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切尔诺贝利事故前后照片对比 曾今的神话消失于这场事故之中

切尔诺贝利事故前后照片对比 曾今的神话消失于这场事故之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09 更新时间:2024/1/24 21:22:41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它是前苏联时期乌克兰境内修建的一座核电站。切尔诺贝利经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1986年4月26日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话。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辐射量当于4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弹。

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三十多年以来,为早日走出切尔诺贝利的阴影,各受灾国都做出了巨大努力。

乌克兰政府将建设切尔诺贝利核辐射生态保护区,该生态保护区将成为乌克兰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现在的切尔诺贝利可以让普通人“有条件地”出入一部分区域,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和摄影师来到这里,追忆那场带给人类惨痛教训的灾难。

Patryk Szymanski是一位来自波兰的摄影师,他有机会来到了这个曾经发生过重大灾难的地方。

照片中巨大的反差令人唏嘘不已,直到今天,这里的人们仍然承受这场灾难带来的最深的伤痛。

这是一桩无数人为之受难,却无人为之负责的事故。

切尔诺贝利的悲剧发生在集体义盛行的前苏联,那一夜,对切尔诺贝利人来说,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生命与希望都随着爆炸而坍塌。这场爆炸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死亡之地”,如今,灾难已经过去整整三十年,人类曾有的生活迹象正在逐渐被侵蚀。

在周遭衰败之际,自然又重新占领了这座城市,破窗中出了树,路缝里钻出了草,但即使是在未来两万年内,这里依然不适合人类居住。

切尔诺贝利的阳每天依然照升起,在颓圮的篱笆和破旧的屋内,放射性物质正在极缓慢地走半衰期。而被留下的人们、动物和植物,只能顺应着命运,慢慢走向无可逃避的死亡。

更多文章

  • 切尔诺贝利事故为什么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造成这件事的原因和什么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核事件,乌克兰,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

    切尔诺贝利事件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也是第一个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时至今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依然影响着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人民。据估计,完全消除切尔诺贝利的影响,还需要至少800年的时间。当我们回顾这场灾难的过程时,却会发现,切尔诺贝利核

  • 切尔诺贝利事故后 地下室成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切尔诺贝利事故,苏联

    这是地球上最危险的一个地下室,即使你采取了最先进的保护措施,这个地下室你也不敢进去。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一次巨大的灾难。由于反应堆设计的缺陷,引发两起爆炸。导致核心内的核燃料熔化后流进管道下面的地下室。然后这些核燃料与沙子、玻璃和混凝土融为一体。为了阻止辐射从反应堆进入大气。 50万名

  • 1886年长崎事件后清朝依旧沉浸在自我欺骗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崎事件

    1886年长崎事件也称为是镇远骚动,日本称之为长崎清国水兵暴乱事件。该事件发生在1886年北洋军师访问日本长崎的时候,中国的水兵与日本警方发生肢体上的冲突,一名日本警察受到重伤,一名水兵则是轻伤,后来水兵被拘捕。之后双方又发生了冲突,水兵当场死了5人,而日本警察也有1人死亡。长崎事件关于1886年长

  • 长崎事件怎么回事:大清对日交涉中唯一一次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崎事件,清朝,日本

    1885-1886年,是中国海军史最为扬眉吐气的时候——北洋舰队刚刚成军,迅速跻身世界强大海军行列,并且迎来了东北亚地区对中国最为有利的国际环境。1885年4月,大英帝国突然出兵占领朝鲜巨文岛,这是位于济州海峡的战略据点。英国此举,就是要扼住俄国的咽喉,防堵俄国舰队南下,威胁海参崴军港。为了与英国对

  • 长崎事件:李鸿章一念之差错失摧毁日本最佳良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长崎事件,北洋水师,李鸿章,

    题记:1886年8月,震惊中日两国朝野的“长崎事件”爆发。北洋水师群情激奋,纷纷要求与日本一战。停泊在日本长崎港口的北洋水师“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四艘铁甲舰进入临战状态。官兵们褪去炮衣,将炮口对准了长崎市区。总教习琅威理甚至主张对日全面开战。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电告李鸿章,只要李鸿章一

  • 清代【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儒林外史 作者 吴敬梓

    【历史上的今天】1754年12月11日,《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逝世。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

  • 《儒林外史》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儒林外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儒林外史,讽刺小说,清朝,

    《儒林外史》已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传播,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 并出版了一些外国学者的研究专著,有的外国学者认为:这是一部讽刺迂腐与卖弄的作品,然而却可称为世界上一部最不引经据典、最饶诗意的散文叙述体之典范。可作成为全世界了解中国科举制度的一部活的生动的参考。

  • 《儒林外史》的创作背景:儒林外史是如何创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儒林外史,讽刺小说,清朝,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

  • 【大明历】并非出现在明朝,而是这个“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北朝,大明历

    《大明历》中国古代的一部历法,出现在宋朝。《大明历》算出一年的时间为365.24281481日,与现代高科技计算出的结果,只差50秒钟。这水平,简直把人看懵了!古代地动仪一说到宋朝,很容易让人想起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岳飞时的宋朝。此

  • 解析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贡献是什么?(大明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祖冲之,大明历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祖冲之,字文远,祖籍河北省涞水县,后来为了躲避战乱一家人搬迁到了江南,祖冲之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专家,祖冲之最为著名的贡献就是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之后的七位,这一成就比起其他国家的科学家要早了一千多年,是我国的骄傲。祖冲之塑像祖冲之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