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战期间苏联制定的大雷雨计划为什么不能实施 斯大林是怎么想的

二战期间苏联制定的大雷雨计划为什么不能实施 斯大林是怎么想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33 更新时间:2024/3/3 1:55:52

关于二战,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苏联本来制定了大雷雨计划,只不过还未实施,就被德国打懵了,关于这个说法,应该是有类似计划的。实际战争打响以后,苏军也没有防御方案,预案都是进攻的,结果节节败退,大量盲目反攻的部队被成建制围歼。苏联的综合国力人口数量大大优于德国,军队的人数装备的数量质量也优势明显,如果苏军先进攻,德军几乎没有还手的机会,这也是希特勒不等准备充分急于发动进攻的原因。

现在已基本肯定有“大雷雨”计划了,记得我看过的某本书(一时未找到),介绍了在九十年代,原苏军一上校在奥地利某著名军事杂志上发表过专题论,介绍了他追踪“大雷雨”计划的过程、发现和结论,当然结论是毫无疑问的。最重要的是该上校拿出了从原红军总参档案馆获取的原“大雷雨”计划的部分影印件,该文件上有斯大林等人的签名。

但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这份文件的真假,争议的重点并不是说苏联有没有大雷雨计划或者类似的进攻德国的计划,而是说斯大林是不是认真的要执行这样的计划,这个从来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苏联德国当时的力量对比,斯大林除非疯了才会执行这样的计划其实作战计划世界各国都在做,穿上二尺半,尤其是当参谋的,你不让他们做计划他们能干什么?言之凿凿说斯大林要进攻德国,甚至连开战日期都帮斯大林订好了,实在是无知到极点,举个例子,大家可以查阅一下美国的彩虹计划,这个计划从英国到德国全是美国假想敌,甚至有一种要跟全世界开战的架势,但是美国真的要跟全世界开战?所以说苏联有进攻计划并不能说明苏联要进攻德国,反之,如果苏联真的没有进攻计划,那才不配当一个军事大国。

你可知道,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冻死的人比德国还多?斯大林格勒里,因为德国空中封锁,苏联人也是穿着秋衣上阵,德国人因为有空中补给而穿着棉衣,至于美国物资,直到拉曼战役结束后,美国物资才能通过地中海然后在苏联南部拆卸物资,那时候都1943年了,德国早就走下坡路了,感觉苏联更本就没做足进攻德国的准备。

这个问题很复杂,也许永远无法搞清楚,理论上军队可以制定任针对假想敌的作战计划,听说波兰还有同时进攻德国和苏联的计划。但是战争爆发时,苏军布阵的确让人心生疑窦,将大量军队布置在边境,而不是层层设防,这完全是进攻态势,后来德国士兵也有类似感觉。只不过这一切都是推测,没有过硬的证据,也许永远是一个谜。个人感觉所谓的“大雷雨计划”,只不过参谋部一份手稿而已,并没有详细的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或者说,这个计划停留在筹划初期,最多只是徒有其表60年代,美国还计划用5颗小型氢弹攻击中国沿海的计划了。

标签: 苏联德国大雷雨计划

更多文章

  • 大雷雨计划为什么说不靠谱 原因出在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联,二战,大雷雨计划

    提起“大雷雨计划”,熟悉二战的朋友想必都不会陌生。大雷雨计划是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总参谋部制定的一项完整的对德作战计划,作战主要内容是针对德国进行先发制人打击,在击败德国后称霸欧洲的预案。该计划一直被网友们津津乐道,但事实上,这份流传甚广的“大雷雨计划”其实并不靠谱。第一,大雷雨计划真伪难辨。大雷雨

  • 唐朝贞观四年时间,为什么只有29人被判死罪?(武德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武德律

    唐律是中国现存第一部体例、内容十分完整的法典,也被称为古代法典中的“最善者”。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法典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的立法产生过很大影响,形成了中华法系。当下,我国正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必要知晓唐律的来龙去脉,增加一些相关知识。中国从夏朝开始就制定法律,其中夏有“禹刑”、商有“汤刑

  • 唐高祖李渊:戎马一生 却饱受史官贬低(武德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高祖,武德律

    史书中最受贬低的皇帝竟是他?此人就是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为何贬低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皇帝呢?原因是李渊目睹手足相残,最后黯然退位。堂堂一位开国皇帝,却落得一个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的地位。其实,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皇帝多达三百多位,其中不乏昏君、明君、庸君、暴君。但还有一些君主

  • 昭陵六骏被盗后竟道出李世民的戎马生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昭陵六骏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昭陵六骏”是原置于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立于贞观十年(636年)。约1985年底国宝昭陵六骏其中两骏的被盗,引起了国人乃至世界的关注。昭陵石刻中的“六骏”是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表彰他创建唐王朝的戎马生涯。网络配图昭陵是唐太

  • 李世民墓在哪:“昭陵六骏”的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昭陵六骏,李世民

    导读: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人们或许只知道他在临死之前曾摒却众人,单独把太子李治留下,让李治把自己珍爱的王羲之的兰亭真迹带入自己的墓中,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曾遗命雕刻6匹骏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我们来看下昭陵六骏指的是那

  • 李世民墓昭陵六骏是哪六匹马?昭陵六骏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昭陵六骏,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人们只知道他在临死之前曾摒却众人,单独把太子李治留下,让李治一定要把自己珍爱的王羲之的兰亭真迹带入自己的墓中,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曾遗命雕刻6匹骏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昭陵的6匹骏马分别是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拳毛纏。白蹄乌是一匹有四只白蹄的纯黑色战马。在薛仁杲

  • 大汶口文化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中国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的一种原始文化。1959年在山东泰安、宁阳两县(今为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与宁阳县)交界的大汶口、堡头遗址,发掘了成百座墓葬,出土了大批独具风格的文物。以后同一类型文化的遗址和墓葬在山东和苏北的广大区域也不断发现,这就是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 大汶口文化有什么特征?建筑风格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以一群特点鲜明的陶器为主要特征。以夹砂陶和泥质红陶为主,也有灰陶、黑陶,并有少量硬质白陶。泥质陶器上常饰镂孔、划纹,有彩陶和简单的朱绘陶。沙质陶器上少数饰附加有堆纹和篮纹。三足器、圆足器发达,也有平底器、圜底器和袋足器。典型器物为觚形器、釜形器、钵形器、罐形器、镂孔圈足豆、双鼻壶、背壶、宽

  • 揭秘朝鲜史上的甲申政变:只维持了三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甲申政变,朝鲜

    1864年,朝鲜宪宗李昪去世,由于没有子嗣,他的侄子李熙(宪宗弟弟之子)继承王位。由于李熙年幼,他的父亲以大院君的身份摄政,但他是一个守旧大臣,屡次杀害传教士,反对与外国通商。十年后,李熙开始亲政,不过其妻闵妃(明成皇后)逐渐掌握权力。明成皇后较为开明,主张仿效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改革,而大院君反对

  • 甲申政变发生于什么时候?当时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甲申政变,朝鲜

    甲申政变是指1884年12月4日(农历甲申年十月十七日)朝鲜发生的一次流血政变。这次政变由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主导,并有日本协助。政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脱离中国独立,二是改革朝鲜内政。开化党暗杀了7名守旧派大臣后,发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政纲,因此甲申政变也是朝鲜第一次资产阶级改革的尝试。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