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武帝刘裕所创的“却月阵”威力到底有多大?

宋武帝刘裕所创的“却月阵”威力到底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197 更新时间:2023/12/30 2:55:09

刘裕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出生在北朝时期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在历史的长河上,虽然名声不是很大,不过也受到很多人由衷的敬佩。这个人可称之为大英雄,完全拥有一名统治者应该有的品质,除了出身之外。

应该没有一位皇帝的出身比他要差了吧。他出生的时候家里简直是贫穷至极,母亲因为分娩后身患疾病而去世了。根据《宋书·刘怀肃传》记载:“初,高祖产而皇妣殂,孝皇帝贫薄,无由得乳人,议欲举高祖。高祖从母生怀敬,未期,乃断怀敬乳,而自养高祖。”从小就没有母爱的他就根本不要妄想能有母乳喂养了,家里也没有那个资本去聘请乳母,他的父亲曾经想要抛弃他,不过因为别人伸以援手才得救,拉扯着长大。家境这么困苦的他早期曾经买鞋子营生,但嗜赌,因此多次散尽家财,被别人鄙视。不过他却很有大志,且天生才能出众,一切的一切都从他投军到北府军孙无终的军队开始。

是金子就走到哪都会发光,虽然刘裕不被别人重视,根据《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记载:“晋隆安三年十一月,祆贼孙恩作乱于会稽,朝廷遣卫将军谢琰、前将军刘牢之东讨。”刘恩一大势力起事反晋,晋朝皇帝慌忙派出谢琰与刘牢之去迎战,当时可能通过孙无终的推荐,刘裕转到刘牢之的麾下,当了一名参军。因为从小就贫困,不怕苦也不怕死,打起仗来勇猛至极,率先冲锋陷阵。不过最重要的是他的军事才能开始显露,在几年打仗期间,指挥有方且善于以少胜多,那时候的军队都不爱惜百姓对他们大肆掠夺。唯独刘裕的军队军纪严明。如此贤臣能不受到重用?因此神勇带兵的他就被封为建武将军。

刘裕

刘裕打起仗来不仅有勇有谋,而且还是懂得审时度势,并且是很有大志的人,这样的人都不成大气的话,天理也不容啊。晋朝朝廷与孙恩打仗导致元气大损,一个叫做桓玄的人是掌握重兵,坐镇荆州的人,他趁虚而入,率领大军一路打进晋朝心脏。根据《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玄克建邺,以牢之为会稽内史。”桓玄把晋朝统治者司马元显杀了,又收并了刘牢之的军队,而刘裕就是在这军队里面,因为当时刘裕在军队里面很有声望,所以桓玄对刘裕也以礼相待。识时务者为俊杰,刘裕暂时别无他法,因此居于桓玄麾下韬光养晦。

刘裕名声可能过大,桓玄的妻子说刘裕是有大志有野心的人,要除掉他,桓玄却说:“我欲荡平中原,非此人不行,怎好杀他?等关陇平定,再作计议。”桓玄还要留着刘裕来打世界了。与此同时刘裕早以盘算着如何谋反了,他暗自约了好几个将领将于不同的地方同时起事,他打头阵,以打猎之名聚集众人率先起事,把桓玄打了个措手不及,其他人也起事成功,一直打到了下一年才灭了桓玄,给晋朝重新收复失地,刘裕还亲自迎接晋安帝回去。可以说有点邀功的意思,不过他确实功不可没,还是大功!最终他终获授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兖二州刺史,这么多职位在身,掌握朝政大权,是人生的最高巅峰了吧?不可能!充满野心的刘裕永不止步。

出身始终是个大问题,使刘裕在贵族中威望不算很高,刘裕又认为晋朝时时都面临着北方的威胁,因此决定北伐!运用了巧妙的军事手法攻陷了南燕之后,第二次北伐的目标是后秦,刘裕意识到后秦的朝政内乱不堪,乃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当时刘裕打算向北魏借路走一下,希望能尽早到达后秦,所谓兵贵神速。不过北魏却害怕他们以借道为名去攻打他们。不仅不借,还派十万士兵监视晋军。虽然借道不成功,可是刘裕仍然按照计划进军。北魏哪里肯,就派出几千名骑兵跟随他们,时不时就去骚扰他们,凡是被水充了去北岸的士兵都被北魏的人给杀了,他们的行为令到晋军的将士特别是刘裕十分不满!根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记载:“裕遣军击之,裁登岸则走,退则复来”举兵去攻打他们,他们就走,晋军退走后他们又跟上来,使人不胜其烦,一再拖延晋军的进度。这种种情况就逼迫刘裕创立出伟大的“却月阵”了。

刘裕看清楚了地形,命令七百人还有百辆战车,在背靠河水一百步的地方建立起一个弧形的阵,两头抱河,名为“却月阵”。布置好后,将军在中间举起了白色的羽毛通知船上的晋军,两千名晋军带了大量巨大的弓弩增援,每辆战车上站二十人,又在车旁设立盾牌保护战车。这时,北魏也派来三万士兵增援,一开始晋军射出无力的弓箭,使魏军轻敌,魏军认为三万打三千,毫无悬念果然轻敌,便全军出发猛攻。晋军瞬间换成大的弓弩进行强烈射杀。根据《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记载:“时超石别赍大锤及千馀张,乃断长三四尺,以锤锤之,一轧洞贯三四人。魏兵不能当,一时奔溃,死者相积。”不过距离还是越缩越短,后来兵刃交接,晋军又命将士将所携带的千余张槊,截断为三、四尺长,用大锤锤击进行杀敌,一根断槊便能洞穿三、四名魏军。因为战车防御力高,而且因为是扇形,迎击面本来就小,越靠前所受的伤害就越大。晋军三千人打败魏军三万人,使魏军闻而生畏,不敢再去招惹刘裕。

“却月阵”一下子闻名天下,不过使用的次数就仅此一次,因为却月阵的缺陷是只能攻击一面,刘裕是看清楚地形,背靠河水,又知道魏军急于求成,所以才有此上策,考虑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将军,刘裕的军事才能显露无疑。

刘裕灭了后秦班师回朝后地位更加显赫,又平复了长安内乱,使朝廷众人都无比佩服。智勇双全,又得民心,功高过主还掌握朝政大权,最主要的是他还有野心与大志。实在是众望所归了,晋恭帝在元熙六年让位给刘裕,刘裕改号为“宋”,还为了斩草除根,第二年就把晋恭帝给杀了。

刘裕

这位传奇的人物宋武帝是东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皇帝,即使出身草根又如何,他用他创新型的军事才华,用他不畏困难的奋斗精神,加上鸿鹄大志,野心勃勃,登上了王位,是最名副其实用自己双手打拼出来的天下,令人敬佩不已。

刘裕

标签: 宋武帝刘裕却月阵

更多文章

  • 刘裕北伐:七千步兵摆却月阵击杀数万北魏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裕,却月阵,南北朝,

    拓跋嗣继位前后,北方刘屈孑(赫连勃勃)、南方刘裕同时崛起,这两个人及其后人将来都给北魏带来大麻烦。姚兴极力扶植刘屈孑,令其收集旧部,为后秦北面屏障。但刘屈孑是个白眼狼,杀死岳父没弈干,吞并多兰部,背叛后秦,改名赫连勃勃,自称大单于,大夏王,姚兴从此陷入与赫连勃勃的苦战之中,因此主动向拓跋嗣抛去了红线

  • 刘裕的却月阵为何昙花一现?却月阵简介及其局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裕,却月阵,南北朝

    一、“却月阵”形成的时间“却月阵”战术出现在东晋十六国的末期,为南北朝南朝宋朝的开创者、宋武帝刘裕所独创。“却月阵”战术的出现有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性。在现有的史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刘裕是何时发明的“却月阵”。但“却月阵”本身是由水军和步兵共同组成的,其中步兵又以战车为主,所以通过对水军和战车进行

  • “永贞革新”为什么会失败?改革者借改革之名大肆谋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永贞革新

    没有夯实基础的政治革新就像一个匆匆上马的民生工程,工程质量大打折扣。群众基础好的改革,也有可能因为革新派政治力量比较单薄、内讧以及操之过急等原因导致失败。有老话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而领导唐朝著名的“永贞革新”的“二王八司马”大都是文人,最终他们也印证了这句古语。虽然没有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那么

  • 永贞革新内容 永贞革新为何只持续了短短100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永贞革新内容

    永贞改革虽然经历了短短的100多天,但是却是唐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革,是一场由皇帝自上而下发起的革新运动,永贞改革内容非常复杂,后代历史学家对于永贞改革这个问题,划分了5个点,其中永贞改革内容包括取消进奉,打击贪官宦官,打击藩镇等等。在所有的改革内容中打击宦官和抑制藩镇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因为改

  • 韩愈的另一面:因未被弃用而反对永贞革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韩愈,永贞革新

    没被任用而结怨韩愈带头反对永贞革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王叔文主政后,没有起用他,直到那年夏秋宪宗继位时,才把他转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韩愈为此痛恨王叔文,并迁怒于柳宗元﹑刘禹锡,把自己遭贬阳山令归罪于柳宗元和刘禹锡,其实这是极不公允的。永贞革新时没起用韩愈,就其为人来说,恐怕不是没有原由的。而韩愈被

  • 永贞革新的目的 柳宗元与永贞革新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永贞革新

    永贞改革是唐顺宗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革新运动,永贞改革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抑制藩镇割据,二,防止宦官专权,把权力从宦官手中争夺过来,三,整顿朝廷风气,使得唐代又一次强盛,巩固唐顺宗的统治。后代专家认为永贞改革的目的很单纯,就是维护封建统治,而唐顺宗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把权力

  • 永贞革新的主将王叔文相关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永贞革新,王叔文生平

    永贞革新的主将王叔文相关介绍永贞改革是在唐代中期唐顺宗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结党营私和打击宦官势力,永贞改革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杰出政治人才,而永贞改革王叔文正是其中之一,王叔文是这场改革的主要领导者,也是当时在位皇帝唐顺宗最为信任的一个宠臣。王叔文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在唐顺宗

  • 永贞革新是什么样的革新?刘禹锡与永贞革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永贞革新,唐顺宗,刘禹锡

    永贞改革是唐顺宗即位之初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革新,永贞改革背景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这3个因素,当时唐顺宗刚刚即位时就有改革的意向,但迫于这些复杂的背景不得不将改革的计划稍后延迟了,所以永贞改革在唐顺宗即位很多年以后才开始。永贞改革背景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宦官专权,当时宦官

  • 十九岁被封为骠骑将军的霍去病为何会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霍去病,骠骑将军

    汉代最著名的大将军霍去病,一生短暂,遭遇传奇,他的生平被后人一直称颂。也有很多人为其短暂的生命大感遗憾!对于霍去病之死,至今仍是个谜。目前,坊间传闻很多霍去病的死因,我们一一看看真假如何?霍去病的战绩惊人,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就可以领兵打仗,首战便攻克了当时强大的匈奴骑兵。曾先后6次出兵塞外,获得大捷,

  • 霍去病简介 汉武帝战神骠骑将军霍去病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霍去病,汉武帝,骠骑将军

    霍去病简介:霍去病,是中国汉朝赫赫有名的大将,他少年从军出战,打得匈奴再也不敢南下欺凌西汉。那么,霍去病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又和资料,关于他的故事有哪些?霍去病,男,出生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死于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享年23岁,葬于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