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军西征——三次进入陕西,两次包围西安

太平军西征——三次进入陕西,两次包围西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013 更新时间:2023/12/4 17:51:00

我们都知道,太平军自金田起义后,由广西入湖南、湖北,再到江苏,定都天京,多年的南征北战,活动范围多围绕江淮一带。但今天小佛要说的,是太平天国的一支远征军,他们曾三次打到陕西,两次包围西安,最后还打到了甘肃。

事情还得从1861年说起,当时安庆包围战失败,英王陈玉成被迫退守庐州城。安庆是金陵的门户,安庆失守,太平天国面临巨大威胁。就在这时候,陈玉成派遣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王梁成富、祜王蓝成春率军三万,从安徽向西北地区进发,以达到“分妖势”、“广招兵马,早复皖省”的目标。

为什么太平军向西北进发呢?因为在当时,太平军占领了江浙地区,让清政府失去了这块富庶区域,为解决赔款问题和镇压各地武装起义的财政问题,西北地区很快成了清政府重点搜刮的区域。但自道光咸丰以来,西北地区灾荒连年不断,广大农村经济凋敝,农民限于绝境,在种种压迫下,陆续产生了反抗起义。可以说,到西北去,太平军更容易实现广招兵马、壮大实力的目标。

西北太平军于1862年2月从庐州出发,一路经沁阳、唐县、南阳、淅川,4月抵达陕西商洛一带,并顺利拿下了山阳县、商州城。太平军突然造访陕西,使得“全陕俱震”,陕西巡抚瑛棨派中西两路清兵堵截通往省城西安的要塞。与此同时,清政府将负责商南防务的总兵阎丕敏和商州候补副将施鹏株革职。

太平军一路所向披靡,由商州到蓝田,出子午峪,直抵西安城南,并和堵截要塞的清兵展开大战,但是清军“马步队不战而溃,冲散后队,”伤亡惨重,溃不成军。在这关键时刻,各州县纷纷请求瑛棨支援,但瑛棨所部的清军多半“赴调未归”。眼看着太平军包围西安,瑛棨却无计可施,只能坐困孤城。

也许是天意,就在太平军捷报频传、夺取西安城指日可待的时候,突然传来陈玉成的紧急文书,文书说庐州城被困,要西北太平军回去支援。于是,陈得才不得不放弃围攻西安,一路向东。不过,当大军进入河南境内时,接到庐州城破、英王被杀的消息,这时大军东进已经没有必要,于是一路向南,转战于河南、湖北一带。这期间,陈得才和北伐的一支太平军、川滇起义军蓝二顺军、捻军陈大部会合,几路友军联合,军力大增。

1862年底,陈得才率领二十万大军再次进入陕西,一路攻无不克,很快攻下汉中,活捉了汉中总兵陈天柱,至此,太平军开辟了一块以汉中为中心、绵延两百里的根据地。

但悲惨的是,他们屁股还没坐热,1864年2月,又传来天京危急的消息,因此他们不得不放弃汉中,还师天京。7月,清政府调来湖广、安徽、河南三省兵力和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对东进的太平军围追堵截,而就在这最艰苦的战斗中,天京陷落的消息传来,顷刻之间,太平军人心涣散,悲观失望,无力反击,因而节节败退。

这其中,太平军尾部、启王梁成富的部队因为被蒙古骑兵拦下,未能东进,因而折回陕西,他们并联合蓝二顺起义军和进入陕西南部的石达开部下郑永和,兵力达到四五万人,又一次对西安形成包围。

不过,清兵多次调兵遣将增援,多次战斗下来,太平军损失惨重,并且在得知天京失陷的消息后,大量士兵投敌,军队实力锐减,太平军不得不南下流动作战。此后,他们穿越秦岭,到达洋县,继而又折西经城固、汉中,进入甘肃境内,这是后话。

标签: 太平军西征清朝

更多文章

  • 陈登打过吕布气死孙策却口吐怪虫而死(孙策平江东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陈登,孙策平江东之战

    陈登,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为人爽朗,性格沈静,智谋过人,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二十五岁时,举孝廉,任东阳(治今江苏省金湖县西)县长。虽然年轻,但他能够体察民情,抚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在《三国演义》中…陈登,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为人爽朗,性格沈

  • 三国风云:英雄孙坚、霸主孙策、帝王孙权(孙策平江东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坚,孙策,孙权,孙策平江东之战

    也许大家都应该清楚,江东的帝王都是赫赫有名的,威镇四方,尤其是“江东猛虎”的孙坚;号称“小霸王”的孙策;“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的孙权,哪个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提及这些人,人们大概往往会用一个“英雄”来形容,然而,简简单单的一个“英雄”显然不足以包罗万象,因为英雄毕竟不同于政治,不同于帝王,不同于权

  • 如果孙策晚死十年,还有没有可能“袭许”呢(孙策平江东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策,孙策平江东之战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纷纷三国豪杰无数,但是当我们谈论起三国豪杰,有一颗璀璨将星是我们无论如何无法回避的——江东基业的开创者,小霸王孙策。孙策早逝(175—200年)无疑是个遗憾,使其“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的战略没能来得及实施就撒手人寰,可是假若孙策可以来实行这个战略,

  • 孙策——三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少年霸主(孙策平江东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策,霸主,三国,孙策平江东之战

    《三国志·孙策传》:评曰:“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祟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孙策,名副其实的少年英雄,自16岁时随父亲征战到26岁鹿山殒命,这点恰然和唐太宗神似。少年时代便开疆阔土乃至“割据江东”,成为东吴基础;和一般的少年

  • 曹操与袁绍对战时孙权与孙策是怎样占据江东的(孙策平江东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三国,袁绍,孙权,孙策,孙策平江东之战

    正当曹操和袁绍在北方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南方崛起了一股强大的势力,占据了江东(今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这就是由孙策、孙权两兄弟打下的东吴江山。兄弟俩的父亲孙坚原来是袁术的部下,参加了讨伐董卓的大军。父亲死后,孙策便带着一路人马,投奔了袁术。袁术虽然非常欣赏孙策这位少年英雄,但他对孙策存有戒心,一直没有

  • 董卓之乱的背景 董卓是如何夺得大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董卓,东汉,董卓之乱

    董卓之乱,东汉中平六年(189),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卓败,挟持献帝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口西迁长安。行前,董卓的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到192年被王允、吕布所杀,历时3年。3年时间虽短,社会却经历了

  • 谁是东汉末年遗臭万年的祸国大盗? 董卓之乱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汉,董卓,董卓之乱

    谁是东汉末年遗臭万年的祸国大盗?东汉末年,王朝衰落,军阀割据,群雄逐鹿。董卓就是这一时期一个穷凶极恶的大军阀。公元189年,他带兵入洛,专断朝政,擅自废立,成为汉末军阀混战的导火索。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当时,临洮县与西北羌人的居住地相邻,是一个防御羌人的

  • 董卓之乱:董卓乱政挑起三国乱世的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董卓之乱,董卓,三国人物

    导读:董卓之乱,东汉中平六年(189),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卓败,挟持献帝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口西迁长安。行前,董卓的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到192年被王允、吕布所杀,历时3年。3年时间虽短,社会却

  • 二战的德波战争:德军把闪电战的力量发挥到了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德波战争,德国,波兰

    说起闪电,大家都觉得会很强烈,给人一种壮美的感觉,感觉一道闪电就能将整个夜空撕裂,可以说闪电是自然界当中最为壮观的景象之一。借着闪电的这些特点,闪电战的称呼也随之而来,闪电战是一种战术,是对坦克和飞机协同作战战术的戏称,此战术有着闪电的特点:暴力与速度。此战术的理论的提出要追溯到二战时期德国的一位军

  • 德波战争的详细过程是怎样的?德波战争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德波战争,二战,德国,波兰

    战争经过1939年8月23日,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赶到克里姆林宫会见斯大林。当晚,双方便签署了一经签字立即生效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达成了共同瓜分波兰的秘密议定书。希特勒暂时免去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他要放手对付波兰了。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