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康熙生育子女最多的容妃,最后结局如何?

为康熙生育子女最多的容妃,最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177 更新时间:2024/1/18 16:54:08

作为90后的朋友小时候想必都看过《康熙朝》这部剧吧,剧中的容妃不仅漂亮,而且善解人意。其中容妃这一人物并不是完全虚构,其历史原型是康熙帝的宠妃马佳氏!对于马佳氏的出生历史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其父亲是员外郎盖山。在康熙四年时,马佳氏进入皇宫,此时她只是个无名分的庶妃,不过也是康熙这些妃子中,最早被封为嫔妃的!

看着马佳氏不被康熙重视,不过在后宫却是最早生下皇子的女人!并且在之后的十年时间里,马佳氏一共生了六个孩子,也是康熙妃子中生育子女最多的,由此可见虽然马佳氏位份不高,不过却备受康熙宠爱!后来马佳氏晋封为容嫔,还皇后一起协理六宫!

按照这样的发展,马佳氏生活应该是无比幸福的,不过其后半生却很凄惨,可能是因为马佳氏与康熙为人父母太早的缘故,马佳氏的孩子身体比较弱,有几个都夭折去世。孩子毕竟是母亲的心头肉,马佳氏在不断失去孩子中备受打击,最终六个孩子只有皇三子和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存活下来!按说固伦的称号只有皇后的女儿才配拥有,容妃的女儿能有如此称号,可见康熙非重视马佳氏!康熙二十年时,马佳氏晋封为容妃!

清朝有这样一个规定,皇子得离开生母让他人抚养,所以容妃仅存的两个孩子,只有固伦荣宪公主在其膝下长大,马佳氏自然非常疼爱,甚至把其他孩子的爱都全部给了固伦荣宪公主!固伦荣宪公主慢慢长大,很是聪明伶俐,所以备受父母的宠爱!不过当时康熙朝政不稳,为了笼络周围的势力,就将固伦荣宪公主作为和亲的对象远嫁蒙古,这时公主仅19岁,就要远离家乡,这也成了马佳氏一个心结!

对于康熙的这一做法,马佳氏很是不满,她讨厌康熙的漠,才使得相依为命的母女分离,这时她清楚的知道,自己身边这个男人看重的只有利益,丝毫不在乎亲情,马佳氏彻底心灰意冷,对康熙也比较冷淡,她只想安静的度过生,自此之后容妃就和康熙形同陌路,容妃的位置再也没有晋升!

标签: 容妃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第一位去长安朝见皇帝的节度使:朱泚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藩镇割据主要是代表了军人集团的整体利益,对节度使而言,未必是多好的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因为藩镇割据出现了,兵骄逐将,将骄逐帅,那可不是说着玩的,节度使干得不好,随时可能被小弟火并。因为类似的原因,有一个军区的节度使死了,人们都拥戴某个大哥当节度使,这个大哥说死说活也不想当。因为当节

  • 坐拥强兵良将的李自成为何只崛起了两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坐拥强兵良将,为何崛起两年就迅速落败?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自成这边缺的就是根据地建设,他从崛起到失败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而这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第一年李自成在大踏步的前进,推翻了明朝,第二年李自成在大踏步的后退,山海关败后,大顺的力量迅速退出了河北、山东、山西,在随后的战斗中,大

  • 淝水之战后的谢安,立功了却被降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谢安,晋朝,历史解密

    公元383年12月,在谢安的带领下,能征惯战英雄的谢家子弟以八万对百万打赢了淝水之战,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挽救了东晋政权岌岌可危的命运。按理说,谢安这个大功臣,应该被当作国宝来供奉起来受到举国上下的爱戴才是。可是,中国历史就是那么奇怪。有时,功劳越大,反而名声就会越差;本事越高,反

  • 揭秘:清朝为什么一直拒绝推行君主立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末期面对着内忧外患,可以说上上下下的有志之士都已经意识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大清现在的制度等很多方面存在着严重性的问题,并且急需改变。如果从清朝的角度来看待这种改变的话,自然是不可能会是清朝被推翻的结局,只能是通过改革一些方法,策略来提高自己本身的综合国力,进而达到自立自强的能力,也就是

  • 史上最有魅力的皇帝,都被战俘了,还被敌人尊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明史上最令人叹息的一场战争就是土木堡之变了,五十万大军输得十分惨烈,忠臣良将们死伤五十余人,更奇葩的是皇帝被生擒了,混乱的战场上,明军乱成一团纷纷逃窜,他却稳如泰山静静安坐,正是他的人格魅力,让他第一次躲过了死亡,试图杀他的蒙古士兵发现他气度非凡,便将他带回去了,经过确认,居然把皇帝给绑回来了。碰巧

  • 和珅施粥时将沙子撒到粥里,几百年后,他的做法被世界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珅,和珅,历史解密

    在大家印象中,什么是坏人,从工作层面来说,那些贪官污吏,他们贪图人们的钱财,用不正当的方式谋取钱财,他们就是坏人。从社会层面来说,那些伤害人的性命的人,他们就是坏人。在古代也是有各种各样的坏人存在的,大家印象中最坏的是谁呢?小编可以说,很多人都认识的,和珅,我们所知道的和珅是个妥妥的一个大贪官,却不

  • 辽世宗耶律阮成为皇帝,是夺位还是合法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耶律德光,辽朝,历史解密

    947年5月15日,辽太宗耶律德光病逝于栾城(今河北省栾城县)。次日,永康王耶律阮即皇帝位于柩前,是为辽世宗。然而,令人颇感不解的是,辽世宗并非太宗的儿子,而是侄子。太宗本人共有五子,当时还全都在世,他在临终前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儿子,却要传给侄子呢?考虑到辽世宗的父亲和辽太宗当年有夺位之争,后世许多

  • 朱元璋对汤和也是多有不满 朱元璋为何没有杀汤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与汤和,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看《明史·汤和传》开头,就知道汤和这个人的结局注定不会太差。从取和州,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和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这跟徐达差不多,当初在滁州时,徐达挺身而出,代替朱元璋为人质交换孙德崖,同样是其结局的一个伏笔。其实汤和对朱元

  • 从清朝的封爵制度,探析亲王、郡王与藩王的实际差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古代爵位制度的世界,因为涉及爵位种类和明细众多,所以本文仅从离我们最近的清史当中,挑选我们所熟知的亲王、郡王和藩王三类来进行具体讲解。关于亲王、郡王和藩王的具体区别,如果以清朝为例的话,在我看来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主要从血缘亲疏、有无实权以及爵位传承等三方面来具体体现。一、

  • 隆科多曾经参过八王议政 雍正为什么最后没有杀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雍正,隆科多,历史解密

    隆科多是康熙朝后期首辅大臣佟国维的侄子(以电视剧为依据)。他本人也是承袭他父亲的爵位,曾经跟随康熙御驾亲征,并在战场上杀敌保驾的有功之人,深得康熙赞赏,并赐宝刀以示嘉奖。康熙觉得这个年轻人前途远大,于是就把他安排到关外当差,意思是到基层历练,待成大器再加以重用,但是隆科多显然是没有体会到康熙的良苦用