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伪齐和伪楚是怎么回事 伪楚存在于什么时代?

伪齐和伪楚是怎么回事 伪楚存在于什么时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782 更新时间:2024/1/4 0:34:57

北宋“靖康之变”,金军南下攻破汴京,俘虏钦徽二宗,占领宋朝北方大片国土,但由于尚处于奴隶社会晚期的金国无法统治已处于封建社会顶峰的北宋国土,同时也为避免受到北方宋朝遗民起义的直接打击,金国通过在这些地区扶植了一些傀儡政权加以统治。

伪齐政权

伪齐政权作为金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在其存在期间充当了金国对中原人民进行残暴统治和灭亡南宋的帮凶,执行过反动的内外政策,但也由于此,终致其灭亡。

伪楚政权

伪楚,国号“大楚”,“楚”,又称“张楚”,为“靖康之耻”后金国扶植原北宋太宰张邦昌所建立的傀儡政权,定都金陵。

张邦昌(1081-1127年),北宋末大臣。字子能,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人(今河北省阜城县大龙湾)。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金兵围开封时,他力主议和,与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以议和。归宋后,任河北路割地使。

议立张邦昌之事,在《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十引《遗史》里有记载:“金意欲立张邦昌,令吴开、莫俦赍文字入城,中令百官、僧道、耆老等共议‘别立异姓,以治国事,并不得引惹赵氏’。开封府、御史台集百官于秘书省聚议。文臣承务郎、武臣承信郎以上,悉赴议。乃集议于皇城司,王时雍等以下皆在,已写推举状草,但空姓名未填;众皆议未敢发。左司员外郎宋齐愈自外至,问时雍举谁?时雍曰:金人令吴开密谕,意举张邦昌。今已写下文字,未填姓名。齐愈因记金人先已有文字书云‘请举军前南官’,谓是邦昌无疑,乃取笔书张邦昌三字将示,时雍曰:是。又示众议官,皆无语。乃于写下文字填张邦昌姓名、状申,分付与开、俦赍文字出城去。”

据说,张邦昌开始死活不同意。因为他知道大宋皇帝是被俘虏了而不是被杀了,一旦大宋将来复国,自己就成了逆贼,要诛九族的啊!可是不当的话,金人也要了他的脑袋。最后,张邦昌哭着登基了。

张邦昌当上了伪皇帝之后,整天提心吊胆的,他想让大家都感觉他是被逼无奈才坐了皇位的。所以,晚上他都不敢睡龙床。

据说,有个妃嫔买通了张邦昌身边伺候他的侍者,令其将张邦昌灌醉以后,便趁机将生米煮成了熟饭。结果,一大早,张邦昌一醒来,发现身边躺着个前朝的妃嫔,而这妃嫔竟然还说木已成舟。他自然害怕得连魂儿都要丢了——张邦昌立即唤来侍卫把这个妃嫔撵走了。

撵走她们以后,这张邦昌出了一身冷汗。他干脆趁着金兵班师回朝,不断地寻找赵氏旧人。

最后,他找到了已经出家的宋哲宗的废后孟氏。见到孟氏以后,张邦昌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哀求孟氏出山,救救赵氏江山。此时孟氏,已在冷寂中度过了长达24年的光阴,早就想脱离这鬼地方了,便接受了他的托付。随后,张邦昌把政权交给了孟太后,自己甘为臣子。

1127年5月,孟皇后以皇太后之身份,册立赵构为帝即宋高宗,立即交出政权。

册立高宗,意味着金兵所掳去的徽、钦二帝失去了应有的筹码威胁作用。

可以说,从靖康之难到高宗即位,张邦昌让位孟皇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从北宋到南宋的动荡不安。

但就算如此“算计”,张邦昌还是在劫难逃。南宋建立后没多久,时任宰相的李纲上书极言其罪,本就心存不满的高宗就把张邦昌赐死了。

一共就存活了三十三天的伪楚政权就此消失得一干二净。

标签: 伪楚

更多文章

  • 北宋灭亡后存活33天的伪楚政权:张邦昌伪楚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宋,张邦昌,伪楚政权

    导读:宋金争战期间,志在必得的金朝最初的目标其实是在俘获宋朝皇帝以后,将其作为手中的政治筹码,以便“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将包括宋徽宗、宋钦宗在内的全部在京皇族宗室押送北上,就是以为了让他们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下,意在将赵宋皇室之合法继承人斩草除根,再卵翼一个傀儡政权,作为金朝的藩属国,进而构成一道金宋

  • 秦赵番吾之战的后续影响:赵国日渐衰弱最终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番吾之战,李牧,秦军,

    番吾之战中秦军战败的消息传来,秦王政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赵军竟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李牧竟有如此高明的指挥之才。为扭转败局,秦王政召文武近臣聚集咸阳宫,商议对策。商议认为赵国全国大饥,国力不强,民心不稳,赵军缺乏充足的粮草储备,损失的兵力也难以得到补充。赵军久暴于外,必定将乏兵疲,难以持久。而秦军

  • 番吾之战的经过:大将李牧率军击溃秦军的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番吾之战,李牧,秦军,

    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秦军又大举进攻赵国。这是第三次攻赵。其兵力部署是:南路军推进邺邑平阳,从南面威胁赵国首都邯郸,北路军推进太原,经太行山进攻番吾要地。面对秦军的来势汹汹,赵王迁并不怎么慌乱,因为他身边尚有将军李牧在,宜安之战中,就是这位能征善战名扬于时的大将为赵国建树了奇功。但是,赵王

  • 秦赵番吾之战简介:赵国最后一次对秦军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国,赵国,番吾之战,

    番吾之战,此战,是秦、赵两国交战中,赵国最后一次取得重大胜利。李牧在战前准确判断敌情,是此战获胜的主要原因,但赵国已无力再战,所以此战仅为击溃战,未能围攻歼秦军。秦王政十五年,秦王嬴政再次派军兵分两路攻赵,一路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今属河北)进迫;一路由太原取狼孟(今山西阳曲

  • 宜阳之战的后续影响:东周王朝最终被秦军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宜阳之战,秦国,中原,

    我们知道,延续约800年之久的周王朝最终是让秦国给灭掉了。秦国远在西部蛮荒之地,它怎么能灭掉定鼎洛阳的东周王朝呢?这原因说是秦国的强大,或说是周王朝的没落都是对的。但更为关键的原因,却在于它“决胜宜阳”的东进战略。宜阳是战国时期韩国的大县,又是周室的西部屏障,攻下了宜阳,不仅灭周如探囊取物,东进中原

  • 宜阳之战的历史意义:秦国的统一过程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宜阳之战,秦国,中原,

    秦拔宜阳之战,在秦的统一过程中有重大意义。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大治。周显王三十年(公元前339年),孝公死,子驷立。商鞅被诛,但秦法未败。驷即位的第十三年,秦继齐、魏之后,始称王,是为秦惠王。《史记》说:“其后诸侯皆为王。”秦惠王雄才大略,广揽各国贤才为己用,张仪入秦为相。张仪向秦惠王献计,力主

  • 解密:史书战国策中是如何记载秦攻宜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国策,史书,宜阳之战,

    秦攻宜阳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

  • 宜阳之战简介:秦国中原战略的一次重要尝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宜阳之战,秦国,中原,

    攻韩、窥周,是秦国控制中原的战略目标,夺取宜阳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的重要步骤。秦武王三年(前308)派大将甘茂,实施宜阳计划。宜阳名为县,实为郡,积聚上党、南阳两郡财富,是军事重镇。韩国方面势在必守,且实力雄厚,防守坚固;秦国方面,甘茂提兵远征,又有樗里疾、公孙郝等公族从内部掣肘。甘茂出使魏国,相约共

  • 解密:秦楚鄢郢之战之后留下了哪些轶事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鄢郢之战,白起,楚国,

    臭池据《水经注》所载:鄢郢之战中,秦将白起见久攻不下,决定引水灌鄢(湖北宜城)。水从城西灌到城东,在一个叫熨斗陂的地方入注成渊,水流冲垮了城池的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故称熨斗陂为“臭池"。白起渠据说白起灌鄢的水是从距鄢城百里之遥的南漳县武安镇蛮河上垒石筑坝、开沟挖渠引的,后来

  • 鄢郢之战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秦楚鄢郢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鄢郢之战,白起,楚国,

    鄢郢之战,秦国大获全胜。此战,秦国占领了楚国西部长江以北(江汉平原西部和鄂西北地区)大片土地,并在此设立南郡,白起因战功卓著被秦昭王封为武安君。此战,秦国的胜利,进一步打击和消弱了楚国的实力,从此,楚国更加衰弱。周赧王三十八年(前277年),秦昭王任命白起为主将、蜀郡郡守张若为副将,夺取了楚国的巫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