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灭蜀之后发生了什么动乱

魏灭蜀之后发生了什么动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637 更新时间:2024/2/8 4:32:27

蜀汉被灭后并不是就此完结,魏国内部爆发叛乱,即钟会之乱。邓艾灭蜀后,为刘禅请封扶风王,又上书伐吴,引起司马昭猜忌。

此时钟会野心膨胀,与卫瓘、胡烈等人上书说邓艾有谋反迹象,导致邓艾父子被捕,发往洛阳。收押邓艾后,钟会独大于蜀中,与希望恢复汉室的姜维联合发动叛乱。最终,邓艾被杀,叛乱也因为钟会部下的叛变而瓦解。

邓艾和钟会都参加了公元263年(景元四年)的魏灭蜀之战,在攻蜀期间彼此衬托,钟会下令经由剑阁进军,邓艾却选择走阴平。姜维为钟会的东面攻势所惊,调所有在阴平的军队去阻止钟会进军。结果,邓艾经由阴平迅速行军,很快抵达成都,使得刘禅投降。

在随后对蜀地进行占领时,钟会开始现出傲慢的迹象,自信足以不再居于人下。而受到钟会厚待的姜维联络刘禅,勾画出诱使钟会作乱,削弱魏军,然后杀钟会,夺取军权,再次宣布蜀汉独立的计划。

钟会原打算派姜维率蜀兵出斜谷,占领长安,再派骑兵经陆路、步兵经水路,攻打孟津、洛阳,夺取天下。但司马昭早已派贾充领一万余兵占据斜谷,又自领十万兵马屯于长安。后来钟会决定占据巴蜀,割据西南,于正月十六矫诏讨伐司马昭,魏将皆不服从。有人建议钟会屠杀牙门骑督以上官职的人,钟会犹豫不决,结果胡烈于正月十八发动兵变。

魏军于成都城内激战,姜维率先被杀,不久魏兵杀死钟会,死伤数百人。钟会被杀后,邓艾部下想把邓艾迎接回来,但卫瓘派田续追击邓艾,双方在绵竹附近遇上,邓艾被杀。乱兵烧杀抢掠,成都城内死丧狼藉。后由卫瓘约束将士,方才平息。至此钟会之乱结束。

邓艾本营的将士追上囚车把邓艾救出并迎接回来。卫瓘认为自己与钟会共同陷害邓艾,恐怕他回来会有变乱,就派遣护军田续等人领兵去袭击邓艾,在绵竹西边遇上,于是杀了邓艾父子。当初邓艾进入江油时,田续不往前进,邓艾想杀了他,后来又放了他。卫瓘派遣田续时,对他说:“你可以为江油受的耻辱报仇了。”

镇西长史杜预对众人说:“卫瓘是免不了一死了!他身为名士,地位声望很高,但是既没有足以表示美德的言语,又不能用正道驾御下属,他怎能承担自己的责任呢?”卫瓘听到后,不等驾车就跑去感谢杜预。杜预是杜恕之子。邓艾其余的儿子在洛阳者被诛杀,又把他的妻子及孙子迁到西城县。

钟会的兄长钟毓曾秘密地对司马昭说:“钟会爱玩弄权术,不可过于信任。”及钟会反叛,钟毓已经去世,司马昭思念钟毓的功勋与仁贤,特别宽宥了钟毓之子钟骏、钟辿,官爵如故。

钟会之乱在罗贯中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119回中有表现,历史上廖化及关彝并没有参与这场叛乱,三国演义则描写关彝与张翼等人皆在此乱中战死。而姜维也不是因不能完成诸葛亮的统一梦想,加上受了重伤,而拔宝剑自杀,而是与钟会、张翼等战死在叛乱。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渡江战役确定发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粟裕与张震下达渡江作战补充命令,确定以江阴东西地区作为东集团的主攻方向,“为求主攻方向强渡顺利,决定八兵团以积极动作钳制镇江、扬中段之敌,而以十兵团附二十三军、特种兵纵队主力于江阴东西地区强渡(前头部队采取偷渡),力求当晚南渡三个军或四个军之大部,务须当晚控制江阴、武进、无锡三角地区,坚决歼击敌之反

  • 晋吴交趾之战为什么会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晋吴交趾之战,是263年至271年魏(后为西晋)与吴国之间争夺交趾等三郡的战争。263年,交趾发生吕兴之乱,吕兴投靠刚平定蜀汉的魏国。西晋建立后,以蜀汉降将及南中大姓积极经营交趾等郡,多次击退吴军进攻。271年,吴国薛珝、陶璜率兵10万攻交趾(今越南天德江北岸)。城中粮尽援绝,为吴所陷,晋太守杨稷、

  • 晋吴交趾之战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三国中活的最久的国家便是孙吴,直到西晋建立后孙吴政权还存在。再263年至271年魏(后为西晋)与吴国之间争夺交趾等三郡的战争,即晋吴交趾之战。吕兴降魏吴永安五年(262年,魏景元三年),吴景帝孙休派察战邓荀到交趾郡征调孔雀和野猪。交趾太守孙谞此前曾科派郡中上千个手工业者到建业服劳役,当地民众看到邓荀

  • 晋吴交趾之战结束后发生了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晋吴交趾之战以孙吴顺利接受交州结束,但是战争虽然结束了,事情可还没完结。修允未报杀父之仇,将毛炅英杀死,陶璜家族世代任交州刺史,镇守交州,在晋朝也是如此。九真守将王素听说交趾兵败的消息之后,与牙门王承等人计划逃回南中(南中都督治今云南省曲靖县),结果中途被陶璜部将卫濮俘获。功曹李祚与都尉邵胤率军坚守

  • 2020年11月26日:吕晓栋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吕晓栋(1957年11月21日-2020年11月26日),男,汉族,出生于中国台湾,音乐制作人,主要从事闽南语歌曲的制作。1979年创作出第一首歌《小秘密》,1981年退伍后正式进入音乐圈,曾为翁立友、谢金燕、曹雅雯等多位艺人制作音乐专辑。2020年11月26日,吕晓栋因心脏相关疾病去世。主要作品1

  • 我裂开了这个梗出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我裂开了,网络流行词,这句话的意思类似于我心态崩了或者我炸了。词语来源随着冬瓜强的我裂开了传到PDD后,在直播间一直重复我裂开了这句话,使这句话迅速火遍网络。引申含义这句话的意思类似于我心态崩了或者我炸了,但比上述两个词程度要轻。相关信息形容自己心态炸裂,可能是我死了,我心态崩了,我炸了,我不行了。

  • 武昌起义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

  • 武昌起义的起因经过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起因保路运动亦称“铁路风潮”。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以铁路国有之名,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

  • 武昌起义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

  • 武昌起义的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近代报纸《申报》详细记载了武昌起义的过程和事件,共有报道涉及百余篇,部分报道内容如下:1911年10月13日《申报》在2、3、4、5版登了《武昌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