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罗斯托夫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罗斯托夫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865 更新时间:2024/1/19 4:33:44

战役开始前,苏军人数与德军相等,炮兵几乎多2倍(在主要突击方),航空兵多50%。但德军的坦克比苏军多1倍。战役由西南战区司令苏联元帅铁木辛哥负责总指挥。5日晨,法西斯德军发起进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为G.龙德施泰特元帅)首脑力图避免在罗斯托夫接近地进行持久战斗,打算以坦克第1集团军的深远包围机动,从北东北经季亚科沃、沙赫特、新切尔卡斯克迂回罗斯托夫,并合围第9集团军和独立第56集团军。德军第17集团军一部和意大利远征军向伏罗希洛夫格勒实施进攻,以牵制南方面军其兵力和保障坦克第1集团军战果。主要斗争在第9集团军右翼展开,敌人在此实施主要突击。

在这里,德军4个师,其中包括2个坦克师进攻苏军2个步兵师。第9集团军右翼各兵团依托季亚科沃地域内的防坦克支撑点,顺利击退了敌人的坦克冲击。进攻第一日,仅在步兵第186师地带内就击毁坦克29辆。11月6—7日,第9集团军部队实施了强大反冲击。方面军航空兵给了防御军队以巨大支援,对德军坦克集团实施突击,并从空中掩护地面军队。至11月11日前,德军楔入第9集团军防御30公里。但由于损失重大,“南方”集团军群首脑被迫放弃其最初企图。坦克第1集团军受领的任务是改变突击方向,从北实施进攻,以攻占罗斯托夫。至11月16日日终前,该集团军突击集团向南推进至格涅拉利斯科耶普加乔夫一线。11月17日,南方面军转入反攻,开始了罗斯托夫进攻战役(1941),在此役过程中也决定了罗斯托夫争夺战的结局。

11月17日,苏军开始进攻。同日,德军变更兵力部署后,也再度向罗斯托夫方向发起进攻。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从北面向罗斯托夫实施了突击。起初,南方面军的进攻发展缓慢。由于天气不宜飞行,方面军航空兵在战役头3天未能对陆军部队进行必要的支援。第37集团军进展最大,4昼夜推进30—35公里。与此同时,德军利用坦克优势突向罗斯托夫,并于11月21日夺占该市。

独立第56集团军被迫退至顿河对岸和罗斯托夫以东。然而南方面军突击集团继续前进,于26日进抵图兹洛夫河地区,对夺取了罗斯托夫的敌军翼侧和后方造成现实威胁。坦克第1集团军被迫停止进攻,将其一部兵力从罗斯托夫北调,以便在图兹洛夫河右岸组织对第37、第9集团军的防御。

11月27日,南方面军突击集团和第56集团军(11月23日编入南方面军),从西北和南向罗斯托夫转入进攻。德军在被合围的威胁下,开始将其军队撤出罗斯托夫。11月29日,第56、第9集团军部队在罗斯托夫民兵和游击队配合下,肃清了市内德军。苏军追击被击溃的敌人各师时,于12月2日前出至米乌斯河,在此被德军预有准备的防御所阻止。第12集团军在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该集团军以顽强的防御迟滞了德军进攻,使其未能突向南方面军进攻军队的翼侧和后方。

在罗斯托夫战役中,苏军共毙伤德军2万余人,击毁和缴获德军坦克275辆、火炮470门,迫使德军西撤60-80公里。

罗斯托夫防御战役结果,敌人在罗斯托夫附近合围南方面军和突向高加索的计划被打破。在第9集团军地带巧妙组织对坦克的防御,苏军的坚定性和英雄主义精神,对取得战役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战役经验表明,组织良好的火力配系,首先是炮兵火力配系,以及保持军队在防御中的坚定性,能够顺利抗击敌人重兵坦克集团的突击。

标签: 罗斯托夫战役德国苏联

更多文章

  • 苏格兰历史中最重要的国王之一:罗伯特一世(布鲁斯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罗伯特一世,苏格兰,布鲁斯王朝

    罗伯特·布鲁斯(苏格兰盖尔语:Roibert a Briuis,英语:Robert the Bruce;1274年7月11日-1329年6月7日),史称罗伯特一世(Robert I)。是苏格兰历史中最重要的国王之一,他在位期间,政体开明,司法公正,个人享有极高的威望。曾经领导苏格兰王国击退英格兰王国

  • 布鲁斯王朝有过几个君主?布鲁斯王朝历代君主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布鲁斯王朝,苏格兰

    布鲁斯王朝(1306~1371),苏格兰王国的第四个封建王朝,因为统治者的姓氏而得名,一共传2个国王,统治65年。罗伯特·布鲁斯(苏格兰盖尔语:Roibert a Briuis,英语:Robert the Bruce;1274年7月11日-1329年6月7日),史称罗伯特一世(Robert I)。是

  • 布鲁斯王朝什么时候建立的?布鲁斯王朝存在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布鲁斯王朝,苏格兰

    布鲁斯王朝(1306~1371),苏格兰王国的第四个封建王朝,因为统治者的姓氏而得名,一共传2个国王,统治65年。罗伯特·布鲁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尤其在意对于苏格兰的直接和间接控制,通过不同手段削减苏格兰王权和其影响力。1295年,苏格兰国王与法国签订了盟约,史称"老同盟"(Auld Allian

  • 大卫二世坎坷的一生:5岁继承王位,10岁遭流放,最后被囚禁11年(布鲁斯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卫二世,英格兰,布鲁斯王朝

    大卫二世 (David II of Scotland)(1324年3月5日-1371年2月22日),生于法夫郡邓弗姆林,4岁和英格兰公主订婚,5岁继承父位成为苏格兰国王,10岁遭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入侵而流亡法国,17岁重回故土,23岁入侵英格兰在达勒姆郡内维尔十字被俘,此后遭囚禁11年,承诺交纳高

  •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生平简介,路易十五怎么死的?(基伯龙湾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路易十五,法国,基伯龙湾战役

    路易十五(1710年2月15日-1774年5月10日),被称作"被喜爱者" (法语:le Bien-Aimé),太阳王路易十四曾孙,勃艮第公爵之子。作为法国国王在1715年至1774年期间执政。他神奇地延续着整个濒死的家庭,他执政的早期受到法国人民的喜爱。 但是,他无力改革法国君主制和他在欧洲绥靖政

  • 基伯龙湾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基伯龙湾战役,法国,英国

    (1759年)大约11月5日或6日,西风大作。在与大风搏斗3天之后,爱德华·霍克驶向下风并驶入托尔贝,他在那里等待风向改变,并使其舰队作好立即出航准备。这阵强劲的西风,不仅使法国舰队返回了布雷斯特,而且也为邦帕特指挥的一支小型分舰队从西印度群岛驶来溜进布雷斯特港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康弗朗斯积极忙于准备

  • 基伯龙湾战役的战争背景是什么?是在什么形势下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基伯龙湾战役,法国,英国

    基伯龙湾战役----七年战争”中英法两国进行的一次海战。1759年8月,法国地中海分舰队在拉各斯湾海战被歼后,并未放弃在英格兰登陆的企图。同年11月中旬,德孔弗朗元帅率领法国大西洋分舰队驶往卢瓦尔河。霍克海军上将率英国舰队进行追击11月20日,英军在基伯龙湾追上法军,双方在风暴中进行激战。结果法军战

  • 揭秘七年战争的原因:都为了自身的利益(基伯龙湾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七年战争的原因,基伯龙湾战役

    七年战争是欧洲列强们之间的斗争,这其中的冲突大多集中在1756年到1763年之间。1748年结束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让整个欧洲得到了8年的和平。但是这场战争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让大多数国家的地位受到动摇,那么七年战争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七年战争七年战争中每个国家参战的企图都不同,但都为了自身的利益

  • 法国18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之一:孔多塞,也是百科全书派的最后一名成员(孔多塞悖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多塞,法国,数学家,思想家,孔多塞悖论

    孔多塞(1743.9—1794.3) 是法国18 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之一。他是启蒙运动最年轻的代表人物,是“百科全书派的最后一名成员”( 米什莱)。如果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启蒙运动在政治上的一场实践,那么,孔多塞就是亲身参与了这场伟大实践的几乎全过程( 一般把1794 年7 月的热月政变视为法国大革

  • 投票悖论是什么?孔多塞悖论的发展与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孔多塞悖论,法国

    投票悖论指的是在通过"多数原则"实现个人选择到集体选择的转换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或非传递性,这是阿罗的不可能定理衍生出的难题。公共选择理论对投票行为的研究假设投票是那些其福利受到投票结果影响的人们进行的,投票行为的作用是将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在多数投票原则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结果。起源历史孔多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