈。在皇帝、权力、权臣的高端对决中,以权力为中心,指针偏向谁,谁就掌握实权,谁就可以对对方生杀予夺。因为没有斗过权臣司马师,曹魏皇帝曹芳就被从皇位上赶下来,理由是失德。皇帝失德,在历朝历代为数不多,在三国时期

  • 古代女扮男装真的看不出来吗 电视剧演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女扮男装,历史解密

    经常在看古装剧的时候觉得,编剧是拿观众当傻子吗?这么明显的女人怎么就像男的了?但其实在古代真的女扮男装是看不出来的。因为古代虽然也有化妆品,但其真实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好,不可能像现在的化妆品一样,可以画的水嫩亮白。但对于电视剧来说,像不像男的不重要,只要观众觉得好看就可以了,更何况,一个角色如果真的完

  • 明朝为什么未出现外戚干政现象?明朝为此制定了相关律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谓外戚干政,指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封建君主的妻妾母亲娘家人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把持朝政的现象。东汉王朝后期政治伴随着宦官乱政和外戚掌权,最终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明朝同样也存在宦官之祸现象,但是明朝为什么未出现外戚干政现象?外戚干政是如何得到抑制的?这和明朝自身制度建设是分不开的。 首先,明朝开国皇帝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