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内阁 “纸糊阁老”万安(纸糊三阁老)

明朝的内阁 “纸糊阁老”万安(纸糊三阁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76 更新时间:2023/12/18 11:15:58

万安(生卒年不详),明朝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字循吉,四川眉州人。

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万安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宪宗成化初年,万安升为礼部左侍郎。成化五年(1469年)被提拔进入内阁,参与处理国家政务,同时仍兼翰林学士。同年又升为詹事。万安有个朋友叫李泰,是宦官永昌的养子,年龄比万安小,但是万安却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所以两个人关系很好。他们官位相同,但是后来每当有了升迁的机会时,李泰必定要让给万安,所以后来万安的官职一直比必李泰高,到了选拔官员进入内阁的时候,李泰再次把机会让给了万安,并且很有把握地说:“你先进去,我不用担心我进不去。”由于这个缘故,万安才得以进入内阁,而李泰后来竟然暴病身亡。

万安虽然进了内阁,但他不学无术,名不符实。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不断地拉关系,最后竟然巴结上宦官,作为他的内援。为了进一步稳定自己的官位,万安开始巴结万贵妃。当时万贵妃最受宪宗的宠爱,万安通过宦官结识了万贵妃,之后大献殷勤,极力投其所好,为了得到万贵妃的帮助,万安还自称是她的子侄辈。于是深得万贵妃的喜欢,竟然真的把他当做了自己的娘家人,后来,万安还认识了万贵妃的弟弟锦衣卫指挥万通,万通也把万安当做自己的本家和他互相往来。后来万通的岳母到京城来,万通的妻子王氏和母亲谈话时得知万安的妻子竟然是自己的妹妹,于是两家更加亲近。由于万贵妃的关系,万通的妻子可以随意出入后宫,于是,万安能够随时知道宫中的情况,然后采取行动,使自己的官位更加巩固。

成化七年(1471年)冬,天上出现彗星。朝中大臣议论纷纷,说彗星出现的原因是因为皇帝多日未见大臣所致,于是建议皇帝接见大臣,到朝堂议事。在内阁大学士彭时、商辂等人的大力请求下,司礼监宦官同意约定皇帝接见内阁大臣,并且交代说:“第一次和皇上见面,大家互相不太熟悉,感情也不融洽,所以不要多说话,有话以后再说。”等到他们将要进去见宪宗时,宦官再次叮嘱一番。见到皇帝后,彭时说天象发生变化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宪宗说:“我已经知道了,你们也应当尽心为我效劳。”彭时接着说有御史上疏请求减少京官俸薪,而武将们非常不满意,提出俸禄照旧,宪宗表示同意。彭时还想继续说下去时,万安已经跪下叩头,口呼万岁就要告辞。彭时、商辂迫不得已,也只好叩头告退。这件事情于是成为笑谈,以至于宦官后来经常戏弄朝臣说:“你们经常说皇帝不召见你们,等到召见你们了,却只会口呼万岁而已。”从此,大家称这届内阁为“万岁阁老”。而宪宗从这件事以后就更不召见大臣了。

后来尹直进入内阁,想求见皇上汇报政事。万安制止他说:“过去彭公请求皇上召见,一句话没有说对,就叩头口呼万岁而退,从此留下笑话。不如我们把事情处理好,让太监选择一些让皇帝看,如果皇上有不同意的地方,要比面对面好多了。”可见,万安多么善于把过错推给别人。

成化九年(1473年)万安升为礼部尚书,后来改任户部尚书。成化十三年加太子少保,升为文渊阁大学士。不久又改任吏部尚书,升为谨身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当时彭时已经死去,商辂受到大宦官汪直陷害而被免官回家,所以当时的内阁成员主要是万安、刘珝、刘吉。万安作为首辅,和南方的官员结成朋党;刘珝与尚书尹旻、王越则和北方的官员结为朋党,双方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完全不顾国家利益。最后,万安联合李孜省、邓常和彭华等打败了刘珝等人。当时宪宗失德,崇信道教,不理朝政,而国家却到处在发生灾难。作为内阁大臣的他们却没有尽到责任,对皇帝加以规劝,反而听之任之,所以当时流传着“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说法,可以说是对他们形象的讽刺。

成化十八年(1482年),掌握西厂的大宦官汪直被东厂太监排挤驱逐,于是谏官请罢西厂。宪宗没有同意。万安再次上疏请罢西厂,结果皇帝同意,于是万安受到朝臣的称赞,被加授太子太傅,升为华盖殿大学士。后来又加少傅、太子太师头衔,再升为少师,可谓尊荣一时。

1487年,宪宗驾崩,朱祐樘即位,就是孝宗。万安负责起草登极诏书,同时禁止谏官进言,使满朝官员一片哗然。御史汤鼐质问内阁,万安不动声色地说是皇帝的意思。于是汤鼐马上把他的话上奏皇上,揭发万安自己堵塞言路,却把责任推给皇帝,有失人臣之礼。庶吉士邹智,御史文贵、姜洪等人也跟着弹劾万安。于是孝宗很不高兴。在此之前,有个叫倪进贤的人,读书不多,品行很坏,为了巴结万安,常常给他讲房中术。万安对他很好,让他参加科举考试,结果考中进士,授为庶吉士,担任御史。有一天孝宗在宫中捡到一本小书,里面都是讨论房中术的内容,后面署名“臣安进”。孝宗看后大为恼怒,命令太监怀恩拿着这本书到内阁质问万安:“这难道是大臣的所为吗?”万安吓得大汗淋漓,跪在地上,不敢出声。后来大臣们弹劾他的奏章呈上后,孝宗又让怀恩拿到万安面前朗读。万安跪着不肯起来,想得到宽恕。但是孝宗没有任何原谅他的表示。于是万安只好上书辞职,得到批准。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

在回家的途中,万安还不时地回头张望,希望看见奉皇帝命令来召他回京的人,还幻想着被重新起用。回家一年后,万安病死。赠太师,谥文康。

万安执政二十年中,每当科举考试,必定让他的门生担任考官,所以他的子、孙、甥、婿考中的人很多。他的儿子万翼,官至南京礼部侍郎;孙子万弘璧,任翰林编修。万安死后没有多久,万翼、万弘璧竟然也相继死去。

更多文章

  • 王颁仿伍子胥掘万安陵报仇 尸骨烧成灰熬汤喝(纸糊三阁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颁,伍子胥,纸糊三阁老

    事情往往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大概这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因果相连,冤冤相报吧。特别是在盗墓现象中,这情况似乎特别地明显。前面文章 中说到的,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把杜崱的祖坟挖了,杜崱收把萧统的陵刨了。这里要说的,也是一件因果盗墓。南朝陈开国皇帝陈霸先,杀了“侯景之乱”的功臣王僧辩,王僧辩的儿子王颁多年后终于报

  • 民国时期颇有影响力的新月派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新月派,民国

    “新月派”是我国上个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盛极一时、影响颇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为什么叫“新月”?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呢?根据史料得知其命名者原来是我国著名文化名人、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先生(1892—1957)。张彭春(字仲述)是南开校长张伯苓的胞弟。一九○四年张伯苓和严范孙创建了私立中学堂(南开学校前身)

  • “新月派”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新月派,徐志摩,林徽因

    “新月派”是我国上个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盛极一时、影响颇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为什么叫“新月”?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呢?根据史料得知其命名者原来是我国著名文化名人、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先生(1892—1957)。张彭春(字仲述)是南开校长张伯苓的胞弟。一九○四年张伯苓和严范孙创建了私立中学堂(南开学校前身)

  • 《北平无战事》的真实反映:功败垂成的新月派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平无战事,功败垂成,新月派

    导读:《北平无战事》肯定是最近两三年国产电视剧的一个小高潮。一夜之间,电视剧又成了街谈巷议以及朋友圈中的高频话题。这种情况,《雍正王朝》《人间正道是沧桑》开播的时候,出现过。但是我看到三十集,觉得此剧实在有些可惜。属于这部电视剧的光荣,正日渐被它越来越扩大的瑕疵弄得暗淡。反腐之核是此剧在今天迅速红火

  • 无一战绩功勋的邴吉为何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没有他就没有汉宣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邴吉,麒麟阁十一功臣,汉宣帝

    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出生才数月尚在襁褓之中的刘病已,即逢西汉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1所谓的“巫蛊之祸”,也就是古代屡见不鲜的一种玄之又玄的政治迷信事件,史载不绝如缕,大致就是下“茅山降头”之类的诅咒别人不得好死的非常邪恶的法术。据说汉代的宫廷妇人还特别擅长并钟情此法,失宠皇后陈阿娇就曾

  • 麒麟阁十一功臣、云台二十八将相是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国公,苏武,尉迟恭,麒麟阁十一功臣

    麒麟阁十一功臣是十一名中国西汉名臣的总称,后世简称麟阁。麒麟阁在未央宫中,因汉武帝元狩年间打猎获得麒麟而命名。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后世往往将他们和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提,有“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

  • 中兴大汉王朝:鲜为人知的“麒麟阁十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麒麟阁十一功臣,汉朝

    西汉元狩年间,汉武帝在打猎中获得麒麟,因而将未央宫中的一处阁楼命名为麒麟阁。公元前51年汉宣帝刘询因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自己中兴大汉的有功之臣,于是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中国古代图写功臣的画像制度也自此开始。但人们往往熟知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却对麒麟阁十一功臣知之甚少。

  • 西晋史中的淮南三叛的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淮南三叛

    239年魏明帝去世,司马懿与曹爽受遗共同辅政,但司马懿被曹爽架空。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司马懿重夺政权,至此司马氏开始专政。在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及司马昭逐渐巩固司马氏的势力。此期间发生三次严重的内乱和割据战争,史称淮南三叛。西晋史学家陈寿将淮南三叛和之后的钟会之乱并提,评价说“王凌风节格尚,

  • 淮南三叛与曹魏后期政局有何微妙的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淮南三叛

    淮南三叛兵力淮南三叛的成功使曹魏转为晋,淮南三叛的第三叛充分证明了司马昭的军事才能。淮南三叛兵力更是超过了赤壁之战,那么淮南三叛兵力多少呢?图为司马昭的画像淮南三叛主要以诸葛诞和司马昭的对峙为主,双方谁要是能最后胜利,谁将是曹魏真正的掌权人,所以双方都必将倾尽全力。诸葛诞打司马氏的目的是为了保住曹魏

  • 明英战争双方出动了多少兵力?详细战斗过程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英国,战争,明英战争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和英国第一次正式军事冲突发生于19世纪的清英鸦片战争。然而早在17世纪上半叶,还处于明朝时期的中国就已经和英国有了初次军事冲突。由于那次军事交流因为规模较小,影响不大,故记载不多,了解具体经过的人自然较少。可偏偏有某些了解事情始末的人,却利用众人关于中英军事初次交流所知甚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