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叶尔羌汗国有着怎样的政治制度?文化又有哪些

叶尔羌汗国有着怎样的政治制度?文化又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69 更新时间:2024/1/11 6:12:01

叶尔羌汗国最强盛时的疆域,包括天山南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伊赛克湖地区、费尔干纳盆地,巴达克山和瓦汗地区,管辖着祖国西部的实际版图。

叶尔羌汗国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朝。汗国的统治阶级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察合台后裔,主要居民则是维吾尔族。汗国的政治体制既带有草原游牧民族的色彩,又吸收借鉴了南疆绿洲政治体系的长处。

汗国信奉伊斯兰教,各和卓的势力很大。速檀赛德曾经想成为一位德尔维希(即托钵僧),投身和卓马黑麻·尤素福的门下,后来及时受劝阻。由此时起,和卓家族兴起。后来分为黑山派和白山派,两派互斗不已,直到亡国。

白山派的支持者是哈萨克人,黑山派的支持者是吉尔吉斯人。白山派在喀什噶尔统治,黑山派在叶尔羌统治。因为后来很多大城市由吉尔吉斯人管理,因此叶尔羌汗国有时被称为吉尔吉斯汗国,由于汗国大部制度和成吉思汗时代无异,只是信奉伊斯兰教。汗国的官员分为军事官员、宫廷官员、中央官员、宗教人士官员。汗由库里尔台推举。法官由宗教官员与世俗官员出任。由案情决定,官教案件由哈的负责,习惯法由伯克负责。亡国后,阿帕克和卓充当噶尔丹的傀儡政权继续在叶尔羌的统治。

叶尔羌汗国时期,伊斯兰教渗透到维吾尔族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苏菲派得到迅速发展,教团首领掌握着众多的穆里德(即信徒)和经济特权。拉失德汗(1533~1559)时,中亚赛兰人穆罕默德·谢里夫在叶尔羌创建了亚萨维教团的分支——乌瓦伊西耶,这是新疆重要的苏菲教派之一,他被汗尊为宗教导师。1540年前后,中亚撒马尔罕纳格什班迪耶教团谢赫麦赫杜姆·阿扎姆走访叶尔羌,其后,他的儿子伊斯哈格·吾里和长子穆罕默德·伊敏(依禅卡朗)之子穆罕默德·优素福等先后到国内传教,逐渐形成以叶尔羌为中心的伊斯哈格系和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伊禅卡朗系,并演化为黑山派、白山派之争。这时期重要的苏菲主义团体除乌瓦伊西耶外,还有伊萨克耶、依乃克耶、米斯克耶和达瓦尼耶,均属纳格什班迪耶教团在新疆的分支。这些教派对中国内地的回族门宦产生了一定影响。

汗国时期,维吾尔族化取得成就。“察合台文学”的创作十分活跃,著名音乐《木卡姆》在拉失德汗时代整理定型,重要的历史文献有穆罕默德·海达尔的《中亚蒙兀儿史一拉失德史》、马哈茂德·楚拉斯的《编年史》等。后期至和卓统治时代,“苏菲文学”统治了文化领域,出现了大量神秘主义著作和圣徒传记。在赛依德汗统治时,曾以“圣战”的名义对周邻非穆斯林的民族发动了多次战争,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532~1533年对西藏拉萨的远征,以失败告终。叶尔羌汗国时期,由于政治、宗教、文化、文字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形成近代维吾尔民族。

更多文章

  • 叶尔羌汗国:原察合台汗国的旧地上创立的一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叶尔羌汗国,察合台汗国

    叶尔羌汗国是中国明朝新疆建立的伊斯兰教地方政权,建立者苏丹赛依德汗是察合台后裔、东察合台汗国满速尔汗的三弟,即蒙兀儿人。史籍称“蒙兀儿汗国”、“喀什噶尔汗国”、“赛依德汗国”等。《明史》对新疆各地政权统称“地面”。因首府为叶尔羌(今莎车),故名。统治者均系察合台后裔。辖地为“阿尔蒂沙尔”(即六城:喀

  • 为什么说仓亭之战是击垮袁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仓亭之战,汉朝

    “绍幅巾单衣,引八百余骑,奔至黎阳北岸,大将蒋义渠出寨迎接。绍以前事诉与义渠。”袁绍自官渡之战后,带800骑兵撤退至部将蒋义渠防守的黎阳北岸,当时只有袁绍袁谭以及800人逃出,袁绍在官渡的精锐部队基本因为张合高览的投降和曹操的攻击而成建制的消灭了,但官渡之战是击溃战,不是歼灭战!原因“义渠乃招谕离散

  • 仓亭之战为何如此出名?仓亭之战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仓亭之战,汉朝

    即便仓亭之战没这么大的规模,但是经过这一次以后,袁绍的精锐部队差不多已经彻底被歼灭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财大气粗了。如果说袁绍和曹操争夺北方霸权是一场拳击赛的话,那么经过昌廷议斩,袁绍连上台的机会都没有了。官渡之败加上有争议的仓亭之战,算是在袁绍脆弱的小心灵上直接汇了一记闷棍。明明是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吗

  • 丁家洲之战:南宋与蒙古帝国的最大阵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丁家洲之战,南宋,蒙古帝国

    1273年,坚守多年的襄阳被攻克,南宋军队抵抗蒙古入侵的防御中枢被切断。随着蒙元军队的高歌猛进,长江中游的大量宋朝地方军被打的节节败退。迫于恶劣的形式,一直希望回避与蒙古正面交战的南宋权相贾似道,不得不亲自出马。但在一场水陆同时展开的正面决战中,他与南宋最大规模的军队被北方强敌完败。自南宋与蒙古的战

  • 宋元丁家洲之战,贾似道真的弃城逃跑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元之战,丁家洲战役,丁家洲之战

    “丁家洲之战”是宋元战争中的一场在1275年长江发生的主要水战,可以称得上是南宋与元朝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决战。根据史书记载,在这场战役中,因为贾似道的逃跑,主力并未损失殆尽的南宋军队,节节溃败,引发了一系列的溃逃,就连临安知府洪起畏也跟着一起逃跑了。可是千年之后,考古专家发现了临安知府洪起畏的陵墓,使

  • 丁家洲大战:决定南宋存亡的一役 万人齐解甲(丁家洲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丁家洲大战,丁家洲之战

    1273年2月,南宋襄阳守将吕文焕在坚守六年后,终因外援断绝,只得开城向元军投降。元军在占据长江上游后,积极调整部署、调兵遣将,准备与南宋王朝做最后的决战。1274年6月,元世祖忽必烈下诏兵分两路南伐宋朝:左路军由博罗欢、董文炳以及降将刘整率领,攻取两淮;右路军由伯颜、降将吕文焕率领,顺江而下。虽然

  • 揭秘:富平之战到底遭受了哪些难以想象的损失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富平之战,宋朝

    建炎元年(1129年),宋朝和金朝在陕西展开战略级决战,结果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张浚率领18万宋军,惨败于金国名将完颜娄室带领的女真铁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惨败。有学者评价,这恐怕是汉族冷兵器时代,最惨、最窝囊的一场惨败。那么在这次战役中,南宋到底遭受了哪些难以想象的损失呢?在北宋末年,军事力量几乎

  • 澶渊之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澶渊之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澶渊之战,唐朝,澶渊之盟

    澶渊之战,也叫澶州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结束了唐朝以来百余年来的动乱局面。宋方向辽提供助军银帛达成协议,从此双方结束军事对峙状态,使宋辽之间维持了120年的和平局面。辽统和十七年(宋咸平二年,999 年),辽军南下,于瀛州俘宋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十九年,又胜宋军于淤口、益津。二十

  • 澶渊之战中北宋是怎么取胜的 澶渊之战中床子弩的威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辽国,宋朝,宋真宗,澶渊之战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契丹二十万大军侵入宋朝境内。和之前的入侵不同,这次契丹不仅是倾尽全国之力而来,而且就连他们的国主以及萧太后,也都一并而来。这次,契丹是抱着灭亡大宋王朝的决心而来的。在得知契丹二十万大军进犯的消息后,宋真宗开始组织力量进行抵御。然而,在最初的交战中,宋军是节节败退,契

  • 澶渊之战中明明是北宋打赢了 为什么还选择给辽国年年纳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澶渊之盟,宋朝,辽国,澶渊之战

    唐朝末年,藩镇四起,李唐王室延续了近三百年,终于也快凉了。公元904年,唐昭宗被朱温虏到洛阳,之后又被朱温手下在宫中刺死,大唐就这么真的凉了。从此中国进入到了几十年的混乱时期,五代十国,在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之后,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皇袍加身,建立了北宋,终于在北宋手里,中原再此被统一。可是统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