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六镇起义爆发的原因 六镇起义有什么影响

六镇起义爆发的原因 六镇起义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647 更新时间:2024/1/20 8:32:26

北魏六镇起义说的是北魏正光五年时北方六镇的戍卒向其他各族人民发起的起义。

北魏孝文帝雕塑

北魏把首都迁到洛阳,六镇鲜卑族的贵族与将士待遇不如洛阳的鲜卑族人,然后发起反对汉族的大起义。北魏时期,孝明帝年间,官与官相护,民于民勾结,贵族奢靡成性,高官残暴不知收敛,赋税、徭役、兵役繁重,老百姓要么逃亡,要么依附豪强。但长期守卫北方六镇的将士的待遇也被剥削的严重,引起将士不满,所以在正光四年的时候爆发了六镇起义,然后关陇与河北这些地方纷纷起义来响应他们,北魏朝的统治到了崩溃的边缘,边关的贵族趁机招兵买马。北魏六镇,当时朝廷不在这里设州郡,设置镇来领导百姓,这里的人就叫做镇民,这里的镇民主要是鲜卑拓跋族的人,在当时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随着北魏的疆土慢慢的变大,然后朝廷就强行让汉族和其他族的首领、部落的酋长迁徙到边境。

自从文成帝继位以来,又经常发配囚犯守护边界,从这以后镇民的地位就越来越低。后来,孝文帝迁都洛,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向南方转移,北镇不再有那么重要的军事地位。进入中原的贵族们又快速的被汉化、被封建化,但是北镇的镇民仍然保持着鲜卑族的风俗习惯,从此以后,镇民就被叫做了“府户

”,他们开始属于军府,世世代代只能当兵,还不能迁移到其他地方。六镇鲜卑族的待遇严重不如洛阳的鲜卑族,最终发起了北魏六镇起义。

六镇起义是哪六镇

北魏六镇起义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大事件,但是六镇起义是哪六镇恐怕鲜有人知。

北魏道武帝雕像

鲜卑首领拓跋珪于公元398年建都平城。那时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的柔然族非常强大,朝廷的军队在南方作战的时候,北方的柔然族总是欺压北魏朝廷。于是朝廷开始注重北方边陲的防御,经过慢慢的发展,终于在道武帝时代,北方边镇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并且统称为“北镇”;这就是北方六镇的起源;而北方六镇起义分别是哪六镇呢?

1、沃野镇,最早在沃野县,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境内临河县的西南方向。后来,迁徙到汉朔方城,在今天的内蒙古杭锦旗的北方。最后,又迁徙到内蒙古五原县的东北方,乌加河的北边。2、怀朔镇,位于今天的内蒙古境内固阳的西南方。后来,改成了朔州。3、武川镇,位于今天的内蒙古境内武川县西方。原名叫做黑城,后来改名叫做武川。最后把镇改成了郡,改名叫做神武郡,属于朔州。4、抚冥镇,位于今天的内蒙古境内卓资县的北方。5、柔玄镇,位于今天的内蒙古境内兴和县的西北方向。

6、怀荒镇,位于今天的河北张北。并且在六镇的东边,还有御夷镇。原来的名字叫做御夷城,位于今天河北沽源的东北方向。后来便成为镇,位于今天赤城的西北方向。最后把镇改成了州;这便是关于六镇起义是哪六镇的主要内容了。

六镇起义的原因

北魏六镇起义指的是北魏正光五年时北方六镇的戍卒向其他各族人民发起的起义。因为北魏把首都迁到洛阳,六镇鲜卑族的贵族与将士待遇不如洛阳的鲜卑族人,然后发起反对汉族的大起义。说起六镇起义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北魏孝文帝画像

1、六镇地位变化;北魏前期,提倡农耕经济来给北镇提供军粮,后来,频繁的灾役,让经济顾及不到六镇镇民,连洛阳附近的饥民都多得数不过来,甚至威胁了政权安全,朝廷已经没有余力再顾及北镇。并且,自从改革后,文官地位慢慢升高,武将却越来越不受重视。后来,朝廷不慎重选择六镇的将领,六镇镇民的地位开始降低,引起镇民不满,慢慢的出现矛盾;这是致使六镇起义的原因。

2、流民问题;北魏朝廷刚刚建立的时候,朝廷的经济明显偏向北镇。后来,孝文帝把首都向南迁移,朝廷的经济开始顾及不到北镇。而六镇的经济又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饥民大量的产生,镇民慢慢陷入到水深火热中。这是导致六镇起义的直接原因。

3、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了洛阳附近的鲜卑族,六镇镇民却还是鲜卑族旧有的风俗习惯,他们甚至被称为“六镇鲜卑”。产生的这些差别让六镇镇民的心理承受了沉重的打击,这让他们之间慢慢的出现矛盾。这是从洛阳与北镇心理上造成六镇起义的原因。

六镇起义的影响

六镇起义是历史上著名的起义,是北魏帝在位期间,北方六镇的军人发起的起义。因为北魏把首都迁到洛阳,当地的鲜卑族贵族与将士待遇不如洛阳的鲜卑族人,然后发起反对汉族的大起义。六镇起义的影响对当时政局也是极大的。那么六镇起义的影响到底有哪些呢?

高欢剧照

首先是契胡族的尔朱荣因此崛起,尔朱荣是当时非常有地位的贵族,也是契胡族的首领,并且自己招兵买马,拥有了一支实力不小的军队。后来朝廷笼络他去镇压六镇起义,后来尔朱荣经过多场战斗,慢慢的发现朝廷的虚弱,然后便挟持了皇帝,控制了国家的政权,最后消灭了六镇的起义军,宣告了六镇起义的失败。

然后是北魏因此而分裂,当时著名的投机者高欢,一直趁乱偷偷发展自己的力量。后来他看到尔朱荣的势力十分强大,就去投奔了他。后来尔朱荣被设计陷害之后,说动尔朱荣手下的二十万大军投靠了自己。开始和尔朱荣为敌,并且打败了尔朱兆率领的军队,控制的国家的政权,后来彻底消灭了尔朱氏,在晋阳建立了政治中心,控制了不仅一个国家,历史上把这里称作“霸府”。北魏的皇帝不甘心当他的傀儡,于是他就进京城废掉了皇帝,而后建立东魏。这个时候另一个实力很强的诸侯宇文泰建立了西魏。北魏从此灭亡,中国开始分裂。以上就是六镇起义的影响。

标签: 六镇起义

更多文章

  • 北魏六镇起义:北魏由此由盛转衰陷入分裂边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魏,六镇起义,东魏,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历史的赞歌魏孝文帝于 499年死后,他的后继者的生活日益腐朽,政治日益黑暗,阶级矛盾尖锐化,终于引发了各族人民大起义,主要有六镇起义、河北起义以及山东起义和关陇起义。六镇起义。六镇是沿长城一线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今内蒙古五原东北)、怀朔(今固阳东北)、武川(今武川西土镇)、抚

  • 六镇起义是怎么回事?六镇起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六镇起义,南北朝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戍兵和各族人民反抗北魏王朝统治的大起义。北魏王朝为防御柔然的攻扰、护卫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及强化北部边境地区的统治,于北魏初期即在平城以北自西而东设置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今内蒙古五原东北、固阳西南、武川西、四子王旗东南、兴和西北)和怀荒(今河北张北境)六个军事重镇,以

  • 井田制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井田制,

    井田制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实现土地公有的有效途径。井田制乃中国西周时期较为普及的土地制度。字意为:因土地划分为许多方块,且形似“井”字形,故曰井田制。实则是周天子京畿之土地制度,有公田私田之分。而周礼中的井田,似乎是理想的土地制度,可行性不强,同时难以考证。“井田”一词 ,最早

  •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井田制什么时候瓦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

  • 井田制是谁创立的?井田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井田制,

    井田制是谁创立的及井田制出现的原因:西周创导之另一重要制度,即井田制度是也。至井田制度之详细情形,因史料缺乏已不可考。井田制是谁创立的因封建制度与宗法制度之实施,在我国文化上遂产生三种思想:其一为“天下一家”之大一统思想,此为大同思想产生之渊源。其二为崇尚礼治之思想,即在政治上重礼治而不尚权力,重教

  • 隋末农民起义的过程 隋末农民起义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末年,一场大起义运动为隋朝的统治画上了句号。这场农民起义为何会爆发呢?和许多起义的原因大同小异,隋炀帝的暴政,繁重的徭役,兵役,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所以,农民纷纷奋起反抗,这场起义究竟发生了什么。隋末农民起义的过程究竟具体是什么呢?农民起义配图隋朝末年,隋炀帝发动战争,大兴土木,给百姓造成巨

  • 隋末农民起义的背景 隋末农民起义中重要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末农民起义

    隋炀帝在位时期,劳役繁重,农民穷困。统治者连年大兴土木,隋炀帝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征兵不断,再加上统治者暴虐残酷,对农民阶层及其苛刻,农民温饱不能得到满足。在农民无法生存的情况下,隋末农民大起义便发生了。隋末农民起义配图隋末农民起义简介主要有领导人及起义过程。大业七年,山东发起了第一场起义。由于山东,

  • 隋军远征: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惨败而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

  • 唐太宗的三征高句丽:李世民为报中原王朝之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太宗,隋炀帝,高丽,,三征高句丽

    一、背景隋炀帝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使得隋国力锐减,民心丧失,这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后,就努力与高句丽荣留王修好,双方于622年交换战俘。624年,荣留王接受了唐的年号。唐高祖册封荣留王为辽东郡王、高丽王。与此同时,唐册封百济武王为带方郡王,新罗真平王为乐浪郡王。62

  •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真正动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杨广当了皇帝后,立年号为“大业”,意思是创造一番大事业。时有擅望气的术士(传说是有占卜之术的耿纯臣)向他禀奏,称西北的龙门地区(今山西河津县西北、陕西韩城东北)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天子气”,气势恢宏,一直蔓延到太原。杨广当年授封晋王,镇守晋阳,山西是他的福地。起初,杨广未信,后来看到国内政局不稳,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