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珊瑚海海战简介:二战历史上第一次航母大对决

珊瑚海海战简介:二战历史上第一次航母大对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857 更新时间:2023/12/23 0:55:52

珊瑚海海战(1942.5.4-1942.5.8)是平洋战争中,美、日航空母舰编队在珊瑚海进行的海战。

1942年5月,日本发动了征服西南太平洋的战役。然而,美军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得知敌人珊瑚海派出了3艘航空母舰,于是,美军派“列克敦”号克城”号两艘航母火速南下,迎战日军。5月7日4时许,美军由“列克星敦”号派出93架舰载机先后向目标实施了攻击,使日舰“祥凤”迅速沉向海底。对决中,日本航空母舰“翔鹤”号和“瑞鹤”号也击沉了美国舰队油船“尼奥肖”号和驱逐舰“西姆斯”号。

5月8日,日鱼雷机队攻击“列克星敦”号时,运用了夹击战术,从该舰舰首的两侧近距离投射鱼雷。“列克星敦”号由于吨位较大,转弯不灵活,日机投射的13枚鱼雷中有2枚击中该舰左舷,使其锅炉舱进水,17时56分沉没。

珊瑚海海战是海战史一次航母之间的较量。这次海战,对日本人来说,是一个战术胜利;但从战略而言,则是美军的一次胜利。美军不仅挫败了日军向南推进的作战企图,而且还使“翔鹤”号和“瑞鹤”号因伤重和飞行员严重减员,而未能参加具有决定意义的中途岛海战

标签: 珊瑚海海战航母珊瑚海海战

更多文章

  • 阿登战役中的格里芬行动:试图绑架盟军总司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阿登战役,二战,德国,

    1944年底,随着盟军部队推进到德国本土,纳粹德国的灭亡已经是迟早的事了。然而,不甘心失败的希特勒却又制定了一个包括绑架欧洲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在内的“格里芬行动计划”。该计划试图用10名纳粹成员伪装成美国大兵,混入盟军阵营并绑架艾森豪威尔,制造混乱,以帮助德军赢得阿登反击战。不过,由于事先保密工作

  • 阿登战役的失败原因:德军已经耗尽最后的精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阿登战役,二战,德国,

    对于希特勒来说,1944年12月16日至17日是他生命中最难熬的24小时。就在这一天,希特勒为了扭转西线战局,将德军仅存的精锐部队从东边拉回到西线,从阿登山区对盟军展开了凶狠的反击。这次反击是希特勒最后一次豪賭,也是纳粹德国在崩溃前最后一次挣扎……然而这已经不是1940年的时候了,希特勒当时可以横扫

  • 阿登战役中的巴顿:力挽狂澜阻止住了德军的前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阿登战役,二战,德国,

    1944年1944年12月,欧洲的盟军士兵们在风雪中企盼着圣诞节的到来,冰冷潮湿的衣服安在身上可真是要命。盟军的第3集团军司令乔治-史密斯-巴顿一边诅咒着鬼天气,一边让牧师写祷文--他需要好天气,在这种天气里空军无法出动,巴顿的装甲部队在缺乏空中掩护的情况下推进缓慢。与巴顿的焦急相反,德国B集团军群

  • 阿登战役战斗经过:德军功亏一篑未能达到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阿登战役,二战,德国,

    1944年秋,美、英军逼近德国西部边境,多次进攻齐格菲防线受阻。希特勒错误估计形势,决心在阿登地区美军薄弱防线上反攻,企图重占比利时的列日和安特卫普,切断美、英军补给线,围歼其主力,从而迫使英美与德国单独议和。德军参战兵力为23个师,约27.5万人(另外还有两个师和两个旅作为后备力量),在西线总司令

  • 阿登战役德国的成功可能:盟军对德军反击毫无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阿登战役,二战,德国,

    英国首相卡梅伦后来评价德军的战略意图时分析道:“德国陆军最高统帅部计划穿过阿登山脉进行大规模的突击,在肩胛处切断盟军北方集团军的弯曲的左臂。这一行动除规模较大和速度与武器不同以外,很像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战役突袭普拉赞高原,切断和破坏奥俄联军的迂回运动,并突破其中央阵地。”遗憾的是,这些分析都是马后炮

  • 阿登战役背景:希特勒希望重现1940年闪击法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阿登战役,二战,德国,

    1944年12月16日,“二战”结束前西线最后、也是最大规模的战役“阿登战役”爆发。这次发动攻击的是一直节节败退的德国人。“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景致”,一名德国奥宁堡部队的士兵后来回忆说。他们以为能够重现1940年席卷英法军队的情景,然而最终结果,却是西线盟军踏上了直捣柏林之路。1944年深秋,

  • 阿登战役简介:德国在二战中最后一次战略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德国,二战,希特勒,,阿登战役

    突出部之役(英语:Battle of the Bulge或Ardennes Offensive或Von Rundstedt Offensive,法语:Bataille des Ardennes,德语:Ardennenoffensive。当时同盟国媒体原依战役爆发所地称阿登战役或亚尔丁之役,但盟军将士

  • 北洋大学由谁创建的?北洋大学的创建有何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北洋大学,清朝,盛宣怀

    说到北洋大学,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创办者盛宣怀。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早年曾中秀才,后经人推荐成为李鸿章的幕僚。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经办洋务事业时,盛宣怀一直追随其左右。当时他认识到当时中国最缺乏懂技术、懂外语、懂管理的新式人才,而只会读经史、写八股的学究,在洋务事业中根本没有多大

  • 北洋大学的消失之谜:难逃历史前进的滚滚车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洋大学,清朝

    20世纪50年代,北洋的噩梦来临: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当时校友回忆:“当时对校名问题争论得很激烈,因为有人说不改名是吞并,改名才是合并,因此“北洋”两个字是不能用的,于是天津大学就应运而生了。但我觉得把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我国第一所正规国立

  • 北洋大学开创的真正原因:自强以培养人才为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洋大学,清朝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认为中国衰弱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不良,学术落后,救亡之道应从改良教育入手。1895年“公车上书”时主张改良政体,“废科举,兴学堂”不仅否定科举制度,还指出洋务教育的严重不足。梁启超在《学校余论》一文中就批评洋务教育“至今数十年,未尝有非常之才出乎其间,以效用于天下”,“所学者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