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统一战争是如何打的?朱元璋的能力有多强

明朝统一战争是如何打的?朱元璋的能力有多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57 更新时间:2024/1/16 11:11:52

元末农民起义战争后期,朱元璋势力日益强盛,先后攻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政权,占据了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这时,元朝统治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已经四分五裂,朱元璋决定北伐南征同时并举:命徐达、常遇春率军北进中原,攻取元大都;命汤和率军南征,进军浙东,消灭方国珍;命胡廷瑞率军攻取福建;命杨靖率军攻占广西。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正式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随即进行了长达

23年的统一战争。北上灭元,平定西北。洪武元年四月,徐、常率军

25万平定山东、河南,占据潼关。五月,朱元璋至汴梁督师,自率主力渡黄河,攻占邯郸(今属河北)等地,在临清(今属山东)会合各路军,连战连捷,于八月攻占大都。元顺帝逃往上都,元朝亡。

十二月,徐达兵分三路攻平山西,元将扩廓帖木尔败逃甘肃。二年三月,明军入陕西,追元将李思齐至临洮(今属甘肃),迫其降。明军乘胜攻取平凉(今属甘肃)、延安。六月,常遇春回师攻占上都,元顺帝逃往应昌(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西岸)。八月,徐达攻占庆阳(今属甘肃),斩元将张良臣,陕西平。

三年,元顺帝病卒,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袭位,改元宣光,史称北元。接着,明军反击元将扩廓帖木尔对西北的袭扰,先后攻占定西(今属甘肃)、兴和(今河北张北)、应昌等地,大败北元军,俘元郯王等将士

86000余人,爱猷识理达腊北逃。吐番诸部归附。五年,朱元璋派兵攻北元受挫,后改以守为攻,屡败北元军进犯,使其不敢深入,从而控制了西北局势。

征战福建、两广,统一南方。明建国前,汤和、廖水忠等率军攻灭台州(今属浙江)方国珍后,继出奇兵克福州,破延平(今南平),俘陈友定。明将胡廷瑞、李文忠率军入闽,连克州县,肃清陈友定余党,占福建。洪武元年二月,朱元璋命廖永忠等率军从海道入广东,与从湖南率军攻广西的杨*Z部相互配合,战至七月,两广尽平。攻取四川、云南,统一西南。

朱元璋挟南征北伐胜利之威,遣使赴蜀招降夏国主明舁,遭拒绝,遂于四年正月派汤和等率舟师逆江而上,派傅友德率步骑从陕西南下,水陆并进攻夏。傅友德声言要走金牛道(川陕栈道),暗中率

5000精兵出陈仓(今陕西宝鸡西),一举攻克阶州(今甘肃武都西北),打开入川通道。六月,傅军攻克汉州,汤和率舟师攻克夔州,抵达重庆,明畀被迫出降,夏国亡。

自五年起,朱元璋多次遣使招降云南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均被杀害。遂于十四年九月命傅友德等率步骑30万进行讨伐。明军从湖广境分兵两路,北路由郭英率军

5万,直指乌撒(今贵州咸宁),以作牵制;东路由傅友德率主力,直趋云南。十二月,明军大败元达里麻 10万众,俘达里麻以下

2万余人,攻克云南东部门户曲靖。部将蓝玉、沐英进占昆明,梁王出逃自杀。傅友德率军北上与郭英会师,并旋即攻占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招降附近州县。十五年闰二月,蓝玉、沐英进占大理,随后分兵攻占云南全境。

十六年,留沐英镇守,大军班师。进军辽东,统一东北。三年,北元帝爱猷识理达腊败逃漠北,部众四散,元太尉纳哈出等逃入辽东,收集残兵20万,据金山(今吉林双辽东北),拒绝投降,并胁迫高丽背明与之联盟。十三年,朱元璋先派兵入辽东,切断了纳哈出与高丽的联系。

十八年,又派冯胜等至北平(今北京)练兵备战。二十年正月,命冯胜、傅友德、蓝玉等率军20万征辽东。五月,冯军在辽河东俘获哈纳出的屯卒,探知其大营虚实,乘机越过金山,迫哈纳出投降。其部众闻讯溃散。冯胜派人招降,得20万人。九月,朱元璋又派蓝玉等率军征漠北。次年,明军在捕鱼儿海(今俄罗斯贝尔湖)击败北元主脱古思帖木儿。二十二年,脱古思帖木儿被杀,余众降明。至此,朱元障基本实现全国统一。

标签: 朱元璋明朝统一战争

更多文章

  • 后晋灭后唐之战后唐为什么战败?后晋灭后唐之战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五代十国,后晋,后唐,后晋灭后唐之战

    清泰初,潞王李从珂即帝位,是为后唐末帝。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与潞王素来不合,见其称帝,疑忌加深,遂寻机图谋叛唐自立。三年五月,末帝恐石敬瑭联合契丹谋反,命其徙镇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石敬瑭拒命,借端起兵晋阳(今太原南晋源镇)反唐。末帝即以武宁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兵马都部署、知太原行府事,统率代州(今

  • 后晋攻打后唐之战,尽管援军诸将各怀异志,不战而降,终究还是灭亡了。(后晋灭后唐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五代十国,耶律德光,,后晋灭后唐之战

    公元934年潞王李从珂即位是为后唐末帝。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与潞王素来不合,见其称帝,疑忌加深,遂寻机图谋叛唐自立。三年五月,末帝恐石敬瑭联合契丹谋反,命其徙镇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石敬瑭拒命,借端起兵晋阳(今太原南晋源镇)反唐。末帝李从珂即以武宁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兵马都部署、知太原行府事,统率代

  • 红巾军起义在哪个朝代 红巾军起义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红巾军起义在哪个朝代

    历史上发生过一次非常著名的活动叫做红巾军起义。这次的起义活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且也造成了许多严重后果。之所以被称为红巾军起义是因为在这次活动参与人员中,许多人都头裹红头巾,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特殊的标识,因此人们便用了这个称呼来指代它。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香军,这是因为他们每次起义前都要点香。说

  • 红巾军起义历史意义:打击蒙古贵族促进新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红巾军起义,红巾军

    红巾军起义中的红巾军在民间又被叫做红军,他们是由当时比较盛行的三大民间宗教合在一起组成的。他们在起义的时候准备出战的时候总是打着红旗,额头上绑着红色的布巾。那么导致红军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呢?红巾军起义的原因还要从元朝后期社会动荡不安开始说起。在元朝的后期蒙古族贵族对待他们眼中的汉人如同对待家畜。他们用

  • 红巾军起义是因为元朝灭亡吗 红巾军起义旧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红巾军起义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的朝代更替,有朝代建立就有朝代灭亡。而元朝的毁灭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当时在元末时期发生了非常著名的红巾军起义。这次运动对元朝来说确实具有很大的打击性,甚至有人因此认为红巾军起义是元朝灭亡的原因,那么这样说红巾军是正确的吗?那么到底红巾军起义是元朝灭亡的原因吗?油画《红巾军起

  • 他是知识渊博的翰林学士却为何最终被流放海(翰林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学士,翰林院

    公元973年,宋太祖赵匡胤派翰林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本来这是一次例行性的出使,赵匡胤也没有交代其他的特别任务。可是卢多逊临回来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跑去跟南唐后主李煜说,宋朝正在编书,而且是一部天下地理全书,其中唯独少了南唐的那一部分,希望李后主能够多多支持宋朝的文化事业。南唐后主李煜在诗词上是一流

  • 清朝清水衙门翰林院:当官为何拼命往里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翰林院

    翰林院是清朝数一数二的清水衙门,但奇怪的是读书人做官的人无一不魂牵梦绕的想金翰林,翰林院成了天下读书人梦想天堂。那么,导致这种原因是出于何总历史成因呢?在殿试发榜后不久,一甲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就会接到上谕,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这就是科举时代读书人视为最高荣誉的“

  • 明朝时期为什么建立翰林院?其作用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翰林院

    从来行贿,意必求贪渎,都是以偷私行为,打破某种相对稳定和公平的格局。行贿者,必不自爱,也不爱人。其为官掌权,必不爱民,做事必不公正。 有朋友问:知道古代有用钱捐官的,那么有没有用钱贿赂当翰林院学士,类似今天的科学院院士的?不才如我,孤陋寡闻,没有见过这种史料、轶闻。用钱捐官,乃是在一个轻商、抑商的时

  • 泰州学派一代宗师李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中古自由学派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李贽,泰州学派

    李贽(1527-1602年),字宏甫,号卓吾。福建泉州府人,汉族。明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举人,历任河南共城(今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户部员外郎,云南姚安知府。仕宦生涯历21年,于万历九年到湖北客居于耿定理家,教授耿家子弟,潜心研究学术。主要著作有《

  • 泰州学派创始人是谁?有哪些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泰州学派

    王艮,明代哲学家。泰州学派创始人。生于成化十九年六月十六日,即1483年7月20日。卒于嘉靖十九年十二月八日,即1541年1月2日。享年五十八岁。王艮,生活在十五世纪末和十六世纪的上半叶。当时,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衰落的晚期,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手工业者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衰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