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兴大汉王朝:鲜为人知的“麒麟阁十一功臣”

中兴大汉王朝:鲜为人知的“麒麟阁十一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725 更新时间:2023/12/29 20:25:02

西汉元狩年间,汉武帝在打猎中获得麒麟,因而将未央宫中的一处阁楼命名为麒麟阁。公元前51年汉宣帝刘询因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自己中兴大汉的有功之臣,于是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中国古代图写功臣的画像制度也自此开始。但人们往往熟知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却对麒麟阁十一功臣知之甚少。今天纵横五千年的小编甜心即可就为大家一一道来。

霍光

1.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

字子孟,河东平阳人。霍光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异母弟,凭借着哥哥的关系,他先后任郎官、侍中等内廷官职,侍奉于汉武帝左右。霍光前后出入宫禁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错误。因此深得汉武帝的宠信。公元前87年汉武帝临终之时,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金日磾、上官、桑弘羊一同辅佐八岁的汉昭帝。公元前74年年轻的汉昭帝病死,霍光迎立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即位。

但在27天后,霍光就以淫乱无道为由废除刘贺,改立汉武帝曾孙刘病已(改名刘询)继承帝位。霍光效法殷商的伊尹,行废立天子之事,从此后人合称为“伊霍”。此后霍光一直掌握国家大权,直到公元前68年3月病死。由于霍光功高盖主,触犯了皇权,公元前66年七月,汉宣帝以霍家谋反为由,将霍家族灭。但汉宣帝感念霍光的扶持之功,仍将其列为麒麟阁第一功臣。

2.卫将军、冨平侯张安世

字子儒,杜陵人。张安世是汉武帝时著名的酷吏张汤之子,早年间以父荫任为郎官,此后因其记忆力强,被提拔为尚书令、光禄大夫等职。昭帝即位后,张安世担任右将军、光禄勋,协助大将军霍光处理国政,被封为富平侯。

宣帝即位后,张安世官至大司马、卫将军、领尚书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同时以为官廉洁著称。公元前62年张安世病死,2008年,其墓地在西安凤栖原被发现,规制极高,出土了兵马俑。此外张安世的家族“传国八世,经历篡乱,二百年间未尝谴黜,封者莫与为此”。

3.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

韩增是西汉开国功臣韩王信的曾孙、按道侯韩说之子。父亲韩说、长兄韩姓在巫蛊之乱中被杀,于是汉武帝封韩增为龙额侯。昭帝时韩增官至前将军,与大将军霍光拥立汉宣帝。此后韩增率领三万骑出云中,北击匈奴。张安世死后,韩增任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公元前56年韩增病死。

今天水市的赵充国雕像

4.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

字翁孙,陇西上邽人。汉武帝时,赵充国任郎官。昭帝即位后,因战功卓著被任命为后将军。此后赵充国参与大将军霍光拥立刘询为帝有功,被封为营平侯。赵充国历事三朝皇帝,年逾古稀,主动承担平定羌族叛军的任务,并屯田驻兵,经营西北地区。公元前52年12月赵充国病逝,享年86岁。

魏相

5.丞相、高平侯魏相

字弱翁,济阴人。魏相在昭帝时任职地方,为官清正廉明,不畏权势。汉宣帝即位后,征召魏相入朝,担任大司农,掌管中央财政,此后又担任御史大夫。公元前前66年汉宣帝提拔魏相为丞相,封为高平侯,辅佐朝政。公元前59年4月魏相病死。

博阳侯邴吉

6.丞相、博阳侯邴吉

字少卿,鲁国北海人。邴吉在巫蛊之乱时负责案件的审理工作,期间他救下了尚在襁褓的皇曾孙刘病已。后邴吉任大将军霍光长史,建议迎立宣帝。汉宣帝即位后,任命邴吉御史大夫。邴吉从未说起过当年的护主之恩,直到公元前63年宣帝才得知实情,封他为博阳侯,公元前59年任丞相。公元前55年1月邴吉病死。

建平侯杜延年

7.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

字幼公,南阳杜衍人。杜延年是汉武帝时酷吏杜周之子,昭帝时任霍光的幕僚,因参与告发上官桀等人谋反,被封为建平侯,并得到重用。宣帝即位,杜延年入侍皇帝,出参朝议,尊贵无比。霍光死后,杜延年曾被黜退。后来才逐渐得到重用,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公元前52年杜延年死于任上。

8.宗正、阳城侯刘德

字路叔,汉朝宗室,刘德的曾祖是刘邦之弟楚王刘交。刘德喜好黄老之学,有智谋,少时数言事,并称之为“吾家千里驹”。昭帝年间,刘德负责过多起案件的审理,特别是曾主办燕王刘旦和上官桀、盖长公主谋反一案,得到霍光的器重。霍光曾想将女儿嫁给刘德,但刘德非常精明,拒绝了霍光的美意。宣帝即位后刘德依然得到重用。公元前57年刘德病死。他的次子就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刘向。

9.少府梁丘贺

字长翁,琅琊郡诸人。梁丘贺先是跟随京房学习《易》,汉宣帝时,征召梁丘贺为郎官,先后任太中大夫、给事中、少府等职。因准确预报了霍光家族的谋反行动,梁丘贺得到汉宣帝的信任。梁丘贺与其子梁丘临对于《易》经的传播起到很大作用,成为今文易学“梁丘氏之学”的开创者。

10.太子太傅萧望之

字长倩,东海兰陵人,后徙居杜陵。萧望之最初因不附大将军霍光,仅官至小苑东门侯。霍光死后,在魏相的推荐下,萧望之任谒者、谏大夫、丞相司直、大鸿胪等职。前49年汉宣帝病死,萧望之任前将军、光禄勋,领尚书事,成为辅政大臣之一。汉元帝即位后,萧望之遭宦官诬陷入狱,悲愤之下饮鸩而死,终年60余岁。

萧望之本人主治《齐诗》,兼学诸经,是汉代鲁《论语》的传人。而萧望之的后代兰陵萧氏则成为山东的世家大族,纵横五千年的小编甜心即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兰陵萧氏历数百年而不衰,南朝的齐国的开国皇帝萧道成、梁国的开创皇帝萧衍均为兰陵萧氏。

11.典属国苏武

没错就是那个在北海牧羊的苏武!苏武字子卿,汉族,杜陵人。苏武早年以父荫为郎,步入仕途。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缓和双方关系,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此时匈奴发生内乱,牵连到苏武,因而将其扣留,将其发往北海牧羊。

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阔别19年的长安。此后官桀父子、桑弘羊被人控告谋反,苏武牵涉其中,因而被罢官。昭帝死后,苏武参与拥立汉宣帝,被赐爵关内侯。汉宣帝对苏武极为尊重,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入朝,尊称为“祭酒”。公元前60年80余岁的苏武病死。

标签: 麒麟阁十一功臣汉朝

更多文章

  • 西晋史中的淮南三叛的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淮南三叛

    239年魏明帝去世,司马懿与曹爽受遗共同辅政,但司马懿被曹爽架空。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司马懿重夺政权,至此司马氏开始专政。在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及司马昭逐渐巩固司马氏的势力。此期间发生三次严重的内乱和割据战争,史称淮南三叛。西晋史学家陈寿将淮南三叛和之后的钟会之乱并提,评价说“王凌风节格尚,

  • 淮南三叛与曹魏后期政局有何微妙的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淮南三叛

    淮南三叛兵力淮南三叛的成功使曹魏转为晋,淮南三叛的第三叛充分证明了司马昭的军事才能。淮南三叛兵力更是超过了赤壁之战,那么淮南三叛兵力多少呢?图为司马昭的画像淮南三叛主要以诸葛诞和司马昭的对峙为主,双方谁要是能最后胜利,谁将是曹魏真正的掌权人,所以双方都必将倾尽全力。诸葛诞打司马氏的目的是为了保住曹魏

  • 明英战争双方出动了多少兵力?详细战斗过程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英国,战争,明英战争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和英国第一次正式军事冲突发生于19世纪的清英鸦片战争。然而早在17世纪上半叶,还处于明朝时期的中国就已经和英国有了初次军事冲突。由于那次军事交流因为规模较小,影响不大,故记载不多,了解具体经过的人自然较少。可偏偏有某些了解事情始末的人,却利用众人关于中英军事初次交流所知甚少的特点,

  • 明英战争的结局如何?英国赔款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英战争

    6艘英国商船在广东沿海横行无忌,明朝官员束手无策。若非明朝官员的反复无常妄开外衅,这场冲突本不会发生。1637年明英冲突中比真相,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为什么区区几条外国商船就可以在中国东南沿海炸炮台,驱散明朝水师,上岸抢劫为所欲为?原因就是明朝水师在炮舰载炮方面已经落后西方一个多世纪。自15世纪火炮的

  • 明英战争:中国历史上与英国的第一次交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英国,战争,明英战争

    163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同果阿的葡萄牙总督达成协议,同意英商自由出入澳门从事贸易。同年12月12日,英王查理一世颁布训令,任命威德尔上尉为指挥官,率领6艘船舰前来中国。威德尔船队于1636年4月14日从伦敦启航,11月7日到达果阿,与果阿总督交涉前往澳门贸易问题。1637年1月17日,船队离开果阿

  • 北魏时期的大乘教起义是怎样爆发的?以及大乘教起义的历史意义(孙恩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魏,大乘教起义,法庆起义,孙恩起义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

  • 孙恩、卢循起义中的卢循是谁 历史上卢循是怎么死的(孙恩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北朝,孙恩,卢循,孙恩、卢循起义,孙恩起义

    卢循(?―411年),字于先,小名元龙,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东汉名儒卢植之后,后赵中书监卢谌曾孙,晋末群雄之一。东晋末年,随孙恩起兵反晋,在孙恩死后接替天师道起义军领袖,史称“孙恩卢循之乱”。后乘东晋桓玄作乱之际,攻占广州,据十七郡,称雄岭南,自封平南大将军和广州刺史,设置百官。占据岭南八年之

  • ​陈胜​吴广起义以失败告终 但是他们究竟是怎么死的吗?(孙恩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朝,大泽乡起义,孙恩起义

    历史上我们都学过“陈胜吴广起义”,又称“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因为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发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然而这场农民起义最后却以失败告终。这场起义的发起者陈胜、吴广最后又是什么结局呢?揭竿而起秦二世元年,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

  • 胡汉分治为何能够有效加速少数民族的汉化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胡汉分治

    历史上著名的胡汉分治,是十六国时期一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管束各自的臣民,而实行的民族分治政策。那么具体的什么是胡汉分治呢?都有哪些具体的政策呢?胡汉分治图片想要了解什么是胡汉分治,还要从它的背景开始说起。西晋末年,匈奴贵族刘渊统一了中原以后,建立汉国,他设立单于左辅、右辅,专门管理胡人。这里

  • 胡汉分治是什么时候的 胡汉分治的利与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胡汉分治

    历史上著名的胡汉分治是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管束百姓,而实行的民族分治政策,那么胡汉分治是什么时候的呢?胡汉分治形势图历史文献记载,胡汉分治发生在中国古代十六国时期,当时天下大乱,民族之争,国家之争,导致天下处处都是战乱,民不聊生。饥荒,病魔时时刻刻都发生在百姓身上。当时的少数民族渐渐崛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