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感动2023·江西】致敬!上栗92岁抗战老兵辞世后捐献遗体

【感动2023·江西】致敬!上栗92岁抗战老兵辞世后捐献遗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855 更新时间:2023/12/9 17:32:15

央广网上栗2月23日消息(记者胡斐通讯员熊可慧

紫沐)2月22日18时30分许,抗战老兵喻芳铭的遗体,被工作人员搬上了南昌医学院的遗体捐献专用车,连夜送往学校用于医学教研工作。

喻芳铭(央广网发上栗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日刚满92岁的喻芳铭,系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岐乡清溪村人。1943年,不满14岁的他入伍当兵,为原国民革命军某部机炮连的迫击炮射击手,先后在上高、吉水、永新、泰、分宜、界水等地作战。

1949年4月21日,驻守江阴要塞的喻芳铭,以检修名义换掉国军七门大炮的撞针,确保了渡江起义的成功。荣立个人二等功的喻芳铭,随后被编入解放军第三野战军。1949年5月18日和平解放上海,在上海驻军三个月后南下解放舟山群岛、象山群岛,两次战役中荣获三等功。解放宁波后,喻芳铭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为东海114舰队的一名士兵。

荣誉证书(央广网发上栗县委宣传部供图)

1952年10月,喻芳铭转业回到萍乡,后被分配到萍乡市跃进煤矿工作,直至1962年下放回乡。在农会工作过一段时期后,他便一直在家务农。

作为一名抗战老兵,喻芳铭曾多次被南昌相关单位邀请出席各类大型纪念活动,并在新市博物馆为志愿者和广大师生,宣讲抗日战争史和解放战争史。萍乡学院、萍师附小等多所学校师生也经前往喻老家中,接受红色教育。

2017年,喻芳铭在受邀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时,自愿成为了遗体器官捐献的登记者。2月21日,在有关志愿者的陪伴下,喻老度过了92岁生日。2月22日13时许,年事已高的他在亲人的陪伴下,安详地闭上了眼睛。遵照其遗愿,家人迅速联系了萍乡市红十字会,按程序捐献了遗体。让人感动的是,他儿子喻正豪在其影响下,几年前便填写了遗体器官捐献登记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捐献者。

据悉,自2007年以来,萍乡市已有95人成功捐赠了遗体。喻老系萍乡市2023年度的第4例成功捐献者,也是上栗县年龄最大的遗体捐献者、2023年度全县遗体捐献的首位成功者。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許倬雲 | 文官制度與穩定的“治亂迴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单元,能够有长期的凝聚性,固然由于其地理环境自成格局,但也由于国家形态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战国时代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

  • 司马杀掉他的全家,唯独漏掉一小孩,百年后他又抢了司马的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我想大家应该都看过一部以复仇为主题的电视剧吧,像《回家的诱惑》,就是女主被那个人抛弃又回来的故事再说了,而且古装剧里有那种抄全家然后回去报仇的故事,而今天说的是历史事件,好像有因仇恨而变得强大的人,电视剧剧本是不是一个完整的小说。这个想谈的人,经常和诸葛亮一起提起,但提起他,人们总是尴尬,因为他曾经

  • 他是当地的大红人,无人不知的富豪,就连洪承畴都要尊称他为伯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我们还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没有谁见过,那一次真正美丽的微笑。他是当地的大红人,无人不知的富豪,就连洪承畴都要尊称他为伯父。沈百五,元末明初,出巨资为朱元璋建筑金陵城墙的大富翁沈万三,对南京人来说,可谓家喻户晓。明末清初,不事二主、以节烈死的另一个姓沈的大富翁沈百五就鲜为人知了。崇明有个叫沈

  • 他曾先后灭掉了3个国家,将领土扩张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大唐时期的中国,国富民强,将璀璨辉煌的中华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许多国家派遣使臣纷纷来到大唐参观学习,唐朝文化对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今天,海外华人还被称之为“唐人”,可见中国的唐朝时期给世界多大的影响。唐朝也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其军事实力非常强大。其

  • 他是湘军最凶残将领,经常大肆屠城,同僚多次想置他于死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曾国荃手下的士兵基本上都是一些亡命之徒,他深深的了解着这些士兵的性格,所以他在攻城的时候往往都会下达一个命令。一旦将城池拿下,所有的士兵都可以放三天的假,而在放假期间他们可以对这个城市为所欲为。也就是说,这些将士可以在城里烧杀掳掠,奸淫妇女,抢夺钱财。这些将士本来就是一群生性残忍的亡命之人,一听到曾

  • 小小仪凤门,钩沉一座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很多年来,仪凤门都是南京的北大门……出了仪凤门这后门,是长江边,官员们北上,军队出征,都要走这个城门。”这是小说家叶兆言在新作《仪凤之门》中对南京仪凤门的一段表述。仪凤门在其中成为一双见证历史风云际会的眼睛,阅览着城市变迁和人物悲喜命运。该作首发于《收获》,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单行本。日前,全国

  • 把历史弄错,是成为一个民族的必要条件:西方伪史是这样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一、西方文明史的年代问题1、西方文明史断代的由来西方现代考古只有大约只有200年的历史。在碳十四测年技术发明之前,考古学家无法正确判定各种文化的绝对年代,历史年代确定几乎完全建立在主观推测或推论上面。而西方早期之所以能够建立起框架自洽完善的世界考古学体系,完全是因为预设了历史前提,即上古中东中心论和

  • 靖康之耻的教训生动地告诉我们:和平不是谈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古往今来,和平都是人类发展的主旋律,孙子兵法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么,古人为什么这么害怕打仗呢?因为对于士兵来说,不管战争胜负,自己都可能在战争中丧生。而对于将领而言,一方面可以加官进爵,另一方面自己也可能因为战败而被杀。战争当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我们有一句俗语:枪炮一响,黄金万两。那么问题

  • 鲜卑也曾入主中原,人们没有将他们被视为侵略者是因为这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说到侵略的我们就会想到近代的日本,古代的蒙元满清,大家对侵略者都是持有一些仇恨的态度,而鲜卑族也曾入主中原,但是我们并没有将其视为侵略者,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来给大家说一说。历史上在西晋末年,匈奴人、羯人先后在中原掀起五胡乱华的序幕后,鲜卑人也开始蠢蠢欲动,而真正南下的鲜卑人主要有两支,分别是辽西

  • 1977年的贾植芳先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977年新春,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我和几位同学分配到上海历史博物馆,作为毕业成果,要编写一本名为《上海近代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的书籍,并已列入1978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出版计划。但是,当时大家心中完全没底,如何选定遗址遗迹,如何考究史实依据,如何落笔行文,这可不是拍拍脑袋就可以炮制的文章。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