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奉天之难”是怎么发生的 晚唐衰落的标志性事件“奉天之难”

唐朝“奉天之难”是怎么发生的 晚唐衰落的标志性事件“奉天之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75 更新时间:2023/12/14 6:31:18

唐德宗李适(kuò)是代宗李豫的长子,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他年仅十四岁。他的祖父李亨,那个时候还是太子他的父亲李豫是皇长孙。作为李隆基的重孙子,李适的童年过的并不幸福。因为,祖父李亨虽然贵为太子,但是在朝廷上处处受到宰相李林甫的刁难,甚至是迫害。所以,对于李亨的子孙生活的都是如履薄冰。

安史之乱暴发后,李亨登基为帝,他的父亲李豫被立为太子。然而,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的母亲沈珍珠因为战乱被敌军俘虏,后来下落不明。作为李豫的嫡长子,李适像他的父亲一样,肩负起了平定叛军的重担。

在这期间,李适经历了唐玄宗开元盛世的辉煌景象,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混乱景象。他经历了杨国忠李林甫奸相弄权,也经历了奸宦李辅国霍乱朝政。所以,从李适登基开始,他就立志做一个好皇帝。

李适继位后,他任用贤臣,严禁宦官干政,改革吏治税法,使大唐的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但是,虽然如此,由于当时常年战乱,社会各阶层矛盾很深,尤其是藩镇割据势力庞大。李适虽然有心整治,但是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好转。

公元782年,李适妄想通过武力削夺藩镇的权力,结果引起藩镇节度使的集体讨伐。由于藩镇实力过于强大,加上中间发生的泾师之变,李适兵败,被迫逃往奉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奉天之难”。

公元784年,李适痛下“罪己诏”,公开承担了导致天下大乱的责任。他在诏书中宣布,藩镇节度使的叛乱是因为自己的失误,并表示今后“一切待之如初”。正是因为这份诏书,藩镇节度使大多归顺。

实际上,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发布“罪己诏”。但是以往的皇帝大多是面对重大天灾时,处于对天谴的敬畏不得已下诏。而李适,完全是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天下安定的愿望颁布的。从侧面,我们也能看得出,李适确实是一个好皇帝,至少是希望做一个好皇帝。

奉天之难不仅成为晚唐衰落的标志性事件,也成了李适放任自流的转折点。李适执政后期,任用奸臣为相,并且开始委任宦官以重要官职。在全国范围内,更是增收杂税,导致百姓怨声载道。

公元805年,李适因病去世。他的儿子李诵,登基为帝。

标签: 唐朝李适奉天之难

更多文章

  • 平凉劫盟——大唐历史上最屈辱的历史,也是唐朝历史的拐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平凉劫盟

    大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四月十九日,上午或正午,平凉(今甘肃平凉)城西泾河北岸的虎山之下,发生了一件影响我国前史进程的严重事情,史称“平凉会盟”或“平凉劫盟”。其时平凉被吐蕃占有,吐蕃大相尚结赞借约唐会盟平凉之际,企图乘机劫唐主盟使浑瑊(jiān)。因吐蕃在军事上屡遭挫败,尚结赞遂图谋劫获浑瑊,

  • 唐太宗为何认为“征伐高句丽”是场失败的战争?征伐高句丽的战争究竟打的如何(唐灭高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唐灭高丽之战,李世民

    贞观十八年(644年)至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亲自率军征讨高句丽,是贞观时期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这场战争被认为是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最大的一次决策失误,唐太宗本人都说:“如果魏征还在,肯定不会让我跑这一趟!”连唐太宗自己都这么说,征伐高句丽自然成为“太宗黑”们的集体HIGH点。某国一批不要

  • 唐灭高丽之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战争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灭高丽之战

    唐灭高丽之战发生在七世纪的时候,指的是高句丽与唐罗联军之间的战争。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场战争呢?唐灭高丽之战背景是什么呢?隋朝时期,隋朝曾出兵攻打高句丽,但是最终惨败而归。而在战败之后,隋朝内部便发生了民变,继而灭亡。高句丽虽然在与隋朝的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但是仍旧因此而敌视视起中国王朝来。而在唐朝

  • 唐灭高丽之战是什么背景?哪个皇帝当政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太宗,唐朝,唐灭高丽之战

    唐灭高丽之战发生在七世纪的时候,指的是高句丽与唐罗联军之间的战争。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场战争呢?唐灭高丽之战背景是什么呢?隋朝时期,隋朝曾出兵攻打高句丽,但是最终惨败而归。而在战败之后,隋朝内部便发生了民变,继而灭亡。高句丽虽然在与隋朝的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但是仍旧因此而敌视视起中国王朝来。而在唐朝

  • 唐灭百济之战后续:高句丽成为唐军新的目标(唐灭高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灭百济之战,唐朝,朝鲜,,唐灭高丽之战

    随着百济被唐朝新罗联军消灭后,唐军下一个目标就是剩下的高句丽。苏定方率唐军主力约十万,分道北上进击。唐朝在百济故地设立了熊津都督府等五个都督府(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都督府下辖37州250县。唐朝委任右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统兵镇抚全境,又命郎将刘仁愿镇守百济都城泗沘城,委派当地的酋长

  • 唐太宗的三征高句丽:李世民为报中原王朝之耻(唐灭高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太宗,隋炀帝,高丽,,唐灭高丽之战

    一、背景隋炀帝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使得隋国力锐减,民心丧失,这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后,就努力与高句丽荣留王修好,双方于622年交换战俘。624年,荣留王接受了唐的年号。唐高祖册封荣留王为辽东郡王、高丽王。与此同时,唐册封百济武王为带方郡王,新罗真平王为乐浪郡王。62

  •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还是楔形文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说起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很多朋友都认为是中国殷商时期出现的甲骨文,也有人说是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那么哪一种才是正确答案呢?世界上最早古老的文字到底是哪一种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的知识。甲骨文前面说了,大部分的争议都存在于甲骨文和楔形文字之间。那么我们就分别说说这两种文字。

  • 商朝文字介绍 中国商代文字甲骨文的出现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商朝文字,商朝,古文字,甲骨文

    商代的文字资料,主要有陶文、玉石文、甲骨文和金文,而以晚商的甲骨文为最多。各种质料上留下来的文字都与甲骨文属于同一系统,因而商代的文字可以甲骨文为代表。甲骨文是我国汉字发展史上的一种文字,是晚商时期占卜记事文字,也是当时实际使用的文字。对于这种占卜记事文字的名称,开始有人叫它作“龟版文”、“龟甲文”

  • 宗法制是什么,揭秘宗法制的利与弊(宗法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宗法制,宗法制度

    文化是一种人类现象,而人类只有组成一定的社会结构,才能创造并发展文化。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受特定的生态环境、经济状况的制约,而且社会组织结构对其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中国社会是由家族和家庭构成的,中国社会有比较完备的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制度和家庭结构,而中国古代社会组织结构的特点就在于其血缘宗法

  • 浅谈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二者主要内容是什么(宗法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周朝,宗法制度

    西周王朝为了有效地控制广大被征服地区和部族,在总结前朝统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宗法制与分封制为核心的一整套系统而完整的行政管理制度和庞大的国家行政机构。但是中学教材对西周这两项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介绍的非常简略,学生难以深刻理解西周政治方面的情形。故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本文,简要介绍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