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箱馆战争什么时候发生的?箱馆战争的背景

箱馆战争什么时候发生的?箱馆战争的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41 更新时间:2023/12/6 23:01:08

被称为明治维新之尾声的箱馆战争(1868~1869,明治元年~二年),以虾夷(现北海道)为主要战场,被称为日本近代史上首次以海上力量决定胜负的战争。

幕末时期海军

弘化三年(1846),官员阿部正弘(Masahiro

Abe)提出为了保障江户城的临海地带和海岸防卫,必须建造拥有坚固防御能力的军舰,但是由于锁国政策和禁止建造大型船舶的条令,他的设想无法实现。嘉永六年(1853)佩里提督带领的"黑船"动了日本开国的历史,阿部遂取消大船禁造令,着手创设日本的海军。安政二年(1855),在长崎建立了海军传习所,阿部提升胜麟太郎(Rinntarou

Katsu,即胜海舟 Kaisyuu

Katsu)任海军总指挥,次年,他以海上贸易为先导,提出"富国强兵"的政策(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沿用这一政策,进而由于国内的经济萧条而走上了穷兵黩武的路线)。当阿部于安政四年病死之后,胜海舟继承他的意志荷兰订购了炮舰"开阳"(Kaiyou),并且派遣以榎本釜次郎(Kamajirou

Enomoto)为首的一批海军学员出国留学,同时于神户开设海军操练所,开始为未来的海军扩而构筑地基。到了庆应三年的时候(1867),德川幕府已经拥有8艘军舰,虽然舰只都是从西方列强手中东买西凑、新旧不齐,但是对地方各藩还是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当时各藩各自只拥有一、二艘军舰。

庆应三年十二月(除注明外均沿用旧历,下同),德川幕府在倒幕战争中接连失败,主要势力几乎被扫平。紧接着,明治政府于次年(1868,明治元年)1月发动了清剿幕府残势力的戊辰战争,政府军于伏见、鸟羽之战大破幕府军,进逼江户。4月11日,江户的胜海舟经过与西乡隆盛的会谈,决定开城投降,并且命令停泊在品川海峡的幕府海军所有舰只向政府军投降。

按照当时的海军实力对比,倒幕各藩的海军战斗舰只如下:萨摩藩2艘-"春日"(Kasuga)、"乾行"(Kennkou);长州藩1艘-"丁卯"(Teiu);肥前藩2艘-"电流"(Dennryuu)、"孟春"(Mousyunn)。政府军的以上舰只无论从数量或者性能上来说都无法和幕府军经营多年组织的舰队相比,因此幕府海军副司令榎本武扬(Takeaki

Enomoto,即前所说的榎本釜次郎)表示异议,并且率领舰队驶向安房馆山海峡。为了不刺激政府军的神经,胜海舟亲自前往馆山说服榎本将舰队带回品川海峡。经过商谈,榎本接受了一个折中提议,于4月28日将手中"观光"(Kannkou)、"富士山"(Fujiyama)、"朝阳"(Cyouyou)、"翔鹤"(Syoukaku)这四艘军舰移交给政府军,至此幕府海军还剩下四艘战斗舰只:"开阳"、"回天"(Kaitenn)、"蟠龙"(Bannryou)、"千代田形"(Chiyodagata),另有运输舰四艘:"咸临"(Kannrinn)、"长鲸"(Cyougei)、"美嘉保"(Mikaho)、"神速"(Jinnsoku)。

然而即便如此,政府军仍旧将幕府海军看作一块心头大病,其主要原因在于幕府的主力战舰"回天",该舰由荷兰承建,建成后由榎本武扬亲自押船回到日本,排水量2815吨,三桅风帆·蒸汽混和动力,最高速度12节,装有160毫米克虏伯长身管加农炮18门、30磅炮8门(后又加装了9门),为当时日本最强的战斗舰。只要"开阳"掌握在榎本手中,政府军就无法压制住幕府军的海上力量。

江户开城之后,和东北部奥羽越列藩同盟旧势力合流的幕府军被政府军击溃;在江户城,政府军也只是于5月15日在上野遭到准军事武装"彰义队"的袭击,此类抵抗最后被全部击溃。奥羽越列藩同盟要求一直在品川海峡坐镇观望的榎本武扬前往援助,但由于榎本向政府军提出优待德川氏和旧幕臣的要求,正在等候回复,因此并没有予以回应。5月24日,明治政府许诺将德川氏转封到骏河,给予70万石的待遇,不过对幕府旧臣却并未宽容。8月15日,政府依照许诺安置了德川氏,至此,榎本认为已经没有必要继续镇守品川海峡。

虾夷成立

8月19日(公历10月4日,以下类推),榎本率领舰队冲出江户湾,向仙台·松岛湾驶去。榎本表面上是去援助奥羽越列藩同盟,实际的目的是驶向虾夷,在那里建立新的根据地-这一点,榎本在4月23日已经向胜海舟作过阐述。但由于当时正值台风季节,榎本舰队于8月22日在鹿岛滩遭遇暴风袭击,舰只面临被打散的危险,不得不回到松岛湾集结。这次事故中榎本损失了运输舰"咸临"和"美嘉保",剩余6艘舰只陆续向松岛湾集结,而且它们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进行修理。在榎本舰队重新集结期间,仙台藩和会津藩先后向明治政府投降,列藩同盟军基本崩溃,残余势力在松岛和幕府军的残部会合,其中也包括原陆军奉行大鸟圭介(Keisuke

Ootori)和秘密警察组织"新撰组"副局长土方岁三。榎本征用了仙台藩的运输舰"大江"(Ooe)和"凤凰"(Houou)用以填补"咸临"和"美嘉保"留下的空缺,进而明确了在北方建立根据地、等待时机反攻政府军的意图。10月9日,榎本舰队装运着2500名幕府军离开松岛,于10月13日抵达陆中·宫古湾补充燃料后于18日赶赴虾夷。在幕府末期,虾夷为德川幕府直属领地,维新之后根据"政复古"的理论建立了箱馆府。府知事清水古公考在箱馆郊外的五棱郭设立行政厅。

10月21日(公历12月),幕府军顶着大雪,在箱馆北部的鹫之木登陆。之所以不在箱馆直接登陆,是为了避免作为国际港口的箱馆发生战斗而将外国船只和人员卷入。由于幕府军当时几近穷途末路,为了在虾夷建立稳固的政权,不得不考虑到与外国列强的关系。幕府军登陆后兵分两路:大鸟圭介率领主力沿海岸线进军-包括在仙台重新组建的新撰组(队士安富才介任临时队长)、传习士官队、传习步兵队和游击队,土方岁三率领支队沿山路向箱馆迂回-包括额兵队、冲锋队和陆军队。由于明治政府在箱馆只有1200人的驻军,和幕府军实力相差悬殊,因此基本没有进行抵抗就放弃了箱馆。幕府军大鸟队在七饭村、土方队在川汲峠和松前藩的部队进行了小规模的遭遇战,10月26日,幕府军攻占五棱郭,遂于10月27日占领箱馆。英法首先承认了幕府军在虾夷建立的新政权。

庆应四年(1868,即明治元年)12月15日,榎本武扬邀请各国领事,召开酒会庆祝"平定虾夷"。同一天宣布建立"虾夷共和国",并且在酒会上由军官以上人员投票选举出内阁成员。有关这次酒会和选举的日期,亦有一些不同的说法,比如石井勇次郎的《戊辰战争见闻略记》中记载为12月22日,而石川忠恕的《说梦录》中则记载为12月28日。

选举的结果如下:

榎本武扬:156票

松平太郎:120票 "

永井尚志:116票

大鸟圭介:86票

松冈四郎次郎:82票 !

土方岁三:73票

根据选举结果,榎本武扬任司令、松平太郎任副司令、大鸟圭介和土方岁三同任陆军奉行。同时,"虾夷共和国"得到了列强的承认。

"洋装散发"的榎本武扬,在建立"虾夷共和国"时年仅33岁。

标签: 箱馆战争日本

更多文章

  • 最后的武士西乡隆盛 西乡隆盛人物评价如何(箱馆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最后的武士西乡隆盛,箱馆战争

    《最后的武士》这部电影是由美国人拍摄的,讲述的美国上尉阿尔格兰去美国训练火器军队时,参与到明治政府与日本武士之间的故事。这个剧中,除了这个美国人,最受大家欢迎的就是日本的胜元这个人物。胜元代表着日本武士的精神,可以说是日本武士道的代表人物。其实胜元就是最后的武士西乡隆盛。西乡隆盛雕像西乡隆盛被电影导

  • 布汶战役双方加入了多少兵力?最后死伤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布汶战役,法兰西王国,神圣罗马帝国

    布汶战役在适合骑兵冲锋的地域进行了3个小时,奥托军遭到了彻底性的失败,奥托的皇帝战车被毁,碎片被带回了巴黎。萨里斯伯里伯爵很快便和德鲁斯伯爵的儿子进行交换而获得了自由,腓德烈则由教皇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德烈二世。丹马丁的雷诺则在监牢中度过余生,据说是自杀。英格兰国王约翰被迫和菲利浦在希农签定了为

  • 布汶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布汶战役,法兰西王国,神圣罗马帝国

    约翰率领雇佣军队从英格兰的海港普茨茅斯出发,于1214年2月15日在阿奎坦地区的拉罗歇尔登陆,随行的还有他的王后伊莎贝拉、5岁的小王子理查和被挟持的侄女布列塔尼的埃莉诺,他意图扶植她为布列塔尼女公爵(1208年布列塔尼贵族为免被俘的合法继承人埃莉诺成为约翰或亲英封臣的傀儡,立埃莉诺和亚瑟的同母异父妹

  • 雅穆克战役:西亚版怛罗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雅穆克战役,阿拉伯帝国

    在雅穆克之战发生前不久,坐拥地中海东部与西亚大片领土的拜占庭帝国刚刚经历了一次生死之劫。巴尔干已遭受斯拉夫人的多年入侵,与萨珊波斯的长期战争形势不利,加之内乱频仍、国库虚空,拜占庭帝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此时的波斯人已经夺取拜占庭在西亚地区的绝大多数领土,兵锋直指海对岸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然而屋漏偏

  • 雅穆克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雅穆克战役,阿拉伯帝国

    公元636年,经过精心筹划,哈立德率领“伊斯兰远征军”先以小股部队骚扰敌人,然后于636年8月1日在约旦河支流雅穆克河附近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军队进行了决战,最终东罗马帝国战败,阿拉伯人将罗马人驱逐出叙利亚,这一战争史称雅穆克战役。公元633年出征的阿拉伯骑兵数量约为25000人,而东罗马援军则有约5

  • 安拉之剑:阿拉伯头号名将哈立德·本·瓦利德(雅穆克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阿拉伯,伊斯兰,瓦利德,雅穆克战役

    伊斯兰教早期著名军事将领。麦加古莱什部落人。原为麦加贵族艾布·苏富扬的部下,早年曾参加麦加多神教徒挑起反对穆罕默德的吴侯德和壕沟等战役。629年初到麦地那归信伊斯兰教,同年参加栽德率领的部队攻打拜占廷帝国属地叙利亚,在穆厄泰(Mu’tah)战役中栽德战死后,他率残部突围返回麦地那,穆罕默德为表彰其英

  • 明治维新三杰是指哪三个人?明治维新三杰的历史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治维新三杰,日本

    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并逐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在明治维新的众多元勋当中,担任最重要角色的是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三人。维新三杰戊辰战争解决了政权转手问题,大久保将注意力转向了内政戊辰战争解

  • 明治维新三杰之西乡隆盛简介 西乡隆盛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治维新,西乡隆盛,日本,明治维新三杰

    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活跃的政治家,明治维新的领导人。通称吉之助,号南洲。萨摩藩出身,生于下级藩士家庭。与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西乡隆盛,(さいごう たかもり,1828年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前期一直从事于倒幕运动,维新成

  • 明治维新三杰之大久保利通简介 大久保利通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治维新,大久保利通,日本,明治维新三杰

    大久保利通(おおくぼ としみち,1830年9月26日-1878年5月14日),幼名正助,号甲东,后改名利通。生于日本萨摩藩下级武士家庭,日本明治维新的第一政治家,号称东洋的俾斯麦。为了改革翻云覆雨,铁血无情,不论敌友,挡在他前进道路上的只能是灰飞烟灭。他最后被刺杀身亡,但也成就了明治维新的成功。幕府

  • 明治维新三杰之木户孝允简介 木户孝允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治维新,木户孝允,日本,明治维新三杰

    木户孝允(1833年8月11日—1877年5月26日)本名桂小五郎 ;长州藩出身,曾拜吉田松荫为兄,从斋藤弥九郎学习剑术,向江川英龙学习西方军事学。在尊攘、讨幕运动中起领导作用,维新后参加起草《五条誓约》,是政府的核心人物,推进奉还版籍、废藩置县,与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一起被称为“明治维新三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