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切尔诺贝利事故为什么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造成这件事的原因和什么有关

切尔诺贝利事故为什么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造成这件事的原因和什么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50 更新时间:2024/1/27 8:08:26

切尔诺贝利事件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也是第一个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时至今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依然影响着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人民。据估计,完全消除切尔诺贝利的影响,还需要至少800年的时间。当我们回顾这场灾难的过程时,却会发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很大一部分原因与苏联政府的拙劣应急反应有关。

(图)切尔诺贝利工厂遗址

事故发生的第一天,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政府就意识到了切尔诺贝利工厂发生了特别危险的事情,但是到底是什么样的危险,苏联的政府高官们一头雾水。切尔诺贝利究竟是发生了爆炸?还是核物质被抛了天空?还是发生了事故或火灾?戈尔巴乔夫等人完全不清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苏联专家负责中型机械制造行业管理者的意见就成为了政府部署救援行动的重要参考了。然而,政治局的委员们从这些负责人口中听到的却是轻描淡写的描述。

苏联科学院院长纳托利·亚历山德罗夫,这位苏联原子动力学奠基人竟然在1986年4月26日的政治局会议上表示:“没什么大不了的。之前也有工业反应堆发生过同样的情况,他们都解决了。为避免核辐射,就需要多喝水、吃东西和睡好觉。”很难想象这种不负责任的话是从亚历山德罗夫这样的科学院院士口中说出来的,尽管他的这种言论极不靠谱,但还是对当时苏联当局制定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处理方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图)苏联著名科学家亚历山德罗夫

另一方面,从乌克兰传回的消息也有很多不真实性,当地的政府和官员为了隐瞒自己的过失,向莫斯科进行的情况报告包含的更多是推诿。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以当地政府为主组织的救援行动毫无章法,不但没能抑制灾难的扩散,反而让很多无辜者白白牺牲。比如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批赶到事故现场进行救火的消防员最后全部因为核辐射而丧生。因为官方根本没有告诉这些年轻的消防员,他们面对的敌人不只是大火,还有更恐怖的核辐射。

鉴于乌克兰方面对事故处理没有任效果,莫斯科方面也不断派出专员前往切尔诺贝利进行调查。雷日科夫、利加乔夫和谢尔比茨基等政府高官分别带领专门的调查组前往乌克兰,事件的真相才开始逐渐被披露。此时,距离事故发生已经过去两天了。当辐射云飘到了瑞典,瑞典方面都已经确认苏联的核工厂发生了泄露问题,苏联中央才刚刚知道切尔诺贝利到底发生了什么。对于苏联这样的一个超级大国而言,信息闭塞到如此程度,实在是可悲。

(图)切尔诺贝利

4月28日起,苏联正式开始了对切尔诺贝利周围的居民的疏散工作,此时事故已经发生了48小时了。最初的疏散范围被定为切尔诺贝利周围半径10公里,几天后,这个范围才被扩大到了半径30公里。到5月初,撤离的人数大约有13.5万人。据统计,至少9万人死于这场灾难,更是有27万人因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患上了癌症,用于减缓爆炸直接影响所耗费的资金就高达140亿卢布。

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苏联政府并非不负责任,也尽到了自己的一切努力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对于这一点,戈尔巴乔夫问心无愧,而国际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专家也认可了苏联的努力。然而,因为苏联的政治家、科学家和相关的专家们对于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准备不足,导致了有关事故的信息和效率严重缺乏,以至于很多行动的部署都并不及时。

(图)戈尔巴乔夫

在1986年7月3日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戈尔巴乔夫等人对切尔诺贝利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此时,切尔诺贝利事故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戈尔巴乔夫也基本掌握了事故的来龙去脉,而他对于事故中很多人的表现都大为失望。戈尔巴乔夫愤怒的说:“30年里,我们从你们——科学家、专家和部长们——那里听到的是,这里一切都很安全,.....,结果表明部长们和科研中心都毫无控制能力。整个体系都弥漫着奴性、谄媚、宗派主义、打击异己、过饰非和领导者中的私人和裙带关系。”正如戈尔巴乔夫所说,苏联这个病入膏肓的体系,才是切尔诺贝利悲剧的根源吧!

更多文章

  • 切尔诺贝利事故后 地下室成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切尔诺贝利事故,苏联

    这是地球上最危险的一个地下室,即使你采取了最先进的保护措施,这个地下室你也不敢进去。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一次巨大的灾难。由于反应堆设计的缺陷,引发两起爆炸。导致核心内的核燃料熔化后流进管道下面的地下室。然后这些核燃料与沙子、玻璃和混凝土融为一体。为了阻止辐射从反应堆进入大气。 50万名

  • 1886年长崎事件后清朝依旧沉浸在自我欺骗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崎事件

    1886年长崎事件也称为是镇远骚动,日本称之为长崎清国水兵暴乱事件。该事件发生在1886年北洋军师访问日本长崎的时候,中国的水兵与日本警方发生肢体上的冲突,一名日本警察受到重伤,一名水兵则是轻伤,后来水兵被拘捕。之后双方又发生了冲突,水兵当场死了5人,而日本警察也有1人死亡。长崎事件关于1886年长

  • 长崎事件怎么回事:大清对日交涉中唯一一次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崎事件,清朝,日本

    1885-1886年,是中国海军史最为扬眉吐气的时候——北洋舰队刚刚成军,迅速跻身世界强大海军行列,并且迎来了东北亚地区对中国最为有利的国际环境。1885年4月,大英帝国突然出兵占领朝鲜巨文岛,这是位于济州海峡的战略据点。英国此举,就是要扼住俄国的咽喉,防堵俄国舰队南下,威胁海参崴军港。为了与英国对

  • 长崎事件:李鸿章一念之差错失摧毁日本最佳良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长崎事件,北洋水师,李鸿章,

    题记:1886年8月,震惊中日两国朝野的“长崎事件”爆发。北洋水师群情激奋,纷纷要求与日本一战。停泊在日本长崎港口的北洋水师“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四艘铁甲舰进入临战状态。官兵们褪去炮衣,将炮口对准了长崎市区。总教习琅威理甚至主张对日全面开战。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电告李鸿章,只要李鸿章一

  • 清代【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儒林外史 作者 吴敬梓

    【历史上的今天】1754年12月11日,《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逝世。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

  • 《儒林外史》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儒林外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儒林外史,讽刺小说,清朝,

    《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传播,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 并出版了一些外国学者的研究专著,有的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可作成为全世界了解中国科举制度的一部活的生动的参考。

  • 《儒林外史》的创作背景:儒林外史是如何创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儒林外史,讽刺小说,清朝,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

  • 【大明历】并非出现在明朝,而是这个“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北朝,大明历

    《大明历》中国古代的一部历法,出现在宋朝。《大明历》算出一年的时间为365.24281481日,与现代高科技计算出的结果,只差50秒钟。这水平,简直把人看懵了!古代地动仪一说到宋朝,很容易让人想起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岳飞时的宋朝。此

  • 解析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贡献是什么?(大明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祖冲之,大明历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祖冲之,字文远,祖籍河北省涞水县,后来为了躲避战乱一家人搬迁到了江南,祖冲之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专家,祖冲之最为著名的贡献就是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之后的七位,这一成就比起其他国家的科学家要早了一千多年,是我国的骄傲。祖冲之塑像祖冲之的贡献

  • 祖冲之简介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生平(大明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祖冲之,南北朝,杰出数学家,大明历

    祖冲之(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从小接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