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库尔斯克会战的意义和影响:彻底打垮了东线德军

库尔斯克会战的意义和影响:彻底打垮了东线德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6 更新时间:2023/12/30 1:18:08

德军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进攻,欲从由南北两端自中央夹击,合围歼灭中央突出部的苏联红军,重夺战略动权,但由于苏联红军已做严密防务驻守数量极为庞大的兵力,德军进攻步调缓慢且损失惨重,因为南线意大利被盟军登陆了西西里岛,不得不抽调兵力防卫意大利而被迫撤退。此次战役后,苏联红军发动一连串巨型攻势,歼灭德军大批有生力量且赶出苏联领土,德军再也无法对苏联红军产生致命威胁。

战役影响

库尔斯克会战的失利使纳粹德国永久性地丧失了战场主动权,此后德军再也没有在欧洲东线发起有威胁的攻势。

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后,欧洲东线的战局演变成了苏联红军的途进攻,苏联人收复了所有失地,征服了整个东欧,一路攻入德国,占领了柏林,并赢得了战争。德军再也不能反击或阻止苏联红军的推进,只能被迫开始了长途撤退。

苏联红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惨重代价,损失兵力80多万,坦克3千多辆,但会战的胜利使苏联红军从此获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次会战后苏联红军又德军发动了连续攻势,收复大量失地,解放了基辅,苏联红军的各级指员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指挥艺术也越来越成熟。

会战中,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在组织方面军群之间的战略协同和战略预备队的使用方面都有较大改进,取得了在决定性方向大量集中兵力兵器的新经验;新编组的坦克集一次用作扩大战果的梯队;航空兵彻底夺取了制空权。苏联红军战略指挥的特点是,指挥高度集中、选择行动时机适宜等。

但在此役中,显示德国士兵的素质仍然远在苏联之,证明苏联军即使吸收了实战经验,将领的盲目指挥令到苏联在后期仍然要蒙受更大的损失才能换取胜利。苏联损失的坦克,战机,人员数量都超过德军;坦克的损失数更是超过德军的三倍。在盟国的军事工业生产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苏联的惨重损失还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得多补充,而德国却不能,导致一次重创苏联部队的战事变成了令第三帝国灭亡的致命伤。

更多文章

  • 库尔斯克会战的结果和损失:苏军略大却可以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库尔斯克,坦克,德军,,库尔斯克会战

    战争结果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损失兵力7万多人,损失坦克约248辆,损失飞机900架。苏联红军也为库尔斯克会战付出了更为惨重代价的代价,损失兵力18万多,损失坦克6800辆,损失火炮5,244门,损失飞机3500架。库尔斯克战场遍布着数以百计烧焦的坦克和飞机的残骸,以及无数的尸体。双方的区别在于:苏联

  • 库尔斯克战役第二阶段:苏军反击全面掌控战局(库尔斯克会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库尔斯克,坦克,德军,,库尔斯克会战

    苏联红军进攻奥廖尔战斗苏联红军的进攻率先在库尔斯克北部发起,当德军的攻势在阻止后,苏联红军决定发动进攻,并以打败拿破仑入侵的俄国元帅“库图佐夫”的名字作为此次战役的代号。苏联红军向奥廖尔突出部的德军阵地实施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炮击,随后索科罗夫斯基上将的西方方面军和波波夫上将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一线部队开

  • 库尔斯克会战第一阶段:德军进攻遇上顽强抵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库尔斯克,坦克,德军,,库尔斯克会战

    战争序幕一个个被认为德军可能发动进攻的日子都平安地渡过了,两个月来前线显得十分平静,时间到了7月瓦图京上书斯大林认为苏联红军应该率先展开攻势因为苏联红军所做的准备都是为了夏季的德军攻势而准备的如果到了秋天苏联红军的工事就将失去作用。于是苏联红军统帅部下令抓住一个德军俘虏,之后,在突出部南部的苏联近卫

  • 库尔斯克会战双方安排:苏军稳固防守等待德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库尔斯克,坦克,德军,,库尔斯克会战

    德国曼施坦因在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使得德军又充满了信心,曼斯坦因希望通过一次诱敌进攻后的防守反击来歼灭苏军。他提出在夏季实施1个代号为“反手一击”的大胆行动,其目的是通过迂回到在亚速海的罗斯托夫以包围红军,但希特勒却选择比较传统的城堡行动以旨在粉碎位于库尔斯克的突出部。曼施坦因只得接受了这个构想。 有

  • 库尔斯克会战的背景:德军试图扭转苏德战争走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库尔斯克,坦克,德军,,库尔斯克会战

    1943年初,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乘胜进攻,收复大量失地,但德军在溃败的 同时,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也开始计划向苏联红军反扑。他主动放弃了一些重要据点,诱使苏联红军深入,苏联红军在不断进攻中,战线越拉越长,而德军却趁机完成了兵力的集结。曼施坦因指挥刚组建的南方集团军

  • 库尔斯克会战简介: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库尔斯克,坦克,德军,,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东线战场中,德军与苏联红军于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双方共投入了超过268万名士兵和6045辆坦克,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2000架,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库尔斯克会战也

  • 列宁格勒战役的第一阶段:苏军坚固防守挫败德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列宁格勒,保卫战,苏联,,列宁格勒战役

    进攻开始1941年6月22日,北方集团军群在勒布元帅指挥下,以赫普纳第4装甲兵团为中路,屈西勒尔第18集团军为左翼,布歇第16集团军为右翼,在第1航空队支援下,从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向陶格夫匹尔斯—普斯可夫—列宁格勒总方向实施进攻。勒布给第4装甲兵团的先期任务是完整地夺取陶格夫匹尔斯城外西德维纳河上的

  • 列宁格勒战役双方安排:德军重兵压境试图夺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列宁格勒,苏联,德军,,列宁格勒战役

    德军方面“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为勒布元帅)辖第16集团军(司令官为布施上将)、第18集团军(司令官为屈希勒尔上将)和坦克第4集群(司令官为霍普纳上将)(共29个师,内6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在东普鲁士以及克莱佩达(梅梅尔)至戈乌达普正面展开,其任务是粉碎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苏军,并在“中央”集团军群(司

  • 列宁格勒战役简介:一场长达900天的艰苦战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列宁格勒,保卫战,苏联,,列宁格勒战役

    列宁格勒战役,又称为列宁格勒保卫战,封锁列宁格勒(俄文:блокада Ленинград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为攻占列宁格勒(现在称为圣彼得堡)而实施的军事行动,围攻从1941年9月9日开始至1943年1月18日,一条狭窄的通往城市的陆上通道被建立为止,而围攻全面结束于1944年1月27日

  • 基辅战役的意义:德军持续进攻兵临首都莫斯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基辅,德军,苏联,,基辅战役

    分析苏联红军失利的主要原因是斯大林战略上指挥失误。斯大林刚愎自用,屡拒部下的正确建议,最终遭到惨败。苏联红军在此战的失败,使南部战线陷于崩溃。但是,方面军持久而顽强的斗争,对打破德军的“闪击战”计划起了重要作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庞大兵力用于突击西南方面军翼侧,使德军在主要方向即莫斯科方向的进攻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