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今天1月11日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

历史上的今天1月11日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47 更新时间:2024/1/20 5:23:32

1851年1月11日 (庚戌年腊月初十)太平天国金田起义

在165年前的今天,1851年1月11日 (农历腊月初十),太平天国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农民革命。1851年1月11日(距今165年),两万多名头裹红巾的男女农民、手工业工人,聚集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在欢呼声中庄严宣布举行起义,起义军建国号太平天国,公开宣告同满清王朝处于武装对立的地位。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的领导者是洪秀全,他从1845年起用了5年时间,就在广西、广东建立了几十个大小据点,发展到数万人。

1850年7月,洪秀全认为起义形势已经成熟,于是向各地会众发布了向金田村集中的总动员令。

1851年1月11日(距今165年)(旧历十二月初十),是洪秀全的生日,金田起义因势爆发。

洪秀全颁布了5条军纪,要求太平军严格遵守:(一)遵条命;(二)别男行女行;(三)秋毫莫犯;(四)公心和睦,各遵头目约束;(五)同心合力,不得临阵退缩。这5条军纪虽然简明,但对增进太平军的团结和加强战斗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因此取得广大人民的拥护。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开始,它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序幕。

太平军为建立自由幸福的理想天国,转战几千里,攻克了600多座城镇,席卷了半个中国,创下了我国历史上农民政权大旗14年不倒的最高纪录。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终归失败,但它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使其迅速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企图不能实现。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深远,它不仅鼓舞了以后中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如孙中山就曾以洪秀全第二自命;而且对亚洲一些国家,如日本、朝鲜(东学党)都有过思想影响。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的“金田起义”的大型浮雕,供人们瞻仰的同时,也展示着它的历史意义。

1925年1月11日 (甲子年腊月十七)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在91年前的今天,1925年1月11日 (农历腊月十七),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1925年1月11日(距今91年),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成来、李立三、李维汉、向警予、邓中夏、张太雷等20人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也出席了大会。大会选举陈独秀、李大、蔡和森、张国焘等9人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邓培、王荷波、罗章龙等5人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总书记。

大会通过了《对于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报告之议决案》、《对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之议决案》、《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等11个议决案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大会文件指出,国民党固然是中国民族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但不是这个运动的全部。中国共产党要在国民党内和党外坚持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思想上、组织上和民众宣传上扩大左派、反对右派、争取中派。既要在实际斗争中和发展组织方面帮助国民党,又要坚持同他们的妥协性作斗争。对工人加入国民党问题,大会区别民政部规定了不同的办法,并指出要同工会运动中资产阶级的影响及国民党右派的分裂阴谋作斗争。

22日,中共在四大上通过了《对于组织问题之决议案》。为了吸收广大工农中的革命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利于党和群众斗争的开展,决议案规定把原党章上“有五人以上可组织一小组”的规定,改为“有三人以上即可组织支部”;改变过去必须通过团组织才能吸收党员的方法,对那些确有阶级觉悟的分子,可直接吸收入党。决议案规定,党的支部是党的最基本的组织,应以产业和机关为单位建立。支部的工作,不能仅限于教育党员,吸收,而且要在广大群众中进行鼓动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阶级觉悟。党还应在国民党和其他具有政治性的重要社会团体中组织党团组织,以支配该党和该团体的活动。

1926年1月11日 (乙丑年冬月廿七)张作霖宣布东三省独立

在90年前的今天,1926年1月11日 (农历冬月廿七),张作霖宣布东三省独立。

1926年1月11日(距今90年),张作霖为了恢复郭松龄反戈造成的残局和防止国民军入侵,通电全国,宣布东三省与北京政府断绝一切行政关系,以镇威上将军名义主持东三省军政事务。23日,东三省法团联席会议通电,实行三省联治,推张作霖维持东北秩序,宣布从即日起,北京政府一切命令和约束,概不承认。

25日,张作霖召集重要文武官员开会,会议决定:东三省正式宣布独立,实行“保境安民”,以山海关、秦皇岛为界,布置防线,热河方面取守势,驻兵七八万,以防国民军侵入;在东北大量扩充军备,将军队改编为14个师,暂时休整。同时,张作霖通令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军务总统官,并电令入关奉军即日起,退守奉地。

1938年1月11日 (丁丑年腊月初十)《新华日报》创刊

在78年前的今天,1938年1月11日 (农历腊月初十),《新华日报》创刊。

1938年1月11日(距今78年),中共中央长江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在汉口创刊。潘子年任社长,华岗任总编辑,章汉夫任副总编辑,熊瑾玎任总经理。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后报社迁往重庆继续出版。1947年2月18日被国民党查封,共存在9年多。

1939年1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山西沁县创办。

1945年12月9日,《新华日报》在江苏淮阴创办,为中共中央华中局机关报。

1948年1月1日,《新华日报》华中版发行,为中共中央华中工委机关报。

1949年12月10日,《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为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

1949年4月30日,《新华日报》在南京创办,为中共南京市委机关报。

1952年11月1日改为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直至今日。

1982年1月11日 (辛酉年腊月十七)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在34年前的今天,1982年1月11日 (农历腊月十七),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2)“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中央人民政府。第二,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第三,“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的华丽起点:广西金田起义是如何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洪秀全,太平天国,金田起义

    改革的思潮在涌动,革命的潮流更在奔腾。公元1844年的一天,广西贵县的六鸟神庙里聚满了乡民,听洪秀全宣传“拜上帝会”的教义:“我们都是天父的子女,人人平等。可当今满世妖魔横行,大家才过不上好日子。今后我们除了天父,谁也不能信!”一位老人战战兢兢地说:“这话可不能在庙里说呀,六鸟神爷最是灵验,触犯神爷

  • 明末农民起义骇人听闻的一幕 李自成​大摆福禄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

    朱常洵,明神宗第三子,因为自己的母亲郑贵妃恃宠,神宗欲立他为太子,但引起国本之争。在万历二十九年神宗无奈之下不得已让步,立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朱常洵为福王。不久后,福王完婚,婚费达三十万金。神宗给他的赏赐很多,藩洛阳,得庄田二万顷,盐引千计。网络配图这 位福王爷当不了皇帝,因此开始享用他那享之不尽的

  • 明末农民起义失败是由于农民素质不高导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末农民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古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涌现出了如闯王李自成等一批历史著名人物。那么,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为什么爆发,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下文便是明末农民起义简介。明末农民起义配图明朝末年,天灾人祸接连而至,统治阶级与百姓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明朝统治者面对来自皇

  • 明末农民起义的结果 明末农民起义失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末农民起义

    开始于明末天启年间的明末农民起义又被称为明末民变,晚明民变,是农民为反抗当时朝廷的苛政而发起的一次起义。农民起义自古以来只有两个结果,要么被镇压,要么暂时取得胜利,之后很快走向灭亡。而明末农民起义的结果则出乎人的意料,令人嗟叹之余又不禁引人深思。明末农民起义配图明朝末年,陕西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民

  • 明代想在安南实施直接统治,后来又为什么不得不撤出安南?(统治安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安南,明朝,统治安南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朱棣对于安南是有领土野心的,这一点不是打着助陈氏复国的旗号就可以掩盖的。明成祖朱棣借安南内乱,借口助陈氏复国,出兵安南并取得军事胜利,假意访求陈氏子孙(其时陈氏主要人物早已被叛臣屠戮殆尽,余者亦无处可访),一番做作后,遂“从安南耆老之意”,以“安南本中国之地”,“划安南入中国,如同

  • 朱棣南征安南是为了什么?真相是(统治安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征安南,明朝,统治安南

    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曾颁诏晓谕安南国王陈日昆,命令归还,但陈朝此时已由国相黎季犛掌权,他胁迫国王陈日昆,称兵拒命。朱元璋以战

  • 朱棣统治下为何最终失去安南?真相是什么?(统治安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安南,明朝,统治安南

    虽然大明在对阵安南时,不乏胜利,甚至实行了“郡县交趾”,将其纳入大明版图,但安南叛乱屡禁不止,大明朝一直陷在安南战争的泥潭里——为了跟安南打仗,大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交趾内属者二十余年,前后用兵数十万,餽饷至百余万,转输之费不与焉。”这里就会有个疑问,为何朱棣派张辅等人率领80万大军用半年左右的时

  • 明武宗为什么要打着平叛的名义南巡?(武宗南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武宗,明朝,武宗南巡

    乾隆六下江南,成为历史佳话,虽然有游乐的性质,但也有探察民情,巩固统治的需要。在明朝,明武宗也想南巡,玩乐的性质却是占第一位的,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但他也最终去了南方。那么,喜爱游玩的明武宗为什么最终去了江南呢?明武宗,也就是朱厚照,是明朝历史上的第10位君主。他在1505年即位,年龄比较小,只有1

  • 明武宗​南巡为何被骂?没有皇帝该有的职业操守(武宗南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宗​南巡,明朝,武宗南巡

    明武宗的后世都说明武宗是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昏庸无道的程度让他那群道貌岸然的文官和无法无天的宦官都无法忍受,明朝在他的手中慢慢的失去了重新崛起的最后一次机会。但是昏庸无道的君主不见得就是无能的君主,明武宗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在武功方颇有建树的皇帝。他在位的时候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几场战争都打赢了,他甚至还御

  • 明武宗朱厚照下江南为何受到如此巨大的阻力?(武宗南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武宗,明朝,武宗南巡

    所谓下江南的“阻力”,大概只有正德十四年三月一群小臣伏阙、上疏谏止被打死十一个那次吧。后来亲征宁王因为是真正的军机,并没有太大阻力,甚至有官员认为就该皇帝亲征,否则谁来担责?要说原因的话,近忧是江南是明朝财赋所出的根本之地,不容武宗前去骚扰;远虑是怕武宗直接在路上被人杀了,还没儿子继承。首先来看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