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宋徽宗赵佶最宠爱的四个女人 ,命运都如何?

盘点宋徽宗赵佶最宠爱的四个女人 ,命运都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859 更新时间:2024/1/7 12:31:03

宋徽宗赵佶是个艺术家而不是政治家,他不理朝政,但对女人却有极大的兴趣。他过着糜烂的生活。风流韵事在当时就传出宫外,被老百姓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他的后宫妃嫔如云,数量多得惊人,不但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还有“三千粉黛、八百烟娇”。真正实现了“三千宠爱在一身”。

一、郑贵妃

徽宗宠幸的郑、王二贵妃本是向太后宫中的押班(内侍官),但生得眉清目秀,善于言辞,非常会讨好赵佶。二妃中尤其宠爱郑氏。据记载,郑氏“自入宫,好观书,章奏能自制,帝爱其才”。和一位好文艺的皇帝相处,好读书才能有话题,有话题才会更亲近。宋徽宗和郑氏经常“互寄情书”,而赵佶送给郑氏的都是“淫词艳曲”。这些词传出宫外,广为流传。王皇后去世后,徽宗于政和元年(1111年)册封郑氏为皇后,算是成功上位了。

二、刘贵妃

刘贵妃纯属以美貌取得宋徽宗的宠爱。赵佶喜欢书画,也爱女人,尤其是漂亮女人。刘贵妃出身贫寒人家,但是长得漂亮,号称“花容月貌”。赵佶见了,惊为天人,瞬间将其拉到自己的宫殿里,完事后又瞬间让刘贵妃从才人连升七级而至贵妃。只可惜刘贵妃命不好,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宋徽宗对刘贵妃的死悲痛不已,特赐谥号“明达懿文”,并将其生平事迹编成诗文,令乐府谱曲奏唱。

三、九华玉真安妃

这位美女也是姓刘。

宋徽宗因为刘贵妃的死伤感不已。內侍卫杨戬非常“关心”皇帝的“幸福”生活,为了填补皇帝空虚的内心,他给赵佶找了个美女刘氏。刘氏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寒微。但是长得很标致。入宫前又经过特别的训练和调教,所以光艳风流。杨戬夸耀刘氏有“倾国倾城之貌,完全不亚于王昭君”。宋徽宗见了,果然漂亮,一见钟情。

刘氏善于逢迎徽宗,很会化妆,并且喜欢设计衣服。每次设计出来的衣服款式新颖,穿出来胜似天仙,令皇帝神魂颠倒。道士林灵素见刘氏如此得宠,便曲意奉承,称刘氏为“九华玉真安妃”,还煞有其事地将刘氏的画像供奉于神霄帝君之左。

四、李师师

说到宋徽宗宠爱的女人,李师师是无法绕开的。

李师师也是出身贫寒家庭,在她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罪入狱,最后死在狱中。她是由邻居抚养长大的。长大后的她姿色出众,被妓院的老板看重,买了去进行“艺术训练”,琴棋、书画、歌舞样样精通,一个媚眼就能迷倒在场的所有男人。她十三岁就挂牌应客。在繁华的汴京城里拥有大批粉丝。上至朝廷命官、文人雅士、王孙公子,下至三教九流、草莽英雄,无不拜倒在她的裙裾边,以一登其门为荣耀。

李师师的大名传到宋徽宗耳朵里,令他心痒痒的。也穿越高墙红瓦飘到了宋徽宗的耳朵里。经高俅和杨戬两人“介绍”,宋徽宗终于“临幸”李师师的“闺房”。李师师跳了一曲舞,“轻歌曼舞舒广袖,婀娜多姿展腰身”,就这样把这位风流皇帝的魂给勾住了,从此“常往斯斯住处跑”,演绎出很多传奇故事。

金人的铁蹄破碎了赵佶的美梦,宋朝的两位皇帝徽、钦二宗先后做了俘虏。宋徽宗于1135年死于五国城,终年54岁。

标签: 宋徽宗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五姓七族高门之一:太原王氏的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原王氏,周朝,历史解密

    太原王氏:起源于山西省太原市,从魏晋到唐朝都非常显赫,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起源太原王氏,系由爵位而来,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追本溯源,都是黄帝后裔。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又改姬姓。其时,炎帝

  • 本居宣长有着哪些国学理论?对日本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本居宣长,日本,历史解密

    本居宣长所处的历史大背景,是 17~19 世纪日本学界风行的“古道学”思潮,它是日本在隋唐时期大量吸收中国文化、德川氏锁国政策施行后日本民族精神重建的反映。复古学思潮的发端与文艺复兴类似,均为对本民族经典古籍的总结与再阐释,但民族主义的复古学者们在整理古籍时因时生义地添加了自己的思想。本居宣长的老师

  • 隆科多已经位极人臣,为什么还受到雍正的猜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隆科多,清朝,历史解密

    在《雍正王朝》中隆科多在仕途上可谓是一步登天,原本他只是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富家公子,他的叔叔佟国维身为当朝首辅却不肯给他安排一个显赫的职位,因这让隆科多感到十分的郁闷,但康熙皇帝觉得佟氏家族还是非常值得信任的,于是就册封隆科多为九门提督,后来还让他辅佐雍正登基,好处就是册封隆科多为上书房大臣,从此隆

  • 揭秘:"官渡之战"袁绍到底输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袁绍,官渡之战,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各有各的历史价值:官渡之战成就了曹操,使其有了一统河山的可能;赤壁之战则彻底碾碎了这种可能,初步架构了三国鼎立之格局;随着夷陵之战(或叫猇亭之战)刘备的惨败,三方均元气大伤,谁也奈何不了谁,三国博弈的历史才真正开始。正史上,官渡之战爆发于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在这之前的199

  • 宋朝的历史旋涡,昭示改朝换代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林升《题临安邸》杭州在南宋时称作临安,听听这名,临时安置一下,没成想一下就安了一百多年。宋高宗赵构大概是不想管他爹和哥哥的死活的,反正又不是真的一家子。再说了,虎狼环伺的南宋,能苟安一隅已经很不错了。两宋加在一起三百余年,当时的

  • 雍正一生心思都用在了政治上,为什么留下的只是千古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雍正,历史解密

    雍正一生心思都用在了政治上,为什么留下的只是千古骂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明让国力达到顶峰,为何雍正还会留下千古骂名?今天小编继续和大家聊历史,说到清朝的皇帝很少有人勤奋能够比得上雍正,作为十分有雄心的皇帝,雍正一生都在为改革奔走。清史稿上曾经有过统计,康熙末年,国库的银子已经不足以支撑一

  • 刘邦杀功臣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思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古代历史上,平民出身的皇帝并不多,比较著名的像汉高祖刘邦,他虽是一介布衣出身的开国之君,但在他的身上却书写着一个辉煌灿烂的王朝。秦朝末期天下动乱,刘邦趁势而起,成了起义军中重要的一股力量,这个白手起家的泗水亭亭长,如果没有身边那些功臣的辅佐,根本成不了什么大事。可正因为这些是和他,一起白

  • 朱元璋给功臣讲了两个故事,功臣为何立即回京师请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乱世将起,名将辈出。元朝末年,朱元璋从凤阳起兵,身边有徐达、常遇春等猛将。这帮淮西子弟经过15年的拼杀,最终统一中原,建立了明朝。早在朱元璋起兵初期,到濠州募兵,有一对兄弟前来投奔,后来成为朱元璋麾下的两员虎将。哥哥名叫冯国用,战死沙场,弟弟名叫冯国胜,是明朝开国六公爵之一。因为朱元璋字国

  • 吴鞠通:名瑭,淮安市人,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鞠通,清朝,历史解密

    吴鞠通(1758--1836),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享年79岁。(见《吴鞠通年岁考》载《江苏中医1964年4期)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

  • 崤之战中的褒蛮子,被历史遗忘的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褒蛮子,春秋,历史解密

    对春秋而言,凡国有大丧别国不能攻伐之,这是战争礼仪。地处西部边陲的秦国,因常年与戎狄为战,繁文缛节少得多,很多时候不尊战礼。当年秦穆公乘晋郑两国居丧期间,派军越过晋国边境之地偷袭郑国,只是因为郑国有备才无功而返。这种行为在晋国人看来,是极度的不尊重晋国,晋国君臣以逸待劳,埋伏大军在险要之地崤山痛击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