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恬手握30万重兵,宁愿被赐死也不反

蒙恬手握30万重兵,宁愿被赐死也不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18 更新时间:2024/1/28 18:08:15

沙丘政变,这在历史上,是一场非常出名的事件。关系到了大秦帝国未来的兴衰走向。

时间是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倒,正在沙丘修养。不料,沙丘困龙,秦始皇崩逝。

赵高伺机而动,打算豪赌,扶持自己的徒弟胡亥上位。而转折点在于丞相李斯。仓鼠李斯怎不动心?扶苏蒙恬关系亲密,蒙恬又德才兼备,若扶苏上位,丞相是谁?而李斯结果如何?

仔细一想,利弊明显。李斯就和赵高一起狼狈为奸了。两人心里都明白一个道理:胡亥想当皇帝,扶苏必除。要想除掉扶苏,蒙恬得死。

这样,一代名将蒙恬便糊里糊涂地牺牲在了这场斗争中。

有人提出疑问,蒙恬统帅三十万重兵,驻扎在北方,为什么没有发现阴谋?最后,为何甘愿被赐死,也不愿意起兵反叛?

首先,秦始皇之死这条消息,很少人知道。为免消息泄露,赵高吩咐,行程不变,一切照旧;

其次,既然身处北方的蒙恬、扶苏还不知道秦始皇死了,那趁着消息不对称的有利条件,所以假托秦始皇名义,列举一些“莫须有”罪状,赐死两人。

坑,赵高已经挖好了,就等人掉坑里。

听了使臣送来的诏书,蒙恬虽然远离咸阳,常年在北,但嗅觉丝毫不差劲儿。秦始皇怎可能如此草率?朝中必有大事发生,到底是什么事呢,蒙恬不知道。不敢违背秦始皇意志,毕竟消息闭塞……如今之计,只能是再请示一遍,随机应变。

蒙恬劝扶苏,再等等。令人意想不到!扶苏立马自杀了。这种自行了结的操作,顿时让一波人大跌眼镜。估计赵高也想不到扶苏竟然如此自觉。

扶苏死了,蒙恬尽管困惑重重,还能怎么办?本来是一副王炸好牌,世事无常,一下成了烂牌。心里再是不甘心,有什么用?

为之奈何,为之奈何……起兵?名不正言不顺,该以什么旗号?没有人心的!

于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兵权交接给王离,蒙恬被囚禁在了阳周。

听到这样的消息,《史记》记载:

胡亥、斯、高大喜,至咸阳,发丧

左等右等,终于等来扶苏死了的消息,成事在人谋事在天,一切都已大成,赵高等人不再逗留路途。迅速赶回咸阳,发丧,让胡亥即位。

而蒙恬等来的,却是蒙氏家族的消亡。赵高不可能让望族蒙家重新得势的。蒙家世世代代忠于秦朝,没有二心,这种结果,蒙恬甘心吗?不甘心,那为什么不反?

在临死前,蒙恬坦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纵然被囚禁,但他的势力也足以让他反叛。但是,他不敢辱没先祖的教诲,不能辜负先皇的恩宠。

最终,也只能以死保全蒙氏家族的荣光。

蒙家入秦,三世了。世代忠心。如今没了扶苏,反叛只能让蒙家蒙羞……

一旁的使者不耐烦地催促着,快快上路……蒙恬无助,仰天长叹,“我犯了什么过错,到头来落得这样结局?”

蒙恬想了想,找了个蹩脚的理由,“我确实该死。修建万余里长城过程中,怎么不可能‘绝地脉’呢?”

随后,他吞药离世。

标签: 蒙恬秦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公务员”是个瓷饭碗?北魏时当官没有工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秦汉时代,凡任公职、吃财政者,通称为官,除了替朝廷出勤打工外,别无脱离职务的身份和权益。当时的讲法叫“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近似今人帮老板打工的意思。一旦因奔丧生病、任满更替、罢免辞官等各种缘故退休,老板和雇员的关系即告解除。大体而言,可用“三无”概括:一曰无退休费,就是无论原先俸禄

  • 中国古代“守岁”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守岁,历史解密

    春节,作为中国最盛大的节日,指的是农历新历,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不同地方的人们用自己家乡的习俗庆祝新年的到来。不过,即使各地的习俗不同,人们却有着共同的一点,除夕晚上不睡觉,全家熬夜“守岁”。那么,“守岁”的习俗到底又从何而来呢?守岁是中国民间

  • 为康熙生育子女最多的容妃,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容妃,清朝,历史解密

    作为90后的朋友小时候想必都看过《康熙王朝》这部剧吧,剧中的容妃不仅漂亮,而且善解人意。其中容妃这一人物并不是完全虚构,其历史原型是康熙帝的宠妃马佳氏!对于马佳氏的出生历史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其父亲是员外郎盖山。在康熙四年时,马佳氏进入皇宫,此时她只是个无名分的庶妃,不过也是康熙这些妃子中,最早被封为

  • 第一位去长安朝见皇帝的节度使:朱泚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藩镇割据主要是代表了军人集团的整体利益,对节度使而言,未必是多好的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因为藩镇割据出现了,兵骄逐将,将骄逐帅,那可不是说着玩的,节度使干得不好,随时可能被小弟火并。因为类似的原因,有一个军区的节度使死了,人们都拥戴某个大哥当节度使,这个大哥说死说活也不想当。因为当节

  • 坐拥强兵良将的李自成为何只崛起了两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坐拥强兵良将,为何崛起两年就迅速落败?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自成这边缺的就是根据地建设,他从崛起到失败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而这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第一年李自成在大踏步的前进,推翻了明朝,第二年李自成在大踏步的后退,山海关败后,大顺的力量迅速退出了河北、山东、山西,在随后的战斗中,大

  • 淝水之战后的谢安,立功了却被降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谢安,晋朝,历史解密

    公元383年12月,在谢安的带领下,能征惯战英雄的谢家子弟以八万对百万打赢了淝水之战,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挽救了东晋政权岌岌可危的命运。按理说,谢安这个大功臣,应该被当作国宝来供奉起来受到举国上下的爱戴才是。可是,中国历史就是那么奇怪。有时,功劳越大,反而名声就会越差;本事越高,反

  • 揭秘:清朝为什么一直拒绝推行君主立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末期面对着内忧外患,可以说上上下下的有志之士都已经意识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大清现在的制度等很多方面存在着严重性的问题,并且急需改变。如果从清朝的角度来看待这种改变的话,自然是不可能会是清朝被推翻的结局,只能是通过改革一些方法,策略来提高自己本身的综合国力,进而达到自立自强的能力,也就是

  • 史上最有魅力的皇帝,都被战俘了,还被敌人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明史上最令人叹息的一场战争就是土木堡之变了,五十万大军输得十分惨烈,忠臣良将们死伤五十余人,更奇葩的是皇帝被生擒了,混乱的战场上,明军乱成一团纷纷逃窜,他却稳如泰山静静安坐,正是他的人格魅力,让他第一次躲过了死亡,试图杀他的蒙古士兵发现他气度非凡,便将他带回去了,经过确认,居然把皇帝给绑回来了。碰巧

  • 和珅施粥时将沙子撒到粥里,几百年后,他的做法被世界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珅,和珅,历史解密

    在大家印象中,什么是坏人,从工作层面来说,那些贪官污吏,他们贪图人们的钱财,用不正当的方式谋取钱财,他们就是坏人。从社会层面来说,那些伤害人的性命的人,他们就是坏人。在古代也是有各种各样的坏人存在的,大家印象中最坏的是谁呢?小编可以说,很多人都认识的,和珅,我们所知道的和珅是个妥妥的一个大贪官,却不

  • 辽世宗耶律阮成为皇帝,是夺位还是合法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耶律德光,辽朝,历史解密

    947年5月15日,辽太宗耶律德光病逝于栾城(今河北省栾城县)。次日,永康王耶律阮即皇帝位于柩前,是为辽世宗。然而,令人颇感不解的是,辽世宗并非太宗的儿子,而是侄子。太宗本人共有五子,当时还全都在世,他在临终前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却要传给侄子呢?考虑到辽世宗的父亲和辽太宗当年有夺位之争,后世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