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卡洛登战役: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最后决战

卡洛登战役: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最后决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92 更新时间:2023/12/19 8:17:37

说起英格兰苏格兰的统一,形式上的完成是在詹姆士一世的时候。他本来是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英格兰的伊丽莎白一世没有子嗣,她父亲亨利八世也没有其他在世的婚生后代,于是位不得不回到亨利八世的兄弟姐妹那里。亨利八世的兄弟都提早挂了,而且都没有后代,于是他嫁到苏格兰王室的姐姐之后代成了最有继承权的一支。伊丽莎白一世的私生女(她娘未婚先孕)身份早就受到苏格兰玛丽的挑战,尽管在被软禁十八年后伊丽莎白一世杀了她,但英格兰的王位最终还是传给了苏格兰玛丽的儿子詹姆士六世,在英格兰被加冕为詹姆士一世,于是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王冠就在同一君王头上,斯图亚特王朝就这样戏剧性地把两个国家统一了。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之后,新兴的英国新教和传统的罗马天主教在从民间到国会、从贵族到王室还有着长期的不和谐。亨利八世传位给儿子爱德华六世,还是以新教为国教,但之后的玛丽一世从小跟着天主教的西班牙公主出身的母亲历尽沧桑,继位后试图恢复天主教的统治地位,也杀了不少人,还得到了“血腥玛丽”的绰号。王位到伊丽莎白一世手里,她算是新教徒,一生致力于平衡两教派的力量,以至于耽误了自己的终生大事,成了表面上的“Virgin

Queen”。

詹姆士一世是作为一个加尔派被抚养成人的,但在处理宗教事务比较务实,从不过分激怒任一派同时不断利用机会加强王权,总体还是以平衡两教派关系为主,还要应付英格兰和苏格兰不同的国王权力和议会功能。他继任的儿子查理一世想娶个西班牙公主却因宗教问题没有成功,后来娶的是一位法国公主(也是个天主教徒),但这位可怜的国王最终却被自己的臣民送上了断头台。他的儿子查理二世复辟成功之后,一直能在充满宗教冲突的危机中掌控局面,他成功将议会中的天主教徒尽数清除,但奇怪的是他临死前却自己皈依了天主教。

查理二世没有子嗣,王位传给了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他继位前已经转化为天主教徒,并在行使王权时因过于偏袒天主教而受到广大新教徒的强烈反对,他的新教女儿玛丽和荷兰女婿威廉在“光荣革命”后被加冕为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成为“一字并肩王”,作为父亲和岳父大人的詹姆士二世开始流亡。

詹姆士二世是有合法儿子的,按照英国的王位继承规则,女儿抢王位本来就不对,后来王位再传给安妮女王、然后弄了个英文都不会讲的乔治一世的时候,他们对王位的继承权无法与詹姆士二世的儿子及直系后裔相抗衡,但由于宗教的纷争却弄出这样的事实结果,当然会有人坚决反对。从流亡的詹姆士二世,到他的儿子、孙子,加上他们的支持者们,一直试图复辟斯图亚特王朝,他们被统称为“詹姆士二世党人”。詹姆士二世一直是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曾一度带领法军登陆爱尔兰,却被威廉三世在博恩河谷击败。詹二世的儿子也寻找到机会起兵,但也是以失败告终。几十年后,他的孙子查理卷土重来,这次是从苏格兰。

一七四五年夏,詹姆士二世的孙子、“小王位觊觎者”查理·爱德华纠集流亡在欧洲的党,率领雇佣军入侵苏格兰,一开始势如破竹,很快攻陷爱丁堡、卡莱尔、德比,在位君王乔治二世似乎能保全性命逃回老家汉诺威就不错了。乔治二世却很镇静,他没有听从大臣们逃跑的建议,而是调兵遣将,坚守首都伦敦。他召回心爱的幼子坎伯兰公爵威廉·奥古斯塔斯统率的担任抗敌总指挥,这个年轻的伟大统帅很快稳住阵脚,逐步北推进,把试图复辟的叛军压缩到苏格兰最北边。

一七四六年四月十六日,双方在苏格兰因弗内斯郡的一块名为卡洛登的高沼地拉开了决战的架势。苏格兰实力强大的坎贝尔家族与他的民兵队站在政府一方,与另外三个苏格兰低地军团组成九千人的政府军,对抗由雇佣军和苏格兰高地人组成的五千“詹姆士二世党人”叛军。此役双方都有为数多的苏格兰人参与,所以把它当成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的经典战例也不完全正确。这场著名的战役仅四十分钟就以叛军的惨败告终,政府军以五十人的微小代价便重创叛军,五千人的詹姆士二世党人的军队阵亡一千余人、其余大半受伤或被俘,其主帅查理·爱德华仓惶逃往法国、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卡洛登之役标志着“詹姆士二世党”复辟斯图亚特王朝的幻想彻底覆灭,也使苏格兰被英格兰更严格地统治,自此苏格兰再没有因为军事叛乱从大不列颠分离。

在当年决战的卡洛登沼地,建了一座纪念馆,以图片和影像介绍了那场战役的过程,还有大量武器装备的展示,身着当年军装的工作人员则更是一道风景。

实际参观战役地址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经验,标志着双方阵线的红蓝旗帜、多个阵亡人员的纪念碑,在长满蒿草的战场旧址上无声地萧瑟着。展厅内有段大屏幕的视频,卡洛登战役的政府军枪械、军装整齐统一,已经熟练地运用排枪射击的战法;叛军的装备杂乱,有高地人的长刀、盾牌,也有与政府军同样的滑膛枪。

作战的过程中,英勇的苏格兰高地人手持各种武器进行冲锋,大量地倒在政府军的排枪下,个别冲进政府军阵地的也死在刺刀下或乱枪中。如果视频揭示的是当年战斗的真实情形的话,那场战斗就是一场杀戮,武器与战法的落后让叛军短时间付出惨重代价,如同一百年后鸦片战争中的清军与英军的不对称战争一样,士兵的英勇是无法弥补武器与战术上的巨大差距的。

卡洛登战役之后,为了遏制詹姆士二世党人以后的叛乱,自一七四八年起在因弗内斯东北十八公里左右的海边选址建造城堡,历时十一年才完成,本来九万英镑出头的预算却实际花费了二十万英镑。或许是国王乔治时期的建筑,城堡的名字被叫做乔治堡。

城堡的设计相当杰出,一侧面对大海,可以阻止来自海上的敌人,转角处的火炮装有圆形滑轨,让火炮的发射方向更为灵活,还拥有自己的海运码头,是海上补给乃至必要时从海上撤退时使用;另一侧是陆地的入口,先是一段曲折的堑壕式过道,再是一小片开阔地和一道很宽的壕沟,一条长桥成为城堡的进出通道。这座军事要塞采用星形设计,有效地增大了防御的面积并拥有多方向的火炮射击角度。

这座要塞当初设计驻军为一千人,但自建成起未经任何战火洗礼,至今不仅保存完好,而且仍是一座使用中的兵营。游览过程中碰到大兵的机会很大,运气好的能遇到高地兵团的操演或拉练。

无论是卡洛登战场遗址,还是海边的乔治堡,都在苏格兰北部城市因弗内斯的郊外,感觉都在鲜有车迹的公路上开了很久才到达的,均是有些偏远的地方。卡洛登之役使得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的大规模冲突成为历史,从那时到现在的近三百年时间一直是稳定的。

一九九九年,按照英国工党政府通过的《苏格兰法案》,苏格兰又有了自己的议会,可以在联合王国议会批准的范围内对于法律、财政、教育、医疗、福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立法。有报道说苏格兰计划于二零一四年秋天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从大不列颠独立出去。联合政府反对苏格兰独立,但仍然会允许苏格兰进行独立公投,前提条件是公投必须尽早举行。最近的民调结果显示,在确定将参与公投的苏格兰人中,38%支持苏格兰独立,而且这个比例还在逐渐上升的趋势中。

标签: 卡洛登战役英国

更多文章

  • 卡洛登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卡洛登战役,英国

    卡洛登战役(Battle of Culloden) ,又称德拉莫西沼地之战Battle of Drummossie Moor。 1746年詹姆斯党叛乱的最后的决定性的一战。1746年的卡洛登战役是詹姆斯党人在不列颠岛上的最后一次挣扎,也是苏格兰高地部落最后一次大规模叛乱。结果以英军对詹姆斯党人和高地

  • 小王位觊觎者是谁?小王位觊觎者生平简介(卡洛登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小王位觊觎者,英国,卡洛登战役

    小王位觊觎者(1720年12月31日一1788)即斯图亚特家族的查理·爱德华·斯图亚特Charles Edward Stuart,又称“小王子查理”,老王位觊觎者詹姆斯长子,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之孙。自称理查三世,他领导了著名的1746年苏格兰叛乱,虽然最终于卡洛登战役失败,但其表现的浪漫英雄主义长久

  • 关于汤迪比战役的评价是怎样的?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汤迪比战役,摩洛哥

    “汤迪比战役”对西非历史影响甚大。随着摩洛哥占领桑海王国的心脏地区,原来许多依附于桑海的君侯国纷纷自立。桑海既无力驱逐摩洛哥,也无力羁縻各君侯国。至于摩洛哥人,在西苏丹各族人民看来,它是异族入侵者,因而也不愿屈服。摩洛哥人的政权是建立在异族征服基础上的军事专制政权,与西非固有的政治文化传统之间没有什

  • 汤迪比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汤迪比战役,摩洛哥

    1590年,曼苏尔任命朱达尔帕夏为远征军司令,率军从马拉喀什出发。阿斯吉亚·伊夏克二世得悉摩洛哥入侵的情报后,并没有及时派兵阻击,同时对填塞撒哈拉沙漠中的水井、断绝敌军水源的措施犹豫不决。朱达尔得以迅速进军,于1591年2月底到达尼日尔河的卡拉巴拉。当摩洛哥军队向加奥进击时,伊夏克二世才急忙集合部队

  • 汤迪比战役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是在什么形势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汤迪比战役,摩洛哥

    1578年,摩洛哥军队为捍卫民族独立同葡萄牙军队在马哈赞河畔进行决战,葡军全军覆没,史称“三王之战”,亦称马哈赞河之战或葡摩战争。战后,摩洛哥的发展进入了一段黄金时期。三王之战后艾哈迈德一跃成为摩洛哥的君主,并号称“曼苏尔”(常胜者)。曼苏尔学识渊博,被称为“哈里发中的学者,学者中的哈里发”,善于治

  • 曼齐刻尔特战役:拜占庭的帝国末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拜占庭帝国,曼齐刻尔特战役,塞尔柱突厥人

    11世纪时的小亚细亚地区,正是拜占庭帝国和塞尔柱帝国两大强权的争雄之地。彼时的拜占庭帝国已有700余年历史,在与两代西亚王者萨珊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交战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在马其顿王朝(867-1056年)时期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时代。在与周边民族漫长的交战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依托组织有序的步骑兵奉行

  • 曼齐刻尔特战役拜占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战后情况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拜占庭帝国,曼齐刻尔特战役,塞尔柱突厥人

    在这天的战斗中,罗曼努斯违背了“智者”利奥在《战术学》中规定的与突厥人作战的原则,因而注定要失败。诚然,罗曼努斯尽力按第一个原则,即要尽快从正面与敌交战的原则去做了,然而,未等罗曼努斯赶到,塞尔柱人早已乘快骑撤退到几英里以外。与此同时,他们以骚扰战术猛击罗曼努斯的两翼。由于罗曼努斯的大部分步兵已被塔

  • 曼齐刻尔特战役:拜占庭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拜占庭帝国,曼齐刻尔特战役,塞尔柱突厥人

    曼齐刻尔特战役,为公元1071年8月26日发生的一场拜占庭-塞尔柱战争,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战役之一。其中拜占庭决定性战败和其皇帝罗曼努斯四世被俘,导致拜占庭帝国失去了安那托利亚和亚美尼亚的统治权。此役为拜占庭帝国带来了持久的灾难,它成为了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并使拜占庭国内的冲突和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

  • 曼齐刻尔特战役是在什么背景下爆发的?爆发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拜占庭帝国,曼齐刻尔特战役,塞尔柱突厥人

    曼齐刻尔特会战爆发前的半个世纪是拜占庭帝国极其强大的一段时期。巴西尔二世不仅是个强有力的统治者,而且是个富有才干的统帅。他曾灭亡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因此得到一个贴切而不文雅的绰号:“保加利亚人的屠夫”。但当他于1025年去世后,拜占庭帝国开始走下坡路。不久,意大利南部的诺曼人便趁拜占庭军队士气低落和战

  • 路易十六出逃事件什么时候发生的?路易十六出逃事件的背景(吉伦特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路易十六出逃事件,法国,吉伦特派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出逃事件(The Flight to Varennes,1791年6月20-21日)是法国大革命中最具戏剧化的事件之一,对大革命的发展和法国王室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 路易十六的出逃对法国历史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如若他当时决定留在巴黎支持宪法,法国很可能会沿着君主立宪制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