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04年12月3日:木卫六被发现

1904年12月3日:木卫六被发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278 更新时间:2023/12/19 7:38:26

1904年12月3日,木卫六在立克天台被查尔斯·狄龙·佩林发现。木卫六是木星的一颗自然卫星。属于不规则卫星,也是其中最大的一颗不规则卫星。木卫六(英文:Himalia) 1975,国际天文协会将它授名为Himalia(希玛利亚)。在希腊神话中,希玛利亚是一个女神。她与宙斯有三个儿子。

简介

木卫六(英文:Himalia)是木星的一颗自然卫星。1904年,它在利克天文台被查尔斯·狄龙·佩林发现。1975年,国际天文协会将它授名为Himalia(希玛丽亚)。在希腊神话中,希玛丽亚是一个仙女。她与宙斯有三个儿子。

在2000年12月19日这一天,卡西尼号宇宙飞船在前往土星的路程上,拍摄到了一木卫六的照片。这张照片的清晰度比较低,所以它没有显示任木卫六表面的详细情况。

木卫六是木卫六卫星群之中最大的成员。这个卫星群包括五个绕着木星公转的卫星。它们离木星的距离在11到13百万千米的范围之内。它们的自转轴倾斜度都在27.5度左右。

木卫六极,温度在零下178度左右。

木卫六的大气层及岩体中有着丰富的碳化合物,因此极可能孕育生命,但不含氧气。

利克天文台

利克天文台(Lick Observatory)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市的东部,汉密尔顿山的山顶上,海拔1283米,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管理。是世界上首个建于山顶的永久天文台。

天文台简介

利克天文台是世界上首个建于山顶的永久性台址,使用美国富豪詹姆斯·利克的遗产,建造于1876年至1887年间。1887年,利克的遗体安葬在口径36英寸(91厘米)的折射式望远镜的基座下面,这台望远镜被命名为詹姆斯·利克望远镜。1888年1月3日,利克望远镜开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折射望远镜。直到1897年这一纪录才被叶凯士天文台打破。1888年4月,利克天文台移交给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管辖,成为世界上首个建于山顶的永久天文台。首任台长是爱德华·霍顿。1898年,詹姆斯·基勒担任天文台的第二任台长。

随着圣荷西的日益繁华,光污染逐渐开始对天文台的观测工作造成影响。1980年代,圣荷西的路灯全部改用低压钠灯,这种灯的灯光容易用望远镜上的滤光片去除。为了感谢圣荷西在降低光害方面所做的努力,利克天文台发现的第6216号小行星命名为“圣荷西”。

观测设备

唐纳德·沙恩望远镜,口径为3米(120英寸)的反射式望远镜,位于第谷峰,安装了自适应光学激光导星系统。

安娜·尼克尔望远镜,口径为1米(40英寸)的反射式望远镜,位于天文台峰的主楼南部。

詹姆斯·利克望远镜,口径为91厘米(36英寸)的折射式望远镜,位于天文台峰的主楼北部。

克罗斯雷望远镜,口径为91厘米(36英寸)的反射式望远镜,位于托勒密峰。

卡兹曼自动成像望远镜,口径为76厘米(24英寸)的反射式望远镜,位于开普勒峰,主要用于寻找超新星爆发。

卡内基望远镜,两台口径为50厘米(20英寸)的折射式望远镜,位于第谷峰。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2003年12月3日:百度贴吧上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事件

    2003年12月3日,贴吧正式上线,搜索引擎步入社区化时代,并出现在百度首页位置上。贴吧即百度贴吧,是百度旗下独立品牌,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区。贴吧的创意来自于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结合搜索引擎建立一个在线的交流平台,让那些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方便地展开交流和互相帮助。贴吧是一种基于关键

  • 1795年12月3日:罗兰·希尔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罗兰·希尔1795年12月3日出生于英格兰伍斯特郡基德明斯特小镇。12岁就开始工作了,在他父亲的哈泽尔伍德的学校(the Hazelwood School)一边学习,一边当老师,教天文学。罗兰·希尔爵士,英文:Sir.Rowland Hill,(1795年12月3日—1879年8月27日),英国人,

  • 1877年12月3日:近代学者王国维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1877年12月3日(清末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王国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府海宁州城。王氏家族世代书香,家学渊源及学人辈出的海宁乡风,对王国维的成长和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孙。王氏家族因抗金名将王禀及袭封前爵、赐第盐官的王沆,在海宁受到当地人民的长期敬仰。

  •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外交背景明初的外交有意沿袭元代的规模,但在邦交理念上有所不同。明太祖积极、主动发展与藩国的邦交关系,对周边国家采“不侵占”的态度,并在《皇明祖训》中开列了十五个“不征之国”,试图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主导,有等级秩序的、和谐的理想世界秩序。有观点认为,明廷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和平外交模式,影响有明近三百年。也

  • 郑和下西洋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郑和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是第一个进行世界性航海活动的海上专家,也是中国远航的第一人。朱棣当皇帝以后,明朝的造船业还有航海事业创下了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度。郑和下西洋的起因众说纷纭,《明史·郑和传》同时提供了寻找建文帝和宣扬大明威德的说法,此外还有防范帖木儿帝国、获取海外朝贡以及出于宗教目

  • 郑和七次下西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第一次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三宝太监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途经麻喏八歇国时,该国东西二王交战,西王误杀郑和船队登岸人员。事件发生后,西王派使者谢罪。郑和鉴于西王请罪受罚,对该事件予以克制。在三佛齐旧港,郑和招谕当地海盗陈祖义,陈祖义诈降,图谋袭击郑和船队。郑和击败了他,杀敌五千

  • 郑和下西洋造成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政治建立政治秩序在外交及军事方面,郑和下西洋颇有建树。在总体保持和平的同时,郑和船队使用武力,打击了斯里兰卡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的统治,消灭篡夺王位的苏门答腊君主苏干剌,惩治海盗陈祖义,并在东南亚扶植由施氏华侨统治的旧港宣慰司。有学者认为,郑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而这种政治

  •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创举,对我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1,推动我国古代航海事业达到顶峰,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时间早、规模大、技术先进、活动范围广的洲际航海活动,,比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的航行早了87年,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行早了92年,比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早了114年,郑和下西洋

  • 郑和下西洋档案失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明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率领庞大船队远航,他率领庞大的船队出发,经过并访问了三百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一直到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远洋航行的旅途中病逝。郑和下西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远洋航行,不仅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还大大加深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郑和下西洋在二十八年的时间

  • 郑和下西洋停罢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从1405年开始,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之后明朝的海外航行逐渐终止,在郑和最后一次航行回到国内(1433年)之后80年,葡萄牙人来到了澳门,原来行驶着三保船的海洋已经被欧洲人控制了。对于下西洋活动停罢乃至中国航海事业衰落的原因,学界多有讨论。战略重点转移有观点认为,明初时海外威胁受到重视,故有郑和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