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庚戌之变发生的原因:大势所趋下发展的必然结果

庚戌之变发生的原因:大势所趋下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32 更新时间:2023/12/31 3:27:03

庚戌之变是指发生在明朝庚戌年的一次蒙古侵犯明朝的事件,这次事件其实是由于明世宗嘉靖皇帝拒绝与蒙古进行交易的情况下,由蒙古土默特部落首领俺答发动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战火一直燃烧到了北京城下,这场战争的结局充分的体现出了明朝政府的腐败和无能,下面做一下庚戌之变简介。

蒙古俺答画像

明朝嘉靖年间的1550年,蒙古俺答率军队大举进攻明朝,其目的就是要明廷授予封爵,允许每年进贡,并且在长城关口恢复互市贸易。面对蒙古俺答的要求明朝却由于惧怕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的事件再次发生,拒绝蒙古俺答的要求,于是蒙古俺答发兵攻打明朝。一开始的时候俺答攻打的是大同,但是大同总兵仇鸾却采取贿赂俺答的方式让俺答去攻打别处,俺答接受了贿赂,于是改为攻打古北口,之后一路南下来到了北京城下,继明朝京师保卫战之后再次兵围京师,明世宗惶恐不安,明朝的军队几乎没有任何的战斗力,于是任由俺答的军队在明朝的北京城下四处劫掠,明军却丝毫没有任何作为。

后来俺答写信给明世宗嘉靖皇帝要求“予我币,通我贡,即解围,不者岁一虔尔郭!”明世宗百般无奈的情况下只能是答应了俺答的要求,于是俺答撤兵回了草原。明朝虽然是答应了蒙古俺答的要求,但是明世宗却以此为奇耻大辱,因此对互通交易总是不那么积极,1570年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负气出走明朝,这一偶然事件却促成了蒙、明贸易的正常化。

从庚戌之变简介可以了解到蒙汉互通有无已经成为了蒙古族发展的必须条件,蒙古族需要汉族的手工业和农业产品,这种需要被明朝阻止,但是这是大势所趋,最终蒙古族和明朝贸易得以恢复。

庚戌之变发生的原因

庚戌之变发生在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落俺答率军队攻打大同,大同总兵仇鸾采取贿赂的方法让蒙古土默特部落俺答去攻打别的地方,于是俺答从古北口一直打到北京城下,明朝统治者看到兵临城下万分惊恐,但是明军却丝毫没有战斗力,最终不得以答应了俺答要求的互通有无的条件,史称庚戌之变,下面说一下庚戌之变发生的原因。

蒙古俺答塑像

元朝被明朝替代之后,蒙元在北方分裂成许多部落,16世纪中叶的时候,蒙古土默特部落变得强大了起来,土默特部落作为一个游牧部落非常需要明朝的铁锅、布匹、粮食等手工业和农业产品,这些产品是游牧部落自己无法制造出来的,但是明朝统治者对蒙古族的牛羊等产品的需要不像蒙古部落需要明朝产品那么急需,而且对其牛羊产品没有依赖性,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一直以来是明朝的一代心病,明朝统治者不愿意与蒙古进行贸易,这就造成了蒙古族与明朝的一大不可调和的矛盾。

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落的俺答要求明廷授予封爵,允许每年进贡,在长城关口恢复互市贸易,同时为了夺取自己需要的物品又不断的骚扰明朝的边境,看到自己的要求一直得不到明政府的回应,蒙古土默特俺答于是率军攻打明朝,要求明朝答应自己的要求,史称庚戌之变。

通过庚戌之变发生的原因可以看到自古以来互通有无就是大势所趋,是经济影响政治的重要表现。

庚戌之变经过

庚戌之变是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的异常战争,这场战争是由于蒙古族土默特部落的俺答要求对明朝称臣进贡,和明朝进行贸易遭到拒绝引发的,俺答先是率兵攻打大同,后来东移到古北口,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最终围困了北京城,明朝被迫答应了俺答的要求,于是俺答退兵,这一事件史称庚戌之变,下面介绍一下庚戌之变经过。

庚戌之变

1550年六月,蒙古特土默特部落的俺答率兵进攻大同,大同总兵仇鸾给与俺答贿赂要其去攻打别的地方,于是俺答转移到了古北口,一路南下,打到了北京城下,围困了北京城,明朝的军队没有任何的战斗力,于是以明世宗嘉靖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非常的恐慌,明世宗急忙诏令诸藩镇派兵前来勤,六月十八日,各地的援军相继到达北京城下,但是都非常的胆怯,不敢应战,并且这些勤王军队粮饷缺乏,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明世宗让仇鸾做平虏大将军,总领诸军,但是仇鸾却纵兵抢掠,百姓都说明朝军队比那些蒙古人还要恶劣。

当时的宰相严嵩也严令各位将领不要出战,明军于是坚壁不出,听凭俺答的军队在北京城下劫掠。俺答俘虏了宦官杨增,让杨增给明世宗捎去了一封书信,信中要求“予我币,通我贡,即解围,不者岁一虔尔郭!”礼部尚书徐阶认为无条件答应俺答的条件太失面子,只有劝俺答先撤退,再由大同方面就通贡问题与之周旋,世宗采纳了徐阶的主张。于是俺答的军队与六月二十三日撤退了。

通过庚戌之变经过可以看到明朝统治的腐败与无能,明朝统治者根本不关心百姓的疾苦与生死。

庚戌之变的影响

庚戌之变是因明朝统治者拒绝了蒙古土默特部落俺答的要求而爆发的,蒙古土默特部落强大之后要求对明朝称臣,向明朝进贡,要求在边境开市互通有无,借以可以得到明朝的铁锅、布匹等自己没有能力生产的物资。庚戌之变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仅对蒙古土默特部落有利,对明朝也非常有好处,下面就总结一下庚戌之变的影响。

蒙古俺答画像

庚戌之变的影响一:庚戌之变反映出了明朝统治者的腐败与无能,也反映出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堪忧,所以庚戌之变之后明朝统治者积极的加强了自己的防御措施,对军队的防务以及编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通过这些措施明朝的军队实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明朝北部的边防能力有所加强。

庚戌之变的影响二:庚戌之变之后明朝遮遮掩掩的开始了与蒙古的互市贸易,这项措施不仅仅有利于蒙古的需要,而且有利于明朝的发展,可以说是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利无害的事情,因为明朝统治者的面子问题总是解决不好,这种互市贸易总是停停走走,但是最终明朝统治者还是开放了自己的边境贸易,而俺答因为明朝的不合作,总是袭扰边境,给边境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是互市贸易的大趋势是不可扭转的,走西口在庚戌之变之后也拉开了序幕,1570年,明朝和蒙古最终达成了和议,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俺答服属中央朝廷,长城一带才开始得到安宁。

标签: 庚戌之变

更多文章

  • 庚戌之变的结果和意义:庚戌之变有什么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庚戌之变,鞑靼,蒙古,

    明廷接到俺答的书信后,明世宗君臣紧急磋商如何处理,大学士严嵩说:“所此抢食贼耳,不足患。”礼部尚书徐阶斥责道:“今虏在城下杀人放火,岂可言是抢食?正须议所以御之之策!”世宗赞同徐阶的话,并询问众臣如何回答俺答书信,徐阶说:“今虏驻兵近郊,而我战守之备一无所有,此事宜权许以款虏,第恐将来要求无厌耳。”

  • 庚戌之变的经过:俺答汗是如何侵入边境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庚戌之变,鞑靼,蒙古,

    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因“贡市”不遂而发动的战争。该年为干支纪年庚戌年,故名庚戌之变。当时,蒙古与明朝的“贡市”关系时断时续。明朝输入蒙古的农业与手工业产品,在数量与品种上都难以满足以畜牧为生的蒙古族的需要。俺答汗作为土默特部首领和右翼三万户盟主,为对付瓦剌,更好地统

  • 大清帝国罪犯们的集中营:宁古塔究竟有多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宁古塔,清朝

    在《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以及《宰相刘罗锅》等清宫剧中,经常会听到皇帝动怒时的一句经典台词:将某某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那么,何为宁古塔?宁古塔又在何处?其实,宁古塔不是“塔”,而是一个城名,是一个清朝时期的关外流放罪犯场所。旧城在今黑龙江省安宁县西海林河南岸旧街镇。宁古塔属边远地

  • 宁古塔原来不是塔!清朝的宁古塔究竟是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宁古塔

    在电视连续剧《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以及《宰相刘罗锅》等反映清朝生活的历史剧中,经常会听到不同时期,不同皇帝动怒时的一句经典台词:将某某发往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那么,何为宁古塔?宁古塔又在何处?其实,宁古塔不是“塔”,而是一个城名,是一个清朝时期的关外流放罪犯场所。旧城在今黑龙江省安

  • 三武一宗之厄的灭佛原因是什么?法难”三武一宗之厄的影响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五代周世宗,三武一宗

    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之厄,称为“法难”。指中国历史上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五代周世宗等四位皇帝排斥打击佛教的事情。北魏王朝是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属于当时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之一。拓跋氏本“与西域殊绝”,不知佛教。后来在经略燕赵、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才逐渐接触到中原文化和佛教。北魏太武帝原与北魏前二

  • "三武一宗"灭佛是怎么回事?三武灭佛的真正历史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北朝,唐朝,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三武一宗

    在中国历史上,开展大规模灭佛活动的有四位,统称为三武一宗,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以及后周世宗。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就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发生大规模灭佛原因并不是佛教徒的信仰有问题,灭佛的帝王对佛教本身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后周世宗都处于兵荒马乱的时代,最缺士兵和粮草;唐

  • 三武一宗灭佛报应:四个皇帝分别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武一宗灭佛

    三武一宗灭佛的皇帝一共有4位,其中三武指的是谥号中带武字的3位皇帝,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这3位皇帝统称为三武,而一宗指的就是后周世宗柴荣,他的谥号就是后周世宗。所以后世人取了他们名字中的一个字组成了三武一宗,三武一宗灭佛的皇帝就只有这4位。后代很多虔诚的佛教徒认为三武一宗灭佛的皇帝都

  • 解析三武一宗灭佛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武一宗

    三武一宗灭佛的根本目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是发生在中国古代一次著名的事件,三武一宗总共4位皇帝对佛教采取了限制性的发展策略,而他们灭佛有自己的原因,后代历史学家对于三武一宗灭佛的根本目的这个问题整理了两种说法,一是政治原因,二就是经济原因。后周世宗剧照很多历史学家相信政治原因才是三武一宗灭佛的根本目的,

  • 解析三武一宗灭佛的影响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武一宗灭佛

    三武一宗灭佛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从经济上来说并没有给当时社会经济带来太大的好处,反而由于三武一宗灭佛实行的手段太过残酷,杀了很多青壮年劳动力,使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力。从政治上来说,三武一宗灭佛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因为当时3个皇帝采取的手段非常毒辣,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

  • 四大刺客之一的要离是谁杀的 要离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要离是谁杀的,要离墓在哪里,四大刺客

    要离是战国时期吴国人,相貌丑陋,以捕鱼为业,虽是平民,但是要离善于剑术而且足智多谋。后来被吴王阖闾派去刺杀庆忌,但是在杀死庆忌之后,庆忌却有意放要离一条生路,这个故事本来是一个勇士刺杀的行动,却变成了庆忌与要离惺惺相惜的悲壮故事。不过故事虽然人尽皆知,但是要离最后的结局却非常引人好奇。刺客要离是谁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