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字塔战役发生于什么时候?金字塔战役的过程及结果

金字塔战役发生于什么时候?金字塔战役的过程及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95 更新时间:2024/1/27 4:50:59

1798年7月,拿破仑率领的法国远征军抵达了埃及。埃及马木留克骑兵英勇抗法。马木留克兵胯下是最名贵的阿拉伯马,配备了世界上最精良的武器、英国制的短枪、以及大马士革钢打的马刀。马木留克骑兵的一个特点是技术精良,骑术精湛,骁勇善战,但缺少严密的组织,完全靠个人技术取胜,善于单打独斗,法国兵不是对手。但是法兵纪律性强,组织严密。拿破仑重新布置军队,使战争发生戏剧性变化。

一场血染黄沙的激战,发生在金字塔下。英勇的马穆鲁克骑兵,几十匹马排成横队,前前后后的横队构成方阵,威武雄壮地疾驰而来。他们挥舞着马刀,直奔北面正在集合整队的法国步兵冲去。这种中世纪的方阵进攻在近代的法军面前,显然已太落后,一等马穆鲁克骑兵冲进伏击圈,法军的几百门火炮,从东西两面一起轰击。马穆鲁克骑兵前仆后继,毫不畏惧,一个方阵被炸乱了,第二个方阵立即补上去,这样连续毁了几个方阵。后来,趁着马穆鲁克骑兵队形已经大乱之机,法国步兵掩杀过来,马穆鲁克骑兵大量伤亡,剩下来的人只好勒马后退。结果,几千人马被打死,几千人被俘,剩下的南逃散。马穆鲁克的主力部队,只在一场厮杀之中就被消灭了。金字塔下大战以后,法军开进了城。拿破仑成了埃及的霸主。

过程

1798年7月,经过一个月的跋涉,拿破仑终于开始了挺进埃及的第一场大战。1798年7月13日夜间,拿破仑率军沿尼罗河左岸向南进发,同时由卑雷指挥的一支法国舰队也沿河上驶。拂晓时分,法军抵达肖布腊克希,在这里遇上了穆拉德贝伊率领的马穆鲁克骑兵团。拿破仑立即将他的每个师都组成方阵。方阵里刺刀林立,寒光逼人。方阵的四角都设有火炮。为了能与河上的舰队保持接触,其中一个师的方阵紧靠尼罗河。日出之时,各团的乐队在方阵中央奏起《马赛曲》,准备迎接战斗。

面对法军方阵厚密的刺刀,马穆鲁克骑兵毫无惧色,他们喊叫着,发起了勇猛的冲击,

但很快就遭到法军枪弹葡萄炮弹的还击,不得不败下阵来。马穆鲁克骑兵再次冲锋,但毫无战果,法军的方阵犹如铜墙铁壁一般,纹丝不动。在法军强大火力的逼迫下,马穆鲁克骑兵不得不退向开罗。

与此同时,尼罗河上的法国舰队因遭到马穆鲁克舰队的拦截而处境危险。法方死伤30多人。正在这关键时刻,法国炮艇有一炮击中了敌军旗舰上的弹药库,所有乘员全被炸死,

敌军舰队大乱,慌忙撤退,法军舰队转危为安。

战斗结束后,拿破仑立即发动追击。尽管天气酷热,法军还是兼程挺进。1798年7月20日黄昏,他们到达了尼罗河的分叉点,这里距开罗仅15公里,排列整齐、雄伟壮观的金字塔就在眼前。正当大家面对金字塔赞叹不已时,拿破仑登上了一个山坡,他发现马穆鲁克兵早已在尼罗河两岸严阵以待,左岸上是穆拉德贝伊军,右岸上是易卜拉欣贝伊军。

金字塔大战开始

1798年7月1日凌晨2时,金字塔群附近的开阔地带旌旗蔽日,杀气腾腾,穆拉德军与法军都摆开阵势,准备决一雌雄。一场著名的金字塔大战开始了。

马穆鲁克一方的中央是精锐的骑兵军团,由12000名骑士组成。骑士们个个身穿白袍,头插羽,手中的刀剑、长矛闪闪发光。骑兵军团的右翼是2万名土耳仆人和阿拉伯人组成的步兵军团。他们的阵地上构筑着一道道土垒,土垒后面设置着40门旧式大炮。骑兵军团的左翼,是几千名阿拉伯游牧部落士兵,他们有的徒步,有的骑马,有的骑骆驼,服饰和武器杂乱无章。

拿破仑和他的参谋们来到前沿,仔细观察敌阵和周围地形,他们很快发现了马穆鲁克军的几个弱点:骑兵军团的队列十分松散,步兵军团更是混乱不堪;土垒非简易,不足以阻挡步兵的攻击;铁炮安置在无法移动的海军式炮架上。拿破仑观察完毕,便对各师团下达具体作战方案,每个师团组成

一个方阵,5个师团面向敌军一字排开。

1798年7月1日上午11点左右,一阵阵战鼓声和军号声响了起来。法军狄舍师团首先向前缓缓移动。几分钟后,其他几个师团也迈步前进。

看到法军方阵逐渐逼近,穆拉德贝伊的脸上露出轻蔑的笑。他拔出战刀,在空中划了一个弧形,大声叫道:"勇士们,真主保佑我们消灭这些可恶的异教徒。冲啊!"刹那间,

沙土飞扬,马蹄声大作,马穆鲁克兵发出狂野的呼喊,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法军方阵。

这时,法军立即停止了前进。法军指挥官命令各方阵第一排士兵卧倒在地,第二排士兵蹲下,第三排士兵直立着。这三排士兵举枪瞄准,后面的士兵则迅速地向前传递装满弹药的步枪。在各方阵前排出现的几个豁口上,乌黑的炮口伸了出来,这是法军的小型机动野战炮。当马穆鲁克骑兵冲到离法军仅500米时,法军指挥官高举战刀的手猛地往下一劈,法军各方阵同时喷射出密集的子弹。

战场上顿时枪炮齐鸣,人喊马嘶。法军的滑膛枪弹和榴霰弹将马穆鲁克骑兵成平地扫倒。不过几分钟,马穆鲁克的骑兵已被大量杀伤。少数骑兵冲得较快,奋不顾身地突入法军方阵,砍倒了几个法军士兵,但随后也都在刺刀丛中丧了命。还有几股骑兵冲进了两个方阵间的夹道里,结果被猛烈的交叉炮火杀死。马穆鲁克兵伤亡越来越严重,而法军方阵却岿然不动。无情的刺刀和轰鸣的炮火迫使马穆鲁克残存的几千骑兵不得不后撤。拿破仑乘势挥军前进,中央的狄舍师团迅速截断了部分敌骑兵的退路,并将他们消灭。左翼的法军很快突入敌步兵军团阵地,毫无困难地越过土垒,夺取了那几十门笨重的大炮。右翼的法军也击溃了部落兵,缴获了数百头骆驼。战败的敌人走投无路,成群地跳入尼罗河中,溺死者无数。来不及跳河的,均遭法军杀戮,顿时尼罗河水被鲜血染得通红。穆拉德贝伊率3000残兵仓皇逃走。右岸上的易卜拉欣贝伊见大势已去,也率军撤往叙利亚。

经过这两个小时的苦战,马穆鲁克兵吓得魂飞魄散,他们称拿破仑为"炮火之"、"上帝之鞭",从此,拿破仑的威名传遍东方。法军士兵也在这一仗中使远征埃及所经历的千辛万苦得到了补偿。他们从杀死的和溺死的马穆鲁克兵身上搜到了许多值钱的东西,一些士兵往往因一具尸体而大发横财。

通往开罗的障碍被扫除了。

拿破仑说胜利

之所以能够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拿破仑说到:

"两个马穆鲁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兵,一百个法国兵与一百个马穆鲁克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兵大都能打胜三百个马穆鲁克兵,而一千个法国兵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穆鲁克兵。"这是事物构成成分的排列组合或结构发生变化,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而导致质变的事例。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量变,也能够引起事物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恩格斯也曾以此为例,指出:"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溶合成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

标签: 金字塔战役法国

更多文章

  • 拿破仑金字塔大战:扫清了法军通往埃及的障碍(金字塔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拿破仑金字塔大战,金字塔战役

    金字塔战役,是拿破仑进攻埃及的重要一战,这次战役后,法军通往埃及的障碍被扫清了,那么金字塔战役简介是什么呢?拿破仑进军埃及1798年7月,拿破仑率领法国远征军进攻埃及。远征埃及是英法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拿破仑曾经的梦想,因此对于这次远征,拿破仑极为重视,所挑选的法军都是精兵强将。埃及

  • 二战期间苏联制定的大雷雨计划为什么不能实施 斯大林是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苏联,德国,大雷雨计划

    关于二战,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苏联本来制定了大雷雨计划,只不过还未实施,就被德国打懵了,关于这个说法,应该是有类似计划的。实际战争打响以后,苏军也没有防御方案,预案都是进攻的,结果节节败退,大量盲目反攻的部队被成建制围歼。苏联的综合国力人口数量大大优于德国,军队的人数和装备的数量质量也优势明显,如果

  • 大雷雨计划为什么说不靠谱 原因出在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联,二战,大雷雨计划

    提起“大雷雨计划”,熟悉二战的朋友想必都不会陌生。大雷雨计划是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总参谋部制定的一项完整的对德作战计划,作战主要内容是针对德国进行先发制人打击,在击败德国后称霸欧洲的预案。该计划一直被网友们津津乐道,但事实上,这份流传甚广的“大雷雨计划”其实并不靠谱。第一,大雷雨计划真伪难辨。大雷雨

  • 唐朝贞观四年时间,为什么只有29人被判死罪?(武德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武德律

    唐律是中国现存第一部体例、内容十分完整的法典,也被称为古代法典中的“最善者”。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法典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的立法产生过很大影响,形成了中华法系。当下,我国正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必要知晓唐律的来龙去脉,增加一些相关知识。中国从夏朝开始就制定法律,其中夏有“禹刑”、商有“汤刑

  • 唐高祖李渊:戎马一生 却饱受史官贬低(武德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高祖,武德律

    史书中最受贬低的皇帝竟是他?此人就是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为何贬低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皇帝呢?原因是李渊目睹手足相残,最后黯然退位。堂堂一位开国皇帝,却落得一个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的地位。其实,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皇帝多达三百多位,其中不乏昏君、明君、庸君、暴君。但还有一些君主

  • 昭陵六骏被盗后竟道出李世民的戎马生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昭陵六骏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的合葬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昭陵六骏”是原置于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立于贞观十年(636年)。约1985年底国宝昭陵六骏其中两骏的被盗,引起了国人乃至世界的关注。昭陵石刻中的“六骏”是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表彰他创建唐王朝的戎马生涯。网络配图昭陵是唐太

  • 李世民墓在哪:“昭陵六骏”的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昭陵六骏,李世民

    导读: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人们或许只知道他在临死之前曾摒却众人,单独把太子李治留下,让李治把自己珍爱的王羲之的兰亭真迹带入自己的墓中,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曾遗命雕刻6匹骏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我们来看下昭陵六骏指的是那

  • 李世民墓昭陵六骏是哪六匹马?昭陵六骏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昭陵六骏,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人们只知道他在临死之前曾摒却众人,单独把太子李治留下,让李治一定要把自己珍爱的王羲之的兰亭真迹带入自己的墓中,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曾遗命雕刻6匹骏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昭陵的6匹骏马分别是白蹄乌、特勒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拳毛纏。白蹄乌是一匹有四只白蹄的纯黑色战马。在薛仁杲

  • 大汶口文化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中国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的一种原始文化。1959年在山东泰安、宁阳两县(今为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与宁阳县)交界的大汶口、堡头遗址,发掘了成百座墓葬,出土了大批独具风格的文物。以后同一类型文化的遗址和墓葬在山东和苏北的广大区域也不断发现,这就是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 大汶口文化有什么特征?建筑风格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以一群特点鲜明的陶器为主要特征。以夹砂陶和泥质红陶为主,也有灰陶、黑陶,并有少量硬质白陶。泥质陶器上常饰镂孔、划纹,有彩陶和简单的朱绘陶。沙质陶器上少数饰附加有堆纹和篮纹。三足器、圆足器发达,也有平底器、圜底器和袋足器。典型器物为觚形器、釜形器、钵形器、罐形器、镂孔圈足豆、双鼻壶、背壶、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