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林大钦是什么人?明朝状元林大钦生平简介(潮汕三杰)

林大钦是什么人?明朝状元林大钦生平简介(潮汕三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71 更新时间:2024/1/23 22:20:32

林大钦(1510—1545),字敬夫,号东莆居士,出生于潮安县金石仙都,是明朝正德至嘉靖年间潮州一位著名人物,民间至今流传着他许多年时聪明过人的故事。林大钦于嘉靖元年(1522)中进士,因廷试获嘉靖皇帝赏识,特意钦点为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负责修史工作。

大钦父早丧,嘉靖十四年(1535)母病,上表乞请待养,获准回乡。与薛侃等友朋于桑浦山宝云岩讲学,著有《东莆先生集》。墓在桑浦山麓,仙都村有“状元第”门亭遗址。

林大钦,字敬夫,号东莆,1511年12月25日(明正德六年十二月初六日。折算据《辞海》附录.中国历史纪年表)生,1545年9月17日(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十二日)逝。享年34岁。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林大钦高中嘉靖壬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林大钦以不足21周岁的年龄折桂,在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他同时是科举时代岭南近十位文科状元之一,也是潮汕地区在封建朝唯一一位文科状元。

林大钦家境贫寒,但读书十分勤奋,聪颖过人。他的乳名叫大茂,传说他在私塾读书时,老师叶先生有意考考他,便以大茂姓名入对,出了个上联:“竹架满园,岂能成林大茂。”林大钦立即对道:“梅花魁首,何曾从叶先生。”叶老师深为叹服,为之改名“大钦”。大钦,即大魁天下之意。

林大钦曾以《李纲十策论》夺得当年解元。父亲去世后,他一面在村塾教书,一面又靠族伯接济。嘉靖壬辰科,林大钦洋洋洒洒近万言,一举夺得殿试第一甲第一名,时年仅22岁。

林大钦淡薄名利,取状元后便把母亲接到京城奉养。在京中三年,深感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又不愿与“昏乱衰世之政”同流,加之母亲不习惯北方气候,病倒数月,林大钦便以“罹于疾且弗获舒其志”,辞官回家,陪送母亲南归。

林大钦居家设讲堂于华严山,乡中子弟讲授六经,与海内不少名人雅士都有书信来往,磋商学问,著书立说,从此绝意仕途。著名学者翁万达见林大钦天资非凡,出面劝说岳父将三姨许配给林大钦。嘉靖十九年(1540),林大钦的母亲去世,林大钦哀毁过重,大病一场。嘉靖二十三年(1544),林大钦自觉身体每况愈下,将不久于人世,便集中精力将自己以往所作诗歌355首汇集成册,并写了序言。翌年葬其母于桑浦山麓,又一年病卒,年仅36岁,世人惜其英年早逝。也有记载说林大钦是因“酒色而亡”。但家乡人士举出实事予以否认。

林大钦少年得志,为人朴直。据说,在其参加会试期间,礼部尚书夏言曾上疏:“举子经义论策,各有程式,请令今岁举子,凡聘词浮诞磔裂以坏文体者,摈不得取。”世宗诏准,并立刻传达给所有参加考试的举子。廷试之后,都御史汪鋐得一卷十分诧异,说:“怪哉,安有答策无冒语者?”大学士张孚敬取过审阅,极为赏识,以为“文字明快,可备御览”。遂附孔天胤(榜眼)、高节(探花)二卷之后进呈,而恰好世宗偏偏爱好林大钦的苏氏笔法,破格亲擢第一。夏言大骇,乃询问林大钦,是否知道考前的规定。大钦对道:“某实不闻此言,闻之安敢违也。”原来考官向大家宣布规定那天,林大钦有事未到。人们叹道:“荣进有数,非人所能阻也。”

著有《东莆先生文集》。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他的许多对联趣事。

标签: 林大钦潮汕三杰

更多文章

  • 林大钦与皇后的故事 林大钦戏弄村姑反遭嘲笑(潮汕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林大钦,潮汕三杰

    林大钦有《东莆先生文集》《林大钦集》等作品,作为潮汕唯一的本土文状元,潮汕地区流传着他许多故事,像是被皇后戏言“短命仔”、戏弄村姑遭“反杀”。林大钦与皇后的故事相传古时,每逢有人考中状元,皇帝就赐他游街三天,让他威风一下。林大钦也不例外

  • 明朝统一战争的过程 明朝统一战争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统一战争

    明朝统一战争是公元1368年到公元1389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统一全国而进行了一系列作战。明朝统一战争主要是分为三个部分,先是派兵推翻元朝的统治,再消灭各地的割据政权,最后打击元朝残余势力,维护明朝的统一。朱元璋画像元朝末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频发,其中最著名的农民起义队伍是红巾军。朱元璋就是红巾军的

  • 明朝统一战争:建立初期为时最长的一场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明朝统一战争

    明朝统一战争是公元1368年到公元1389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统一全国而进行了一系列作战。明朝统一战争主要是分为三个部分,先是派兵推翻元朝的统治,再消灭各地的割据政权,最后打击元朝残余势力,维护明朝的统一。网络配图元朝末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频发,其中最著名的农民起义队伍是红巾军。朱元璋就是红巾军的首

  • 明朝统一战争是如何打的?朱元璋的能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明朝统一战争

    元末农民起义战争后期,朱元璋势力日益强盛,先后攻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政权,占据了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这时,元朝统治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已经四分五裂,朱元璋决定北伐南征同时并举:命徐达、常遇春率军北进中原,攻取元大都;命汤和率军南征,进军浙东,消灭方国珍;命胡廷瑞率军攻取福建;命杨靖率军攻占广西。至正二十

  • 后晋灭后唐之战后唐为什么战败?后晋灭后唐之战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五代十国,后晋,后唐,后晋灭后唐之战

    清泰初,潞王李从珂即帝位,是为后唐末帝。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与潞王素来不合,见其称帝,疑忌加深,遂寻机图谋叛唐自立。三年五月,末帝恐石敬瑭联合契丹谋反,命其徙镇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石敬瑭拒命,借端起兵晋阳(今太原南晋源镇)反唐。末帝即以武宁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兵马都部署、知太原行府事,统率代州(今

  • 后晋攻打后唐之战,尽管援军诸将各怀异志,不战而降,终究还是灭亡了。(后晋灭后唐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五代十国,耶律德光,,后晋灭后唐之战

    公元934年潞王李从珂即位是为后唐末帝。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与潞王素来不合,见其称帝,疑忌加深,遂寻机图谋叛唐自立。三年五月,末帝恐石敬瑭联合契丹谋反,命其徙镇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石敬瑭拒命,借端起兵晋阳(今太原南晋源镇)反唐。末帝李从珂即以武宁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兵马都部署、知太原行府事,统率代

  • 红巾军起义在哪个朝代 红巾军起义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红巾军起义在哪个朝代

    历史上发生过一次非常著名的活动叫做红巾军起义。这次的起义活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且也造成了许多严重后果。之所以被称为红巾军起义是因为在这次活动参与人员中,许多人都头裹红头巾,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特殊的标识,因此人们便用了这个称呼来指代它。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香军,这是因为他们每次起义前都要点香。说

  • 红巾军起义历史意义:打击蒙古贵族促进新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红巾军起义,红巾军

    红巾军起义中的红巾军在民间又被叫做红军,他们是由当时比较盛行的三大民间宗教合在一起组成的。他们在起义的时候准备出战的时候总是打着红旗,额头上绑着红色的布巾。那么导致红军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呢?红巾军起义的原因还要从元朝后期社会动荡不安开始说起。在元朝的后期蒙古族贵族对待他们眼中的汉人如同对待家畜。他们用

  • 红巾军起义是因为元朝灭亡吗 红巾军起义旧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红巾军起义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的朝代更替,有朝代建立就有朝代灭亡。而元朝的毁灭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当时在元末时期发生了非常著名的红巾军起义。这次运动对元朝来说确实具有很大的打击性,甚至有人因此认为红巾军起义是元朝灭亡的原因,那么这样说红巾军是正确的吗?那么到底红巾军起义是元朝灭亡的原因吗?油画《红巾军起

  • 他是知识渊博的翰林学士却为何最终被流放海(翰林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学士,翰林院

    公元973年,宋太祖赵匡胤派翰林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本来这是一次例行性的出使,赵匡胤也没有交代其他的特别任务。可是卢多逊临回来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跑去跟南唐后主李煜说,宋朝正在编书,而且是一部天下地理全书,其中唯独少了南唐的那一部分,希望李后主能够多多支持宋朝的文化事业。南唐后主李煜在诗词上是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