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伦哥战役的停战:第二次反法联盟就此土崩瓦解

马伦哥战役的停战:第二次反法联盟就此土崩瓦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67 更新时间:2024/1/19 8:10:00

六月十五日上午,梅拉斯看到大势已去,派出代表拿破仑求。当天下午,拿破仑派贝尔蒂埃与梅拉斯在亚历山大里亚签订了停战协议。奥军虽然战败,但是尚未陷入绝境,法军虽然获胜,本身也已疲惫不堪。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拿破仑十分愿意结束这场战争。他同意,在意大利境内停止敌对行动。从六月二十六日起,奥军撤到波河以北和明乔河以东地区,但仍派兵留驻佩斯基耶拉和曼图亚两个要塞。双方在明乔河以西地区设立一个非军事地带,避免发生冲突。

梅拉斯的两个信使先后回到维也纳,在刚刚报告了马伦哥的全胜以后,又送回了惨败的消息,使奥地利室和首都人民,开始欢天喜地,接着垂头丧气,演了一场引起莫大轰动的闹剧。

关于马伦哥大捷的消息,六天以后传到了巴黎。六月的整个中旬,在巴黎,在法国所有的城市,人们怀着不同的心情,等待着意大利战场的消息。保王党人盼望着拿破仑失败,希望法军被奥地利人打垮,以便迎接波旁王朝复辟。广大的群众,包括资产阶级在内,渴望拿破仑取胜,从而挽救法国的命运。开始时,消息很不准确,各种传闻迭起,有的说,法国人战败了,有的说,拿破仑阵亡了,有的说,法军取胜了。消息互相矛盾,给人们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六月二十日下午一时,巴黎城内礼炮轰鸣。人们得到正式消息:法军大获全胜,奥地利已被打垮,梅拉斯被迫乞和,意大利又被拿破仑占领了。整个巴黎立刻沸腾起来。人们按接不住内心的激乱纷纷走上街头,欢庆这一重大胜利。广大群众一致认为,这是法兰西共和国对欧洲反法联盟的胜利,是新政权对保王党人的胜利。他们无法预料,随之而来的将是一种新的统治,一种更加有利于资产阶级而不利于工人群众的统治。当时,广大群众对于拿破仑和新政权的支持,完全建立在憎恨波旁王朝的基础之上。

马伦哥战役结束以后,拿破仑希望,欧洲能够暂时实现和平。这不仅符合法国的利益,也符合他个人的利益。经过八年的战争,法国人民已经厌恶打仗。现在,法军获得了马伦哥大捷,一种渴望和平的情绪更加发展起来了。拿破仑执政刚刚半年,地位还很不稳固。在他远征意大利期间,国内的雅各宾派和保王党人,一刻也没有停止推翻执政府的活动。另外,由于连年战争,法国国库已经一贫如洗,财政状况日益恶化。所有这一切,促使拿破仑急于想和奥地利达成一项和平协议。于是他在从意大利返回巴黎之前,用娓婉的语言给奥地利皇帝写了一封信,呼吁和平,并建议在《坎波-福米奥和约》的基础上与弗兰西斯二世举行谈判。

然而拿破仑的这个建议,提得显然不是时候。当时,奥地利虽然在意大利遭到惨败,但还远远没有被彻底打垮,它在德国境内还有一支数量远占优势的军队。另外,第二次反法联盟还没有彻底瓦解,英国政府多次表示继续给资助,鼓励奥地利人无论如要支持下去。上述种种因素,使维也纳宫庭内部分为两派,争吵不休,这就迫使拿破仑不得不继续用战争施加压力。

十一月五日,拿破仑宣布,取消法国与奥地利的停战状态,命令法军在德意志和意大利两个战场同时转入进攻。十二月二日,莫罗将军率领莱茵军团在德国南部大败约翰大公率领的奥地利军队,取得了霍恩林登大捷。这次胜利打开了通往维也纳的道路,迫使奥军不得不签署停战协议。与此同时,麦克唐纳率领一个新军团在意大利出征,于严冬季节成功地穿过了施普鲁根山口,顾利地前出到迪杰河上游地区。这一出色的行动,再次切断了曼图亚要塞与奥地利之间的联系。这样,驻意大利的奥军又一次签订了停战协议。

在法军强大的冬季攻势下,奥地利终于屈服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谈判,法国同奥地利终于在一八零一年二月九日,正式签订了《吕内维尔和约》,从而最后结束了第二次反法联盟中的法奥战争。

更多文章

  • 马伦哥战役中拿破仑的失误:本不该赢得这么惊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马伦哥战役,拿破仑,法国大革命,

    缺乏周密的分析首先,对进军路线的地形和敌情,缺乏周密的侦察和认真的分析。选择大圣伯纳德山口进军,出敌不意地袭击奥军,无疑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草率行事,忽视对地形、敌情的侦察和研究。战役开始前,拿破仑并非没有时间和条件,但他只派一名不懂炮兵的参谋军官前去侦察地形,结果没有发观大圣伯纳山口附近这

  • 土伦战役中拿破仑的表现:首次出战即改变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土伦战役,拿破仑,法国,

    在法国的历史上,有过荣誉和骄傲的城市是不胜枚举的。然而,像土伦这样一直引起人们兴趣的,却为数不多。这是因为,1793年的土伦战役,不仅对保卫法国大革命起了巨大作用,而且同拿破仑这一伟大历史人物有着特殊的联系。24岁便荣升准将的拿破仑·波拿巴,就是在土伦战役中初次崭露头角的一个如此重大的战役行动,竟然

  • 土伦战役秘闻:拿破仑阴差阳错接任了炮兵指挥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土伦战役,拿破仑,法国,

    就在马尔田少校阵亡后,拿破仑出现了。本来,他是奉调前往一个海防部队去的,刚好路过革命军部队驻地。他的同乡、老朋友萨利希蒂,这时作为国民公会的特派员,正好就在·R尔托将军的司令部里。经萨利希蒂推荐,年轻的拿破仑接替了马尔田少校的职务,担任土伦平叛部队的炮兵指挥官。这一任命很快就得到了巴黎军事当局的批准

  • 土伦战役的僵局:法军失去了土伦前线炮兵指挥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土伦战役,拿破仑,法国,

    土伦事件像一个晴天霹雳,一下子震惊了整个法国。为了捍卫新生的革命政权,打退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猖狂进攻,以雅各宾派为首的革命政府,法国的革命军队组建起来了。只用很短的时间,总数达420,000人的革命大军,很快就开赴了各条战线。1793年9月上旬,法国国民公会任命卡尔托将军为土伦前线部队的司令官,负责

  • 土伦战役前的土伦事变:反法联军干涉法国大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土伦战役,拿破仑,法国,

    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爆发了震撼整个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大革命。这场革命的锋芒,不仅指向以路易十六为代表的波旁王朝和他们的反动统治,而且指向整个封建贵族阶级和封建专制制度,因此,遭到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极端仇视和疯狂反抗。早在1792年8月,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干涉军公然入侵法国,试图消灭革命政权。法

  • 土伦战役前的拿破仑:为科西嘉岛独立而战的战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土伦战役,拿破仑,法国,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

  • 土伦战役简介:拿破仑一世军事生涯中的第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土伦战役,拿破仑,法国,

    1793年从科西嘉回来的一等中尉拿破仑,回到了他的炮兵团,驻地在尼斯。他的老首长的兄弟让·德·泰伊当团长,让拿破仑当他的副手,让他负责构筑海岸炮台的防御工事就在此时,法国的土伦当时投靠了英国人,而法国将军卡尔托授命收回土伦,但是卡尔托的炮兵指挥官多马尔坦刚披挂上阵就受了伤。国民公会的两名特派员找到了

  • 乌尔姆战役前的法国:拿破仑刚刚加冕法兰西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乌尔姆战役,拿破仑,奥地利,

    在几年的和平日子里,拿破仑大大加强了自己对法国的统治地位。在政治上,坚决肃清企图复辟波旁王朝的保王党分子,无情镇压雅各宾党人,加强法制统治,颁行了法国著名的《法国民法典》,用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经济上,鼓励摆脱封建桎梏的农

  • 乌尔姆战役法军的困境:全军竟然只有4天干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乌尔姆战役,拿破仑,奥地利,

    大军团从海峡沿岸到莱茵河边的行军,全程三百七十五英里,是历史上伟大的战略机动之一。它使人想起一个世纪前,马尔波罗由低地国家到多瑙河的进军,但拿破仑的兵力是马尔波罗的九倍。最后的进军令是1805年8月29日从皇帝大本营发出的。当时,大军团是这样编成的:第一军(贝尔纳多特),2个步兵师(每师9个营),1

  • 乌尔姆战役法军意图:直接攻占维也纳击退奥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乌尔姆战役,拿破仑,奥地利,

    为了一劳永逸地击败奥地利,拿破仑决心占领维也纳。通往奥地利首都的战略走廊一共有两条:一条是多瑙河谷,另一条是波河河谷。拿破仑在1796月和1797年的战役中,曾成功地取道波河河谷进军维也纳。而180O年马伦哥之战击败梅拉斯也是在这条河谷之中进行的。为了防止他沿这条战略轴线再次胜利进军,奥地利最高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