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维也纳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结果如何

维也纳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47 更新时间:2024/1/5 12:20:26

维也纳战役/维也纳之战(英语:The Battle of Vienna,德语:Schlacht am Kahlenberg、波兰语:Bitwa pod

Wiedniem 或 Odsiecz Wiedeńska、土耳其语:?kinci Viyana Ku?atmas?、乌克兰语:В?денська в?дс?ч

(Viděns'ka

Vidsi?)),发生于1683年9月12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围困维也纳的两个月后。波兰-立陶宛联合国国王约翰三世·索别斯基世率领的波兰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德意志)的联军打败了大维齐尔(宰相)卡拉·穆斯塔法·巴沙率领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这场战役成功的阻止了奥斯曼帝国攻入欧洲的行动,并维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的霸权。

由于历史上发生过两次维也纳战役。第一次是发生于1683年的维也纳战役;另一次则是发生于1945年的维也纳战役,为作区别,后者请查阅维也纳攻势。

1683年7月14日,土耳其军队合围维也纳城。此时,困守维也纳的是以施塔海姆贝格伯爵为首的不足13000人的守城部队,此外城中还有5000市民、学生和奴隶。维也纳守军武器不足,装备较差。而土耳其军虽远道而来,但马壮兵强,粮足草丰,共有175000人之多。土耳其人以为被利奥波德一世放弃的维也纳一定会被轻意占领。所以,土耳其人并未马上攻城,而是先扎营驻塞,休息整顿了10天。

1683年7月25日土耳其军队开始攻城,但很快被维也纳军民击退。此后,土耳其军队又屡次攻城,均未得手,战事呈胶着状态。但守城军民的食品供应出现了困难。

1683年8月下旬城内给养逐渐供不应求,很快就断绝了。1683年9月份开始后,饥饿开始威胁着城里的军民最后城内的饮用水也开始发生困难。

与此同时,土耳其军队的进攻却日益凶猛,他们不仅开始使用重炮轰城,还采用地雷爆破城墙,维也纳城破在即。此时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统帅大军赶到了维也纳城下。

1683年9月12日早晨,索别斯基指挥联军打响了维也纳解围战。索别斯基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1673年他曾亲率波兰军队战胜奥斯曼土耳其大军,具有丰富的与土耳其人作战经验。他将联军布成弧线形阵线,由奥地利皇家陆军中将洛林公爵和萨克森选帝侯扬·乔治率领各自军队组成左翼,索别斯基亲率波兰军队组成右翼,其余联军组成中军。索别斯基首先命令联军左翼发起进攻,土耳其军队马上应战。为了防止阵地被联军突破而被包围,土耳其人将大部分兵力调至左翼与联军展开血战。中午时分,索别斯基看到土耳其军队右翼兵力不断减弱,就不失时机地下令联军中军和右翼全部投入战斗,土耳其军队展开猛烈的冲击。土耳其军队对这突然的打击招架不住,防线很快就被联军攻破。联军在索别斯基的率领下,连破土耳其军队几道防线,土耳其大军渐渐不支。战至日落时分,围城的土耳其军败局已定,土耳其军队统帅卡拉·穆斯塔法为避免被联军包围聚歼,不得不下令全军后退。索别斯基再次抓住战机,命令联军全线出击,趁势穷追猛打,土耳其军队很快溃不成军。在维也纳解围战中联军给土耳其军队以毁灭性打击,击毙土军15000余人,俘虏5000余人,而联军仅伤亡3500余人;缴获大炮300余门,大获全胜,一举成功。

1683年9月13日,索别斯基在土耳其统帅遗弃的营帐中给王妃写信报告战果:“所有的大炮,所有的营帐,数不清的财富都落到我的手里,土耳其人遗尸遍野,狼狈溃逃。丢弃下的骆驼、驴子、绵羊和其他牲口正等待我们的士兵去收拾……”

索别斯基统帅联军在维也纳解围战中取得的辉煌战绩使笼罩在奥斯曼土耳其大军的战争荫影中的欧洲为之一,极大地鼓舞了欧洲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抗击土耳其侵略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丁中东欧人民反抗奥斯曼土耳其统治、摆脱土耳其人奴役的斗争。索别斯基不仅是波兰历史上的英雄,也是欧洲历史上的伟人。如今,不仅在华沙有索别斯基的纪念碑,在多瑙河畔的维也纳也耸立着这位英雄的雕像。

更多文章

  • 姆岑斯克坦克战之后德军患上“T-34坦克恐惧症”?真相究竟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姆岑斯克坦克战,德国,苏联

    1941年的姆岑斯克之战是二战早期的一场著名坦克战。从这场战斗之后,T-34坦克声名鹊起,从此德国人患上“T-34坦克恐惧症”。当然,一场战斗的胜负手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如果技术优势的任何种类的武器是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那么必须是一种压倒性的优势。然而,1941年时代的T-34坦克并非一种拥有压倒

  • 姆岑斯克坦克战:苏军坦克旅阻击德军两个装甲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姆岑斯克坦克战,德国,苏联

    941年6月22日4时30分,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向苏联发动了侵略战争。 德军企图以“北方”集团军群,歼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军,攻占列宁格勒;以“南方”集团军群向基辅方向实施进攻,把乌克兰的苏军主力消灭在第聂伯河以西;以“中央”集团军群,分南、北两路实施钳形攻势,围歼白俄罗斯地区的

  • 姆岑斯克坦克战的详细作战经过是怎样的?战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姆岑斯克坦克战,德国,苏联

    姆岑斯克坦克战是指1941年6月22日4时30分,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向苏联发动了侵略战争后苏联为了阻滞德军进攻,决定将包括独立坦克第4旅在内的几个预备队兵团调集于姆岑斯克地域,阻击敌人。姆岑斯克伏击战的序曲悄然奏响。旅长组织战斗的时间极为有限必须在4小时之内完成战斗准备。因此,旅长

  • 广州发现1860年法军墓碑 或为英法联军罪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广州,法军,英法联军,

    在越秀山原广州美术馆碑廊大门侧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的都是法文,大意是,该碑是为1860年~1861年为法兰西死亡的海员而建立的。他说,这有可能是英法联军入侵广州的重要历史物证。温先生是广州市民,家就住在越秀山附近,他和家人经常爬越秀山锻炼身体。2月份,温先生的儿子告诉他,在越秀山上广州美术馆大门内看

  •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后 法国有多少圆明园的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英法联军,圆明园

    从18世纪开始,法兰西人一直做着一个梦。这个梦叫做圆明园。“这梦幻奇景是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成,雪松木做梁,以宝石点缀,用丝绸覆盖;祭台、闺房、城堡分布其中,诸神众鬼就位于内;彩釉熠熠,金碧生辉;在颇具诗人气质的能工巧匠创造出天方夜谭般的仙境之后,再加上花园、水池、及水雾弥漫的喷泉、悠闲信

  • 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毒气战:英法联军倾刻死亡上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毒气,英法联军,德国,

    1914年9月的马恩河战役中,德军惨遭失败,被迫退守安讷河一带。这给英法联军一喘息机会,他们趁机北进,在比利时王国的依普尔运河一带构筑工事,准备随时与德军决战。德军为避其锋芒,改变作战布置,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东线战场,然后伺机与英法作战。这样,两线战场上的双方形成了对峙的局面。1915年春,东线俄军战

  • 南斯拉夫内战爆发是和一场球赛有关吗?是哪两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斯拉夫内战,南斯拉夫

    前南斯拉夫常常被人们以「一个国家、二种文字、三种语言、四种宗教、五个民族、六个共和国、七个邻国、八个政治区」来形容。经过数百年矛盾积累和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前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间的积怨激化,内战爆发几乎难以避免。这时只需要一个火星,「巴尔干火药桶」就会爆炸。谁擦出了这个火星?克罗

  • 南斯拉夫内战的详细经过?内战中爆发了哪些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斯拉夫内战,南斯拉夫

    总括斯洛文尼亚战争(十日战争)(1991年)克罗地亚战争(1991年–1995年)波斯尼亚战争(1992年–1995年)科索沃战争(1999年)马其顿内战(2001年)斯洛文尼亚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独立。南斯拉夫下令由塞尔维亚控制的斯拉夫联邦军进攻斯洛文尼亚,受到强烈还击。最后经欧共体调

  • 南斯拉夫内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斯拉夫内战,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是列强必争之地。南斯拉夫国内情况和周边情况极为复杂,长期以来人们常用1至8来表达这种复杂性,即1个党(南斯拉夫共产党)和1个领袖(铁托);2种文字或使用2种字母(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3种官方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和马

  • 俄法1812年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俄法1812年战争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俄法1812年战争,俄国,法国

    法皇拿破仑一世借口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破坏《蒂尔西特和约》,遂率军60万,分二路渡过涅曼河侵入俄境,企图歼灭当面俄军20余万,一战定胜负。俄军在巴尔克莱指挥下执行后退决战方针,但引起强烈不满,8月20日换上库图佐夫出任俄军总司令,不到一星期就在博罗季诺和法军血战,双方伤亡惨重。尔后俄军主动撤离莫斯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