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狮身人面像之谜:埃及狮身人面像鲜为人知的秘密(全球十大考古发现)

狮身人面像之谜:埃及狮身人面像鲜为人知的秘密(全球十大考古发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553 更新时间:2023/12/6 4:29:09

在古老的埃及金字塔旁,经能看到一个矗立在旁的狮身人面像。他是埃及希腊的艺术作品,也是神话中的怪物名叫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斯芬克斯给人后留下了太多不解之谜。斯芬克斯它用缪斯所传授的谜语难人,谁猜不中就要被它吃掉,这暗示斯芬克斯是先知先觉者。今天,斯芬克斯仍是智慧的象征。作为艺术雕像,最老、最着名的斯芬克斯雕像是埃及吉萨地区的巨大斯芬克斯卧像。这座巨大的狮身人面像给后人留下了一又一个不解之谜。埃及狮身人面像是在吉萨高原石灰质的岩床上雕出来的,它自成一体。雕像长73.15米,肩部宽11.58米,高20.12米。它从埃及东方凝视,视线正好与30度纬线吻合,看似力大无比,面容却阴沉忧郁。既似昏昏欲睡,又似淸醒警锡。

狮身人面像真是依照卡夫拉的脸孔建成的吗

传统的观点认为,狮身人面像是在埃及“古国”时期建成的,是第四王朝的法老卡夫拉(其在位时间是公元前2520年至公元前2494年)依照自己的脸孔建成的。但是我们却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因为没有人亲眼目睹过卡夫拉法老的尸体。考古学家所能做的只有继续研究现存的一些雕像,从中得出一些理论。《剑桥考古》杂志刊出了芝加哥东方学院马克?莱纳教授的章,他利用“摄形光学数据和电脑图像”证明了伟大的狮身人面像就是对卡夫拉面孔的临摹。他写道:“我们将电脑测绘的结果用数字输人电脑之后就出现了网状结构的3D立体模型(骨架),再用260万个平面点就绘出了骨架图上的‘皮肤’。我们绘制出的狮身人面像的模样可能恰似数千年前的它的原样。有了 卡夫拉的面孔,狮身人面像便获得了新生……”

与此截然相反的另外一种论点是纽约聱察局法医高手弗兰克提出来的。他20多年来一直在研制一种犯人肖像“鉴别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分析和研究各式各样的人脸。于是,人们要他详细研究狮身人面像和卡夫拉两者之间的异同之处。数月之后,他从埃及冋到纽约自己的工作室,仔细比较了两种雕像的上千照片。他最后汇报自己的分析结果说:“狮身人面像,从正面看它的五官比例尺寸,特别是从不同的侧面看,其五官的角度和面部突出的尺寸,都使我坚信,狮身人面像不是卡夫拉……‘,

为什么人们会把狮身人面像与卡夫拉联系在一起呢?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竖立在狮身人面像两前爪之间的花岗岩石碑上刻着的一个音节,这个音节被当成了卡夫拉雕刻狮身人面像的证据。这块石碑是一名探险家于1817年发掘出来的,碑文的第13行出现了卡夫拉这个名字的前面一个音节khaf。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就算碑文的第13行的那个音节是指卡夫拉,也不应该暗示我们就是卡夫拉塑造了狮身人面像。卡夫拉可能还因为其他功绩被铭记着。卡夫拉身后的许多位国王都修复过狮身人面像,卡夫拉怎么就不可能是狮身人面像的修复者之一呢?

狮身人面像是远古高级文明的产物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学者约翰。韦斯特的发现又引起了新一轮的争论。他发现,狮身人面像除头部以外,整个狮身都出现水浸迹象。狮身人面像的脖颈以下已经侵蚀得很厉害。如果说这种侵蚀是由洪水引起的,那么在整个尼罗河流域至少有18米深的洪水。真是洪水引起的侵蚀吗?如果洪水已爬到金字塔的底座,那么狮身人面像堤道的另一端,即所谓的丧葬庙里面的石灰岩心,也就已经受到了侵蚀,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这样看来,就不可能是洪水侵蚀了狮身人面像。为了揭开这一谜底,韦斯特找到了波士顿大学的地质学专家斯利克教授。斯利克本来对狮身人面像建于第四王朝以前的说法还持怀疑态度,但是,当他首次参观了狮身人面像之后,就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斯利克教授将关于侵蚀的研究工作建立在了古气候学的基础上。他认为侵蚀狮身人面像的不是洪水,而是雨水。对此,地质学论点提出一种非常保守的估计,认为狮身人面像真正的建造时间可能”至少在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之间“。因为斯利克教授认为,比埃及学家普遍认为狮身人面像建的时间更早的几千年之初,引起狮身人面像特殊侵蚀模式的大雨就已经停止了。但是依据埃及学家的考证,在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的远古时期,尼罗河流域是新石器时代以狩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的聚居地,当时人们使用的工具仅限于磨制的火石和木棍等。在这种情况下,狮身人面像及其周围的庙宇(由一块块重达200吨的石灰石建成)是如建成的呢是尚未确定的远古高级文明的产物?

这一切,我们现在都还无法解释。千百年来,经过风蚀、日晒、雨淋,雕像有些地方已龟裂,但这仍然不能削减其雄伟壮观,神圣而又神秘的风采,狮身人面像也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难解之谜。

更多文章

  • 马伦哥战役的历史评价:为拿破仑登基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伦哥战役,拿破仑,法国大革命,

    马伦哥战役是拿破仑执政后指挥的第一个重要战役。这次战役的胜利,对于巩固法国脆弱的资产阶级政权,对于加强拿破仑的统治地位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马伦哥战役在军事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认为,拿破仑在这一次战役的指导上,是有其突出特点的。首先,他有效地制造和利用了敌人在判断上的错误,真正做到

  • 马伦哥战役的停战:第二次反法联盟就此土崩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伦哥战役,拿破仑,法国大革命,

    六月十五日上午,梅拉斯看到大势已去,派出代表向拿破仑求和。当天下午,拿破仑派贝尔蒂埃与梅拉斯在亚历山大里亚签订了停战协议。奥军虽然战败,但是尚未陷入绝境,法军虽然获胜,本身也已疲惫不堪。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拿破仑十分愿意结束这场战争。他同意,在意大利境内停止敌对行动。从六月二十六日起,奥军撤到波河以

  • 马伦哥战役中拿破仑的失误:本不该赢得这么惊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马伦哥战役,拿破仑,法国大革命,

    缺乏周密的分析首先,对进军路线的地形和敌情,缺乏周密的侦察和认真的分析。选择大圣伯纳德山口进军,出敌不意地袭击奥军,无疑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草率行事,忽视对地形、敌情的侦察和研究。战役开始前,拿破仑并非没有时间和条件,但他只派一名不懂炮兵的参谋军官前去侦察地形,结果没有发观大圣伯纳山口附近这

  • 土伦战役中拿破仑的表现:首次出战即改变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土伦战役,拿破仑,法国,

    在法国的历史上,有过荣誉和骄傲的城市是不胜枚举的。然而,像土伦这样一直引起人们兴趣的,却为数不多。这是因为,1793年的土伦战役,不仅对保卫法国大革命起了巨大作用,而且同拿破仑这一伟大历史人物有着特殊的联系。24岁便荣升准将的拿破仑·波拿巴,就是在土伦战役中初次崭露头角的一个如此重大的战役行动,竟然

  • 土伦战役秘闻:拿破仑阴差阳错接任了炮兵指挥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土伦战役,拿破仑,法国,

    就在马尔田少校阵亡后,拿破仑出现了。本来,他是奉调前往一个海防部队去的,刚好路过革命军部队驻地。他的同乡、老朋友萨利希蒂,这时作为国民公会的特派员,正好就在·R尔托将军的司令部里。经萨利希蒂推荐,年轻的拿破仑接替了马尔田少校的职务,担任土伦平叛部队的炮兵指挥官。这一任命很快就得到了巴黎军事当局的批准

  • 土伦战役的僵局:法军失去了土伦前线炮兵指挥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土伦战役,拿破仑,法国,

    土伦事件像一个晴天霹雳,一下子震惊了整个法国。为了捍卫新生的革命政权,打退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猖狂进攻,以雅各宾派为首的革命政府,法国的革命军队组建起来了。只用很短的时间,总数达420,000人的革命大军,很快就开赴了各条战线。1793年9月上旬,法国国民公会任命卡尔托将军为土伦前线部队的司令官,负责

  • 土伦战役前的土伦事变:反法联军干涉法国大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土伦战役,拿破仑,法国,

    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爆发了震撼整个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大革命。这场革命的锋芒,不仅指向以路易十六为代表的波旁王朝和他们的反动统治,而且指向整个封建贵族阶级和封建专制制度,因此,遭到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极端仇视和疯狂反抗。早在1792年8月,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干涉军公然入侵法国,试图消灭革命政权。法

  • 土伦战役前的拿破仑:为科西嘉岛独立而战的战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土伦战役,拿破仑,法国,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

  • 土伦战役简介:拿破仑一世军事生涯中的第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土伦战役,拿破仑,法国,

    1793年从科西嘉回来的一等中尉拿破仑,回到了他的炮兵团,驻地在尼斯。他的老首长的兄弟让·德·泰伊当团长,让拿破仑当他的副手,让他负责构筑海岸炮台的防御工事就在此时,法国的土伦当时投靠了英国人,而法国将军卡尔托授命收回土伦,但是卡尔托的炮兵指挥官多马尔坦刚披挂上阵就受了伤。国民公会的两名特派员找到了

  • 乌尔姆战役前的法国:拿破仑刚刚加冕法兰西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乌尔姆战役,拿破仑,奥地利,

    在几年的和平日子里,拿破仑大大加强了自己对法国的统治地位。在政治上,坚决肃清企图复辟波旁王朝的保王党分子,无情镇压雅各宾党人,加强法制统治,颁行了法国著名的《法国民法典》,用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经济上,鼓励摆脱封建桎梏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