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布鲁斯王朝有过几个君主?布鲁斯王朝历代君主介绍

布鲁斯王朝有过几个君主?布鲁斯王朝历代君主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023 更新时间:2024/1/19 6:07:47

布鲁斯朝(1306~1371),苏格兰王国的第四个封建王朝,因为统治者的姓氏而得名,一共传2个国王,统治65年。

罗伯特·布鲁斯(苏格兰盖尔语:Roibert a Briuis,英语:Robert the

Bruce;1274年7月11日-1329年6月7日),史称罗伯特一世(Robert

I)。是苏格兰历史中最重要的国王之一,他在位期间,政体开明,司法公正,个人享有极高的威望。曾经领导苏格兰王国击退英格兰王国的入侵,取得民族独立。

布鲁斯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君主,开明而且公正,享有极高的威望。他还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在饱受战火摧残的苏格兰南部重建修复了许多著名的修道院。不幸的是,没过多久,布鲁斯患上了皮肤病,有可能是麻疯病。布鲁斯认为这是上天对他在祭坛上杀死康米的惩罚,他自知命不久矣,要求死后将他的心脏带到圣城耶路撒。因此,当1329年布鲁斯病逝后,他的身体被葬在德菲姆林修道院--苏格兰历代君王都葬在此;他的心被装在一个小箱子里,由詹姆斯·道格拉斯勋爵保管。道格拉斯带着这小箱子参加了后来的十字军东征,战败身亡,"布鲁斯之心"被送回苏格兰,葬在布鲁斯心爱的美罗斯修道院。如同威廉姆·华莱士,人民同样爱和怀念罗勃特·布鲁斯,因为他经历和克服了种种困难和失败,最终领导苏格兰人民赢得了他们的自由。

大卫二世 (David II of

Scotland)(1324年3月5日-1371年2月22日),生于法夫郡邓弗姆林,4岁和英格兰公主订婚,5岁继承父位成为苏格兰国王,10岁遭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入侵而流亡法国,17岁重回故土,23岁入侵英格兰在达勒姆郡内维尔十字被俘,此后遭囚禁11年,承诺交纳高额赎金后放回,最后却由于没有子女,而让王权传到了外甥的斯图亚特氏

1369年,大卫与第二任妻子离婚,并准备迎娶第三任妻子。但是1371年,大卫二世便在南艾尔郡登多纳德城堡去世,最终没有留下任子女。

继承大卫二世的是他父亲罗伯特·布鲁斯的长女马乔里公主的独子,即大卫的外甥罗伯特·斯图亚特。有趣的是早在大卫出生前,罗伯特就被指定为王位继承人,大卫的出生延迟了他登基的时间达42年之久。

由于大卫是罗伯特·布鲁斯的独子,他的去世也象征着布鲁斯王朝的终结。斯图亚特氏由于娶了布鲁斯氏的女儿,成了此后数百年间苏格兰和后来英格兰的统治者。一百多年后的国王詹姆斯五世临终前曾感叹自己家族的王权是"由一个女人而来",指的就是大卫二世的同父异母姐姐马乔里公主。

标签: 布鲁斯王朝苏格兰

更多文章

  • 布鲁斯王朝什么时候建立的?布鲁斯王朝存在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布鲁斯王朝,苏格兰

    布鲁斯王朝(1306~1371),苏格兰王国的第四个封建王朝,因为统治者的姓氏而得名,一共传2个国王,统治65年。罗伯特·布鲁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尤其在意对于苏格兰的直接和间接控制,通过不同手段削减苏格兰王权和其影响力。1295年,苏格兰国王与法国签订了盟约,史称"老同盟"(Auld Allian

  • 大卫二世坎坷的一生:5岁继承王位,10岁遭流放,最后被囚禁11年(布鲁斯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卫二世,英格兰,布鲁斯王朝

    大卫二世 (David II of Scotland)(1324年3月5日-1371年2月22日),生于法夫郡邓弗姆林,4岁和英格兰公主订婚,5岁继承父位成为苏格兰国王,10岁遭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入侵而流亡法国,17岁重回故土,23岁入侵英格兰在达勒姆郡内维尔十字被俘,此后遭囚禁11年,承诺交纳高

  •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生平简介,路易十五怎么死的?(基伯龙湾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路易十五,法国,基伯龙湾战役

    路易十五(1710年2月15日-1774年5月10日),被称作"被喜爱者" (法语:le Bien-Aimé),太阳王路易十四曾孙,勃艮第公爵之子。作为法国国王在1715年至1774年期间执政。他神奇地延续着整个濒死的家庭,他执政的早期受到法国人民的喜爱。 但是,他无力改革法国君主制和他在欧洲绥靖政

  • 基伯龙湾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基伯龙湾战役,法国,英国

    (1759年)大约11月5日或6日,西风大作。在与大风搏斗3天之后,爱德华·霍克驶向下风并驶入托尔贝,他在那里等待风向改变,并使其舰队作好立即出航准备。这阵强劲的西风,不仅使法国舰队返回了布雷斯特,而且也为邦帕特指挥的一支小型分舰队从西印度群岛驶来溜进布雷斯特港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康弗朗斯积极忙于准备

  • 基伯龙湾战役的战争背景是什么?是在什么形势下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基伯龙湾战役,法国,英国

    基伯龙湾战役----七年战争”中英法两国进行的一次海战。1759年8月,法国地中海分舰队在拉各斯湾海战被歼后,并未放弃在英格兰登陆的企图。同年11月中旬,德孔弗朗元帅率领法国大西洋分舰队驶往卢瓦尔河。霍克海军上将率英国舰队进行追击11月20日,英军在基伯龙湾追上法军,双方在风暴中进行激战。结果法军战

  • 揭秘七年战争的原因:都为了自身的利益(基伯龙湾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七年战争的原因,基伯龙湾战役

    七年战争是欧洲列强们之间的斗争,这其中的冲突大多集中在1756年到1763年之间。1748年结束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让整个欧洲得到了8年的和平。但是这场战争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让大多数国家的地位受到动摇,那么七年战争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七年战争七年战争中每个国家参战的企图都不同,但都为了自身的利益

  • 法国18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之一:孔多塞,也是百科全书派的最后一名成员(孔多塞悖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多塞,法国,数学家,思想家,孔多塞悖论

    孔多塞(1743.9—1794.3) 是法国18 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之一。他是启蒙运动最年轻的代表人物,是“百科全书派的最后一名成员”( 米什莱)。如果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启蒙运动在政治上的一场实践,那么,孔多塞就是亲身参与了这场伟大实践的几乎全过程( 一般把1794 年7 月的热月政变视为法国大革

  • 投票悖论是什么?孔多塞悖论的发展与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孔多塞悖论,法国

    投票悖论指的是在通过"多数原则"实现个人选择到集体选择的转换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或非传递性,这是阿罗的不可能定理衍生出的难题。公共选择理论对投票行为的研究假设投票是那些其福利受到投票结果影响的人们进行的,投票行为的作用是将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在多数投票原则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结果。起源历史孔多塞

  • 18世纪法国最后一位哲学家和数学家——孔多塞(孔多塞悖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多塞,吉伦特派,法国,数学家,哲学家,孔多塞悖论

    孔多塞(Condorcet,Marie-Jean-Antoine-Nicolas-Caritat,Marquis de,1743.9.17-1794.3.29),又译康多塞。孔多塞是18世纪法国最后一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数学家,启蒙运动的最杰出代表人物,政治上属于吉伦特派。有法国大革命"擎炬人"之

  • 吉伦特派什么时候出现的?吉伦特派的历史意义(孔多塞悖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吉伦特派,法国,孔多塞悖论

    吉伦特派(Girondist),有时称"布里索派"(Brissotins)或"长棍面包派"(Baguettes),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立法大会和国民公会中的一个政治派别,主要代表当时信奉自由主义的法国工商业人士。该派着名的活动人士包括雅克·皮埃尔·布里索、孔多塞侯爵、罗兰夫妇、皮埃尔·维克杜尼昂·韦尼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