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隆兴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宋朝隆兴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58 更新时间:2024/2/8 4:37:11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曾经留下一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南宋人对于恢复故土的执念。作为南渡偏安政权,南宋不是没想过收复失地。但是打一次败一次,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的一次北伐,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却还是功亏一篑。辛弃疾还留下来“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的叹息。这又是为何呢?本来说说南宋机会最有机会的一次北伐—隆兴北伐。

一、天时有利

为何说隆兴北伐是最接近成功的北伐呢?当时的背景是,金主完颜亮南侵失败,导致自己被部下所杀。然后北方金国控制区因为矛盾激化,导致反抗四起。

比如金国北方发生契丹人起义。正隆五年(1160),金海陵王完颜亮为了南下侵宋征调军队,派牌印燥合等征发西北路契丹丁壮从军。结果契丹译史撒八、孛特补等人杀燥合及招讨使完颜沃侧,夺取招讨司兵甲三千副,然后山前山后的边民纷起响应。

虽然后来发生了耶律窝斡与陈家等杀撒八,耶律窝斡后来又兵败身亡。但是这场起义持续了四年,直至大定四年(1164)五月,起义才被最后镇压下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金国占领区内汉人也反抗不断。词人辛弃疾就是当时耿京领导的起义军中的一名军官。当时南宋还收复一部分地区。总的来说当时金国也是矛盾不断,所以时机选择没问题。

二、先天不足的北伐

那么,占了天时的南宋为何失败呢。

首先用人不当。

宋朝有文人管军传统,尤其是绍兴和议之后重新收兵权,主帅自然由文官担任。主帅是谁呢?张浚(1097-1164)。这个张浚可不是陷害岳飞的张俊,他后世称为张魏公,也是一代名臣,也带过兵,用一定掌控能力,比如吴氏兄弟就是他推荐的。建炎三年的时候还收拢数万溃军。但是临战指挥水平很弱。导致南宋丢失关中的富平之战,就和他的瞎指挥有关。

宋高宗就吐槽过他:张浚用兵,不独朕知之,天下皆知之,如富平之败,淮西之师,其效可见矣。但是当时无人可用,而张浚又是坚定的鹰派,宋孝宗还是选用了张浚作为主帅。然后呢,张浚底下俩武将李显忠和邵宏渊也有点问题,先说李显忠

李显忠确实是一员猛将,而且完颜宗弼对他评价也很高。但是他本身性格狂傲,猛人他佩服,但是水平不咋地的瞧不上。性格有点傲,这种有点类似猛张飞,自然给北伐失败留下伏笔。

然后再说说邵宏渊,他属于特别善妒的。他是韩世忠的老部下,有名的战功是胥浦桥之战。主要是掩护南宋军队主力回撤为长江保卫战胜利保留了有生力量,所以这次战绩被列为中兴十三战功。但是他的人品一言难尽,为人善妒。所以一个微操高手,一个猛张飞,还有一个特别能妒忌的,三个凑到一起,这场面不要太美。

再就是指挥不当。

当时张浚的帅府设置在扬州,而前线却在淮北,这就使得指挥效率低下,而李显忠和邵宏渊兵分两路,却受着张浚的遥控指挥,这就有问题了。

第三个原因则是军队质量。

这次北伐兵力多少呢?根据《齐东野语》记载:合殿前、江淮兵八万,可用者六万,分隶二将,号二十万。除了八万士兵还有六万民夫。这14万人里面能打的士兵六万后勤人员八万,无论是数量还是构成看起来是合理的。但是南宋军队因为长期遭受秦桧等投降派荼毒导致战斗力退化。

举个例子,周必大《亲征录》有这样的记录:虏兵万余尚留和州,李显忠御之。辛酉,雨,闻车驾二十日次镇江,未有进发之日。初,虏之残兵屯和州鸡笼山,李显忠攻之不克,亡失两将。虏兵缓辔徐归,显忠蹑其后而不敢逼。

当时李显忠多少人呢?《宋史》的说法是:显忠选锐士万人渡江,所将一万九千八百六人行赏有差。《宋史》说法是遇到了金军精锐,李显忠部下顿遇重伤韦永寿阵亡。李显忠算是能打的,以勇武闻名,所选的还是不错的士兵都打成这样,其他宋军更不要说了。

三、先胜后败

北伐开始的时候很顺利。五月,李显忠击败金军将领萧琦攻克灵璧,而邵宏渊却久攻虹县不下,李显忠遂派灵璧降卒前去劝降,驻守虹县的大周仁和蒲察徙穆才放弃抵抗。邵宏渊看到李显忠连下两城自然不爽,史书载:虹县战功不出于己为耻。

他就对李显忠心怀不满,外加李显忠为了安抚金军降将,砍了邵宏渊手下的士兵,结果两人矛盾更深(又有降千户诉宏渊之卒夺其佩刀,显忠立斩之)。等到李显忠要进攻宿州(今安徽宿县),邵宏渊却按兵不动打酱油。

李显忠只能率部自己去攻打宿州、结果快打下来时,邵宏渊才过来才投入战斗。根据《宋史》记录金军守军在几千人左右说明没有遇到金军主力。虽然打下宿州很开心,但是发生的另一件事导致两将乃至两将手下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当时李显忠与邵宏渊在宿州府库赏赐的问题上产生纠纷。根据《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二十》的说法,邵宏渊要求把宿州的财务犒赏士兵结果李显忠不同意,但是李显忠自己却命人把财务自己运回去。《齐东野语》记载:当时士兵的赏赐每人三百钱,所以士兵们赌气的说攻下宿州奖赏三百文钱,攻下南京(今开封),须奖赏四百文钱。然后有的士兵一气之下甚至把赏钱扔到护城河里。

当时南宋军队都是吃饱拿足的骄兵悍将,一经挑唆,人心立刻浮动。如果这时候李显忠有节制全军的权力晓以利害也许有用,当时宋孝宗升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北招抚使,邵宏渊为副使,但是他不想被李显忠节制,向张浚表示拒绝接受李显忠的节制。而张浚因为宋朝传统就同意了邵宏渊的要求。

按宋朝史书说法,金将纥石烈志宁率先头部队万余人来攻宿州,被李显忠击败。但金军十万主力随即赶到,李显忠拼命抗敌,邵宏渊不仅按兵不动,还大说风凉话:“这大热的天,摇着扇子还嫌不凉快,何况在大日头下披甲苦战!”于是,军心立时涣散,无复斗志。

按照《金史》说法,并没有所谓十万大军记载,李显忠完全是被纥石烈志宁的一万精锐击败、虽然金史夸张了李显忠军队的兵力,但是从细枝末节处还能看到兵力不足,第一次接触时提到李显忠兵力为步骑兵数万,但是却说李显忠“使别将将兵三千,出自东门,欲自阵后攻志宁军,万户蒲查击败之”。即使算上之前的伤亡,宋军兵力也远远多于金军,但是后方夹击部队仅仅几千人,面对几乎合围的情况下直接被平推了。而且金军右翼万户夹谷清臣直接摧毁撤毁行马,短兵接战,导致李显忠军队失利。

《宋史》也提到刚和纥石烈志宁第一次对阵时统制李福、统领李保避战被李显忠砍了。所以虽然宋军数量理论很多但是真正出力的很少。而金军虽然账目只有一万,但是那一万是精锐战斗人员。算上打杂的实际人数更多,因为《金史》还记载孛术鲁定方率步骑六万,将由寿州进军,驻扎在亳州。但是他的军队有没有支援纥石烈志宁许多介绍中认为是支援了,南宋方面甚至认为如果没有援兵南宋军队也不会输。

按照《金史·纥石烈志宁传》:大定三年五月二十日,志宁将至宿州,乃令从军尽执旗帜,驻州西为疑兵,三猛安兵驻州南。志宁自以大军驻州东南。按照金史的说法李显忠误把金军的主力当成了偏师而把偏师当成了主力。按宋金双方的说法第一次交锋都宣传自己胜利,但是很明显南宋的胜算很低了,因为宋军像上文说的那样内部出乱子了。

结果到了第二天宋军彻底悲剧,前文中提到邵宏渊故意煽风点火动摇军心导致李显忠部得不到支援。而李显忠面对全军出动的金军打的异常艰苦。金军吹嘘此战杀宋军骑兵一万五千,步兵三万。但是李显忠军队加起来也没这个数,然后到了晚上,先是中军统制周宏邵世雍等人带着所部兵逃跑;继而统制左士渊、统领李彦孚先后逃跑。殿司前军统制张训通、马司统制张师颜、池州统制荔泽、建康统制张渊也先后撤退。手下都跑没了李显忠和邵宏渊最后也撤退,而且金军记录是李显忠夜间逃走的。

但是金军没有放弃追击,然后夹谷清臣、张师忠带领金兵追击,《金史》记录的斩首四千余,缴获盔甲三万,其他兵仗甚众。获得大量军械物资也得到宋朝的证实,辛弃疾也提过当时北伐军队丢盔卸甲。但是因为李显忠的抵抗使得此战中金军河南副统孛术鲁定方也战死。

总的来说内部不和是宋军失败的主要原因,但是宋军出征前就有问题。比如将领素质,还有士兵素质。总的来说隆兴北伐,准备不充分用人不当,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因为绍兴和议后秦桧对宋军的破坏太狠了,导致大量庸碌之辈上任士兵疏于训练最后导致北伐功亏一篑。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明朝为肃清蒙古胡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元惠宗自1368年北逃上都后一直逗留在明的边境地区,并二次南侵以图夺回原来的大都复辟。1369年六月,元惠宗迁都应昌府,和位于燕山的大都不过两三天的马上路程,形成了实在的军事威胁。朱元璋鉴于北宋末年燕山一带在两年之

  • 土木堡之变明军为什么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御驾亲征,率领二十万精锐大军出征,与瓦刺决战。在这场战争中,明军一败涂地,最终在土木堡战败投降,明英宗被俘,文武中枢全部覆灭,而此时距明成祖朱棣北伐不过二十多年。那么,还处于强盛时期的明军,为何不敌数万蒙古军呢?宦官王振,应当要对土木堡之变中明军的失败负起责任。明英宗

  • 土木堡之变为什么会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明仁宗、明宣宗是两个有作为的皇帝,可惜,也是两个短命的皇帝,所谓“仁宣之治”加到一起不过只有十一年。明宣宗给大明帝国留下了一位九岁的继承者——朱祁镇(明英宗),还有一个太监——王振。英宗朝,在大明帝国与瓦剌瓦剌部族的战争中,明英宗成了瓦剌的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历代以来,很多人总结了土木堡的教训

  • 魔法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2011年美国加州的一所名为“格雷”的魔法学校成立了,并已经被美国官方正式认证为学术机构。只要完成规定的学业,还有学位证书颁发。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所注册的魔法学校。你一定很惊讶,魔法是真的存在吗?那它又起源于什么地方呢?其实很久以前人们对于超自然的事物既迷惑又崇拜,而这种崇拜引发了人们对于魔法的狂热

  • 柿子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柿子为柿科柿属植物,落叶乔木,原产东亚,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子不仅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糖类及多种维生素,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迄今为止,各国科研工作者发现柿子中的多种活性物质,其中包括类胡萝卜素、黄酮类、脂肪酸、酚类和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可被广泛用于医药、保健和化妆品等领

  • 袋鼠战斗力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袋鼠是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不要看袋鼠看上去很萌,但是它的杀伤力可是很大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动物园或者电视里看到袋鼠,看起来人畜无害,懵懂可爱。袋鼠妈妈的袋子有时里还会露出一个小袋鼠的头,非常温馨和谐的场面。再加上袋鼠是食草动物,听起来没有食

  • 日本的秦人是什么时候过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古代一些中国人在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中逃到了朝鲜半岛,一些以后又迁徙到日本,还有一些是直接跨海岛日本,因为来自秦,所以称自己是秦人(秦的子民)。对中国而言从大陆跑去日本的很多都是动乱年代出去的,出去前人家也不会留下个什么音讯,陈胜吴广那时候,外逃留下讯息更是危险,当然也非常有可能冒人认为贵族以期望

  • 秦人是现在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秦国人即秦人,秦人一词现代为陕西、甘肃东部、宁夏人群的简称,因陕西省大部、甘肃东部(平凉、庆阳、天水、陇南、定西一带)、宁夏大部地区为秦国故地,故称陕西人、甘肃人、宁夏人为秦人。秦人是华夏族(汉族古称)西迁的一支,其早期祖先是殷商贵族嬴姓部族。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为诸侯,颇受商朝重视。后因嬴氏部族

  • 秦人的发髻为什么是歪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如果仔细观察秦兵马俑的造型,会发现佣的发髻都是歪的。而在一些比较考据的电视剧中秦人的发髻也是歪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束发,作为一种古人的重要礼俗,历来都很重视。尤其是汉人,几乎所有男子束起的发型基本都很中正。不过,在上图的秦俑中,却有很大一部分将士束起的发型却偏向右侧,并且有的还斜的特别厉害。按理说,

  • 秦人为什么尚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提到秦,我们肯定会想到它的尚武精神,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还是后来大一统的秦朝。提到别的国家都是各种形容词,唯有秦是“尚武”,这是为什么呢?秦人地处边疆,一直与少数民族,林胡,犬戎等争地方,开疆扩土,所以民风彪悍,人们也已武力高为荣。再加上山东六国一直因秦地处偏僻不通周礼而歧视秦国,所以秦人想与山东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