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箱馆战争打了多久?箱馆战争的结果

箱馆战争打了多久?箱馆战争的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60 更新时间:2024/1/24 10:26:12

被称为明治维新之尾声的箱馆战争(1868~1869,明治元年~二年),以虾夷(现北海道)为主要战场,被称为日本近代史上首次以海上力量决定胜负的战争。

夺取作战

明治二年春,日军在青森集结准备越过津轻海峡登陆虾夷。3月9日,由军舰"甲铁"、"春日"、"阳春"、"丁卯"运输舰"戊辰"(Boshinn)、"丰安"(Houann)、"晨风"(Shinnbuu)、"飞龙"(Hiryou)组成的日本舰队在海军参谋增田虎之助(Toranosuke

Masuda)的率领下自品川海峡一路北上,在沿途遭遇几场暴风雨之后,日本军舰三三两两地进入了宫古湾,其中"甲铁"于3月18日入港。对这一局势,虾夷舰队"回天"舰长甲贺源吾(Genngo

Kouga,当时任军舰头,兼任"回天"舰长)提出派遣奇袭舰队突入宫古湾,出其不意地夺取"甲铁"。虾夷方面就这个大胆的提案法国顾问布吕涅征求意见,此人原为幕府军事顾问,在榎本前往箱馆时无视法国政府发出的回国指令,与榎本和其他6名顾问(其中5人为仙台登船)一同前往虾夷。布吕涅认为"对敌舰队实施攻击就是最好的防御",认为甲贺的奇袭计划可行。就此,决定用目前虾夷舰队中最强的"回天"和两艘小型军舰"蟠龙"和"高雄"实施奇袭,计划三艘军舰悬挂外国旗帜进入宫古湾,然后由"蟠龙"和"高雄"对"甲铁"进行左右接舷,由两舰运送的突击队登上"甲铁"将船员压制在舱内,然后将"甲铁"拖走;"回天"负责攻击港内其日本军舰、为突击队提供掩护。然而,虾夷军对恶劣的天气考虑不周,同时疏忽了"甲铁"上安装的加特林排枪带来的威胁。事实证明,"甲铁"不是池田屋。

宫古湾海战

明治二年3月21日(公历5月2日)0时,奇袭舰队驶出箱馆港。旗舰"回天"为普鲁士建造的木制明轮机帆舰,排水量1678吨、最大速度12节,装备12门56磅火炮和7门副炮,该舰于1863年作为废船抛售给英国,由英国修复改装后命名为"鹰",庆应二年被德川幕府购买并命名为"回天",在买进"开阳"之前是幕府最强的军舰,也是"开阳"损失之后虾夷最强的军舰。此次宫古湾作战,"回天"上载有虾夷海军奉行荒井郁之助(Ikunosuke

Arai)、陆军奉行土方岁三,还有酒井良裕(Yoshihiro Sakai)率领的神木队。

"蟠龙"也是从英国买进的旧货,排水量370吨、装备6门火炮;此次作战,"蟠龙"载有彰义队队士和游击队。

"高雄"原属于秋田藩,装备5门火炮,在箱馆被榎本的部队俘获。此次作战它载有部分神木队队士。

此外,每艘军舰上都载有外国军事顾问。

奇袭舰队计划首先驶向宫古湾南方的山田湾集结。3月22日,舰队抵达八户郊外的鲛港暂时停靠以观察宫古湾的情况。之后由于大雾和暴风雨,三艘军舰逐渐离散。恶劣的天气持续到24日才告一段落,同一天,悬挂着俄国国旗的"回天"驶入山田湾;随后"高雄"悬挂着美国国旗姗姗来迟,但是"蟠龙"一直没有出现。就此,奇袭舰队只得计划使用"高雄"单独和"甲铁"进行接舷。3月25日凌晨0300时,两艘军舰趁夜色驶向宫古湾。然而就在马上要进入战斗位置之时,"高雄"的机舱发生故障,无法参加作战。于是情况变得非常尴尬:两艘小型舰都无法使用,而"回天"由于是明轮船,无法和"甲铁"平行接舷。然而,头脑发热的甲贺源吾在军事顾问的鼓动下,决定以"回天"单舰孤注一掷,突入宫古湾实施夺船计划。

3月25日清晨0500时,悬挂着美国国旗的"回天"成功地进入宫古湾,它立即降下美国旗、扬起日章旗,使用56磅火炮对"甲铁"实施压制轰击,同时以舰艏抵上"甲铁"右舷。但是由于事先估计不足,虾夷军发现"回天"舰艏和"甲铁"的甲板之间落差竟然高达三米!如此的高度,给突击队带来了相当的困难。正当虾夷军犹豫不决之时,舰长甲贺源吾大吼命令攻击。"回天"上的一等测量员大冢波次郎(Namijirou

Ootsuka)首先纵身跃向"甲铁",紧接着船员矢作冲麿(Okimaro Yahagi)、彰义队队士笹间金八郎(Kinnpachirou

Sasama)、加藤作太郎(Sakutarou Katou)和伊藤弥七(Yashichi Itou)、新撰组队士野村利三郎(Risaburou

Nomura,时任虾夷陆军奉行补佐)纷纷跳向"甲铁"实施突击。但是跳上"甲铁"的突击队全部被加特林排枪凶猛的扫射打倒(也有说法称是步枪齐射),当场被打死四人。同时"回天"也和军港内的日本军舰进行了混战,舰长甲贺源吾太阳穴被流弹击穿,当场死去,除此之外"回天"还有十三人死亡。激战持续了30分钟左右,荒井郁之助意识到奇袭已经失败,遂命令"回天"倒车退出战场,凭借较快的速度而脱身。

当"回天"脱离宫古湾之后,却碰上了已经修复的"高雄"。结果速度较慢的"高雄"被随后赶来的日军"甲铁"和"春日"两舰追击,被迫在罗贺搁浅,船员将军舰烧毁之后步行逃跑,最后于3月29日向盛冈藩投降。而"蟠龙"在天气转恶之时一直停留在鲛港,于25日和逃离宫古湾的"回天"会合,两舰于3月26日回到箱馆。

至此,宫古湾海战以虾夷军的完全失败而告终。日军方面,"甲铁"战死1人、负伤11人,"飞龙"负伤6人,"戊辰"战死3人、负伤11人、另有5人失踪。

虾夷军几次三番忽视战机的选择、气候变化的情况,草率行事、配合不周,并且对敌我双方舰船的情况忽视,是造成奇袭计划失败的主要原因。然而反过来说,甲贺决定单舰突击亦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他无法判断同等的战机是否还会有下一次,放弃攻击是否值得,"甲铁"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大的诱惑,值得他冒这个险;此外,使用"回天"接舷突击的方案出自突发情况,情急之下难免忽视双方军舰落差这类细节问题;而且,作为一名曾任幕臣的高级武士,取消作战对他来说在观念上显然是很难办到的,更况还有军事顾问的煽风点火。

甲贺源吾自安政六年(1859)起任幕臣,致力于幕府的海军创设。战死于宫古湾海战,终年31岁。

虾夷崩溃

由于宫古湾海战的失败,虾夷舰队又损失了"高雄",手中可作战的军舰只剩下"回天"、"蟠龙"和"千代田形"。

明治二年4月9日,日军在江差北部的乙部登陆,兵分三路向箱馆进击。虾夷舰队集结所有军舰据守箱馆湾,以防止"甲铁"在入海口直接向五棱郭要塞实施轰击。5月1日,"千代田形"在箱馆湾内触礁,该舰被放弃之后落入日军之手;而"回天"则于5月7日在箱馆湾和日本舰队交战,动力室被击中、丧失动力,它被当作浮动炮台直到弹药告罄,最后被日本军舰击沉(应该说是重创搁浅);而"蟠龙"在5月11日的海战中击沉了日军的军舰"朝阳",几乎与此同时,土方岁三在位于箱馆和五棱郭界线的一本木关门阵亡。"蟠龙"在用完弹药之后开到浅滩搁浅,被日军烧毁,后来它被俄国商人拖到上海修复,以"雷电"的舰名再次加入日本海军。

而箱馆被日军占领之后,"甲铁"开始对五棱郭的要塞进行炮击。在力战无望的情况下,榎本武扬于5月18日向日本政府投降。"虾夷共和国"的短暂历史,亦化作晚春的缤纷落樱……

标签: 箱馆战争日本

更多文章

  • 箱馆战争什么时候发生的?箱馆战争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箱馆战争,日本

    被称为明治维新之尾声的箱馆战争(1868~1869,明治元年~二年),以虾夷(现北海道)为主要战场,常被称为日本近代史上首次以海上力量决定胜负的战争。幕末时期海军弘化三年(1846),官员阿部正弘(Masahiro Abe)提出为了保障江户城的临海地带和海岸防卫,必须建造拥有坚固防御能力的军舰,但是

  • 最后的武士西乡隆盛 西乡隆盛人物评价如何(箱馆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最后的武士西乡隆盛,箱馆战争

    《最后的武士》这部电影是由美国人拍摄的,讲述的美国上尉阿尔格兰去美国训练火器军队时,参与到明治政府与日本武士之间的故事。这个剧中,除了这个美国人,最受大家欢迎的就是日本的胜元这个人物。胜元代表着日本武士的精神,可以说是日本武士道的代表人物。其实胜元就是最后的武士西乡隆盛。西乡隆盛雕像西乡隆盛被电影导

  • 布汶战役双方加入了多少兵力?最后死伤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布汶战役,法兰西王国,神圣罗马帝国

    布汶战役在适合骑兵冲锋的地域进行了3个小时,奥托军遭到了彻底性的失败,奥托的皇帝战车被毁,碎片被带回了巴黎。萨里斯伯里伯爵很快便和德鲁斯伯爵的儿子进行交换而获得了自由,腓德烈则由教皇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德烈二世。丹马丁的雷诺则在监牢中度过余生,据说是自杀。英格兰国王约翰被迫和菲利浦在希农签定了为

  • 布汶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布汶战役,法兰西王国,神圣罗马帝国

    约翰率领雇佣军队从英格兰的海港普茨茅斯出发,于1214年2月15日在阿奎坦地区的拉罗歇尔登陆,随行的还有他的王后伊莎贝拉、5岁的小王子理查和被挟持的侄女布列塔尼的埃莉诺,他意图扶植她为布列塔尼女公爵(1208年布列塔尼贵族为免被俘的合法继承人埃莉诺成为约翰或亲英封臣的傀儡,立埃莉诺和亚瑟的同母异父妹

  • 雅穆克战役:西亚版怛罗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雅穆克战役,阿拉伯帝国

    在雅穆克之战发生前不久,坐拥地中海东部与西亚大片领土的拜占庭帝国刚刚经历了一次生死之劫。巴尔干已遭受斯拉夫人的多年入侵,与萨珊波斯的长期战争形势不利,加之内乱频仍、国库虚空,拜占庭帝国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此时的波斯人已经夺取拜占庭在西亚地区的绝大多数领土,兵锋直指海对岸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然而屋漏偏

  • 雅穆克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雅穆克战役,阿拉伯帝国

    公元636年,经过精心筹划,哈立德率领“伊斯兰远征军”先以小股部队骚扰敌人,然后于636年8月1日在约旦河支流雅穆克河附近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军队进行了决战,最终东罗马帝国战败,阿拉伯人将罗马人驱逐出叙利亚,这一战争史称雅穆克战役。公元633年出征的阿拉伯骑兵数量约为25000人,而东罗马援军则有约5

  • 安拉之剑:阿拉伯头号名将哈立德·本·瓦利德(雅穆克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阿拉伯,伊斯兰,瓦利德,雅穆克战役

    伊斯兰教早期著名军事将领。麦加古莱什部落人。原为麦加贵族艾布·苏富扬的部下,早年曾参加麦加多神教徒挑起反对穆罕默德的吴侯德和壕沟等战役。629年初到麦地那归信伊斯兰教,同年参加栽德率领的部队攻打拜占廷帝国属地叙利亚,在穆厄泰(Mu’tah)战役中栽德战死后,他率残部突围返回麦地那,穆罕默德为表彰其英

  • 明治维新三杰是指哪三个人?明治维新三杰的历史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治维新三杰,日本

    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并逐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在明治维新的众多元勋当中,担任最重要角色的是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三人。维新三杰戊辰战争解决了政权转手问题,大久保将注意力转向了内政戊辰战争解

  • 明治维新三杰之西乡隆盛简介 西乡隆盛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治维新,西乡隆盛,日本,明治维新三杰

    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活跃的政治家,明治维新的领导人。通称吉之助,号南洲。萨摩藩出身,生于下级藩士家庭。与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并称“维新三杰”。西乡隆盛,(さいごう たかもり,1828年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的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前期一直从事于倒幕运动,维新成

  • 明治维新三杰之大久保利通简介 大久保利通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治维新,大久保利通,日本,明治维新三杰

    大久保利通(おおくぼ としみち,1830年9月26日-1878年5月14日),幼名正助,号甲东,后改名利通。生于日本萨摩藩下级武士家庭,日本明治维新的第一政治家,号称东洋的俾斯麦。为了改革翻云覆雨,铁血无情,不论敌友,挡在他前进道路上的只能是灰飞烟灭。他最后被刺杀身亡,但也成就了明治维新的成功。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