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丰臣秀吉是怎么死的

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丰臣秀吉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9 更新时间:2023/12/16 22:43:00

丰臣秀吉是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也是第一个通过武力统一日本的豪杰。那么丰臣秀吉怎么死的呢?

丰臣秀吉在统一了日本之后,个人野心急速膨胀,便打起了侵略中国的主意。在一封他写给家人的信中称,过不了多久,他打算到大明的宁波府去居住,因为那里靠海,可以通过海路,窥视印度。而他把日本天皇的居所,安排到了北京。入侵大明的第一步,是要在大陆上找一块根据地,于是他首先将目光对准了朝鲜。然而通过禄庆长之役,他打算入侵大明的梦想,事实上,真的只是梦想而已。很快日本军队就被明朝的大将如松、麻贵等人击败,原先从朝鲜占领的土地,也被中朝联军收复。

由于丰臣秀吉的出身很卑微,并非日本大名出身,即使在他统一日本后,日本国内还有许多人打从心眼里瞧不起他。而从朝鲜前线不断传来的败报,也让他忧心似焚。而且由于战争的失败,让丰臣秀吉一下子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在内忧外患之中,丰臣秀吉终于病倒了。

在丰臣秀吉生病期间,朝鲜战败的消息依然纷至沓来,而朝中的大臣,也开始联合其他贵族,一起攻击他。终于在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在忧虑和气愤中去世。他死后,入侵朝鲜的军队也全部撤出了朝鲜半岛,文禄庆长之役宣告结束。

如果设身处地地为丰臣秀吉考虑一下,当时他的处境确实不易。不仅在朝鲜战场的失败给予了他重大的打击,而且眼看着他好不容易通过战争,在日本国内树立起来的威信也摇摇欲坠,就会明白丰臣秀吉怎么死的了。

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后,曾准备侵略中国

在日本结束了战国时期后,丰臣秀吉曾准备侵略中国,他朝鲜国致信,要求借道出兵大明,遭到朝鲜的拒绝后,丰臣秀吉决定先打下朝鲜,再对大明用兵。

丰臣秀吉的画像

日本的战国时期,延续了一百多年,和中国的战国一样,人才辈出,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各路豪杰大显神通,争着建功立业,光耀门楣。而在和平时期,功臣太多,绝非好事,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后,就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手底下的那些大将,家臣,或多或少,都立有些功勋,而日本小小的弹丸之地,根本不够他册封的。于是他很快就把目光投向了大明,当时的大明,地大物博,万里江山似锦绣,让他垂涎不已。除了大明广袤的土地之外,还有不计其数的藩国,这些藩国岁岁朝贡,累积起来的贡品,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

他寄给朝鲜宣祖皇帝李昖的一封信,是丰臣秀吉曾准备侵略中国的最好证明,他说日本现在日益强大,打算将大明的“四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也就是说,他打算将大明的土地,全部收入囊中,同时由于大明和日本的土地之间,隔着一条大海,他希望通过朝鲜的国土,进攻大明。但是朝鲜当时已经成为大明的藩国几百年了,想也没想就拒绝了他的要求。丰臣秀吉对大明是势在必得,既然朝鲜不同意,他就决定先打下朝鲜,再以朝鲜为根据地入侵大明。当然,最后丰臣秀吉还是如愿以偿地和大明的军队交上了手。公元1592年,大明以名将李如松为首,渡过鸭绿江,和日本军队交战。

丰臣秀吉的手下介绍

丰臣秀吉一生经历了将近四十年的戎马生涯,主要完成了统一日本,入侵朝鲜等大业。那么丰臣秀吉手下有哪些呢?丰臣秀吉的手下,主要由两方面的人组成。其中有较大的一部分,是原来织田信长的旧臣。另外的一部分,是丰臣秀吉在南征北战中,根据功劳提拔起来的人。

丰臣秀吉的手下小西行长的画像

由于丰臣秀吉出身比较卑微,并非像其他大名一样,生来就有数不清的家臣。因此他的手下,主要是由织田家的人组成起来的。丰臣秀吉在早年时,曾经在织田信长的麾下服役。通过征战,丰臣秀吉积累了一定的威望。在本能寺兵变后,织田信长去世,丰臣秀吉就接纳了这些人。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人不愿意跟随他,比如柴田胜家。通过贱岳之战后,丰臣秀吉基本上铲除了以柴田胜家为首的反对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下人”。此时,如前田利家、堀秀政、丹羽长秀等著名的人物,都归到丰臣麾下。

除了织田家的旧臣之外,还有一部分是从早期开始,就一直跟随着丰臣秀吉的名将。这些人中,比较著名的由小西行长、福岛正则、加藤清正等人。相对于织田家的旧臣来说,丰臣秀吉更看重这些人。比如参加入侵朝鲜的战争时,主要的军事将领,都是由这些人担任的。而后大明的军队参战之后,小西行长被明军围困,丰臣秀吉为了营救小西,也费了不少功夫。

相关的史书《太阁记》中,记载了丰臣家族由兴到衰的全部过程。通过研究这些史书,可以知道丰臣秀吉手下有哪些。

战国三英杰丰臣秀吉是谁

在介绍丰臣秀吉是谁之前,先了解一下日本的战国。在应仁之乱后,日本的京都对地方势力失去了控制,导致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先后崛起。大名之间互相攻伐,政治局势相当混乱,因此被后人称为“战国”。

丰臣秀吉的形象

丰臣秀吉是一位崛起于布衣,扬名于日本的奇才。他凭借着其出色的政治手段和军事才华,对各路大名进行征伐,并最终统一了日本,被天皇任命为“关白”。

丰臣秀吉于1537年3月17日出生在尾张国爱知郡中村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里。他的父亲因病早故,他和继父的关系不甚融洽,因此离家出走。在社会上流浪了一段时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尾张。当时统领尾张的是日本战国时期著名的大名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便前去投奔他。由于丰臣秀吉的聪明机智和才干,很快得到了织田信长的赏识,并让他成为了一个大名。

后来发生了著名的本能寺兵变,织田信长在本能寺内被自己的家臣明智光秀杀害。丰臣秀吉以讨伐明智光秀为名,汇聚了原织田家的大部分兵力,把明智光秀杀死。此后在贱岳之战中,丰臣秀吉又打败了以柴田胜家为首的反对派,正式接替了织田信长的位置。丰臣秀吉在即位后,着手于织田信长未竟的事业,统一日本。他南征北战,平定了四国和越中,对日本完成了统一,也结束了长达百余年的日本战国。

其后,为了扩张日本的领土,丰臣秀吉又开始向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他一鼓作气,几乎打下了整个朝鲜,但就在他快要完成对朝鲜的统一战争时,朝鲜的宗主国大明加入了战争,丰臣秀吉的日本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最后在内忧外患之中,丰臣秀吉于1598年9月18日去世。

丰臣秀吉打朝鲜的原因

丰臣秀吉是战国时期第一个完成对日本统一大业的人,在统一后,他开始对朝鲜用兵,但在中朝两国军民的联合抗击下遭到了惨败,那么丰臣秀吉为打朝鲜呢?

丰臣秀吉攻打朝鲜的文禄之役

丰臣秀吉是在1588年完成了对日本的统一。在统一后,他要对帮助他打仗的功臣和盟友进行册封。但是日本战国时期,战争此起彼伏,立有战功的大名和武将,一抓一大把。而日本那块小小的弹丸之地,根本无法满足丰臣秀吉对臣下的册封,所以他就对明朝打起了主意。众所周知,当时的中国明朝是周边朝鲜、琉球等国的宗主国,如果打下了明朝,日本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土地,同时还能让其他藩国岁岁朝贡,这样他就再也不用为分封的事情发愁了。

丰臣秀吉打定主意,就给朝鲜国王李昖写了封信,信的大致内容是我丰臣秀吉如何英明神武,想要去攻打大明,但是山重水隔,想从贵国借道云云。朝鲜由于长期以来都是大明的藩国,因此没有答应丰臣秀吉的要求。丰臣秀吉被拒绝后,又听说朝鲜八道“武备松弛”,国防力量很薄弱,而且朝鲜两百多年都没有打过仗了,已经达到了“人不知兵”的地步,朝廷的军队基本没有实战经验。丰臣秀吉自忖当时的日本,刚刚结束战国时期,日本士兵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因此丰臣秀吉决定先打朝鲜,在以朝鲜为跳板,攻打大明。

因此,朝鲜自身实力的薄弱,被日本觊觎,以及朝鲜国王拒绝了丰臣秀吉借道朝鲜的要求,让野心膨胀的丰臣秀吉出兵攻打朝鲜,这就是丰臣秀吉为何打朝鲜的原因。

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之间的关系

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在织田信长还活着的时候,一个是信长的大将,一个是信长的盟友,两个人属于同一战线。但信长死后,两个人很快翻脸,互相征伐。

德川家康的画像

在织田信长和浅井长政的交战中,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第一次合作,丰臣秀吉作为织田军的后队,掩护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撤退。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金崎殿后。由此可见,当时的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关系还是挺不错的。

让两个人走到兵戎相见的地步,起因是由于信长之死。织田信长在本能寺被明智光秀杀害,家督之位由信长的儿子织田信雄继承。但由于织田信雄在家族中的威信不高,所以织田信长原来打下的基业,渐渐被丰臣秀吉掌控,尤其是丰臣秀吉在贱岳之战中击败了信长的重臣柴田胜家后,更是一人独揽了织田家的大权。

织田信雄只好向他父亲曾经的盟友德川家康求援,德川家康念在往日织田信长对自己的恩惠上,出兵帮助信雄,于是织田信雄和德川家康的联军,与丰臣秀吉展开了小牧·长久手之战。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对峙在小牧山一带,后来由于局势逐渐对德川家有利,丰臣秀吉选择了退兵,但在退兵前,他利用出色的外交手段,降服了织田信雄。

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两人订下了和约,让丰臣秀吉可以出兵征服整个日本。在统一后,丰臣秀吉的野心愈发膨胀,企图侵略大明,他出兵攻打朝鲜,但被明朝的大将李如松和麻贵击败。在文禄之役中,德川家康根据双方和约也要出兵,但他并没有全心帮助秀吉,只是象征性地派出了一些兵员。

在文禄庆长之役后期,丰臣秀吉病死,德川家康以秀吉之子秀赖的监护人为名,进入大阪,并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最终击败了丰臣家,取代了丰臣秀吉曾经的地位。

更多文章

  • 阿拔斯王朝有着怎样的文化成就?关于宗教信仰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

    阿拔斯王朝全面确立了封建的生产关系,仍实行土地分封制,各地总督和封建主拥有大量伊克塔土地,后伊克塔多变为世袭的私人领地,成为地方割据政权的经济基础。王朝极盛时,哈里发大力发展生产,农业、工业、商业和运输业都很发达,帝国经济相当繁荣。纺织业、采矿业、玻璃业、珠宝业和其他传统手工业生产为商业贸易提供了丰

  • 阿拔斯王朝的疆域有多大?有着怎样的政治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

    阿拔斯王朝在建立时,控制了阿拉伯半岛和美索不达米亚,曼苏尔统治时大规模扩张领土,吞并了埃及、高加索、中亚等地。在鼎盛时,阿拔斯王朝的疆域西起摩洛哥、东接印度、北抵高加索、南至撒哈拉沙漠,面积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国土最辽阔的国家。阿拔斯王朝后期,王朝所能控制的领土不足兴盛时的三分之一,仅仅

  • 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阿拔斯王朝,阿拉伯帝国

    建立约718年始,阿拔斯·伊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卜的后裔(哈希姆家族)就着手企图控制阿拉伯帝国,通过巧妙的宣传鼓动,获得很多人尤其是伊拉克阿拉伯人、伊斯兰教什叶派及呼罗珊的波斯人的支持,结合成联盟,以哈希姆家族为领袖。从746年起公开反叛,哈希姆家族首领阿布·阿拔斯·萨法赫在750年的大杰河(底格里

  • 隆兴北伐的结果是什么 ?怎么评价隆兴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隆兴北伐,宋朝

    隆兴北伐的结果是议和,只不过孝宗是一个硬汉,屈辱的条约肯定不会签订,于是就摩擦了很久,最后金朝做出了一定的让步,才达成了协议,下面我们来看看。隆兴北伐的结果是什么而孝宗此时听说金人议和的要价贪得无厌,便激愤的表示:“有以国毙,也不屈从。”抗金呼声再次高涨。十一月,孝宗罢免汤思退,贬至永州居住。太学生

  • 隆兴北伐的最大罪臣邵宏渊,为什么也能入选“十三处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邵宏渊,宋朝,隆兴北伐

    在“中兴十三处战功”里边,第8处,是宋将邵宏渊的胥浦桥之战。然而,正是这个邵宏渊,是导致“隆兴北伐”失败的罪魁祸首。这样的人也能入选“十三处战功”,就像刘光世能入选“中兴四将”一样,简直让人目瞪口呆!别急,还有更让你瞠目结舌的事情:“十三处战功”里面,竟然没有岳飞的影子!没错,郾城大捷、颍昌之战,朱

  • 南宋的野望:岳飞死后的三次的北伐(隆兴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北伐,岳飞,隆兴北伐

    1127年金兵攻破东京汴梁,宋室赵构南渡。1141年南宋对金屈服,双方达成绍兴和议,中原之地尽归金人,随后将星陨落,抗金名将岳飞屈死于风波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此后南宋君臣沉醉于江南的繁华温柔之中,无心收取中原,恢复旧都。南不进则北犯,1161年金国皇帝

  • 采石之战的过程如何?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采石之战,宋朝

    完颜亮发动非正义的侵宋战争,遭到金统治区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金宗室完颜雍乘机夺取政权,黄河以北地区很快归附新皇帝金世宗。完颜亮得到知这一消息更加疯狂南侵。当时,他领兵驻扎在和州鸡笼山,决定于十一月初八日从采石(今安徽当涂北)渡江,再攻建康。虞允文是个书生,从来没有指挥过战争。但是爱国的责任心使他鼓起

  • 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为什么能率1.8万残兵打败40万金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虞允文,宋朝,采石之战

    一介书生奉命前线劳军,率领1.8万名残兵打败40万大军,完颜亮被杀,这真正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名叫虞允文的书生,虽然创造了非凡功绩,却少为人知,甚至可称为被遗忘的历史英雄。1、完颜亮率60万金军杀来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经过充分准备,完颜亮率60万大军(号称百万),

  • 为什么说采石之战南宋取胜并非偶然?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采石之战,宋朝

    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征调大军,分四路,企图一举攻灭南宋。金海陵王亮亲率主力,自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出发,首攻宋淮西地区。宋两淮驻军仓皇退至长江南岸,金军长驱直入,进抵长江北岸,打造战船,准备自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市)渡江当时,宋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

  • 蒙古第一次西征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发生的 蒙古第一次西征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朝,成吉思汗,蒙古第一次西征

    蒙古第一次西征又称蒙古征服花剌子模战争,爆发在1219年,它标示著蒙古与中古大波斯外交和贸易失败的结果,也是“蒙古西征”的开始。蒙军长驱直入中亚后,于1220年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干(Samarkand),其国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台、哲别等穷追之。因此蒙军便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