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土伦战役前的土伦事变:反法联军干涉法国大革命

土伦战役前的土伦事变:反法联军干涉法国大革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380 更新时间:2023/12/13 15:34:20

法国大革命

1789年,法国爆发了震撼整个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大革命。这场革命的锋芒,不仅指路易十六为代表的波旁他们的反动统治,而且指向整个封建贵族阶级和封建专制制度,因此,遭到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极端仇视和疯狂反抗。早在1792年8月,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干涉军公然入侵法国,试图消灭革命政权。法国人民在革命政府领导下进行了英勇抵抗。9月20日,法国革命军取得了瓦尔密战役的辉煌胜利。9月21日,法国国民公会宣布,废除国王,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国王的废除与共和国的建立,招致了欧洲列强的进一步干涉。

第一次联盟

1793年2月1日,英国、普鲁士、奥地利、荷兰、西班牙、撒丁、那不勒斯等国,组成了第一次反法联盟。当年天,在国外反革命势力的煽动和支持下,国内王党分子策划并发动了一系列反革命叛乱,企图推翻以雅各宾派为首的革命政权,恢复波旁王朝。叛乱像瘟疫一样在法国当时共有的83个省份内,很快就蔓延到了60多个省。

事件的由来

1793年6月,在法国王党分子的要求和策应之下,英国、奥地利、荷兰、西班牙等国组成的反法联军,相继侵入法国。 当时,英、荷干涉军从北面包围了法国北部的重要港口——敦刻尔克;普奥干涉军越过北部边界,攻占了美因兹,并包围着瓦楞西思;与此同时,撤丁干涉军从东部逼近了格勒诺布尔。西班牙干涉军从南面越过了东比利牛斯山脉。更为严重的是,8月下旬盘踞在土伦城内的保王党人,居然引狼入室。他们为了防止政府军占领土伦,并换取英国军队的庇护,竟将土伦要塞和拥有30艘舰只的法国地中海舰队,拱手交给了英国人和西班牙人,从而使英国和西斑牙军队不费一枪一弹就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土伦。

土伦,这个位于法国瓦尔省南部地中海海岸的城市,当时虽然只有几平方公里的城廓和10余万居民,却是法国南部的一个重要港口,是一个良好的海军基地。不论对法国来说还是对欧洲列强来说,都是令人瞩目的地方。因此,在英国和西斑牙的军队进入之后,那不勒斯、皮埃蒙特和直布罗陀的军队也都相继踏进这个港口。到9月底,那里的外国军队已经达到14,000人。其中英国军队3,000人,西班牙军队5,000人,那不勒斯军队4,000人,皮埃蒙特军队2,000人。联军占领土伦以后,为了保护大、小停泊场的安全,使舰队免遭对方的火力封锁,首先拆除了大、小停泊场沿岸的全部海岸炮垒,占领了耶尔群岛,并且在布伦海角和克尔海角高地上分别构筑了防御工事,以控制对大、小停泊场威胁最大的布伦海角炮垒、埃吉利耶特炮垒和巴拉去耶炮垒(这些炮垒可以直接射击停泊在大、小停泊场内的外国军舰)。另外,联军还在奥利乌尔和拉瓦菜特的接近路上,在法郎山地,部署了大量的兵力,以防止法军从西面和东面进攻土伦。

这就是所谓土伦事件的来由。很明显,它是国内叛乱分子和国外反革命势力狼狈为奸的结果。随着外国干涉军的进入土伦,法国南部的反革命气焰甚嚣尘上,企图颠覆雅各宾派革命政权的反革命叛乱,很快达到了高潮。

标签: 土伦战役拿破仑法国

更多文章

  • 土伦战役前的拿破仑:为科西嘉岛独立而战的战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土伦战役,拿破仑,法国,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

  • 土伦战役简介:拿破仑一世军事生涯中的第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土伦战役,拿破仑,法国,

    1793年从科西嘉回来的一等中尉拿破仑,回到了他的炮兵团,驻地在尼斯。他的老首长的兄弟让·德·泰伊当团长,让拿破仑当他的副手,让他负责构筑海岸炮台的防御工事就在此时,法国的土伦当时投靠了英国人,而法国将军卡尔托授命收回土伦,但是卡尔托的炮兵指挥官多马尔坦刚披挂上阵就受了伤。国民公会的两名特派员找到了

  • 乌尔姆战役前的法国:拿破仑刚刚加冕法兰西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乌尔姆战役,拿破仑,奥地利,

    在几年的和平日子里,拿破仑大大加强了自己对法国的统治地位。在政治上,坚决肃清企图复辟波旁王朝的保王党分子,无情镇压雅各宾党人,加强法制统治,颁行了法国著名的《法国民法典》,用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经济上,鼓励摆脱封建桎梏的农

  • 乌尔姆战役法军的困境:全军竟然只有4天干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乌尔姆战役,拿破仑,奥地利,

    大军团从海峡沿岸到莱茵河边的行军,全程三百七十五英里,是历史上伟大的战略机动之一。它使人想起一个世纪前,马尔波罗由低地国家到多瑙河的进军,但拿破仑的兵力是马尔波罗的九倍。最后的进军令是1805年8月29日从皇帝大本营发出的。当时,大军团是这样编成的:第一军(贝尔纳多特),2个步兵师(每师9个营),1

  • 乌尔姆战役法军意图:直接攻占维也纳击退奥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乌尔姆战役,拿破仑,奥地利,

    为了一劳永逸地击败奥地利,拿破仑决心占领维也纳。通往奥地利首都的战略走廊一共有两条:一条是多瑙河谷,另一条是波河河谷。拿破仑在1796月和1797年的战役中,曾成功地取道波河河谷进军维也纳。而180O年马伦哥之战击败梅拉斯也是在这条河谷之中进行的。为了防止他沿这条战略轴线再次胜利进军,奥地利最高当局

  • 乌尔姆战役前的国际形势:法军需要双线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乌尔姆战役,拿破仑,奥地利,

    1805年8月9日,奥、英、俄三国为了防止法国主宰欧洲而结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当时正和他庞大的侵英舰队一起呆在布伦,其大军团已经作好了上船的准备,只等维尔纳夫和冈托姆的联合舰队扫清多佛尔海峡便渡海远征。不过,他已意识到在其后方正在

  • 乌尔姆战役背景:英国组织了第三次反法联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乌尔姆战役,拿破仑,奥地利,

    1796年的第一次意大利战争,拿破仑以迅速击败皮埃蒙特和奥地利联军拉开战幕,的确是进攻战略的一大杰作。当时,皮奥联军的力量比他强大,他便在内线采取行动,先在两个结盟的敌手之间打进一个楔子,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各个击破。初战取胜之后,他便实施无情的追击,结果赢得了辉煌的胜利,尽管洛迪之战的胜利也许是

  • 乌尔姆战役简介:乌尔姆战役是哪一年爆发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乌尔姆战役,拿破仑,奥地利,

    1805年10月,爆发乌尔门战役,即乌尔姆会战,又称第一次多瑙河战役。拿破仑将主要兵力使用于具有有决定意义的战线上,充分发挥机动作战的威力,采取速度加上迂回包围的战术,让奥军在意识到危险时就已经折兵损将。10月6—8日,贝尔纳多特军、马尔蒙军和巴伐利亚军强渡过多瑙河,重创奥军右翼金迈尔将军所部(2万

  • 特拉法尔加海战战前形势:拿破仑的目标初步达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特拉法尔加海战,拿破仑,纳尔逊,

    罗什福尔突围1805年1月11日,米西赛率领了5艘战列舰和4艘巡洋舰,从罗什福尔突围而出,向西印度群岛驶去。一个星期后,维尔纳夫率领11艘战列舰和9艘巡洋舰,开始驶出了土伦港。纳尔逊不考虑其它的可能性,而认为维尔纳夫一定是驶往马尔它或埃及。于是立即向东赶去,于1805年2月7日到达了埃及亚历山大港。

  • 特拉法尔加海战背景:反法联盟陆上战役全部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特拉法尔加海战,拿破仑,纳尔逊,

    特拉法尔加海战(法语:Bataille de Trafalgar,英语:Battle of Trafalgar)1793年1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将法王路易十六处死,英国以此为由驱逐法国驻英大使。2月法国对英宣战,英国则联合奥地利、普鲁士、那不勒斯和撒丁王国组成反法联盟,双方在陆地和海洋展开了一系列的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