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残暴亡国之君孙皓:杀人手法多如牛毛(孙皓暴政)

三国残暴亡国之君孙皓:杀人手法多如牛毛(孙皓暴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3 更新时间:2024/1/19 7:50:44

孙皓乃孙权的孙子孙和的儿子。孙权百年之后,幼子孙亮即位,当了六年皇帝被废黜了。孙权的另一个二子孙休登基,不过六年之后也逝世了。当时孙休的儿子都太小了,难以继承皇位。

三国孙皓

在当时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等听到孙和的儿子孙皓做事果断,是个君主之才,于是推荐他做了东吴的第四任皇帝。开了一段不一样的东吴历史!

在继续下面的话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孙皓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孙皓的父亲孙和是废太子,本来他是有机会掌握皇位的。不料他的一个姊妹全公主跟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不和,故意谗言陷害孙和图谋不轨,意图险恶。当时老眼昏花的孙权于是相信了全公主,废黜了太子孙和,后来孙和被赐死!

从此,作为废太子的儿子,孙皓一直被朝廷的监管下成长,一直都是胆战心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人头落地。于是久而久之造成了他顾忌猜疑,残暴不仁,有一种“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性格。

后来孙休死后,他时来运转,被推荐当了皇帝,自此风水轮流转,咸鱼翻身!

孙皓登基伊始是明君的榜样!

很多人不信吧?呵呵,孙皓登基初期开仓济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与民同乐,在百姓和朝臣眼里那都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明君。

但是好景不长,他开始暴露他他残暴骄横,嗜血成性的一面,可以说,孙皓的残暴是令人发指的!

孙皓杀人,比任何人都不眨眼!

孙皓自小在监督下长大,个性猜忌多疑,而且要想混的长胆子就要大,否则早就被流言风语攻击死了。猜疑跟胆大结合在一起,孙皓杀起人来就压根不眨眼。

孙皓上朝

我列举他杀人的几个“光辉事迹”让大家一饱眼福。

NO.1 忘恩负义

还记得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吧?是他们推荐孙皓登基的。恩,这么说他们是孙皓的恩人了?可惜孙皓不认账,孙策残暴治国招致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的不满和悔恨,于是孙皓就将他们咔嚓了。当时张布的女儿张美人是孙皓后宫,因为说了句“我父亲被奸贼杀死”于是被孙皓令人用锤子活活砸死。孙皓怀念张美人的美貌,于是把张布的另一个已经出嫁的女儿掳回宫里,荒淫作乐。

NO.2 草菅人命

草菅人命的首要对象当然是大臣们。据说孙皓嗜酒,可是他喝酒的时候也不忘杀人。他设立黄门侍郎数十人,酒宴之时在大臣背后察言观色,大臣稍微酒后胡言乱语就会获罪。丢了性命的人不少。草菅人命的其次对象当然是后宫佳丽。孙皓后宫多大一万人,他睡不过来就把他们当玩偶了。他把水引进宫中,对哪位姬妾不满意就将他抛进水里,所以有言“进来的是美人,出去的是尸体”。

NO.3 杀人手法多如牛毛

孙皓杀人手法很多,比如剥脸皮,凿眼睛等等,锯脑袋等等。大臣都害怕,早上上朝还可能是细皮嫩肉,晚上下班回来就有可能血肉模糊没脸皮了。以至于晋朝的皇帝都对他这剥脸皮有所耳闻。他到洛阳后晋皇帝就问过他这事。

残暴杀人有其本性之因,亦有阶级斗争之意。

孙皓本性残暴,杀人不足为奇。

但是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为了打击当时的江东豪族。

网络配图

东吴跟蜀汉曹魏都不一样。东吴的政治力量分为孙策所渡河南进带来的江北集团和东吴本地的江东集团。

江北集团代表人物是周瑜,吕蒙等等,都是进取派。深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江东无根基,所以要开疆拓土。

江东集团以吴郡显赫的豪族顾、陆、朱、张四家,会稽豪族虞、贺两家为主。他们良田百亩,基本上不想着打仗什么的,只想终老此乡。不过势力庞大到威胁到孙皓的地位了,当时东吴高级职位都是江东豪族的人在占着,比如顾氏家族里的顾雍位居丞相,陆氏家族陆凯陆抗等人掌握着军事大权等等。

孙皓要想维护皇帝的威严就要想方设法去达到平衡,所以他经常要杀些大臣,以此杀鸡儆猴。

孙皓有一种跟豪族对着干的意思。比如会稽豪族的贺邵中风之后依然被孙皓逼着说话,后来被锯了脑袋。陆凯的妻子儿女被流放到建安等等。不过孙皓以一人之力依然无法消除掉这些豪族。

悲剧的是,后来晋朝军队伐吴,这些豪族都不愿意为孙皓卖命。而司马后来也优待了这些豪族,让他们继续在江东做大做强。而皇帝孙皓就被掳到洛阳去了,鲜明的对比!

孙皓被俘之后,司马炎跟他喝酒,说,听说你很会作诗,现在做一首来听听。

孙皓举起酒杯说“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敬汝一杯酒,为汝万年春”。呵呵,有意思!

标签: 孙皓孙皓暴政

更多文章

  • 东吴末代皇帝孙皓何以从明主沦为昏君?(孙皓暴政)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皓,孙皓暴政

    孙皓(公元242—284年),是孙权被废皇太子即三子孙和的长子,也是三国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是孙权的孙子,孙和的儿子,公元264-280年在位。虽然他的前任孙休已经有儿子,但孙休去世时这个儿子十分年幼。群臣鉴于蜀汉之亡,认为主少国危,想立一个较年长的君主,所以作为废太子孙和的长子孙皓便被拥立继位。

  • 东吴暴君孙皓竟把大臣王蕃的脑袋当球踢(孙皓暴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皓,孙皓暴政

    孙皓是东吴的一位暴君,暴君本来并非暴君,之所以会成为暴君,和身边众人的长期呵护是分不开。不过这里我们不讨论孙皓成为暴君的原因,就单讲一个叫做王蕃的东吴名士的坎坷人生,就可以知道孙皓为什么被称为暴君了。王蕃的列传王蕃本是一文艺青年,码字功夫高超,不但会做诗词歌赋,对学术也颇为懂行。东汉的科学大佬张衡曾

  • 难道历史上的皇帝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诸葛恪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亮,诸葛恪,皇帝,,诸葛恪专权

    很多人都认为,导致东吴一代名臣诸葛恪被杀死的原因,除了他本人骄傲自负这个原因外,还源自孙峻与孙亮那滴水不漏的计划。事情真的就是如此吗?难道就没有其他可能了吗?难道我们用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相了吗?在笔者看来,历史上的孙亮根本不想杀死诸葛恪。至于为何,且听分析。东兴大捷以后,诸葛恪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

  • 诸葛恪是个怎样的人:文能治国武能领军(诸葛恪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恪,诸葛恪专权

    诸葛恪是个怎样的人诸葛恪,字元逊,三国时期的人,效忠吴国,一生侍奉吴国的两位君主,孙权和孙亮,一生立下不少功绩,也算是立下汗马功劳。诸葛恪画像诸葛恪从性格层面来看,是一个情商智商俱高之人,最难得是此人还颇有胆量和见识,有一定的责任心,但随着功劳的累计,军功的上升,诸葛恪也慢慢开始骄傲放纵起来,自恃有

  • 揭秘:诸葛恪死于谁之首?诸葛恪的谋略如何(诸葛恪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恪,孙皓,三国,诸葛恪专权

    诸葛恪,字元逊,三国时期的人,效忠吴国,一生侍奉吴国的两位君主,孙权和孙亮,一生立下不少功绩,也算是立下汗马功劳。诸葛恪从性格层面来看,是一个情商智商俱高之人,最难得是此人还颇有胆量和见识,有一定的责任心,但随着功劳的累计,军功的上升,诸葛恪也慢慢开始骄傲放纵起来,自恃有功,便开始冒进攻魏,但一次次

  • 三国史上武圣关羽为何投降曹操而不投降孙权?(孙权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孙权建国

    喜欢关羽的人,我们总会为其忠义所叹服,“千里走单骑”更成为其忠义的伟大证据。然而,在三国中,关羽的忠义似乎很特别,让人琢磨不透,说其忠吧,他可是投降过曹操的人,说其不忠吧,他又不投降孙权,可以说关羽的忠义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谜。那么,关羽为何宁愿投降曹操而不投降孙权呢?对此,作为文学作品《三国演义》,

  • 孙权竟将文臣扔到江里喂鱼 武将发配蛮荒之地(孙权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权,孙权建国

    陆逊上疏要求回京,当面“论嫡庶之分”,这个表态,让孙权很为难。陆逊当时在朝廷和军中享有崇高威望。吴大帝孙权,让自诩英雄的曹操、刘备二人无可奈何!然其晚年,把才俊之士杀的杀、贬的贬,等到尘埃落定,悔之晚矣。历史上的南鲁党争,指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在朝廷享受同样的礼遇。孙权独宠王夫人,对王夫人所出的孙和、

  • 揭秘孙权为顺利称帝曾长时间向曹操阿谀奉承(孙权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权,曹操,孙权建国

    孙权为顺利称帝,磨叽了10年之久从211年-219年,建业作为东吴都城的试用期有9年,期间孙权夺回又大又甜的蛋糕——荆州,天下三分成定局。在一个正常人看来,孙权应当张灯结彩,赶紧缝制龙袍忙着称帝啊。然而,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直到229年,孙权才正式登基,随后迁都建业。那么,他到底在磨叽什么呢?如果用

  • 三国中曾说孙权金发碧眼,难道他真的是混血儿?(孙权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孙权建国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都对吴国的皇帝记忆很深刻,因为他的外貌与常人不一样。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许多人会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人物描写肯定有不少夸张的成分,那么,如果具有较高历史的《三国志》也这样写,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呢?网络配图 《三国志》中描写孙权的外貌,方颐

  • 三国名将孙权怎么带兵的:用兵要狠 爱兵要深(孙权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孙权建国

    孙权这个人,很有手段,又很有魅力。他刚接班的时候,内部有人不服,外部有人惦记,但他一出手就把事情一一摆平,那时他才20岁不到。一个20岁的小伙子有多深的诚府、多高的手段?其实都是从各种斗争中边学习、边锻炼、边成长起来的。在如何带兵方面孙权也很有一套,他用兵时很严格,甚至有些严厉,但爱兵又很深切,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