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阿登战役中的格里芬行动:试图绑架盟军总司令

阿登战役中的格里芬行动:试图绑架盟军总司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06 更新时间:2023/12/10 21:22:49

1944年底,随着盟军部队推进到德国本土,纳粹德国的灭亡已经是迟早的事了。然而,不甘心失败的希特勒却又制定了一个包括绑架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在内的“格里芬行动计划”。

该计划试图用10名纳粹成员伪装成美国大兵,混入盟军阵营并绑架艾森豪威尔,制造混乱,以帮助德军赢得登反击战。不过,由于事先保密工作做得过于严格,加上这10名成员伪装得太逼真,最后他们还没看到艾森豪威尔的影子就遭到自己飞机的轰炸,只有一位名叫弗里兹·克里斯特的成员侥幸生还。60年后,他媒体讲述了该计划的惊人内幕。

希特勒策划“格里芬行动计划”

到了1944年,盟军已经开始进攻德国本土。为了摆脱不利局面,希特勒想在1944年12月中旬发动阿登反击战,以夺回战争的主动权。阿登地区当时只有很弱的4个美国步兵师驻守。希特勒认为,盟军肯定会对袭击措手不及,这样可以确保反击战获得成功。但由于此时德军损失太大,许多纳粹将领对于这场战役能否成功抱怀疑态度。

1944年10月,希特勒召来爱将奥托·斯科尔兹尼中校,吩咐他采取一个配合阿登反击战的“格里芬行动计划”。斯科尔兹尼是纳粹德国特种部队奥宁堡部队的指挥官,由于成功营救过被关押在阿尔卑斯山的墨索里尼而一举成名,深得希特勒信任。希特勒一开始就吩咐他说:“你现在要去干一件你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接着,希特勒就将整个计划详细地告诉了斯科尔兹尼:让他的手下人身穿缴获来的美军制服,驾驶缴获的美军车辆,直接切入盟军战线,在所到之处制造恐怖混乱,最后占领马斯河上具有战略意义的桥梁。

而作为“格里芬行动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要绑架欧洲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考虑到这场行动的危险性,希特勒没有让斯科尔兹尼亲自参加绑架行动。

绑架小组成员天天模仿美国人

接到希特勒的密令后,德军最高统帅部以“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为名,下令在所有陆军部队中招募志愿者,要求报名者必须会讲英语。当时还是纳粹空军一等兵的弗里兹·克里斯特报了名,但他并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干什么。他还以为是去做审讯战俘之类的工作,心想:“这差事还不错,可以避免上战场而被人打死。”

由于克里斯特会说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最后通过了层层筛选。第二天,他就和其他9名应征者一起被送到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拜罗伊特市的一个秘密训练营。在训练营,他们禁止与家人通信,上司告诉他们的父母说,他们已经失踪。为了保密,德军还将这些人的档案全部销毁。

克里斯特说,他们在训练营接受了严格的训练。训练营除了对他们进行普通的军事训练外,还教他们徒手格斗以及如用匕首悄无声息地杀死敌人等等。

另外,他们接受的特殊训练还包括学习、模仿美国大兵的日生活。每天他们都要看一些有关战争的美国大片,让他们从中学习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如美国大兵怎样敬礼,军官在士兵面前怎么表现;美国人抽雪茄烟时用什么姿势;他们吃肉时的一些习惯性动作等等。

克里斯特说,在训练营,他们还要学习美国人常说的一些粗话。他们每天要上一堂语言课,以便尽快学会美国人的俚语。

另外,他们每人还发了一挺美式机关枪,每天练习美军射击的姿势。据克里斯特说,最让他们头疼的就是模仿长官与士兵的关系,因为美军士兵比较懒散,而德国士兵则纪律严明。这种训练花了他们很长一段时间。为此,指挥官斯科尔兹尼鼓励手下嚼口香糖,懒散地给长官敬礼。

尽管训练非常艰苦,但他们的待遇还不错。克里斯特回忆说∶“训练营里的食品和其他待遇,只有飞行员才能享有,我们甚至还能吃上巧克力。惟一被禁止的事,就是喝酒,上司担心喝酒误事。”

尽管在训练营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训练,但这10名成员对自己为何要进行这些训练并不清楚,对自己将要去执行何种任务也一无所知。

伪装太逼真遭自己人狂轰滥炸

然而,克里斯特等人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格里芬行动”的保密工作做得实在太好了,他们还没有到法国境内就遭到了自己人的轰炸。由于德国空军部队也毫不知情,两个小时后,当绑架小组行进到距美军阵地只有数公里远时,数架德军战机突然出现在他们的头顶,没头没脑地对他们开始了一通狂轰滥炸。10名绑架小组人员乘坐的汽车被炸后连翻几个跟头,之后发出“轰隆”一声巨响。9名队员全部被炸死或烧死,只有克里斯特跳到路边的壕沟里才勉强逃过一劫。“格里芬行动计划”中的绑架行动以失败告终。

克里斯特说,他事后才知道,另外数百名乔装打扮的德国士兵也几乎全军覆没。由于他们对英语并不精通,当他们驾驶吉普车到美军岗哨处加油时终于露了馅。他们把美国人通常说的汽油“GAS”说成了“PETROL”(英式说法),他们中的许多人被美军抓获后击毙。

不过,一部分纳粹士兵还是冒充美军混进了盟军阵营,引发了巨大的混乱和恐慌,直到几周之后才平静下来。

怀揣自杀毒药秘密前往巴黎

1944年12月初,上级终于向他们下达了任务:前往法国巴黎南部的盟军司令部所在地枫丹白露镇,绑架欧洲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指令详细描述了绑架的具体方法。

绑架小组成员得知任务后十分吃惊,因为他们知道,要绑架艾森豪威尔,可能比登天还难,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但军令如山倒,只好硬着头皮去。

此前,纳粹德国的情报部门已经得知,艾森豪威尔将军的住处和盟军总部相隔仅有50多公里,每天他都要乘坐吉普车往返于两地之间。长期为艾森豪威尔将军开车的是一位名叫凯·萨玛斯贝的女司机,车上仅仅有几名副官伴随左右。绑架小组的任务就是在途中的一个僻静处,拦截艾森豪威尔的吉普车,并将艾森豪威尔转移到他们的卡车上。指令中还说,如果不能活捉艾森豪威尔,也可以当场将其击毙。

克里斯特说,行动开始时,上级给他们每个人发了假护照、假身份证以及一份美国底特律市的地图,并命令他们在几天内必须记住底特律市的一切著名建筑的相关知识。克里斯特的新身份是来自美国底特律市的“查理·史密斯”先生。

在行动之前的晚上,上级给他们每个人一个特制的打火机,里面装的全是剧毒氰化钾。他们被告知,如果被盟军逮捕,必须立即服毒自杀。

为了给他们壮胆,上级还对他们说,另有600名德军士兵也将穿上美国士兵的军装,冒充美军混入敌军后方,引发混乱,摧毁一切可以摧毁的东西。不过,那些士兵只会说简单的英语,他们只负责搞破坏,不执行绑架任务。

1944年12月13日,就在阿登反击战打响的前3天,这10名纳粹成员正式展开“格里芬行动”。他们伪装成美国大兵驱车前往德国和比利时边界的一处森林,从那里前往法国巴黎。

幸存者战后成为一名律师

“格里芬行动计划”彻底破产后,希特勒企图发动阿登反击战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到半年,这位战争狂人就自杀身亡。然而,此时可以证明克里斯特德军身份的件已全部销毁,克里斯特处于可怕的困境之中。

他如果投靠美军,很可能像其他德国奸细一样被处死;如果返回德军,则可能被当作叛徒,同样难逃死刑。

幸运的是,克里斯特最终摆脱了美国军队,也成功避开了德军巡逻兵,辗转来到科隆市,并在那里接受治疗。二战结束之后,克里斯特成为一名律师。如今,早已退休的他居住在德国西南部的曼海姆市。

克里斯特最后说,其实,即便没有德军的轰炸,这次绑架计划成功的机会也很小。即使行动成功了,也不会影响整个战争的结局。阿登反击战只是纳粹的困兽之搏,从大势看,纳粹德国当时已经输掉了战争,艾森豪威尔被绑架并不能改变纳粹即将灭亡的命运,所不同的可能只是纳粹会多苟延残喘几天。

标签: 阿登战役二战德国

更多文章

  • 阿登战役的失败原因:德军已经耗尽最后的精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阿登战役,二战,德国,

    对于希特勒来说,1944年12月16日至17日是他生命中最难熬的24小时。就在这一天,希特勒为了扭转西线战局,将德军仅存的精锐部队从东边拉回到西线,从阿登山区对盟军展开了凶狠的反击。这次反击是希特勒最后一次豪賭,也是纳粹德国在崩溃前最后一次挣扎……然而这已经不是1940年的时候了,希特勒当时可以横扫

  • 阿登战役中的巴顿:力挽狂澜阻止住了德军的前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阿登战役,二战,德国,

    1944年1944年12月,欧洲的盟军士兵们在风雪中企盼着圣诞节的到来,冰冷潮湿的衣服安在身上可真是要命。盟军的第3集团军司令乔治-史密斯-巴顿一边诅咒着鬼天气,一边让牧师写祷文--他需要好天气,在这种天气里空军无法出动,巴顿的装甲部队在缺乏空中掩护的情况下推进缓慢。与巴顿的焦急相反,德国B集团军群

  • 阿登战役战斗经过:德军功亏一篑未能达到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阿登战役,二战,德国,

    1944年秋,美、英军逼近德国西部边境,多次进攻齐格菲防线受阻。希特勒错误估计形势,决心在阿登地区美军薄弱防线上反攻,企图重占比利时的列日和安特卫普,切断美、英军补给线,围歼其主力,从而迫使英美与德国单独议和。德军参战兵力为23个师,约27.5万人(另外还有两个师和两个旅作为后备力量),在西线总司令

  • 阿登战役德国的成功可能:盟军对德军反击毫无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阿登战役,二战,德国,

    英国首相卡梅伦后来评价德军的战略意图时分析道:“德国陆军最高统帅部计划穿过阿登山脉进行大规模的突击,在肩胛处切断盟军北方集团军的弯曲的左臂。这一行动除规模较大和速度与武器不同以外,很像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战役突袭普拉赞高原,切断和破坏奥俄联军的迂回运动,并突破其中央阵地。”遗憾的是,这些分析都是马后炮

  • 阿登战役背景:希特勒希望重现1940年闪击法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登战役,二战,德国,

    1944年12月16日,“二战”结束前西线最后、也是最大规模的战役“阿登战役”爆发。这次发动攻击的是一直节节败退的德国人。“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致”,一名德国奥宁堡部队的士兵后来回忆说。他们以为能够重现1940年席卷英法军队的情景,然而最终结果,却是西线盟军踏上了直捣柏林之路。1944年深秋,

  • 阿登战役简介:德国在二战中最后一次战略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德国,二战,希特勒,,阿登战役

    突出部之役(英语:Battle of the Bulge或Ardennes Offensive或Von Rundstedt Offensive,法语:Bataille des Ardennes,德语:Ardennenoffensive。当时同盟国媒体原依战役爆发所地称阿登战役或亚尔丁之役,但盟军将士

  • 北洋大学由谁创建的?北洋大学的创建有何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北洋大学,清朝,盛宣怀

    说到北洋大学,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创办者盛宣怀。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早年曾中秀才,后经人推荐成为李鸿章的幕僚。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经办洋务事业时,盛宣怀一直追随其左右。当时他认识到当时中国最缺乏懂技术、懂外语、懂管理的新式人才,而只会读经史、写八股的学究,在洋务事业中根本没有多大

  • 北洋大学的消失之谜:难逃历史前进的滚滚车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洋大学,清朝

    20世纪50年代,北洋的噩梦来临: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当时校友回忆:“当时对校名问题争论得很激烈,因为有人说不改名是吞并,改名才是合并,因此“北洋”两个字是不能用的,于是天津大学就应运而生了。但我觉得把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我国第一所正规国立

  • 北洋大学开创的真正原因:自强以培养人才为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洋大学,清朝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认为中国衰弱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不良,学术落后,救亡之道应从改良教育入手。1895年“公车上书”时主张改良政体,“废科举,兴学堂”不仅否定科举制度,还指出洋务教育的严重不足。梁启超在《学校余论》一文中就批评洋务教育“至今数十年,未尝有非常之才出乎其间,以效用于天下”,“所学者不过

  • 西汉末代皇帝和篡位者:刘婴与王莽是什么关系?(王莽篡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皇帝,刘婴,王莽,王莽篡汉

    汉成帝是个荒淫的皇帝,即位以后,朝廷的大权逐渐落在外戚(太后或者皇后的亲属叫外戚)手里。成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除了一个早死去外,其他七个都被封为侯。其中最大的王凤还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掌了大权后,他的几个兄弟、侄儿都十分骄横奢侈。只有一个侄儿王莽,因为他父亲死得早,没有那种骄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